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56章

超级科技强国-第56章

小说: 超级科技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投机取巧,这不但是严重违背区政府精神,也是为人所不齿的。而且,我相信韦副县长也不是喜欢形式主义的人,他来了也肯定会火。现在我做主,让孩子们先回去。”

李副校长见张蜀生衣着不俗,转而对他说:“这个先生,我们学校这次确实做得不对,我代表小学校向你表个态,以后绝对不会生类似的事情。”

然而,张蜀生却没回话,因为安全人员们已经过来了。这些虽然穿着普通,却步伐矫健,眼神如隼的年轻人,让在场的人都感觉到一股压力。

“把棉衣先给孩子们披上,先不送回去,我要在这里等等那位韦副县长

张蜀生改变了主意,命令十几个安全人员先将孩子们聚拢在一起,给他们打上雨伞,披上刚才接到茅云先通知后紧急凑来的棉衣,算是没再让孩子们淋着雨受着冻。

“韦副县长来了!”

这时候,有人看到远处有两人打着雨伞朝这边走过来,便一眼认出了是会泽县的韦副县长。

两人走到面前的时候,站在后面的张蜀生才看清楚,这个韦副县长,他却是认识的。

两人身上都披着雨衣,打着伞,穿着一双梨树坪产的塑料底的回力牌鞋,上面也沾满了泥浆,甚至裤腿上都沾了很多。前面的是韦副县长,后面那个是秘书。

“李副校长,这是怎么回事?”这名韦副县长看起来头脑也不昏聩,看到孩子们站在那里手里拿着野花,再看看校门上的横幅,已经明白了一切,他当官以来,还从没遇到过这样的形式主义。

一张脸顿时就拉下来了,网准备再问,却忽然看到了人群后的那个人,顿时脸色大变,复杂的神情中,显露出羞愧,悔恨,内疚,惊怕”整个人脸色看起来极差。

“欢迎韦副县长,这里生了点小事,韦副县长还是先进学校去”柯主任见韦副县长来了,扔下一堆人,笑着准备上前去握手的时候,却见韦副县长丝毫无视自己,直接从自己面前走过,走到了那个捣乱的年轻人面前,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完全不顾地上的泥淖,直接跪在了泥水浆里。

“韦三才有负区长厚望。”

在所有人的目瞪口呆中,韦副县长就那么跪在泥浆中,淋着雨,头完全磕在了地上,也不起身来。

区长?难道眼前这个人是东川区的区长?

会泽小学校一群老师顿时惊呆了,再看看旁边那些面色神俊的年轻人,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很像传说中的警卫员们。那位一脸正气的年轻人,难道真的是大名鼎鼎的东川区区长张蜀生?

张蜀生也不管地上的韦三才,回身对茅云先说道:“你让人去把县政府的人都叫来,就是病的快死了的,也给我抬过来。”

说完也不管那一群手足无措的人,张蜀生径直走到学生们面前。

“同学们,我就是张蜀生,东川区的区长。或许你们都从课本上看到过我,我就是三年级思想课课本上,第十二课《我们为什么读书》里面那个胡子长鼻子大拿着课本的人,是不是觉得不太像?”张蜀生打趣的说道,当时因为课本都是新编的,教材组的人将自己的形象画了进去,作为思想课课本上的插图。

“挺像的。

“鼻子像。”

“眼睛也像。”

“才才我也安得挺像的,就是怕认错了。”孩子们见张蜀生说话非常和气,又觉得他和课本上那个插图里拿着书讲课的人很像,也就争先恐后地言,都很激动。

孩子们裹着厚棉衣,打着伞,张蜀生站在雨中,点点头说:“今天天气太冷了,还下着雨。你们也淋坏了。我就不多说了。或许你们有人还能记得《我们为什么读书》这一课里面的内容。我希望你们永远记住,在这个悲惨穷苦的时代,为了民族的未来,你们既要爱惜身体努力学习,更要活得有尊严。以后如果你们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准许你们说不。你们是民族的未来,没有任何人有权利去践踏你们的尊严。也没有任何所谓的领导和官员能够把你们当做他们权力供桌上的供品。好了,现在让这些叔叔们送你们回家。”

