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非主流清穿(完结) >

第279章

非主流清穿(完结)-第279章

小说: 非主流清穿(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只要看到他醒来,心头大石就放下了,也有心情感慨调侃了。伸手抱住胤礽:“才醒过来就又折腾上了,”拍拍儿子的后背,跟哄小朋友似的,“瞧瞧,还哭上了,亏得朕叫你媳妇儿和弘旦他们退下了,不然你这个样子可怎么是好?嗯?”
他这不说还好,一说,胤礽哭得更凶了。
哭了一阵儿之后,胤礽那抑郁又担心的情绪飞了大半。红着脸,拽过被角要擦泪。康熙拿眼角一斜他,袖子里掏出块帕子甩了过去。胤礽红着脸接过,胡乱一抹:“儿臣失态,汗阿玛见笑了。”
康熙一挑眉:“知道失态就好,”口气变得八卦了起来,“你这是怎么了?御医说你这是因为有心事儿才病的。”
胤礽一怔,眼神有些游移,在康熙的目光下很快坚定了起来,小声道:“儿子是,想事儿想得脑仁儿都疼了。”
康熙一副原闻其详的表情。
胤礽犹豫了一下,然后露出壮士断腕般的表情:“汗阿玛,照这么下去,国家快要没钱了。”
“哦?”
“如今岁入未见涨,而花费靡多……儿子想了一夜,还没想到妥善的办法……是儿子无能了。”
康熙合上了眼,过了阵儿:“事情还没到那个地步,你就这个样子,杞人忧天!”
胤礽据理力争:“岁入不怎么涨倒也罢了,可是花费却是越来越多了。旗丁自入关以来,人口繁衍。四十年前,旗人少,倒有一多半儿的成丁是有差使可做,也不算白拿俸禄的。到如今……抬旗、生息的加起来,比入关的时候何止翻了一番?现在倒多是白拿着粮饷,游手好闲的人了。前阵儿山东那里又雨水边绵,收成锐减,恐灾民流散。”还有一等有田有地的旗人,因为过于懒惰,弄得祖上基业都没了的,真是看着都觉得丢人。
康熙叹气,胤礽说的他又何尝不知道呢?皇帝也正犯愁呢,连自家亲戚的待遇都要扣上一扣,可见财政的问题已经初露端倪了。但是解决财政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到的,中间要设计各种方案,还要选派合适的人员,同时还要根据推行的具体情况作适时的调整。
治大国如烹小鲜,必须慎而又慎。康熙这么多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实在不想在这样温吞火的事情上翻船。现在还没有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康熙宁愿一切都维持原状。宁可自己出钱,给旗丁赎地维持生计,也暂不想给国家做手术。
“此非一朝一夕之功,你就想一天晚上想到解决之道,然后天下大同了?”康熙索性转移了话题,“如今国家很是能支撑,想这些有的没有的!为着还没发生的事儿,你倒先把自己给弄病了?”
康熙一脸的不想现在继续,一是这个问题仔细研究,把大学士全体叫过来、把八旗旗主全体叫过来、把户部等全部叫过来,别的什么都不干地探讨,也不是一两年内能够想出办法的;二也是因为胤礽刚刚醒,不想让儿子再耗神。
他的情绪被胤礽所接收,使心怀愧疚头脑又发热很想赤诚一下的皇太子很快冷静了下来。看出来了,他爹是想维稳,事情不到了跟前就不想下狠手。老成持国。
“儿臣有些怕。”一声叹息,在口上也在心里,把这个问题重又压了回来。
“唔?常怀畏惧之心,确是为政者当有的。”话锋一转,康熙的语气又严厉了起来,“只是因为这一点点的难事,就吓病了?朕一直以来是怎么教导你的?”
胤礽哪里敢说他已经想到了披麻戴孝的事情?现在又是愧疚于对父亲的不孝,又是走神去想自己对这个国家的未来有如何如何的设想?唯唯而已。
康熙见他精神又有些萎靡,安慰了两句,令其好好休养,这才走了。
康熙走后,胤礽心上的负担并未消除。他正在青年,极热血而有抱负的年纪,被康熙一瓢冷水浇下又反抗不得,只好在内心里继续叛逆。对于父亲的寿数这样大逆不道的问题是不想了,胤礽直接绕过了这一条,继续去想“这事儿要我来办,得怎么怎么办”了。
不管要怎么办,都得能上台。太子登基,先决条件是什么?皇帝死翘翘?错!是太子不要先死翘翘!胤礽努力吃饭、按时吃药,终于在五月初养好了身体,康熙又把他给塞进了出巡名单里。
太子妃的考验,来了!
