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山青水秀 >

第147章

重生之山青水秀-第147章

小说: 重生之山青水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哪里破费了?”蒋大娘拍拍文氏的手背:“只要一想到,您把最好的宝贝都舍得送给我们家,我这心里啊,把家当全送来都不觉得亏!”
文氏脑子当机,怀孕生子,是会迟钝些,皱了眉头问询:“亲家,我哪有什么宝贝送你家的?”
蒋大娘笑得更欢:“咱家文玉丫头,那不是宝贝?我可是从心里喜欢她,你可别舍不得喽!”
文氏大囧:“她大娘,咱家文玉,可是个混不吝的性子,以后有啥不满意的,你可得勤说着她,我对她的教育不够。”
姥娘也在一旁咧嘴,自家那个疯丫头,就没不敢干的事儿,比个男娃子都能作,偏蒋家人着了魔,拿她跟宝贝似的宠着,真是“傻人有傻福”哦!
这屋里说得热闹,从文玉说到蒋智,再从文良谈到小曦曦,直到小娃儿一声长啼,才算是告一段落。
当夜,蒋大娘留宿,专门到了文玉的卧房,“婆媳”俩悄悄说起私房话,话题,不外乎是蒋智。
“玉丫头,你说,小三子今年能考中秀才么?”蒋大娘皱紧眉头,显见的为此忧心很久了。
文玉哪知道啊,说轻说重了都不好,只得陪着笑,慢慢儿问:“怎么啦?他不用功吗?”
“不是,是忒用功了,每日里点灯熬眼的,非要今年考中不可!”蒋大娘忧心忡忡。




