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山青水秀 >

第96章

重生之山青水秀-第96章

小说: 重生之山青水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小狗儿,毕竟,身边有人指导着做菜,心里更踏实些,这回儿,剩下自己一个人摸索,能行吗?
文强对这哥俩儿的配合倒是很满意的,长子能独立顶起店铺的事宜,这让他的心中得意极了,老话都说:“虎父无犬子”,那是不是也可以认为,虎子的爹,一定不是犬父?
其实,俩人更舍不得的是小文乐,从见到二人回来,小家伙就像个跟屁虫似的,在身后坠着,早起去学堂,还眼泪汪汪的呢,爹娘都不在身边,小家伙,明显被舍弃怕了。
不过,文乐在学堂里的表现还不错,背书写字一样儿不落下,又让文强好好的得意了一把儿,他摸着小儿子的头,大言不惭的说:“好小子,真随你爹,聪明,爹等着你考上秀才,亲自送你进京再考去!”
文玉却想的复杂些,小孩子在这个阶段,离开了父母,容易孤僻自闭啥的,也挺可怕:“乐啊,要不要我回村子去,跟娘说说,让她回来陪你?”
可是,小家伙虽然汪汪着眼泪花儿,嘴里却不服输:“哥哥说了,我已经是个男子汉,不能老是在爹娘的怀里充小孩儿,要自己照顾好自己,让爹娘放心,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看来,文良这个长兄,在弟弟的成长路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正面督促的作用,文玉这才放了心,嘱咐文乐:“好好念书,也别累到了自己,等学堂放假的时候,就回文家村看我们,姐姐带你去看咱家新买的地,还有作坊跟养鸡场。”
“姐姐,等休沐,我一定回去,蒋智哥哥也早说了,要去文家村走一圈儿呢。”文乐的情绪好多了,认真的跟父亲姐姐道别,步行去学堂读书了。
“我家有子初长成”的感觉,蔓延了文玉的思绪,那个小小的少年,现在,已经学会了克制自己,懂得选择自己最应该做的事儿了。



