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无仙 >

第22章

无仙-第22章

小说: 无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对这山村的安宁竟多了一分依赖。以后就此处陪叔叔与翠儿也挺好,还能天天看到爹娘。或许自己有能力守护这份安宁,让叔父一家永远平安的过活下去,让翠儿永远开开心心的。
想象着叔父一家的美满和睦,想象着翠儿的可爱,他嘴角露出淡淡的笑意!
拥有眼前的一切,或许比失去永远时的遗憾要好!
这样想是对还是错呢?
林一渐渐神游天外……
“若因失去而裹足不前,此生又能得到多少呢?”一声悠悠的叹息传入耳。
“苏先生——?”林一慢慢起身,疑惑的看着珊珊而来的老者。
苏先生温和的笑了笑,浑浊的眼神让人有看不透的深邃。
“小兄弟,为人子,怎样才算孝道呢?”
林一怔了怔,迟疑着说道:“不敢当苏先生如此称呼,叫我小一就是了。”
他回看看身后,语气带有哀伤说道:“恕小一驽钝粗俗,不过小一想,能承欢父母膝下就已经很好了!”
苏先生走上山坡,手扶长髯,端详着林一,轻声说道:“为人子,行孝道,始于事亲,终于立身。也就是说,父母时,要好生侍候,这是为人孝道的开始,而好好的活着,成就一番精彩,也是对父母的孝道啊!”
“我守着山村,守着叔叔一家好好过活,难道不对吗?”林一迟疑了下,轻声说道。
“呵呵!小兄弟说的不错。无欲无求也是一种活法,谁又能说不对呢?”苏先生温声笑道。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与其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苏先生目眺远方,沙哑的嗓音悠悠。
林一不解的挠挠头。苏先生伸手前指,问道:“你若登上此山之巅,会怎样呢?”
“视野开阔,会看得远!”林一回答道。
“是啊!不登上高山,又怎知山之高远!不是鸟儿,又怎知这天地的远阔!又怎知飞翔的愉悦呢!小兄弟,你不属于这山村,你应属于这山巅,你应属于这天空!穷一生守护这山村,与蒙鸠错巢何异?与雄鹰折翅何异?”苏先生语气变得严厉起来。他眸光犀利,紧紧盯着林一。
林一惊异地看着苏先生,退后两步,满脸惶然。
“小一本是山野莽夫,蒙先生贵眼高看。然小子实驽钝愚俗不堪,实不知先生所言何意?”林一低头谨慎道。心却是钵钹乱响,翻江倒海一般。
“哈哈——!”苏先生仰长笑。少顷,他温和的说道:“老夫苟活一生,却也阅人无数。小兄弟虽衣衫敝旧,却眉目清奇,身上少有烟尘之气。就是一些多年修道之人,也是比不了小兄弟的这份脱俗与淡然!小兄弟绝非常人!”说完,眼含笑意,意味深长盯着林一。
见对方依旧低头踌躇不语,苏先生接着又说道:“老夫相信,小兄弟不会因悲恸而失去志向,若你双亲,也不愿看到你因境生异而懈怠。须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林一沉思良久,问道:“后又能怎样呢?”
“我又怎能知晓呢?”苏先生笑容里意趣深远。他转过身去,缓缓走下山坡,径自离去了。
林一迷茫的眼神,复又清明起来……

