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九州·斛珠夫人 >

第18章

九州·斛珠夫人-第18章

小说: 九州·斛珠夫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衡疑惑地探出一手摸下去,从水里捧起了海市的手,手心白光漫起,赫然是“琅缳”二字。玉衡骇得乍然松开两手,水花泼面,海市便直向池底滑落下去。
  “夫人!”玉衡慌忙和衣踏入水中四处摸索,终于在水中找到了海市,将她扶起,急切拍打她的脸颊。
  海市虽手足无力,眼神却幽深清醒,眉睫上沾染了珠粉,荧荧惑人。“你安心,只不过是没有力气。海水是淹不死我的。”
  玉衡松了口气,刚要将海市扶往池边,背后便响起了清朗闲适的男声。
  “玉姑,你去把湿衣裳换了。”
  玉衡“啊”地一声,搂着海市转回身来。“皇上、方总管……”
  海市倚在玉衡胸口看着来人,光丽容颜上的双瞳乌如点漆——两点浓黑的漆,无神无光。
  “玉姑。”帝旭稍稍加重了语气。
  “是……”玉衡慌乱应声,却不知要如何将海市送到池边。帝旭将眼光投向身边的男子。方诸恭谨俯首为礼,继而向池边走去,面色平静如过去十四年中的任何一日。
  苍绿宦官袍服的衣袂无声拂过眼前。凤庭总管在玉衡的面前弯下身来,伸出一只手。
  玉衡将怀中女子的手臂交给方诸,匆匆踏着台阶走出珠汤池,行礼告退。
  “夫人,请出浴。”静寂的九连池大殿内,回响着他温醇的声音。
  海市的眸子迎着他,却并没有看着他。
  “我没有力气。”她开启了精致的唇。那唇是微翘的,无论主人心绪如何,看起来,都有一些任性。
  “臣会扶住夫人的手。”
  她沉默着,没有反对。他稍稍加力,她的身躯便从乳白的池水中一寸寸浮现出来,意想不到地轻盈。
  他眼里,有一根细如发丝的弦逐渐绷紧。
  原本的蜜金肤色生气全失,只留存了惨烈淤结的红、赭、白,那些色彩,恍然令他想起麟泰三十四年。那年他怀抱着小小的濯缨,在马上回望两军鏖战后的红药原,只有雪的白与血的红,满目创痍。像眼前的她的身体。
  他的左眼下斜飞两道伤痕,唇角细密纤小的牙痕像是孩子咬下的,又像是女子。海市搭在他臂上的手指倏地收紧,满面惊惶。
  回忆如一滴墨水浸染在空白的意识上,以令人恐怖的速度无限扩大,重新将她裹入黑暗。
  她曾经以为,既然心已经死去,身体亦会随之变得麻木不仁。但是她的身体依然要反抗。
  风雪大作的夜晚。
  她挣扎着逃避身上压制的重量,要不是帝旭敏捷地偏过了头,她的手指便要划进他的眼里。不容反抗的亲吻,她亦毫不犹豫地咬下去。他用一张庚帖将她骗回帝都、用神准的一箭葬送了她的往后,那么,她至少要在他一意维护的皇帝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伤。她绝望地撕扯着,像是只要足够用力,便能撕碎这可怖的夜。
  可是那些伤痕,最终竟都落到了他的身上。
  她一直在追寻着的答案就在眼前。只要再一瞬的时间,她便能穿过迷雾,触到他那层层掩藏的灵魂。但是她退缩了。那个隐约的轮廓,已经令她不忍卒问。
  方诸避开她的目光,取过衣袍为她披上。凉滑的纯白丝绸贴附在她的伤上,血混杂着水,晕染出朵朵嫣红来。他半跪在地,以修长美丽的手指为她理顺衣襟。肌肤相贴处,她觉出了他的冰冷。
  记忆中,仿佛也有过那样一夜。那夜他为她挽发,为她一一结紧五色丝绦,为她佩上钢刀与镶金狻猊腰牌。她伸开双臂,像个精巧玩偶,一任他用纱衣与锦裳将自己重重叠叠围裹,轻柔触着她脸颊的手指,曾经那样稳健温暖。
  “好了,鉴明,尼华罗使臣大概就要到了,你去帮我抵挡半个时辰。带子不必系了。”帝旭看着海市的指节刹那间握得发白,深黑的眼里有冷诮的光。“不,还是一个时辰好了。”
  方诸牵着海市袍带的双手在空中停留了片刻,终于松开,转身欲走——却忽然变了脸色。
  海市低着头,怯怯地、然而坚定地牵住了他的袍襟。她自小是男孩心性,胆大妄为,十一年来,这是他第二次见她如此恐惧——第一次是在与她初见之时。
  她抬起头来,满眼哀恳。
  战栗的痛苦如一支箭瞬间贯穿他的心脏。他仿佛再一次看见了六岁的小小的她,被十几名官兵持刀追杀,带着遍体伤痕投向他的怀抱。
  帝旭眼里含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方诸唇边的旧刀痕蓦然抿直,如同落定了一个沉重的决心。他的手,落向她捉住他衣襟的那只手。而后,缓慢而坚定地收拢,握住了自己的衣襟,从她手里一寸一寸抽回。然后转身离去。
  她的神魂,也就那样一寸一寸,从身体里抽离了。眼前世界无声崩坏、风化,留给她的只有漠漠的空白。
  “看见了?”嗓音清冷,指尖却温暖,慢条斯理划过她的下颔,在唇畔流连。
  海市猛然惊觉,短促地抽了一口气,向后退去。
  帝旭微笑着进逼一步。“鉴明他,永远不会违逆朕。”
  海市再退一步,已踏入了水下的阶梯。
  帝旭抬起一只手,向手背咬了下去,而后,带着恶意而狷狂的笑容伸到海市面前。那上面平整如初,连齿痕亦不见一个。“这伤口,不在我身上,流出来的亦不是我的血。”
  海市连退数步,不慎踏着了衣袍的下摆,眼见得要倒在齐腰深的水中,却被帝旭抢上一步,拦腰揽住,魔魅的双眼望定了她。“知道是为什么吗?”
