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妖孽 >

第69章

妖孽-第69章

小说: 妖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边,红宝石夜总会里那个十七岁的小舞女已经被他包下,也有了身孕,八月里就要瓜熟蒂落。
想着马上又有一笔进账,小师长春风得意。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四月初,关东军就入侵热河了。
南京政府急令热河驻军应战,可他是受徐将军张少帅直接领导的,才不管南京政府的命令。
按兵不动,只管收烟。
等到四月底,徐将军密电,叫他应战。
他是徐将军一手提拔,将军叫他打,他就打。
兵分两路,一路继续收烟,一路跟着他去打仗,干小日本鬼子。
他是早憋着想打一张,身为军人,不打仗怎么还叫军人。
他钱多,兵强,武器足,自信满满。
但很快,他就失算了。
学校里教的那一套,在真实的战争环境里效果甚微,甚至恰恰相反。小兵们在青阳县和文县吃饱喝足,日子过的很好,谁愿意抛头颅洒热血去送死。
打一打,逃一逃,总想着回去继续过好日子。至于国家存亡,民族生死,才不关心。
而他这个师长也不作脸,虽然心有壮志,但身体拖后腿。炮声一响,他就头痛欲裂,吃止痛药都不管事。
如此兵败溃散,一路逃回青阳县。
热河已经乱作一团,唐继尧扶着脑袋,心慌意乱。
他以前总觉得自己不怕死,可以为了壮志豪情慷慨就义。但现在想着家里的老婆和刚出生的孩子,身边的情人和未出世的孩子,还有银行里的美金,箱子里的银元,他就舍不得死了。
不想死,那就只好逃了。
咬牙狠心,他也不要脸了。
放话出去,拔营掉头去察哈尔。
师长都打定主意要走了,下面的小兵都跟疯了似的,蝗虫一样在青阳县和文县疯抢。
到了五月中旬,唐继尧带着他的军队,压着一车又一车的烟土,银元,金条,和他的小情人一起回察哈尔去了。
把满目疮痍的青阳县和文县丢在脑后。
自此,老百姓才不得不相信,天下乌鸦一般黑。来的强盗去的贼,唐家的少爷都是一个样。 


第182章 相忘于江湖 5

1949年5月。
香港一年四季都 是烈火骄阳,这样火辣辣的热和闷,让唐继尧真心住不惯。
半山的别 墅里还有一丝凉风拂过,他坐在面朝大海的阳台里,听着收音机。
南京政府死到临头还在谎言连篇的欺瞒世人,而外国电台里早已经满是共产党的胜利消息。
他早就看透,南京政府是气数将尽,所以及早抽身,保全根本。
听说老头子已经去了台湾,把南京扔给了白先生。白先生也只是拖延时辰,这天下还是泥腿子来坐。
他要是不走,大概也是跟着去台湾的。可台湾有什么好?他又不是浙江人,跟着老头子去也不会受到重用。还不如在香港,自由自在。
当然香港真是太热了,一年没有四季,住不惯。
不过没关系,香港是通商口岸,他可以移民去外国,重新感受一年四季。他大哥就在英国,快五十岁的人了还不肯结婚,在大学里当教授教书,宁可跟书本过一辈子。二哥在法国,接了三次婚离了三次婚,生出一堆杂种,也不好好养,平时散放散养,过年过节就赶到他这里。看着这一批中不中西不西的侄子侄女,他真心头疼煞。
但又不好赶人,毕竟孩子们没有完整的家庭已经很可怜。然而这群小恶魔十分可恶,除了花钱别无长处,也很讨人厌。
至于内地,是回不去了。那边正共产呢,他这种成分不好的回去也只有死路一条。
前几天他在维多利亚大酒店过了四十岁的生日,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很是热闹了一番。
都说四十不惑,回顾前半身,他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以前真是太傻了,以为自己能做英雄。其实到头来就是一个普通人,怕死,贪财,好色。
这没有什么不好,他现在儿女双全,身体健康,很满意。
当然也有烦心事,人家羡慕他一妻一妾齐人之福,殊不知齐人之福哪里那么容易。家里两个女人,时时刻刻闹翻天。
而膝下的儿女双全也是烦恼诸多,因为生母不同,故而一点也不和睦团结,每时每刻勾心斗角,争宠夺爱。
他就是家里一块唐僧肉,人人都要咬一口。
年轻的时候觉得这叫万众瞩目,现在才明白这叫烦恼缠身。
大女儿已经十八岁,定下了人家,是家世相当的少爷。大儿子在读高中,资质平平,平时呼朋唤友,就知道花天酒地。他很看不惯。可姨太太就这么一个儿子,宠着不放。他也没办法。
还是老三最有出息,十三岁读国中,年年都拿最佳学生奖状。但是少年老成,一点也不天真浪漫,让他不得亲近。而且小小年纪自有打算,已经为自己安排好了未来,不劳他父亲大人指手画脚。真叫人郁闷的很!
最疼爱的是十四岁的小女儿,蘑菇头,学生装,粉嫩的脸蛋,青春逼人,娇艳无比。会对他撒娇,甜丝丝软绵绵的抱着他叫爸爸。他送她去香港最好的贵族学校,宠她像一个公主。然而小公主天生骄纵,脾气不好,而且智慧也不高。小小年纪除了吃穿打扮攀比男友,读书一点也不行。不过凭着一副好相貌,将来挑一个家境殷实的男人成婚,倒也可以过日子。
最小的儿子才八岁,正读小学。顶着一个马桶头,小小年纪就一副啤酒瓶的眼睛,看起来是个书呆子的未来,真叫人丧气。
可孩子们虽然这不好那不好,但也都是他的孩子。
在这一片兵荒马乱的乱世里,他能保全自身,保全全家,真可谓是奇迹。
值得他一生庆幸。
只是活到如今,他还不知爱情是何物。
虽有一妻一妾,但说到心动情痴,从来没有。
不可谓不是遗憾。
但人生哪能尽如人意,他也不能强求。



