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443章

超级科技强国-第443章

小说: 超级科技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告旅长,师部通知我们包围圈已经埋伏好了,只等我们带着英国人冲进去。”

通信兵是个小个子的缅甸人,据他自己说当兵前在一个小翡翠石料场里工作,跟石场的外国工程师学了些知识,进部队接受二次教育后居然赶上了通信兵。技术还在其次,关键这小子动作快捷,背着无线电机跑得比谁都快,也总是能第一时间弄好临时通信阵地。

淩不禁tiǎn了tiǎn嘴边的一道伤口,被荆棘藤割了一下火辣辣的疼。

“命令部队加速进入包围圈,多撒一些印度人的血,火箭炮,迫击炮也给我多射几炮。”

眼看就到布袋口了,他自然不想功亏一篑。

抓过旁边士兵肩膀上的火箭筒,淩瞄准身后的密林,想也不想就扣动了扳机,一发火箭弹拉着长长的尾焰飞进了密林深处。

另外十来支火箭筒也射出了最后的火箭弹。

这种最大射程已经达到了500米,有效射程350米的40式火龙火箭筒,比美军的巴祖卡和德国人的铁拳都强不少。

火箭歪歪斜斜地飞进密林中,没有造成什么战果,但却再次激怒了已经非常疲惫的英军。

随着而来的是2旅的迫击炮,同样打完了最后的炮弹,士兵们也纷纷举起枪,一阵随意的齐射。

“扔掉一些枪支和迫击炮,火箭筒,全力向前冲!!”

淩大吼道,下了最后的冲刺命令。

身后紧紧跟着的英军则犹如被打了鸡血,本来已经疲惫无比,但被这一阵密集的枪炮声刺激后,至少布朗少将是激动地跳了起来。

“上帝,这些缅甸猴子的体力就是不行,看来他们已经快跑不动了,命令,全力冲锋。”

布朗将军这一路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一路跑下来居然直接跑到了韦朗,距离钦曼公路不过是一步之遥。

印度垃圾们2个师没有拿下来的阵地,自己一个师不但一路撵得中队鸡飞狗跳,甚至还能乘势占领了文多,眼看韦朗也即将被占领,这可是大功一件,一旦成功,那是能够让战区最高指挥官克拉克上将亲自通报嘉奖,并且借口对自己进行战场提拔。

忧的是这一路跑下来,自己这个1万5千多人的皇家步兵师损失居然很大,战斗损员超过了400人,非战斗损员居然达到了1000多人。当然,这个非战斗损员准确地说应该是有上千人掉队了。

一路狂奔,布朗将军的第17步兵师不但丢掉了几乎全部重型装备,甚至还丢下了上千个活生生的人,密林本来就容易迷路,有的英军是迷路了,有的则是磕磕碰碰就掉队了。

布朗将军自己的军帽都跑丢了,光着一头白发,脸上一道道血痕,被子弹擦了一下,还被茅草,荆棘藤割了好几次,整个人灰头土脸,刚才还蒙上了一个蜘蛛网。

于是,当这位出身名门,拥有男爵贵族头衔的少将发现这支顽固的中队不断地丢弃枪支和火箭筒,甚至是迫击炮,不断地发现大量的血迹时,他断定中队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慌不择路的他们,被勇敢的英队死死地追着不放。

他相信,只要再快一点,再坚持一个小时,自己就能赶在其他中队支援之前占领韦朗,控制钦曼公路的。

而他布朗少将,不久之后可能就是布朗中将,一位身先士卒,率领勇敢的皇家步兵师在丛林中追踪了中队大半天,终于歼灭了这支无耻的中队,和炮灰垃圾印度军队形成鲜明对比。

“该死的缅甸丛林,我发誓战争结束后永远不来亚洲,这里该死的树林实在是太多了。”

于是,一个个全身脏兮兮,连走路都乱糟糟的从未在丛林中进行过这样复杂困难的追击战的英队,激发起全身最后的斗志,疯狂地追上去。

“妈的,总算是赶到了!!”

