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非主流清穿(完结) >

第137章

非主流清穿(完结)-第137章

小说: 非主流清穿(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礽占了点便宜,把刚才的尴尬扔到脑好。拿下巴上的胡子茬儿扎小胖子的胖脸,逗得小胖子‘咯咯’地叫。
这一天,小胖子日记的内容分外爆笑。胤礽黑线万分,捏着笔:“真要这样写?你不如自己写日记,这是要给儿子接着写的……”
“就写,就写!小胖子今天不乖,开始很委屈的,后来到额娘怀里抢吃的!”
胤礽心说,不是抢,是找……
嗦嗦,口水声,绝对不是已经睡着了小胖子,而是小胖子他爹。
唔,入夜了,该安置了。
————————————————————————————————
胤礽心里不痛快,但是因为是要借大福晋产子一事,来表现自己的手足情、兄弟爱,于报信一事非常积极,安排得也仔细。这边儿刚生下孩子,他他还用了六百里加急,鉴于康熙现在也没走得特别远,第二天一早,天刚亮,康熙就收到信了。此时,太子才刚与大学士们碰头,商议事情。太子妃才刚到宁寿宫,跟皇太后唠嗑,相约找时间去看大福晋。
康熙看到胤礽的书信的时候,也是大喜。须知胤禔在此之前,他不光是没嫡子这么简单,他还没儿子!行了,大儿子有后了,康熙松了一口气。细细看着,发现胤礽的字迹略有潦草,想是写得很急。便认为太子这是急大阿哥之所急,非常贴心地要早点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
这才像样子嘛!
手足情深,兄弟友爱。
康熙召来胤禔,把胤礽的书信递给他看。这大概是自出生以来,出自胤礽之手,而为胤禔乐于接受的一封书信了。胤禔眼中溢出狂喜,这份子喜悦又被康熙浇了盆冷水:“太子已经叫内务府准备好了满月的一应事宜……”他絮絮叨叨在说胤礽的好。
康熙这里是用心良苦,哪个爹也不愿意自家儿子阋墙不是?
胤禔有些牙疼地哼哼:“太子一向有心。”
“唔,你去罢,”康熙压下了让胤禔驰回京师看儿子的念头,天太冷了,一路风餐露宿,看完了是让他回来呢还是不加?“年前必会回京的,正月里还能赶上百日宴。”
胤禔告退。到底是高兴了,绕着营地走了好几个大圈儿,飞身上马,跑得远了点儿,仰天大笑三声。老子终于有儿子了!他干劲儿十足了。
跑回来,一脸兴奋地想找人显摆。明珠是最早的显摆对象,明珠听了也是一脸欣慰,虽然城府极深,也架不住事件重大不是?明珠也没劝胤禔收敛什么的,得了儿子不高兴,那才是怪事一桩。
接着,老三、老四、老五、老八等人的耳朵都惨遭老大荼毒。
胤禔挨个人跑了一回各人的老窝不算,最后干脆把弟弟们都邀到一起来喝酒。康熙见儿子们‘亲近’,也是乐见其成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他们去了。却不知道,其他的儿子们那是极希望他阻止的。
胤禔帐内,他坐了主座,每当这个时候,看着底下雁翅一样左右坐着的弟弟们,他都会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仿佛,他已经是万人拥戴的……打住,不能乱想,今天要喝酒,说漏嘴就不好了。
总之,胤禔很高兴。
底下的弟弟们嘴上说着恭喜,心里苦得像黄莲。
老三与太子比较亲近一点,笑容就有些古怪。这个亲近是相对的,太子和大阿哥不太对付,总要有所侧重不是?老三不幸年纪大了那么一点点,懂事早了一点点,算是被拉拢的对象。权衡一下,对老大比较看不上眼,可不就显得跟太子亲近了?[咱们家的话痨不是老四么?怎么今儿老四哑巴了,老大开始话痨了呢?]
老四呢,他自己是个好激动的人,但是呢,他本人很讨厌别人张扬(这是什么逻辑)。对这个不太守‘臣节’的大哥,也是不欣赏的。有个侄儿,当然,是家族一大好事,枝叶繁茂么?就是侄子的爹讨人厌了一点儿。所以,他又沉默了。
老五已经听得头晕了,老大太高兴了,一高兴,语速就快了一倍不止他还高利得语无伦次,可苦了老五了。胤禔噼哩啪啦重复着他很高兴,他有儿子了,他后继有人了……第五十二遍的时候,可怜的老五才顶着蚊香眼听明白了。接着,老大高兴得开始说满语、说蒙语。凭老五是个厚道人,也想骂娘了,你TMD不会一开始说蒙语让我听明白了,你再念经啊?!!