————————————————————————————————
淑嘉自己是去不了了,康熙和胤礽也不会让个孕妇去长途跋涉。这年头不比后世,孕妇老实呆在家里还有挂掉的危险,更别提四处蹓跶了。这样,皇太子出行就必须带个照顾起居的人。淑嘉也可以不布置人,胤礽也可以带着宫女去,可这样毕竟不像话。
淑嘉为此辗转反侧了好几天,吓得红袖以为她身体有什么不适了。淑嘉道:“我并没有什么,只是想着如何安排太子爷出行罢了。”
如何安排?红袖愣了一下,久久,才想起来,太子出行是要带人的。这次是长途,至少要有一个比较能拿得出手的女眷跟着呢。真是的,都快忘了有这一茬儿了。
太子妃的本事,红袖是知道的。不知不觉的,太子就一直围着老婆转,自从太子妃进门儿,就再没有庶子蹦出来,想不佩服都不行。这等本事,红袖自认是没有的,这样的事情,太子妃的智商是能够搞定的。
红袖只是劝了一句:“主子想事儿,也别太耗神了,您是双身子呢。”
淑嘉把李佳氏与李甲氏反复比较了一下,各自的优缺点一类。李甲氏好就好在识趣,不会强出头,却也保不齐为母则强;李佳氏呢,有所求,却是失败过的。最后,淑嘉决定让李佳氏跟着胤礽过去。
李甲氏与李佳氏听到这个消息,自是两种心情。李甲氏心思一转,就又转到自家儿子身上了,她能在宫里陪着弘晰了,那也不错。李佳氏的心情是激动的,眼睛晶亮,回答的声音都带着压抑兴奋的颤抖。
淑嘉心里有些烦躁:“日子也近了,你下去收拾一下罢。”
“嗻,奴才告退。”
李佳氏出去了,淑嘉的心口觉得好了一点,对李甲氏道:“她是独个儿,这回就叫她跟了去罢。”
李甲氏柔顺地答:“奴才明白。”
“多陪陪弘晰,原先有弘暘在,他更需要你照顾,未免有些照顾不到弘晰的地方,我看到的,给补回来,如今你有闲,不如关照一下孩子。弘晰今年都十岁了,在咱们跟前的日子没几年了,等长大娶了媳妇儿,可就不归咱们管了。”
李甲氏顺势道:“到时候,还要主子为他费心挑媳妇儿了。”再有个三、四年就要考虑这件事了,当然要请太子妃这个能说得上话的人多关心一点。
这皇室里的男孩子,十四、五岁有侧室的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如弘晰他十四叔,今年十五周岁,侧室舒舒觉罗氏已经挺起大肚子了。往上推一推,真是在十三、四(虚)岁的时候就开始考虑放个什么样的人比较好了。
太子儿子的婚事,绝不会被上头忽略掉,不会比十四阿哥晚多少时日的。
淑嘉颔首道:“这是自然,他也叫我一声额娘,我岂会忘了他?”
胤礽收拾着包袱,是存心去打一场胜仗的,遗憾的是不能夫妻同行,以妻子的形象,还是很能拉分的。淑嘉一面嘱咐着种种注意事项,一面不住手地把些小东西往箱子里放:“你才病过,外头晚间冷,穿得厚实一点儿,不要出去吹风。”
“知道啦,真把当弘旦来嘱咐了你。”
“弘旦我就不用这样嘱咐,他前阵儿可没病呢。”
“罢罢罢,我全听你的,总成了吧?”
“这还差不多!”又开始为儿子说话了,“你多看一看弘旦,这孩子总不在咱们身边儿。”
孕妇的情绪总是会很奇怪的,胤礽好声好气地答应了。
打包好了,还不能出行,还得先去探望另一个病号——裕亲王福全。
福全近年来身体时好时坏的,说他身体不好吧,今年正月他还添了个小闺女,前年添了一儿一女,战斗续航能力还是不错的。说他身体好吧,他又三不五时地病上一病,是太医院的重点关系户。
这不,康熙出行前,福全又病了,本来他是在康熙的名单里的。公费出行、公款吃喝这样的好事,康熙怎么会忘了这个好哥哥呢?
据御医来说,福全这回是病得真的厉害了,已经到了卧床不起的程度。康熙放下手上的事,亲去裕王府探病。胤礽自然是打了申请要跟着去了,康熙却说:“你也才好,不必去了,你伯王不是小气的人,叫弘旦陪朕去罢。”
皇帝带着孙子去看裕亲王,留下太子在宫里踱步。现在的裕亲王,你是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弃世,他现在每次见到皇帝所说的话,可能都是遗言。他会说什么呢?