  那双眼里漾过了冷厉的笑纹。“你以为开国之初,方晋凭什么功绩能成为本朝第一位异姓王公?你以为每一代方氏清海公世子凭什么要送入宫内与皇子一同教养?自方晋起,清海公爵位传承至今不多不少恰好五十三代,我褚氏帝王传承至今不多不少也是五十三代,为什么?”他幽冷的眼逼近了海市。“六百七十多年来,清海公几乎没有一个得享天年。战死、病死、溺死、毒死、雷殛而死、无故暴毙,死法千奇百怪,满门孤儿寡母,为什么?——因为,方氏是褚氏的柏奚。”
  海市清冷的目光直视着帝旭俊秀飞扬的面孔,却不说话。
  “不错,如你所想到的,就是那种柏奚,代人承受灾厄的柏木人偶。”
  海市闭目蹙眉,片刻之后再张开眼,双瞳中已燃起了细小的火苗。
  帝旭不紧不慢地继续说下去。“清海方氏血统奇异,世世代代是褚氏帝王的柏奚,亦只有方氏之子能做帝王的柏奚。帝王与清海公之间亲厚往往更胜血亲,清海公世子也往往与太子被一同抚养成人。每个帝王即位登基之后,即举行延命秘仪,清海公便从此成为柏奚,代帝王承担一切病痛、天灾、诅咒。千秋功名与万里河山,那都是帝王的,清海公则得到荣华、族荫、声名……以及双倍的灾厄与苦痛。只要清海公还在,帝王便不会死。有时候清海公死了,帝王还活着,亦不可寻找新的柏奚,那时候,帝王就必须亲身承担自己的灾厄。”
  “上一任的老清海公比帝修多活了六年。”海市道。
  帝旭露出了冷峭的笑。“那样的事情,偶尔也是有的。那时候,包括与流觞郡接邻的三郡在内,全国十四郡已有九郡揭起反旗,如果老清海公被杀在先,父皇亦难免一死。在褚奉仪胁裹下,老清海公为保全流觞军战力,不得不假意答应加入叛军,依照褚奉仪的命令解开了延命之约,父皇便受术法反噬而死,当然,对外声称是病死。本朝五十三位帝王中,被解开的延命之约反噬而死的共有十七位。”
  海市冷笑。“方家亦为你们褚氏牺牲了五十二位清海公,对付那些反叛的柏奚,你们的手段亦不见得会如何仁慈。”
  “不错。我们两家,与其说是羁绊深厚,”帝旭轻嗤一声,“不如说是互相欠下了累累血债,冤冤相报,从此不可分割。”
  “可是,义父他已是宦官,方家在仪王之乱中遭灭门之灾,不会再有传人了。”海市稍稍推拒,却挣不出帝旭的怀抱。
  帝旭自顾慢条斯理地说下去。“鉴明他本该是伯曜的柏奚。父皇当年暴毙,尚来不及将这秘密传予伯曜,伯曜也就那样窝囊地自缢了。老清海公战死、方氏灭门时是麟泰三十二年,距朕登基尚有两年。那年柔然城下一役,惨烈仅次于后来的红药原合战,放眼望去,犹如整个人间堕入了修罗道。朕在战场上受了重伤,命悬一线,阿摩蓝将朕从敌阵中拼死抢回。那时鉴明统帅西军,与本阵隔绝消息,过了一日一夜终于完成合围全歼叛军,与本阵会合。伯曜迂腐,叔昀早夭,季昶之母聂妃与朕的亡母争宠多年,只有鉴明他从小与朕最是亲厚,倒胜过这些兄弟百倍。得知朕重伤濒死,他纵马直闯中军大帐,衣不解甲照看朕十三天。朕刚回复意识,他便破了规矩,与尚未登基的朕结下了延命之约,代朕承受重伤之苦,宣称身染恶疾,卧床半年才得康复。鉴明身上那些伤,本该有一半在我身上。”
  清晰地感觉到怀里的女子身躯更加僵直,他含着晴明的微笑,更加残忍地叙述下去。
  “知行和七七是我杀的。对阿摩蓝、大成与苏鸣下手之前,鉴明他拦住了我。他要替我做这些事,好保全我这一双干净的手。”