第三十三章 苏先生
初夏的夜晚,宁静、安谧。又一轮银钩勾辍天穹,为小山村罩上一层清辉。
林一静静坐老宅的偏房内,如一尊泥塑般,静穆不动。内心却如风云般鼓动不息,久久不能平静。
今日爹娘坟前,心神失守,如早年师父所说一般,道心动摇了。自己小小的年纪,对这红尘路竟蓦然有了倦意,对修炼之途起了茫然。而这苏先生只是初见,便句句珠玑,言简意赅,这一番用心良苦,显然是来警醒自己。
伊始,唯恐这苏先生识破自己身份,且不识其本意,林一的内心有些惊慌,也有一分的提防。
而这苏先生孑然一身,流落此。自己即便谨慎,也感受到了对方的谆谆善意。
苏先生的话犹如当头棒喝。这条路若不继续走下去,也永远不知道终的结果会怎样。上天既然降下了这份机缘,自己又有什么理由去放弃呢!去论走多远,只有锲而不舍,即使没有结果,也比终老山村要精彩。想必爹娘地下有知,也会保佑自己的。
林一长这样大,从未有人给自己讲过这些道理。自己迷茫之时,这苏先生的话犹如醍醐灌顶,让人心底豁然开朗。
他心底对苏先生多了份感激与敬佩之情。
心念澄澈的林一,身上涌动一层白莹莹的光芒,将自己团团淹没。莹光闪动,灵台清明。
这天地也清晰明朗起来……
……
山村的清晨,一片清。远处的山顶,已被朝阳抹了一层金色。
勤快的山里人家,已为生计,早早忙碌起来。
村头的路口,偶尔可见匆忙的身影来去。
大树下,苏先生的面前簇围着几个孩子。
林一独自坐一旁,听苏先生为几个孩子说解字。
苏先生对林一视若未见。
林一也不以为然,就这样静静坐了两个时辰。
苏先生面带微笑,目送孩子们雀跃散去。
林一起身,来到苏先生面前,深施一礼,正色道:“多谢先生指点迷津!”
苏先生手扶长须,眸光闪动着,呵呵笑道:“孺子可教也!去老夫居所小坐片刻,如何?”
林一轻声应道:“故所愿也!”
苏先生点点头,清濯的面庞阳光映照下,多了份悠然之情。他缓缓抬步,向不远处一所小屋走去。
离村口不远处,一圈篱笆青蔓缠绕,两间草房简陋素朴。
苏先生携林一,穿过几簇绿色点缀的小院,来到草屋里间。他呵呵一笑,请来客随意。
眼前是一间不大的寝室,一方竹榻北置,南窗下一几一架之前,一竹椅上,苏先生怡然自得坐着。
架上摆放两层书籍,竹简、绢册、纸册皆有。陋室书香,显素雅。
林一落身坐竹榻上,带着轻松自的模样。
苏先生见之微微颔。心道此子虽一身乡下小子打扮,却有与常人不同的气,举止从容且落落大方。无论处于何地,不经意时让人忽略而轻视他,细心观察之时,才会现这少年,有意无意间,已与周遭的一切融为一体。
这少年着实不凡!
毕竟于官场市井间颠沛流离了几十年,苏先生自问阅人无数,识人颇准。可这乡下少年身上却有着迥异常人的观感,他心自是对林一多了份莫名的欣赏。
苏先生四下闲走时,见林一坟前悲恸哭泣时,不好走近。后者爹娘坟前,心神失守,也失察了周围的一切。他见林一悲伤过后,眉宇间似有颓废之情,情不自禁出言点醒。未料一夜间,昨日那个处于沉沦边缘的小子,已常态复。
此子心智高出常人,让人欣慰,苏先生对这少年是高看一眼。
“老夫此处居住年了。山野间喧嚣去,昼闲人寂。听几声鸟语悠扬,看一片云光舒卷。老夫蹉跎一生,终了,也算寻一方净土,图个悠闲快哉!呵呵!”苏先生说道。
“先生如此通达,让小一感佩!”林一说道。
“人到暮年,两手空空,才知凡事张弛有,握手时,须放手,也应放手啊!”苏先生豁然笑道。
“先生故乡何处?为何沦落至此呢?”林一有些好奇的问道。
苏先生坐竹椅上,却也腰背笔挺,若山如岳。听林一问起往事,他眸露出涩意,随即又释然一笑。
“往事不堪回啊!故乡?心安处是故乡!”苏先生沙哑的嗓音悠然而起,如同一步迈过几十载的岁月。
这苏先生原名苏应明,年轻时取得功名,入朝为官。因其秉性刚正,加上不懂体察上意,官场始终不顺。后因得罪权贵,致使全家遭难。幸亏他读书人,颇俱清名,才被逐放边疆,留得一条性命。而夫人因祸生疾,不久便撒手人寰,唯一的女儿也下落不明。
深为命途多舛的苏先生而感怀,林一也只能沉默不语,听对方慢慢诉说往事。
“老夫年得女,视若掌珠,没料到也因老夫的牵连而下落不明。老夫也多方托人寻找,至此未果。若是云儿还,也该如小一这般年纪了———!”言罢,苏先生长叹了一声。
这苏先生是鬓如霜,面容苍老似七十岁一般。其实他也不过五十出头的年纪,其苦励艰辛,可见一斑!
“还不知小一此前从何而来?眼下寻得至亲,当属幸事啊!”见林一也是神情低落,苏先生语气一转,温和的问道。