老八依旧是恭谦温和好弟弟形象,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心里也不耐烦了,尼玛老子就要跟这么个货混么?他快傻了吧他?唔,不能翻脸不能翻脸,惠妃妃母对我们母子还算不坏的。唉……
终于,酷刑结束了,大家食不知味地吃了点东西,老大自己喝高了。步下踉跄地要送大家,弟弟们一致说:“不劳大哥远送,我们自己回就行了。”
咱们终于解脱了!
————————————————————————————————
她终于解脱了!
这是淑嘉看到大福晋之后的感慨。
洗三,标准的礼物送了出去,看一看还没长开的小婴儿。然后去看产妇。
饶是对大福晋产子一事,产生了忧虑——这种忧虑不只是对事件本身,而是对其影响,会不会刺激得大阿哥更疯狂?让他铁了心拉胤礽下马——见到大福晋容光焕发的样子,还是会忍不住为她松一口气。
淑嘉与伊尔根觉罗氏相见甚早,除开早先两人均未出嫁时那几面,自入宫之后,在淑嘉的眼里,伊尔根觉罗氏的身上总有一股化不开的忧郁。如今仿佛云开见日般,伊尔根觉罗氏的双眼不再阴沉,而是带上了慈爱与满足。淑嘉甚至觉得,这才是当日那个端庄的小姑娘成长后该有的模样。
伊尔根觉罗氏是满足的,因是产妇,被大家谅解,同时要求她不要起身。伊尔根觉罗氏就着倚坐床头的姿势,双手交叠,压在腿上,权作行礼。皇太后喜欢热闹,喜欢儿孙满堂,直说伊尔根觉罗氏辛苦。
惠妃也说:“你辛苦了。”
辛苦二字,险些把伊尔根觉罗氏的眼泪给招下来。连忙拿帕子试泪,惠妃已经坐到床边儿上拉着她的左手了。伊尔根觉罗氏哽咽地对惠妃道:“额娘,我这才算是对得起他了。”
她嫁胤禔,自是指婚。她爹本就与明珠走得近,当然也知道一点大阿哥的小心思。新嫁娘的心思,百转千回,一时是因得嫁入皇家的兴奋、一时是对未来丈夫抱负的担心,更有对未来丈夫的幻想。
及至见了,胤禔是个长相不错的青年,第一眼就喜欢上了他。朝夕相处,更有了一种相濡以沫的味道。胤禔对她很好,婚前,他有侍妾。婚后,她心中不是不酸,却也忍住了不要明显表露,他终究没让她面上难看,不似太子,老婆没娶,儿女各成双。
婚后胤禔一直与她腻在一起,不管是想要生个嫡子的心思占了多大的份量。即使是她生了女儿,他脸上失望看得见,还是对她说:“咱下一个生儿子。”
一个女儿、两个女儿、三个女儿、四个……还是女儿。在太子抱了庶子之后,她快撑不住了,他还是坚持住了。就冲这个,不管他对她的好里,有几分是为了她,有几分是别有心思。她都格外的感激。
如今,终于……圆满了。
伊尔根觉罗氏脸上的表情,让观者伤感。
皇太后存不住心事:“哎呀,大喜事儿,哭什么?咱们好好琢磨琢磨满月酒才是真的。”
被她一搅和,什么感慨都没了,光剩下无力了。
这老太太!