张蜀生没有让孩子们留下,给那些所谓的会泽县官员们看,孩子们最重要。

当会泽县县长徐剑明接到通知,说是区长张蜀生在会泽小学门口大雷霆的事情后,整个人都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留学海外三年,归国后经过一年多的锻炼后,他被委以重任,没想到自己竭尽全力地管理整个会泽县,还是出了这档子事情。和那位副县长韦三才的心情有些类似,那一瞬间,他只觉碍手脚冰凉。

将县政府的人一起叫上,又通知了县警察局的人,这才火急火燎地赶往会泽小学校。

半个小时后的会泽小学校门口,已经来了很多人,除了远处看热闹的群众外小学校的管理者们站左边,县政府的人站右边,中间跪的是韦三才和徐剑明。

第六十七章特斯拉

二讲坪经讨八年建设,如今凡经形成了小具城的的模,口泄引然有序,宽敞整洁,每条街道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快展的需要。不少重要路口甚至设置了交通红绿灯和路灯。

大白天,梨树坪县城大街上的人流量很少,绝大多数人都在厂矿企业工作,只有少部分外地人,老人和商贩的身影。

“哟,今天的报纸可不简单呀!”

茶馆里,一个老茶客捋着已经完全白的长须,拿着一张四开页的报纸,笑吟吟地大声道喝彩,茶馆里的其他茶客也纷纷端着茶碗凑过头来。

西南的湿冷天气,让茶馆成了一种特色文化产物,尤其是家家户户收入增加后,幸苦了一辈子的老人们都得到了儿女的孝敬,不少人成天里除了带小孙儿小孙女,就是流连于茶馆和花鸟坊间。谈论最多的,永远是东川区的巨变,谈论那个区长的蜀生公司和民团,以及现在即将成立的区政府。

“你们看,这报上说,张区长去会泽小学校暗访的时候,居然碰到小学生冒雨迎接上级官员的事情。实在是荒唐无比小儿孱弱之身,又正值学习的大好年华,怎么能让他们如此逢迎上级,学校的管理者简直是败坏道德风气。”老者气愤地说道。

“好!好!好!”一个茶客也翻看起东”日报上面的大头条,看得兴起,不禁捞掌而笑:“你们看,张区长当场严斥了众多学校和县政府官员,还让他们站在雨中淋了两个小时。事后不但校长和那位柯主任被免职,就是县长副县长也被降了两级,简直是大快人心。”

“看看报纸上,张区长是这样说的:学生乃是我民族之未来承担着民族复兴之重任,断不能短其心智,以如此行径取悦官员之肇事者,理当法办,”

茶客们一边大声呼好,一边抑扬顿挫地念着报纸上面的话,每日里,这东川日报都是茶馆里的一出重头戏。他们也不会知道,今天报纸上张蜀生的一句话,为以后类似的事情定下了基调。凡是有类似的事件,不但当事人要负责任,受到处罚就是官员也要被处以读职罪。

“张区长实在是大青天啊,你们看,报纸第二版还说,当收入节节攀高的时候,人们应该如何处理物质文明展带来的精神文明问题。说的真好啊,这些大道理,实在是让人茅塞顿开。钱再多管个啥用。这县城建的够好了吧?要是留给一群祸国殃民的不肖子孙,岂不让人死不瞑目!!倒不如一把火烧了的好。”

“是啊。区政府提倡的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观点,我很赞同,经济上去了,部队能打仗了还不行。这人的素质也要跟上。”茶客们都是些老头子,不少区政府提出的新观点,新词,他们都是第一个学会的。

“上期的那份评论,我觉得和这个美德建设很契合。上面说民族团结,集中精力搞经济,但时刻也要防备外敌凯觎。那上面不只是说我们东川,还说到了如今我们中国在北方在南方吃的一些亏。你说要是张区长以后当了大军阀,再占了整个国家,该多好啊。”

“谁说不是呢,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小日本现在还占着我们台湾,结果如何?南北几大炮和人家还打得火热。别看我们大东”地区现在过得好好的,吃得饱饭,穿得好衣,用的上以前做梦都没想到过的商品,孩子有学上,还免学费,提供午餐。这样的事情,放到全中国,也就我们东川一家了。”一个老者捶着桌子说道。

张蜀生辖区内,政策确实是好的。比如,这个上学免学费和免营养午餐问题,虽然经济一直吃紧,但他从未放松过,更没有敷衍了事。没钱修食堂?那就先修好厨房,就是让学生们端回教室吃饭也要提供免费的午餐。没钱配置餐具?那就让学生们自带餐具,学校统一进行消毒处理。