第183章 相忘于江湖 6

五十岁的时候, 唐继尧终于无法忍受香港的闷热,移民加拿大,安心养老。
然而长大 了的孩子们都闹翻天,大女儿已经嫁了人成了家,自然是要跟丈夫在一起,不会跟他走。
大儿子留恋香港的繁华,又捧了当红的明星,也不肯走。
最有出息的老三早已经自作主张去美国留学,比他走的还早。而且过年过节也不肯回来,说家里人多烦闷,他喜欢外面自由自在的空气。不孝子一个!
而最宠爱的小女儿结婚又离婚,坑了前夫一大笔钱财之后,现在开始脚踏两条船,一边养着小白脸,一边又跟四五十岁的有钱老男人勾勾搭搭,败坏门风。他把这小畜生赶出家门,岂料对方展翅高飞,活的不要太潇洒。
而家中两位太太,一个沉迷麻将,一个沉迷美容,也把他扔在一边。只剩下书呆子的老小,一直老老实实安分守己。五年前在美国做了激光手术之后,终于脱下啤酒瓶。 现在没了眼镜,打理好头发,十八岁的小伙子相貌堂堂。
只是内向,腼腆,宁可在家看书,也不愿意出去邀女同学游玩。
在英国的大哥终于老树开花,然而晚节不保爱上了自己的女学生,两个人相差四十岁也结了婚。小妻子第二年就生了孩子,叫人大跌眼镜。
大概是考虑到自己年纪真是大了,大哥过年过节就带着小妻子和孩子来加拿大过年,是希望万一有事,有人可以帮忙照顾他的家人。
二哥还是满世界飘,那些杂种侄女侄子也一个个大了,再不像小时候那么缠着他要钱。
他现在钓钓鱼,健健身,已经过上了老人家的日子。也许不久的将来,人生就这么完结了。
而爱情,自始自终没有来过。
与此同时,在国内,青阳县正发生了一件大事。
自打苏平安离开之后,哑巴就让歪嘴佬住了进来。和歪嘴佬像夫妻一样过了几年,他觉得自己快要老的时候,就想办法给杀猪佬娶了一个媳妇。
当然不会是什么好人家的女儿,是一个逃荒来的外地婆,黑黑的皮肤,不好看。
外地婆一家都死光了,只剩下她一个,正是举目无亲走投无路。男人给她一碗饭吃,半张床睡,也就嫁了。因为知道自己没有娘家可以依靠,所以心甘情愿的当牛做马伺候男人。
吃了饭,瘦精精的外地婆就跟吹气似的,涨了胸脯胖了屁股。歪嘴佬动了心,就睡了她。第二年就生了一个黑面孔的大小子,认了哑巴做干爹。
哑巴不喜欢外地婆,因为她抢走了歪嘴佬。但很喜欢她生的黑小子,所以抢走了她的孩子。黑小子是他喂养大的,将来可以给他养老送终。等到孩子两岁的时候,他就过继到自己名下。歪嘴佬住着他的屋,吃着他的饭,还睡着他买的女人,满口答应。因为身强力壮,可以再生一堆孩子,不在乎一个两个。
而哑巴只认定这一个,越养越欢喜。还给这孩子取名叫平安,平平安安长大成人。
然而小平安活到八岁,不知怎么爬到院子里那棵槐树上,跌下来头朝地碰在石板上,脑浆都撞出,一命呜呼。
定然是老七不肯罢休,所以作祟。他再三告诫小平安不要爬树,如果不是老七作祟,平安怎么会去爬树!
天意!是老天爷罚他,要他断子绝孙,没人送终。他自己做的孽,自己受。
哑巴痛哭了一场,拿着斧子要砍了这棵槐树。
狠狠砍了两斧子,树没倒,他的手差点脱臼。
树虽然没倒,但也元气大伤,从此半死不活。
外地婆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跟小平安很像。这一次他再也不提过继的事,也不再抱来养,让外地婆自己养。
外地婆头一次养自己的孩子,养得心花怒放,也不管歪嘴佬了。歪嘴佬在老婆那里得不到安慰,就又回过头来找他。
