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青史成灰(多尔衮重生) >

第7章

青史成灰(多尔衮重生)-第7章

小说: 青史成灰(多尔衮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尔衮想着,正打算回床上再躺一会,没想到一只脚一退,踢到了旁边的柜子。
“谁在里面?”莽古尔泰问道。
“哦,是十四弟在里面睡觉,大概是醒了。”皇太极也不瞒他。
“你怎么老带着这些小娃娃?我是看到他们吵吵闹闹地就烦。”
“十四弟不吵,可聪明了,我看着就喜欢。”
“也就是老八你会惯着小子们,连德格类都老在我面前提起你,好歹我跟他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都不见他惦记我。”德格类是努尔哈赤第十子,莽古尔泰的胞弟。
“五哥你又笑我了。”
“走了走了,不和你多唠了。”
“我送你出去。”
皇太极送走了莽古尔泰,回来后就看到多尔衮已坐在了床上。
“我不知道五哥也在,我想哥哥们大概在谈什么正事,就没敢出来。”多尔衮抢在前头说,免得皇太极多心。
“没事,五哥不会在意的,我也没什么事可躲着你的。”皇太极浑不在意,“天都黑了,不如就在这睡吧,明天一早我送你回去。”
“那你呢?”
“我还有事,你睡吧。”他替多尔衮盖好被子。
多尔衮看着他轻轻退出去,门帘落下,遮住了光线。光线暗了一些,也许是皇太极调暗了,他的确是极为细心的,做任何事情都能考虑周到。可还是有一丝昏黄的烛光从缝隙里透过来,多尔衮就盯着那一丝光一直看,似乎沿着这光,能看到外面的皇太极。
他从没想到竟然会和皇太极走得如此近,近得连多铎都时常不高兴。曾经以为自己为他卖了一辈子命,已经很了解他了,可越是接近越发现无法看透他。总觉得所有的事情都在他计算之中,都受他掌控,可为什么又是那么得不着痕迹。
一直以为对明开战也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可今夜从他和莽古尔泰的对话看来,难道也是他引导的结果吗?
想到这里,多尔衮打了一个寒战,把被褥裹得更紧了。
他想着想着,又不知不觉睡着了。
不知睡了多久,只听到外头吵吵嚷嚷的,就被吵醒了。他随手扯了一件衣服穿上,跑了出去。
本应该是最黑暗的黎明,却亮如白昼,遥远的西边,青黄两道光芒贯穿整个天空,宛如绚烂的朝霞,色彩浓烈,绮丽夺目。
早起的人们看到这一天象,纷纷磕头膜拜。
霞光下,皇太极卓然屹立,全神贯注地目视天边,他随意地披了一件大氅,更称得他修长挺拔,于世独立。光芒照在他脸上,抹出淡淡一层光晕,薄薄的唇紧抿着,他就这么静静站着,一动不动。
天有异象,人间必有动荡,而这动荡从这里萌发。
“八哥,你一晚上没睡吗?”多尔衮靠了上去,站到了他身边。
皇太极低头看了他一眼,视线再度投向远方。
趁着上午没事,皇太极小睡了一会。
不一会儿,他的侍从敦达里把他叫醒,说是大汗召他去。
“大汗把伊拉喀处死了。”敦达里把一早听来的消息告诉皇太极。
皇太极毫不意外地点了点头:“还有什么话传出来?”
“大汗很生气,说伊拉喀不好好做事,还搬弄是非,离间大汗与贝勒的父子关系,他下令说以后再让他听到这种污蔑诸贝勒的话,一律处罚。”
皇太极十分满意这个一箭双雕的结果,又除了监视者,又止住了流言,一切都顺利掌握。
走进议事大殿,所有人都已经在场了,努尔哈赤端坐上位,其下是大贝勒们,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再下是五大臣,额亦都、费英东、何和里、扈尔汉、安费扬古。就在这间屋子里,坐着的是大金最高权力中心,而皇太极也是其中之一。所有重要的事件都会在这里,被这群人所决定。