  秀长的食指抚过海市颈侧,绕开她脖颈间用链子挂着的镶水绿琉璃金扳指,优游轻柔地一路向下。海市面色惨白,紧咬住下唇,轻微地战栗着。
  “他自小就是这样,多么厌烦的事,只要是为了我,亦能忍耐着做得滴水不漏。至于下代、再下代的褚氏帝王,他倒毫不在意。他为我做的远远多于柏奚该做的,可是,想必鉴明他也厌恶着这样代代相欠的生涯。鉴明他比我聪明——他干脆就这样斩断了方氏的血脉,世上从此不会再有帝王的柏奚。”
  帝旭忽然笑了,将她一把横抱起来。
  “走吧,咱们可不能这样湿淋淋地去见尼华罗使臣。”
  妃年十六,男装戍边;次年随驾冬狩,帝艳之,召入宫,封淳容妃,爱宠甚隆。
  ——《褚史·后妃·斛珠夫人》
  雪后初晴的天气最是寒冷难耐。盛夏季节,小黄门们每隔四个时辰便向宫室地砖下的夹层内灌入冰水,使室内清凉爽快,入冬之后,便改为灌入热水,今日为有尼华罗使臣波南那揭到访,殿内更着意加了数个精巧炭炉,满堂温暖如春。
  小黄门已经清晰地觉出脖颈里一道热汗蜿蜒曲折地流淌下来,波南那揭却还紧紧捧着他的暖手炉子,面色铁青,如覆了一层严霜。“贵国的君王若不愿纾尊相谈,大可以堂堂正正拒绝接见小臣,如此宣召在前,冷遇在后,莫非是欺我尼华罗国小势弱?”
  尼华罗气候温暖幅员辽阔,菽麦一岁三熟,周围吐火鲁、锡甫诸国皆附庸其后,使臣自诩国小势弱,语气已近乎讥讽。小黄门满身热汗登时就要冰结起来。半个时辰来,他生怕应对不周闹出乱子,始终唯唯诺诺对付着,这回怕是要对付不过去了。正焦急时,忽然听见殿内玉座的屏风后传来脚步声,立刻喜上眉梢。
  波南那揭亦怒意稍解,起身整肃衣冠。
  从屏风后转出的人影,却令陪同使臣的礼宾主客郎中瞬间变了面色。波南那揭看见的是个姿仪清贵神情端凝的男子,虽只是穿着宦官衣装,却令人不由肃然注目。主客郎中却目不转睛地盯着男子腰间的腰牌。华贵的金紫穗子髓玉孔雀纹腰牌,分明是正一位大臣的品级。这样的尊荣,在宦官中不再做第二人想。
  昨日冬狩中,内宫凤庭总管方诸十四年来初次现身于群臣面前。这传说中权势煊赫的内臣披着厚重紫貂裘,风帽将面容遮掩了大半,即便在鹰狩中曾脱去裘服,亦只不过是一刻长短,直到此时,主客郎中才看清了这名权臣的容貌。身边铜炉精煅炭火内杂有苏合香与薰陆香,芬芳宜人,澄青地砖融融透出暖热之气,隐有春意。而凛冽的寒瑟,却从主客郎中的脊背不可遏止地窜升上来。年近花甲的主客郎中,在帝修年间便曾数次见过那个紧随仲旭左右的英武少年——当年的清海公大世子。
  方诸拱手为礼,道:“皇上稍后便来。”青绿色素缎的袍袖中,右手背上一处新伤格外触目。
  “不必,朕已经到了。”屏风后传来清朗如钟磬的声音。
  尼华罗使臣来访并未大张旗鼓,觐见之礼仪亦简省到极点。因不是仪典场合,帝旭穿的只是常服样式衣装,为示慎重,依然选了一件十二章团龙立水纹。仪仗不过是十二名宫人、十二名内臣,惟有一名少年武官亦步亦趋,紧随帝旭身侧,人丛中格外醒目。那少年眉目清邃,腰如尺素,面色却冷肃得与他那韶秀年华殊不相称。
  这位褚国的帝王已经游嬉放诞了十四年。然而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