——————————————————————————————————————————
福全说的话,对胤礽倒挺有利。人混到了福全这个份儿上,自身富贵已极,除了当皇帝做太子之外,该有的好待遇都有了。眼看着活不了多久了,更是不得不看淡生死,如今所念者,身后而已。
康熙领着孙子进了裕王府,裕亲王世子保泰率众亲迎。一路把康熙让到福全住处,一面语带焦急地道:“汗阿玛,我阿玛近日病得越发厉害,御医来看,开的方子也总不见效……”
康熙一口截断:“进去再说。”
到了屋里,福全在床上起身,让太监扶着要给康熙见礼。康熙抢前几步,把他按倒:“你还病着,管这些虚礼做什么?”
福全躺在床上,以头碰枕:“给皇上请安了。”
康熙左右一看,让弘旦上前给福全见礼。福全连声说好:“好好,阿哥可好?”
弘旦认真地回答:“我都好,伯叔父安心静养,必可大安。”
福全一笑,对康熙道:“皇上有个好孙儿。”
康熙道:“你难道就没有了?”
福全看了看保泰,诚恳地对康熙道:“奴才之子不肖,咳咳,肖了奴才也没什么大用。”
“你的儿子,有朕看着呢。”
福全放下了一半的心,欲言又止。
看福全的样子颇有交待遗言的意思,想一想看过的脉案,福全这回确实凶多吉少,康熙摒退了众人,独与福全说话。
“你我兄弟,有话便说,还忌讳个什么呢?”康熙说得很伤感。
福全苦笑一声:“奴才眼下这般,还有什么好忌讳的呢?”话虽如此,还是有忌讳的,比如说,他很相信康熙会善待他的儿子,却有些担心后续之君。保泰于国并无大功,纯是靠康熙与自己的兄弟之情来引维系裕王府的繁华,保泰日后有个什么小错,康熙或许也就容忍了,但是后来之君呢?
福全将死之人,也没那么多忌讳,他是康熙的哥哥,这都要死了,作为一个比他小不了几岁的弟弟,康熙又能活多久?多活十年?那时候康熙也是六旬的老人了。太子上位,对保泰的容忍度必会降低,不是么?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个规律,福全能做的就是抓住这个规律,最好能在临死前卖太子一个人情,将来太子登基,也许能念此情,对自己一系好一点。在直郡王夺嫡之心不死的时候,自己能够帮太子一把,那就是个大功劳。
主意是早就打定了的,福全慢慢地说起了自己的担心,从保泰无功说起:“纵是皇上看顾于他,他的本事也是有限的。奴才的儿子,自己有数,天资就差些,奴才又不是个会教儿子的父亲。奴才就一直羡慕着皇上有那么多好儿子。”
一口一个奴才,谦恭已极,康熙的兄弟之情达到了顶点:“放心,朕自有安排。”
既说到了自己的儿子,康熙不免多加了一层保证:“保泰与皇子们一同读书,情份也是不差的。”
福全笑得很欣慰:“这个奴才也是知道的,”又夸了诸皇子一通,最后语气一变,“奴才将死之人,有些话也不怕说了。”
“你说。”
“皇上有没有觉得直郡王有些躁动不安呢?”
康熙目光一沉,他当然觉得了,他还暗中打压了呢。福全叹道:“皇子们对奴才这个伯父一向都是恭敬有加的,奴才也盼着他们好。只是直王这个样子,不太像话儿,闹得凶了,就算自家人宽容了,朝臣那里也不好交待不是?再纵容他,是使他犯更大的错,最后纵容不得……”
福全点到即止,话中全是好意,一番话说了下来,咳咳了好几回,康熙心里虽是烦闷,还是让他慢慢说。福全下注解道:“阿哥们都是好的,只是直王这样肆夺民财的实在不好,他有庄田店铺,又何必——”
嘎?你说的是他欺男霸,呃,钱?
康熙生生忍住了疑问:不是夺嫡么?
老实人也有聪明的时候啊!福全自觉是个不太聪明的人,他能看出来的大家也都看出来了,他只是提一提胤禔不安,哪怕最后又圆了回来,康熙也会往这上头想,至于自己有没有直接告状,反倒是不重要了:“已经逼出人命了,别再叫他胡闹了。”
康熙点头。福全又评述了几句皇子们,多是夸赞,突出还表扬了一下太子:“皇太子是皇上亲自教养的,自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