他信步入内,向努尔哈赤一拜。
“坐吧。”努尔哈赤随手一指。
皇太极坐在了属于他的位置上。
众人坐定,努尔哈赤环视一周,威严至高无上。
也就是在这一天,正月十六日,天命汗努尔哈赤告谕:“今岁吾必兴兵征明,断不休战。”
“哥,你听说了吗?”多铎兴冲冲地跑来,“父汗决定要向明朝出兵了!”
多尔衮郑重地点了点头:“嗯,我知道。”
“啊!我好想去啊!”多铎跺着脚叫道。
“急什么,等过几年,有的是你上战场的机会。”
“要是还没等我长大,这仗已经打完了怎么办?”
“你当明朝是什么?说打就能打的?他们比我们强多了,要不是被逼无奈,我们也不会对他们用兵。”
“哥,你怎么说这种丧气话呢!那些个南蛮子,小胳膊小腿的,连刀都拿不动,还打仗呢,只是笑死人了。”多铎不服气道,“等以后我上了战场,一个个把他们打趴下!”
“好!不愧是我的儿子!有胆气!”不知何时努尔哈赤已进了屋,听到了他们的谈话,用赞赏的目光看着多铎。
“父汗!”多铎迎了上去,“父汗,我也要跟你去打仗!”
“哈哈,就凭你现在这个小个头,扔在人堆里找不到了,还怎么跟我打仗?”
“父汗,你看不起我!”
努尔哈赤蹲下身子,把多铎拉到身边,一脸宠爱:“快点长大!父汗迫不及待想看到你们一个个都为我立功!”
受到努尔哈赤的鼓励,多铎愈发开心了。
努尔哈赤转向多尔衮:“多尔衮,刚才你说,明朝比我们强,对吗?”
这些话居然被他听去了,满腔雄心霸业的天命汗不知作何想法,多尔衮有些慌乱,可还是保持镇定:“是的。”
“现在在我面前,你还敢说他们强吗?”他表情忽然变得严肃,没有半点笑意,他的眼角周围布满了周围,眼中却毫无老态,锐利地如刀一般。
多铎紧张地望着多尔衮,挤着眼睛示意他说点好听的话。
多尔衮却仍然是平平淡淡的,低垂着眼帘:“是的,对我们来说,明朝就像庞然大物一般。”
“那你觉得我们打不过他们?”
“打得过。”
“既然敌强我弱,为什么又打得过呢?”
多尔衮斟酌片刻,挑了一句适合他年龄说的话:“只要我们父子同心,兄弟协力,就能打胜仗。”
知晓努尔哈赤心思的多尔衮知道如何才能说得他开心,这句话直说进他的心坎里,经历过与弟弟舒尔哈齐的兄弟阋墙,与长子褚英的父子不容,年迈的父亲心里最在意的就是父与子,兄与弟。
努尔哈赤表情柔和了一些,深深望着多尔衮:“说得不错,是谁教你的?”
“是……”多尔衮的脑中闪过的一个名字竟是皇太极,可恨,为什么会想到他呢?这话明明与他毫无关系。多尔衮不再多想,脱口而出:“是额娘教的,额娘一直教导我们要尊重哥哥,爱护弟弟。”阿巴亥的确说过,可说的是他与阿济格、多铎三兄弟,其他兄弟们可没算在内。
“好。”一想到阿巴亥,努尔哈赤眼中露出温柔,“只要你们能团结一心,何愁我们打不了胜仗,何愁我大金不繁荣昌盛。”
多尔衮脸上笑着,心中却冷笑,兄弟同心,这看似简单,实则万难做到,就连父汗都无法躲过兄弟相残的局面,更何况他这些如狼似虎的子侄们呢。越是在这权与势的漩涡之中,人心越是残酷冷漠,兄弟,不过是阻碍前进的一个障碍而已。
“其实你说的不错,明朝虽腐朽可还是强过我们许多。”努尔哈赤叹道,“究竟什么时候打,如何打,都需要细细考量,不能轻易胡来。”
多尔衮闻言,心跳顿时加快。这场仗怎么打,他当然知道,而且还是皇太极出的主意,要不要抢在他前头,把战术说出来,或者借别人的口来说,至少可以不让皇太极出风头。
努尔哈赤拍了拍脑袋:“哎,我跟你们这俩毛孩子说这些干什么,都出去玩吧。”
“父汗……”多尔衮一把拉住正欲起身的努尔哈赤。