☆、第一百四十五章幸福的生活


爷儿俩回到文家村,已是午时,家里,只留了一个二丫看着小瑶瑶,其余的,都上阵了,文氏和黑子娘在作坊,姥娘带了大丫在养鸡场,三丫跟黑子还在山上没回来,小白在家里留守,寂寞的等待着主人的召唤。
“二丫姐姐,你自己在家,能忙得过来吗?”文玉跟小白亲热着,嘴里问询二丫。
“能哩,瑶瑶很乖,俺做饭时,把小车推到灶房去就行,她不闹,可会自己玩儿哩。”二丫在婴儿车旁择菜,一脸温柔的笑意。
“天热了,以后多调些凉菜,做起来也省事。”文玉帮着忙,与二丫聊起来,这个小姑娘,对于吃食,确实有一种热爱,要是放在现代,也是一个标准的吃货。
“对哩,你上次教的俺凉调粉皮粉丝,大家都喜欢着呢,今儿,咱再熬些野菇子汤,俺娘说这样搭配起来寒凉温热适中,对女人最好。”二丫谈起吃食来,自是滔滔不绝,瑶瑶在玩自己的小手,举在脸前,翻来覆去的看,琢磨着什么似的。
文玉去翻看二丫口中的野菇子,似乎是前世酒宴上常见的野山菌之类,细细长长的,有着小小圆圆的褐色菇帽。
这东西,确实适合做汤。
“二丫姐姐,这野菇子是从山上采的吗?”每发现一种新鲜的可以入口的东西,文玉总是兴致最高的,必要刨根问底儿闹个清清楚楚。
“这个野菇子俺们从小就吃,有时候是从腐烂的麦秸上采的,有时候是从树下。并不一定要去山上采。”二丫眼睛也发光,遇到了同样的吃货,聊几句天儿都是很享受的。
“这道菜可是俺一家人最喜欢吃的,每次采到野菇子。都要做满满一大锅,熬得浓浓的汤,既当饭又当菜。是最划算的东西了!”
对啊,文玉举起一枚野菇子,对着阳光细看,蘑菇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多在百分之三十以上,比一般的蔬菜和水果要高出很多,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钙、铁等需物质。最重要是它还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却又是必须的八种氨基酸,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甚至还能防癌、抗癌。
据说,蘑菇成分中有一种分子量为二八八的超强力抗癌物质,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比鸀茶中的抗癌物质强一千倍,蘑菇中还含有一种毒蛋白,能有效地阻止癌细胞的蛋白合成。
不过,对于野生的蘑菇,总是要小心一些的,文玉很想知道,这古代的人士,是怎么辨别有毒和无毒的蘑菇呢?
二丫笑起来:“文玉,老辈子人会告诉啊。哪种能吃,哪种不能吃,一辈一辈儿的,不就知道了?”
“那要是遇到上辈子人没讲过的呢?总有这种可能啊!”文玉还是不明白,知识和经验全凭口传,那可不牢靠。
“嗯。俺娘也这么说,要是俺遇到不认识的野菇子,最好不要尝试去吃,有很多野生菇子都有毒的。不过,俺娘还教了一个很好的办法。”二丫停住了,随手舀起灶台上一瓣大蒜头儿,笑呵呵的说下去。
“俺娘告诉过,做野菇子一定要多放蒜,蒜是解毒的东西,要是大蒜变成了黑的,那野菇子就一定有毒,不能吃了。”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啊!文玉不由得钦佩起来,黑子娘能够在这样的时代,孤身把四个孩子带大,就是源于这些知识智慧与勤劳肯干的吧?
“二丫姐姐,一会儿我可得跟你学学,这野菇子是怎么熬成鲜美的汤汁的!”文玉兴趣浓浓,品尝一下土生土长的蘑菇汤,也未必就比自己从前世带来的经验方法差吧?
二丫得到了鼓励,从学徒摇身变成师傅,羞怯怯的红了脸儿,干起活儿来,却更带劲儿了。
小姑娘手脚麻利,把小蘑菇清洗干净,沥干水分;蒜瓣切片。
点火,热锅凉油,丢下几粒花椒炝锅,放入蒜片,立刻,散发出出香味来。
“原来,熬这野菇子汤,可没有这老些的油啊花椒的,就只是干炒炒,就下野菇子。”二丫边动手,边感叹,语气里,有浓浓的幸福感。
这是个很容易知福的姑娘,这样的脾性,更能感知到生活的美好,享受生命中的种种惊喜,文玉忽然的,更欣赏或者说是喜欢这个平时少言寡语的二丫来。
二丫此时已经在锅中放入小蘑菇,来回翻炒一会儿,倒入开水。
等到开锅,又煮上个大约二、三分钟的样子,放入了已经调好的淀粉。
“幸亏的你琢磨出这粉条粉丝的做法,也同时就有了这些土豆粉,熬起汤来,要多黏糊有多黏糊,就是好吃!”二丫对于文玉,是那种发自内心的赞叹,两眼都是小星星。
文玉呵呵笑起来,看二丫搅拌着浓汤,又停了手,想要起锅的样子,脑子里蹦出一个好主意:“二丫姐姐,再打两个鸡蛋花儿,不是更好喝?”
二丫皱皱眉头,似乎觉得这样就太奢侈了一些似的,可是文玉没这顾虑,声到人去,已经取了两枚鸡蛋,打碎在碗中。
揭开锅盖,斜着碗,用筷子继续按一个方向打着旋儿,向锅中沸汤中倾倒,细碎的、云彩样儿的鸡蛋花儿泛上来,白白黄黄的,映得人眼睛亮晶晶的。
“起锅吧!先别盛,等着!”文玉一溜儿小跑往菜畦里去。
原来,她想起了自己上次从镇子上回来,曾经洒下的芫荽种子,当时文氏曾说,种的晚了,可是,现在也应该已经发芽生长了吧?
菜畦的一角儿,果然,可以看到一丛鸀油油的芫荽棵子,也就是有文玉的半个巴掌那么高,嫩的逼人的眼。
好心疼的哦!文玉咂着嘴巴,终究还是辣手摧花,掐了一撮儿嫩芫荽下来,一下手,那股芫荽特有的的清新气味儿直冲鼻腔,让人身心顿时通泰起来。
“别怪我啊,”文玉嘟念着:“我先解解馋儿,等一会儿,就来给你浇水,好不好?”
待到把芫荽撒进锅里,文强已经驾着马车,村里村外走了一遭儿,把文氏、姥娘和黑子一家人接回来了。
那一大锅的野菇子汤,受到了极大的好评,黑子吃的眉开眼笑:“这次的汤,做的比原先的都好吃,这蛋花花儿,还好看,一吸溜儿,就下了肚儿,姐姐,等俺再去找些野菇子来,你还要再做!”
三丫也吃的开心,跟着表决心:“俺以后去山上,也要多采些野菇子回来,俺认识不少野菇子哩,采回来,咱打打牙祭,文玉就最喜欢这些东西哩!”
三丫起了这心,文玉呢,更是心思飞转,这好久没去山上了,得找找野菇子去,看看还有啥好吃的,咱没发现,嗯嗯,就这么定了!
两个饭桌上,三个小伙伴儿,相对着使使眼色儿,就都明白了,咱们的野战军设备,又要装置起来啦!
“姥娘,咱家的公鸡仔子,够斤沉儿的就抓了去卖吧?我跟林掌柜说好了,就送‘喜来临’酒店,还有兔子,留几只做种儿,其余的,也分批卖掉好了,这些日子,兔子可跟上趟儿了。”文玉跟老人商议宰杀或者活销的问题,如今,老人家可是养殖场的一把手,所有的事宜,都得老人家点头才能办妥当。
姥娘沉吟一下:“玉丫头,那些鸡崽子是该卖了,公鸡多了,竟是打架生事,兔子嘛,要不再等等?我想着啊,总得上个一百只以后,才去卖最好,这东西生育的快,等个一年半载的,不就够数了?”
“那行,您看着办,只要不嫌这些东西太操心就行。”文玉对老人可是最敬重的,只提建议,绝不强行干涉。
“操啥心?”老人家笑起来,又是一副菊花盛开的面容:“有大丫帮着我,还雇了一个短工,一个看门的,我能有啥忙的?玉丫头啊,我寻思着,咱那养鸡场地方大,要不,再抓几头猪仔儿养养?反正啊,我这一笼鸡仔儿,还得有个几天才能孵化完!”
老太太给力,在鸡场那边继续孵化小鸡,如今,老中青小四辈儿的鸡仔儿接上了趟儿,眼看着,第五辈儿就又要破壳而出了,如今,又觉得不够,还要再养殖猪仔儿,实在得算得上是一只酿蜜的蜂啊!
“那您再张罗着添置人手才行,可不能累到了,大丫姐姐,你看好我姥娘哦。”文玉答了这边,又扭头对着另一张桌子嘱咐。
其实呢,人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自从养鸡场办起来,老太太每天跟打了鸡血似的,往那边跑,指挥着几个人干这干那,竟然就再没犯过什么不舒服,心脏病的迹象也完全消失了似的,人,比之从前,不知要精神了多少倍去?
“你们要是没意见,那我明儿就安排盖猪圈儿,再去村子里抓几头猪仔儿回来,狗剩家里的老母猪可是下了仔儿的,听的说,这窝儿都皮实,吃的可欢实呢。”老太太一脸的向往,把手一伸:“玉丫头,给钱!”