☆、第二百二十二章 亲情

“用功还不好吗?那,您希望他怎么样?”文玉望望纠结的蒋大娘不清楚她忧从何来。
“我自然是想他能考上的。”蒋大娘咬咬嘴唇:“可是吧,看他不要命的学那些东西,我这心里又心疼的不得了,那秀才,其实也没啥,当娘的,只要孩子们个个都别生毛病,乐呵呵的,就行了。”
文玉这下子高兴了,蒋大娘大智若愚啊,自己也是这么想的,什么秀才劳什子的,姐现在也不看重,蒋智不考那东西,才都轻松了呢!
本来呢,还怕蒋智小子考不上的话,跟家里不好交代,毕竟蒋大娘原来是真喜欢他回学堂的,要是就此放弃了,跟着文玉去做买卖,再把老太太给气出个好歹儿来,那可就麻烦了,如今,听蒋大娘的意思,也是孩子的健康快乐最重要,那不就万事顺利了?
“那就给他个机会考考去,考不上,咱也都不埋怨,要是以后不想考了,咱也没意见,都听他自己的意思,行不行?”文玉紧张了,瞪着眼睛观察蒋大娘的神色。
“怎么不行?只要玉儿你不嫌弃他是个白身,我老婆子才不逼他非考回来啥子秀才,小三子一天比一天瘦,心疼死我了!”蒋大娘情真意切,没含糊。
文玉低头笑,心里已经在琢磨着劝劝蒋智,别太用功了,自己不稀罕做那个秀才娘子,原来还怕当老百姓受气的事,如今,身后站了沐王府。还担心那个干啥?
“婆媳”俩沟通了意见,都是心情舒畅,分开去安睡,全不知镇子上那个打了一晚上喷嚏的小男人。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一晃,就是小曦曦的满月酒。宾朋满座,客似云来,王府里专程送了礼物过来,也就惊呆了镇上县城上的领导们,听的说是王爷的义女、郡主的义姐生产,那还了得?
于是乎车来马往,很是繁华了一阵子。村里的里正大人也精心的装扮了,带着父老乡亲迎客,全村子的人都出动了,共同分享这属于集体的荣誉。
县老爷到过的村子,以后。谁还敢小看?文家村的人,可不得抖擞抖擞精神?哎,这要是再晚些天给孩子定亲家,说不得还能再说到高一级的人家去!
文乐跟蒋智也都在,学里先生也听说了文家的背景,急火火的劝了他俩回来,当然,自己也上门了,文强把两位先生请到县老爷那一桌。以示高看,俩先生自然得意,“之乎者也”的跟老爷们攀谈上关系,并得了县老爷恩准,把两个在学堂的学子引见给老爷们。
这两个早就是人精了,自然表现不俗。不卑不亢的应答,给老爷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的考试,不见得会偏向,总之不会被排挤下来了。
蒋智确实更瘦了,脸上的肉都少了,棱角更见分明,又正是长个子的年龄,抽条的厉害,快赶上竹竿般精细了。
文玉只得略略扫过一眼,小伙子一笑,眉眼里倒还是生动的。
直到黄昏,家里才算是清静下来,剩下真正的一家子人,个个累得口干舌燥,脸上的肌肉都笑得瘫痪了。
蒋智说好了跟文乐一起,第二天早上离开,在一旁笑吟吟的望着文玉,全没有羞涩的意思。
不过,即使文家人心宽,不忌讳他俩见面,那,想要私下里交谈几句,也是不被明面上允许的。
文玉被看的脸红了,袖了手,施施然回卧房去,俩丫鬟屁颠颠儿的跟着,调皮的红杏,还回头瞧瞧姑爷的脸,见到保持着笑容,才放下心来。
剩下文良几个男士,叽叽咕咕聊起了镇子里的宅子,跟即将成婚的事宜。
蒋智倒也规矩,在老丈人眼皮子底下,明哨暗哨的不老少,得会佳人的贼心早就没敢抬头,老老实实地跟小白攀谈了几句,洗漱睡下了。
至于与心上人仅相隔几堵墙的距离,蒋智做的啥春梦,那就没人知道了,只是,第二天临上马车,红杏送上来一个小包裹,某人乐得眉开眼笑,死抱着包裹,不给文乐看。
少年情怀总是诗!一个眼神的交流,都能回味上许久。
出了月子,文氏也能自由行动了,一家人开始忙碌文良的婚事,镇子上的新宅院已经修葺的漂漂亮亮了,再在文家村布置间新房就可以了,毕竟,成婚礼仪,还是要在老家举行的。
黑子娘开始村子里镇子上的两头跑,给闺女的陪嫁要提前量好尺寸安放,不如意的地方,继续改正,她又是一个凡事力求尽善尽美的人,自是麻烦的多。
二丫也忙乎紧了,成天的不出门,那些嫁衣铺盖,怎么也绣不完似的,想想也是的,这辈子就嫁这一次,基本上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谁不盼着毫无瑕疵的风光大嫁?
王府里又来了传信的,杨莲儿顺利生了个男娃娃儿,皆大欢喜。
沐王爷的手笔就是:“老夫终于有后了!以后,这王府就留给小孙子,他姓老夫的‘杨’!”
“哈哈——”文玉乐得够呛,这老王爷可真逗,杨侍卫长也是跟的他的姓,这小娃子,怎么也逃不出这个姓氏去,还‘得瑟’个什么?
文强夫妇自然也跟着抄持,要好好地给沐王府回一份礼,吃的用的穿的枕的,都架上了马车,文玉倒是轻松,只一个包裹,轻轻松松的,就当是送了大礼。
虽然文强夫妇不赞成闺女这点儿包裹,殊不知,到了王府里,最受青睐的就是那一包东西。
打开来,是小娃娃儿的两身小衣服,都是外套,棉毛线手编的,柔软美丽,晴朗的蓝色,映衬的小宝宝皮肤雪白,还有几双小鞋子,也是棉线织的,脚踝间两个小球,轻轻一拉,系上个活结儿,就不会掉了。
杨莲儿手抻着小衣服,喜欢的不行,把眼珠子都要瞪掉了,连声嘱咐着:“这必是文玉亲手织的,放好喽,给宝宝满月时穿在外面。”
一直在旁边观看的瑶瑶,此时“哇”一声,发了大水:“姐姐偏心,不给瑶瑶,不疼瑶瑶了——”
她已经忍耐了很久了,似乎每一样,都是专为弟弟准备的,文强夫妇忙得厉害,把小瑶瑶给忘记了,姥娘也专心看小曦曦,也没想起来这个外孙女的存在。
那两件小衣服,一看,那小小的样子,就知道不是给自己的了,老家里的爹娘姐姐,都不要自己了!
杨侍卫长第一个冲上来,抱起了小姑娘:“乖瑶瑶,不哭,姐姐一准儿没忘瑶瑶,肯定是没时间,只来得及给弟弟织出来两件,下次,就有瑶瑶的了。”
杨莲儿也没心继续看礼物了,在床榻上伸手,摸摸女儿的头:“好孩子,你小的时候,大家也是这么疼你的,现在你大了,小弟弟刚出生,才会比你的礼物多些——”
可惜,她的话越说,瑶瑶的眼泪就越多,毕竟打小在文家村长大,对那一家人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深,猛不丁的,孩子有了被抛弃的感觉。
小丫鬟收拾包裹,忽然惊叫一声:“郡主,这里还有!这不是给小姐的么?”
小瑶瑶如同听到了什么重大的消息,立刻止了抽泣,大眼睛可怜巴巴,看向包裹里面,小手抓着杨侍卫长的领子,死紧死紧,仿佛只要那礼物不是自己的,就要立刻开始第二轮轰炸!
还得说是文玉仔细哦,在文家村惦记着这边儿的情况,尤其担心瑶瑶见到小娃娃,会产生心理对比,落差要是太大了,可不利于身心健康!
所以,才每件礼物都分开办理,给瑶瑶的,先是一件跟小宝宝一样样式的斗篷,只是换了颜色,嫩嫩的粉红,像开放的桃花似的。
还有一件,是修身的毛线裙子,到了裙角,才溜了一圈荷叶边,坠着一朵朵勾出来的小花,美轮美奂。
这裙子的设计来自前世的公主裙,蓬蓬袖,花瓣领子,一条细长的腰带,打着美美的蝴蝶结,把小姑娘给乐疯了,整个人,是那种从地狱忽然飙升到天堂的感觉。
还有一定毛线帽,毛茸茸的大球球,顶在头顶正中,两侧又分别垂下两根小辫子,直垂到胸前,最下面,坠着两个小毛球,活泼又可爱。
还挂着泪花花的瑶瑶,当时就披挂上了,小家伙本来长得就美,这么一穿戴,活脱脱一个绝世的小公主!
杨侍卫长笨手笨脚的,给她把蝴蝶结系上,前后的看看,叹口气说:“瑶瑶,姐姐可是偏心你的,小弟弟没有这么漂亮的衣服,也要哭了。”
瑶瑶的脸,就红了,低了头,捏着帽子上垂挂的小球球,不好意思的哼哼着:“可是,可是,瑶瑶可以多疼小弟弟一点,替姐姐,多疼他——”
人家说着,还真就付诸了行动,到了小宝宝的婴儿床边,轻轻的晃动着,对着襁褓里的娃娃,讲故事去了,当然,那故事小宝宝听不懂,但也不妨碍什么不是?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丫鬟