七恨告天誓征明

“什么事?”努尔哈赤问道。
要不要这么做?他做事几乎从来不会出岔子,根本没有可趁之机,既然知道将来会发生何事,那夺去他所有的功劳不是打击他的最好方法吗?
“怎么了?”努尔哈赤又问了一遍。
“父汗……”多尔衮深吸一口气,调整了呼吸,“父汗要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了。”
还是算了吧,窃他人之果,手段太过下流。
努尔哈赤欣慰一笑:“很好,你们额娘教得好。你们要是以后也想跟着我打仗,也要多向哥哥们学习,打仗不是光靠蛮劲就行的,也需要动脑子的。就像你们八哥,我定下了征明的计划,他便能提出应对策略,这才是我最需要的。”
多尔衮惊道:“八哥已经提出进攻建议了?”
“不错,而且十分可行。”
他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幸好没有自作聪明。多尔衮惊出一身冷汗,心乱如麻,不由得苦笑。原来还是没有打压他的机会,他依旧是无懈可击。
“好了,你们都是我的好儿子,好好学!”
四月初,努尔哈赤采纳皇太极的建议,把进攻目标定为抚顺。抚顺这名字,据说是明太祖朱元璋取的,取意为“抚绥边疆,顺导夷民”,所谓的夷民便是这些女真人,而如今这里防备疏散,兵力薄弱,最易攻取。
抚顺内设有马市,供女真人与汉人通商,于是皇太极便提议,趁抚顺大开马市时,让将领带一批精锐士兵混入城内,以作内应,努尔哈赤向来主张用兵以巧取谋略为贵,对此战术大为赞赏。
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正式以“七大恨”告天誓师,出兵征伐,由他亲自领兵,大贝勒代善、四贝勒皇太极随征。
说是“七大恨”,其实大多是些小事,最重的一条大约莫过于万历十一年,辽东总兵李成梁误杀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但其后已有所补偿,如今再次提及,写入檄文,只是为了寻求一个动武的藉口,而这么多籍口归结起来也只有一个理由,就是生存。
想要做一个猎人,就要比猎物更加狡猾凶猛,仅此而已。
出征那一天,碧空万里,八旗军各色旌旗遮天蔽日,两万雄兵集结待命。他们一个个都强壮结实,勇猛彪悍,神情期待。而留守赫图阿拉的人将大军欢送出城,盼望着他们凯旋归来。
或许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会料到这场战役会对将来有多大的影响,也许他们更多得考虑的是如能获胜,所缴获的战利品能否帮他们度过难关,包括努尔哈赤,包括皇太极。
可多尔衮知道,他知道抚顺虽小,却是清军打响入主中原的第一炮,或许这次战斗规模不大,但是意义重大。
他在人群里挤来挤去,用力拨开挡住他的人,钻到了队伍前面。他在出征的将士里寻找皇太极的身影,远远地,他找到了。
正白旗旗主皇太极身穿白色甲胄,坐在马上,正在和代善有说有笑。
还是代善先看到他:“多尔衮,来送哥哥们?”
多尔衮向代善点了点头,又皇太极看去。
皇太极下马弯下腰:“来找我吗?”
多尔衮仰面看着皇太极,脑中也没多想,只是拼命挤到了前面,却不知该说什么。
皇太极笑道:“想要和我说点什么吗?”
“说什么?”
“比如,小心一点之类的。”
“八哥久经沙场,临战经验当然是丰富的。”
“那,多立战功?”
“我听说你上阵杀敌,从不退缩。”
皇太极揉了揉他的头:“越来越会说话了,也不知道是谁教你的。那或者说,多抢点东西回来也好啊。”
多尔衮惊愕不已,虽说是实话,可没想到他竟如此直白地说出口,就连父汗都要用“七大恨”作借口,他却毫不掩饰。
代善在不远处催促他:“老八,出发了。”
“我走了。”皇太极骑上马背,阳光下,他英武不凡,他微笑着对多尔衮道,“等我回来。”
大军开拔,向西进军,出征抚顺。兵分二路,左翼四旗取东州、马根单二处,右翼由努尔哈赤亲领直攻抚顺,以皇太极为先锋。
大军走远,众人都各自回家。
多尔衮独自坐在山坡上遥望西边,柔软的草地散发着清新的香味,他仰天躺下,蔚蓝色的天空万里无云。
忽然回忆起曾经率领八旗军入关,攻入京城的那些事,如今想来已如梦幻一般。
他在腰上摸索着,掏出那枚扳指,他放在阳光下眯起眼睛看着,扳指温温暖暖的,还带着身上的体温,光照下发出乳黄色的光芒。回到过去两年多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平淡地不起波澜,开始越来越怀疑,他这重来的一生,究竟是为了什么。
闭上眼睛,把扳指捏在手心里,感受着自己的呼吸,风吹动草的沙沙声,清晰可闻。
就在他快要睡着了的时候,胸口突然一重,什么东西压了上来,睁眼一看,竟然是多铎。
“哥,你怎么一个人偷偷躲在这里?”他眨着明亮的眼睛,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就洋溢着活跃的气氛。
“我休息呢,下来,重死了。”
“不要!”多铎说着还扭了扭,“父汗走了,把我们丢下了,好没意思。”这段日子他天天念着想要跟着去战场。
“抚顺很近,父汗他们很快就能回来的,最多也就半个月吧。”
“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啊,哥,你真厉害!”多铎用崇拜的目光望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