☆、第一百四十六章救命的韭菜


“既是要养,那就多养几头,这钱啊,马上就给!”文玉可不能让老太太失望,这个年龄了,还有这么强的事业心,必须支持再支持,越是上了年纪,越需要有事业支撑,才不会迅速衰老。
自信自强,就是永远的生存主题。
“那我再多问问,附近的村子里,有谁家的猪下了仔儿,玉丫头,那,咱的猪圈儿,可不能瞎糊弄了,得盖个成气候的,以后啊,咱还得多养!”老人的思路,可真是清晰的很呢。
“那是,爹,这就轮到你出马了,晚会儿,咱全家都跟着合计合计,这猪圈儿啊,得保持卫生,猪仔儿才不容易得病!”文玉把殷切的目光转投给老爹。
文强早寻思上了,眉头抓了一大把:“玉儿,咱家这铺排,太大了吧?要不,先抓几头养养试试?”
文氏也随声附和:“老话儿就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养的多了,可就风险大了,要是遇到了猪瘟鸡瘟啥的,可就血本无归了!”
老人的脸色也郑重起来,犹豫的看看外孙女。
文玉忽然的,自我感觉很强大起来,看看,一家人,可都等着自己舀主意呢,咱是谁?咱是史无前例重生一小佳人呢,怕什么?要是害怕了,不更得遇上“前有老虎、后有追兵”的局面?须知,最有力的防御乃是进攻,向着理想的生活,只有前进才是硬道理,更何况。就算是单单为了让老太太得到成就感,咱也得向前冲!
于是,小丫头“腾”的站起来,把手一挥。豪迈的宣布:“多买,要养,就养出个样子来。三头五头的,可涨不上经验,听我的,多买!”
小掌柜的下了决心,大家就都不提反对意见了,文强夫妇现在可是开通的很,钱在文玉手里握着。随她去折腾吧,反正,自己手里还有些本钱,心里踏实呢。
晚饭后,黑子娘也多留了一会儿。大家把养殖经验互相交流,探讨出一个更为合理的猪圈建设计划。
通风、保温、干燥等等因素都考虑进去,既然是已经舀了大主意,那就一次性资金到位,盖个大的,能容纳几十只猪仔儿的猪圈儿,猪不像鸡,它们个头大,又善于嘴拱身子蹭。那这围墙,就必须结实为第一要务。
“那就盖个全是烧砖的猪圈!”文强当了家做了主,拍板。
“嘶”,文氏抽一口凉气:“当家的,咱自家的房,还是土坯的哩。那猪仔儿,比咱住的还好?”
“哈哈哈!”大家一通笑,看看四面,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