淑嘉眨眨眼,发现四周的人从佟妃、德妃等开始,到大阿哥家的侍妾们,与她都是一样的表情。无语地抖抖嘴角,上前对伊尔根觉罗氏例行道喜、安慰。
伊尔根觉罗氏也回说:“这些天有劳您了。”淑嘉回一声:“应该的。”就闪了闪身子,让其他人来表明心意了。大家都说了几句场面话,看一看,感慨的氛围已经被皇太后破坏了个干净,于是从佟妃一句:“老祖宗,孩子也该累了,叫她歇着罢。”为信号,陆续撤退了。
淑嘉满心诡异,也转回了毓庆宫。她儿子别再饿着了。作者有话要说:附赠絮叨——《昨天一时手抽造成的惨案——现码党用一个乌龙庆祝本文章节过百》昨天,是个值得记念的日子,昨天,我双更了。起因,很乌龙。话说,昨天,某肉码完一章,更掉,发现是99章。下一章是100了啊!要记念一下,用早点更新来庆祝吧。决定为了保证更新,先把100章码出来,丢存稿箱子里。到时候大家可以早点看到,偶也可以有空做点其他的事情。鉴于某肉已经沦为现码党很久,已经习惯了点‘直接发表’按钮。悲剧,它就这么发生了……我应该点‘放入存稿箱’的!存稿就这么发出去了!泪奔,老天让你输,不服都不行!真是一天的有存稿人士都不让我做啊!继续现码党。码的时候还得意来着,码完了把TXT发给胖胖看,也算是当一回人家弟弟的福利。虽然这个胖子他从来不留言,一直在潜水,还美其名曰:投亲友票不太好啦。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为他人作嫁衣裳

草原之行,康熙收获颇丰。不但是指其围猎的成绩,更是指与蒙古诸部之间的关系,期间还拉着带在身边的儿子们与他一道表演射箭,得了满堂彩。是以,康熙回来之后,很是和颜悦色了几天。不但见小胖子,还见了小胖子的堂弟弘升、弘昱。对众留守阿哥们在考查了功课,觉得过关了之后也颇为关切地询问了生活情况。
同样的,从草原回来,康熙还带回来不少草原特产,其中种类皮毛又占了很大的一部分。也许是为了补偿胤礽没能随行反而要看家,康熙极大方地让胤礽先挑。咳咳,他就是不拿补偿当理由,有好东西很多时候也是先让皇太后、皇太子挑,剩下的才是他自己。
胤礽自己只说了一句:“我再要两件猞猁的,旁的你看着办。”临抬脚又加了一句:“你和孩子们也再添些。”他是不管今年是不是已经做了六整套皮毛衣裳的,看着喜欢了,直接再做。
他一句话说完,回去忙着年终总结去了,淑嘉又要处理这些事情。也还按着往年的例,太子妃的待遇从来都是不低的,给撷芳殿的两个也额外添了些:“吴明理,你去打听打听,三福晋、四福晋都用什么样的皮子。”不令毓庆宫的侧室高过了旁人家的嫡妻。
三个男孩子里,小胖子还太小,用不了多少东西,但是要却极轻软的料子才好。棉衣都不能给他弄极厚的,而是薄薄的几件,一层一层套上,小胳膊都贴不到身侧,而是乍在两边,两条腿也因为棉裤的关系都并不拢,活脱脱一个大棉球儿。
弘暘与弘晰倒还好,各把皮子分下去,让他们各自的针线上人给赶制出一套过年新衣来。还拣上、中等的皮子挑了一些放到库房里备用。说是挑,也不是对着一堆可能还带着点儿不美好气味的毛皮,而是在单子上勾选,然后派人去提货。
接着又要清点过年要用的东西,她只要管毓庆宫与撷芳殿两处。发赏的单子开列出来,按等级每人发银若干、衣裳一套,也是过个欢乐年。过年要走礼的地方也不算很多,多数是要‘赏’一些人。然后大头就是给康熙和皇太后的年礼,再就是与皇子们的礼尚往来。
这些都是往年做过的,如今也不用大改动,轻车熟路。又有十一月里,三福晋生了三阿哥的长子、五阿哥家的侧室纳喇氏给他添了个女儿,又是一通忙。
如此这般,忙到了十二月底,康熙又在写福字了,就是传说中的那个当年为孝庄祈福用的福字。不但宫中,就是宫外也颇收到了一些,根据各人的地位、受重视程度,一个两到到十个八个不等。又忙着张贴。
等这些忙完了,也该穿上礼服,吃年夜饭去了。坐在桌子旁,淑嘉不由感叹,女人,只要结了婚,就过不得一天安生日子。
知足吧,姑娘,光是这样忙,还算是幸福的!
这不,麻烦来了。本来嘛,随着胤礽成家立业,康熙越来越放手把许多事情都交给他来办,不说亲征时的坐镇后方,有时候连祭祀这样引人暇想的事情也交给他。看起来是对他很放心了。
在淑嘉看来,也挑不大出胤礽有什么毛病了。如果不是知道他在历史上被废了,几乎要把他归入‘模范皇太子’的行列了。看吧,这人生活多规律,而且离‘荒淫贪敛’隔了十万八千里,即使原本担心的他与索额图走得太近,现在也好了许多。每每问崔太监:“太子爷今儿都见了谁?”
名单里很少出现索额图的名字,即使两人碰面了,谈话的时间也不长。在崔太监的回答中,还时不时地出现“咱们老太爷”(指华善,崔太监语言上尽力与太子妃靠近乎)、“咱们都统”(指石文炳)、“咱们舅爷”。看起来危险度小了许多。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却不代表真的可以放松了。因为有人在康熙那里,挑了胤礽的一个小毛病:他身边的人品德不好,会影响太子的名声。
在这里,要隆重介绍一下说话的艺术。如胤禔不过是借着“关心弟弟”的名义,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