瑶瑶和小弟弟之间的一支小插曲,就此揭过了。
文玉不知道的是,小宝宝的满月宴上,沐王府的两个娃娃出场,赛过了最新奇的服装发布会,姐弟俩的小衣服,攥取了所有女宾的眼球,可惜,手工编织的风潮,还没全面铺开,要不然,又可以作为“顺风超市”的一大卖点。
在家里,逗逗小曦曦,帮些个倒忙,文玉倒也过得乐呵,时间,就这么悠哉悠哉的迈到了文良迎娶二丫的日子。
大清早,把小白一家狗放到山上去,家里门户大开,乡里乡亲的,都是从黑子家到文家,两个地方串游,同村的亲事,就是这么热闹。
不到办喜事的时候,你还真不知道,这村子里的人口,还是真不少!乌压压的笑脸,扶老携幼的,都倒腾出来了过节的衣服出来吃大餐。
文强早就说过了,大儿子娶亲,自己要摆整天的流水席,把黑子家的也都包揽过来了,两家的喜事一块办。
也有邻村的,听到了消息,也悄悄的混到队伍里,等着轮流上桌吃饭,于是,这气氛就更显热闹。
吉时到了,鞭炮声里,文良把媳妇儿的花轿迎进来,跟着司仪傧相做足了功夫,二丫新娘子,就羞答答的被搀扶进了新房。
这里的习俗,是起大早接新媳妇,越早越好,所以,虽然迎进了新房,嘻嘻,离“洞房花烛夜”,还很远的哩。
这是自己的亲嫂子,文玉可舍不得闹腾狠了,早早的陪在新房里。亲亲热热的说着话儿,有那么几个要起刺挑头的,都被小姑子三言两语给打发走了。
二丫低着头微笑,起初的那点儿紧张恐惧,都已经消失了。请来的喜娘也是本村的媳妇儿,这时候也收起了架子,三个女人热热闹闹的聊起了天儿。全然忘记了今天是个多么严肃的事情。
“嫂子,你喜欢镇子上那所宅院不?以后,住在那里。要是不适应。把三丫她们接过去陪着你更好些。”文玉出主意,毕竟,新婚三天后,两个人就要搬到镇子上去过自己的小日子了,二丫的性子,初看上去,还是很绵软,真怕她不习惯。
“嗯。那院子,很好,娘他们都去看了。说很漂亮哩。”二丫声音柔柔的,眼睛里有着对新生活的憧憬。
“我送过来的四个丫鬟。家里留了两个,那两个呢?你可以安排她们给你去作伴儿。”文玉想起一直没见面的那两个丫头来了,没在文家村,那就是在镇子上喽?
“那两个做饭算账都厉害,你哥安排到店铺里了,说是正合用哩。”二丫抬眼看看小姑子,迟疑的说:“俺想,以后,把黑子接到镇子上上学堂,就在,咱那新院子里住。你说,行不行?”
这小嫂子,还挺谨慎,文玉大咧咧手一挥:“这是好事啊,就这么安排吧!有黑子跟你作伴儿,心里也踏实,这事儿你别管了,我去跟爹娘说一声。”
那喜娘在一边羡慕的直咂嘴儿:“瞧瞧,你们这姑嫂俩,这关系好的,比亲姊妹还强呢!二丫啊,你可是嫁了户好人家,不说相公人品面貌出色儿,这家业也铺排的大,一家老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