“我随师父玄元观修行。师父仙逝后,我山守孝三年,便依着他老人家生前的指点寻来的。”林一说道。过往没什么可说的。可说的,却没法说。
“以后有什么打算呢?”苏先生问道。
林一迟疑了一下,语气坚定说道:“幸有先生教诲!小一欲四处游历一番。”
苏先生沉吟了片刻,抬眼注视着林一说道:“老夫有事相求,不知小一可否答应?”
“不知道先生所托何事,凡小一力所能及之事,定不会推辞!”小一正色应道。
苏先生伸出嶙峋的双手,手托着一枚半月形碧道:“此翡翠玉佩原本一对,还有一只我女儿的身上。这一只是她娘亲留下的。若是小一有缘见到我女儿,此玉佩当为信物。还望给我那苦命的女儿传一句话,老夫此安好,让她无须惦念!”
看着苏先生满面的殷切神情,林一忙起身,却不知如何是好!他想推却,心下不忍,想接下玉佩又恐有负重托。
踌躇之际,看了一眼苏先生期待而信任的目光,林一心一软,接过了苏先生这晚年唯一的挂念!
苏先生露出笑容。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女儿究竟还不这个世上,却把全部的期望寄托面前的这个少年身上。自己已到了暮年,再也等不了多久。
或许,这个世上还有奇迹存!
苏先生站起身轻轻拍了拍林一的肩膀,尔后,他转身从架上取出一本绢册来。
林一收好玉佩,带着一分不解,接过苏先生手的绢册。册面上几个古字倒也识得,他心下惊奇,脱口说道:“咦——锻神鉴?”
苏先生微愕,问道:“小一也识得这字迹?”
林一想了一下说道:“我师父是修道之人,教我所识皆是此等字。此种字体与现今的字体,不过由繁至简而已,莫非现今识得此种字体的人少了?”
“小一言之有理。此种字体为古体,现今识得的人不多。老夫也是好友指点之下才识得其一二。”苏先生眸光闪烁,对林一上下打量不停。
被盯得慌,林一忙道:“不知此物……?”
“这是老夫一同窗好友所赠!好友姓魏,名达仁。那好友自幼喜古籍,好修行,对成仙之道甚是痴迷。此册乃是他当年偶得,走时留老夫惠存。好友言道,此物尚可福佑后人。”说到此处,苏先生摇头笑了笑,接着说道:“此物或对小一有用也说不定”。
林一眉梢轻挑,轻轻翻开薄薄的册子。只是片刻,他心头一惊,随即暗喜,把册子揣入怀后,拱手深施一礼,又问道:“不知先生好友所去何方呢?”
“老夫好友听闻海外有仙岛,便舍去了功名前程,乘船东渡去了!”苏先生微头轻叹。
“先生的好友已登仙道?”林一追问道。
“其里究竟,老夫不知。只是老夫这好友自研习修炼之道后,风采自然,神韵飘逸却又迥异常人。不是多年与其相处,也觉不了这些,或许这也是修炼的缘故?”苏先生凝眉思。眼神一亮,他盯着林一说道:“就如同小一这般,即使衣衫敝旧,身上却也有一种难言的神韵!”
林一苦笑着摇头说道:“我随师父修炼多年,并无出奇之处。对了,苏先生,这东海深处真有仙岛?仙岛好找寻吗?”
“典籍上虽有记载,却无迹可寻,东海不知几万里,难!”苏先生摇头感慨道:“即便老夫那好友,多年前一别,至今杳无音信啊!”
“那先生相信这世上有神仙吗?”好不容易有个可以说话的人,憋了许久的林一,奢望从才学渊博的苏先生这里,获知多的东西。
“古人云,读书人不语怪力乱神……”苏先生摇头道。林一心想果然如此,未料苏先生又道:“老夫信!”
林一有些疑惑的看着苏先生。
“若这世间没有神仙鬼怪,没有阴阳轮回,没有因果报应,一生又会留下多少憾事!岂不是连那陇间野草也比不上吗!”苏先生说完,面容萧,意味深远。
没想到苏先生会如此的作答。想想也是,垄上的野草还能来春生,而人若是没有了前世今生,便是连那野草也不如了!
若是有来世,一切都可以延续吗?
林一不禁陷入了深思……

第三十四章 离家
二三十户人家的小山村,鸡犬相闻。山民质朴,邻里和睦。
山村的日子,过的安静,也过的与世无争。
由于林一的到来,林开渠一家人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翠儿也穿上了衣裳,每日里笑声不断。
叔父要重为林一建房,他没有应允。
林一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注定要离开这里,只是,不知道应该怎样开口。
夏日里,山村没有多少农活。偶尔去山上挖些草药,猎取一两只野味。除此之外,林一很清闲。他每天去苏先生那里坐一会,聆听一些闻所未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