现在势力范围越来越大,针对一部分地区的人先富起来的事实,张蜀生也下令施行了相应的地区性税收政策和家庭个人所得税税收政策,既保证了藏富于民,也保证了政府投资建设、展交通和搞教育。

人们收入高了,有了多余的钱,身上也没有以前那些动辄压死人的苛捐杂税,对于东川区政府的税收政策还是很欢迎的。毕竟,再笨的人经过宣传教育也懂得,用税收来搞建设和展教育是利于他们自己的。

一个儒雅的老者,似乎文化见识很是不低,“哼,依我看,这天下也够乱的,一个省就有好几个军阀不说,北方南方几大炮,我看就跟报纸上说的一样,一个个口号喊得很响,但有几个是真心为了老百姓的?手底下的老百姓,吃不上饭的还是吃不上饭,一个个忙着卖国来换点列强的施舍,舍本逐末。”

“没办法的事情。我们这天下呀,帝制过后,乱的就没个完。猴子都想跳大王,总得让他们蹦醚开了,张区长才能一个个收拾不是?上次谁说的来着?以我们的东”大军,横扫云南都是小事一桩。”

“张区长真是本事通天的人,看看这些年我们东”的变化,谁不掏心窝子的服他。”

“是啊。想当年,张区长网来到咱们梨树坪,这里就只有一个烂村子,如今呢?大县城,满地儿跑的是大汽车,每天还能通上五个小时的电灯。张区长的部队也能打,几下把苗仁义和吴学显这两个狗贼打的落花流水。幸好打赢了,要是输了,我们铁定回到八年前。”

“可不,上月我们全家到广场送孙子去参军,我这当爷爷的就告诉他,什么大道理都是虚的,只要天天能吃饱穿暖过好日子,他就跟老爷子我老老实实地去当兵,要想回到八年前连过年都没碗粥喝的苦日子,就跟老头子我犟去吧。结果他比老头子我境界还高,说是学校教的,拿起枪杆子保卫经济成果。落伍了,落伍了呢,”

“哈哈哈”这老爷子说的有趣,顿时让一屋子的人都笑了。

“老爷子们,今天我瘸腿三给大家弄了个新玩意儿。”众茶客说笑谈论政事的时候,茶馆老板瘸腿老三一瘸一拐地走了进来,怀里还小心翼翼地抱着个大纸盒子。

“哟,老三,你这抱的啥稀罕宝贝?”茶客们都纷纷注意到了瘸腿老三满脸藏不住的笑意,这老三买了啥宝贝回来?

瘸腿老三将盒子放在柜台上,众人才看清,顿时惊呼出声:收音机!!

“各位老爷子,这茶馆生意也算是承蒙大家天天捧场,这不,我老三今儿咋。高兴,掏钱给大家买回了一台收音机。出血本,只为大家今后喝得高兴,玩得高兴。”

“这得多少钱呀?肯定很贵一一。

“是啊,我这大半积蓄可都花它上面了,今儿个就给大家开开荤。”瘸腿老三也是笑得合不拢嘴,自己是残疾,如果不是这个茶馆,他早穷死了。

“快,快给大家放放,前天的报纸上说,我们东川的第一个广播台已经建好了,今儿个就要尝尝鲜,哈哈哈

众茶客顿时乐坏了,没想到今天聊着聊着就能见到期待已久的东西,不少人可对这种一直以来只向外卖的收音机眼馋很久了。三天两头都能在报纸上看到它的身影,今天卖到广东了,明天又有上海商人蹲在厂子门口等货之类的。

瘸老三真是个贼精一样的人,收音机其实早两年就出现了,是小青山工业区的梨树坪电子厂生产出来的,不过最早只是供应沿海一带,而且销量也不大。这东西网开始贵不说,还需要很多配套的广播站之类的,开通广播也就今年的事情。

当初,电子厂也只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最起初的收音机,电子管都是外购的,自己只能生产一些配件和组装。呕年的时候,蜀生公司投资兴建的电子厂扩大了产能,完成了第二期建设,这才上马生产了第一批实用的电子零配件,电子管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说起这些年蜀生公司遇到的技术难题,这个电子厂绝对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虽然这七八年时间里,小青山技术学校培养了许多实用性很强的技术人才,西南大学后来也跟上,培养了不少合格的现代化人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