哑巴心想就这样了,大家平平安安就好。
孩子长到十四岁,平平安安。但他心里还是不放心,院子里的槐树死不死活不活,终究是邪祟。他提出让孩子参军当兵,外地婆舍不得,歪嘴佬也跟他闹别扭。
他是为了孩子好,这院子里有鬼,孩子还是出去才能平安。
这家里他当家作主,他说了算。
好在孩子自己也喜欢参军当兵,人也争气,文化课体育课都很优秀,很快就被部队招去了。
送孩子上车,他满心欢喜。部队里都是血气方刚的男人,阳气重,邪魔鬼祟不能作怪。
这一回,平安总算平安了。
日子一转眼就到了五月里,一个旱天雷不知怎么就在夜里劈中了一棵半死不活的槐树,引发了一场大火。因为天干物燥,这一场火借着风烧的如火如荼。这一条街都是木头搭的老房子,风一吹,就都着起来。
这一场大火烧了两天一夜,整条街的房子都被烧掉了,死了不少人。
后来调查起来,起火的正是哑巴和杀猪歪嘴佬住的那个老屋。杀猪佬两夫妻和哑巴都烧死了,一个也没逃出来。
只有参军去了的儿子逃过一劫。拍电报去部队里报丧,歪嘴佬的儿子请了假赶回来,已经是三天以后的事了。
回到家,烧光了的房子都还是原样没动,只有歪嘴佬夫妇和老哑巴被乡亲们捡了出来。三个大活人被烧成了两尺长的焦炭,惨不忍睹。
十七八岁的孩子哪里懂得操持丧事,还是乡亲们帮衬着才把他的爹妈和哑巴干爹葬了,入土为安。
而烧光了的老宅,一时半会也收拾不好。小孩子过了头七,就擦干眼泪回部队去了。部队里横竖会管他吃穿将来,倒是比留在这儿强。
人民政府一面组织群众重新安置,一面派人收拾老宅,准备新建。
扒开哑巴家院子的时候出了怪事,从烧焦的槐树底下挖出了很多带血的泥土和一袋腊肉一样的尸块。也不知多少年了,竟然一点也没烂。
没想到老老实实的哑巴家里竟然有这种东西,真是人不可貌相。但有见识的老先生说,那些泥土里的不是血,是朱砂。但尸块是千真万确,叫人看了恶心。
一时人心惶惶,谣言乱飞。现在是新社会,不讲牛鬼蛇神,人民政府出面,把那一袋脏东西当众烧成灰烬,破灭谣言。
老百姓见妖魔鬼怪也不是政府的对手,便个个心安。把旧房子扒到,叮叮哐哐的开始造新屋。
等到第二年开春,这一片街就换了新鲜模样。人也陆陆续续的住进来,比往日更闹热了。
一对外地来的小夫妻租了新街其中一间平屋,开始新生活。
妻子很快就怀了孕,九个月之后生下一个健康白胖的大小子,把丈夫乐的笑开了花。
外面春光明媚,人人都是一派新鲜气象。



第二部 香江旧卷

第184章 大逃港 1

1962年,干 旱的阴霾已经离开神州大地半年有余,然而饥饿的阴影却还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中国如同 一个重病初愈的人,逃过了九死一生,却还在虚弱中挣扎。
神州大地上,四万万人口嗷嗷待哺。经过三年的煎熬,每一个中国人仿佛连灵魂都被熬瘦熬轻熬干。
当灵魂失去了分量,人便渐渐会变成兽。
饥饿的兽。
彼时,在中国还并没有一个叫做深圳的城市。但这块土地早已经存在,60年代它叫安宝县,是一个穷的掉渣的小渔村。
安宝县山多水多,又面朝大海,能耕种的良田不多。祖祖辈辈的村民多是靠打渔为生,几乎家家户户都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