淩率领的2旅3000多人在这一场引羊入穴的丛林追击战跑下来,也减员了200多人,部分受伤战死,部分倒是掉队了。终究是良莠有别,他也不能要求每个士兵都如天兵天将一样,大多数人能够完成任务就是成功。

“快,快,兄弟们跑快点,英国人马上就赶到了,过了前面那个山口,我们就可以端着茶水和干粮坐在山头看戏了。”

英国人已经不可能掉头了,密林中更不可能发现埋伏军队的痕迹,倒是2旅的3000人一阵跑下来踪迹太明显了,英国人只要不放弃追就一定能找到2旅,何况双方实在是隔得不远,2旅一直有意让英国人死死地咬住,直到最后关头才拉开了一些距离。

接下来的战斗,2旅已经不用参加了,几个小时跑了数十公里的山林路,是个人都快累趴下了。

“师长,淩的2旅顺利通过布袋口。”

“打旗语,让他们快速通过。另外让各部做好战斗准备,等英国人进了口袋,我们就捆上口子,给我全力朝口袋里撵。”

柳树人挥挥手,下令做好最后的准备。

望远镜中,最近的英国士兵已经不到500米了。隔着一丛毛蕨草,他看到一名身着草绿色军服的英军士兵,正跳上一块石头张望,身上背着的行军包差点把他拽倒,看来这名英军的体力消耗很大。

紧接着就是一串串英军从密林中跑进这条山脊夹成的密林间的间隙走廊。

上万英军虽然卯足了劲,但依然用了二十来分钟才完全进入埋伏圈。

前面一公里左右的密林,就将是他们的葬身之地。

“师长,162师的阻击阵地已经开火了。”

不用听报告,柳树人就能听到前面传来的密集枪炮声。阻击阵地的存在其实就是给英军一个集合的时间,不让他们太分散。

果然,直到最后一批英军冲进埋伏圈,后面的不过是零零散散的一些落队的英军了。

“布朗将军,我们遭到了中国人的殊死阻击!!敌军大约有一个营。”

布朗将军亲自带队,自然是第一时间遭受到了阻击火力的阻拦。

“射击,射击,他们这是最后的挣扎。第一团1营从左翼进攻,2营从右翼进攻,正面火力牵制,我们要快速突破!!”

布朗将军挥舞着手中的手枪,向着小山脊上开火,在他的指挥下,英军仗着人多快速地组织起突破进攻来。

两边的主阻击阵地后面,左右两翼的包围圈早已做好了准备,只等齐学启一声令下。

“师长,d33师通报说可以收口了。”

接到报告后,齐学启看了看英军的架势,确实是强弩之末,自己和柳树人这2个精锐的师,只需要拿出猛虎下山的气势,消灭他们将不会是难事。

“发信号,总攻开始!”

齐学启大手一挥,下令道,他很清楚,这个时候的英军连行军走路都大有问题了,战斗力正是最低的时候。

‘噗~’

一发三色信号弹飘飘摇摇地飞到半空,最后还炸了开来。

“吹冲锋号!”

“滴滴滴答……”

“冲啊!!”

嘹亮的冲锋号声中,d33师的两个旅,如下山的猛虎一样冲入了埋伏圈的口袋,附近的炸药也陆续被引爆,架好的步兵炮和迫击炮也按照之前的计算,开始射击。

轰!!……

爆炸声中,英军被打了个莫名其妙,原本前面枪炮齐鸣,结果背后却响起了震天的吼声。对于中国人这种声威震天的作战方式,英国人虽然很不习惯,但现在却不得不提心吊胆,居然被中国人包围了。

枪炮声,四周密集的爆炸声,布朗少将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冲锋,向前冲锋,占领高地,我们再收拾后面的中队。他们的人数一定不会很多!!”

与此同时,162师齐学启也下令吹响了冲锋号。

顿时,整个一公里多方圆的密林中,全是中队的喊打喊杀声,在中国人听来,正面方向的嘶吼声要字正腔圆一些,汉语的发音更标准,而d33师的汉语发音虽然同样刚硬,但却要稍微生涩一些。

但这都不要紧,两个师的部队,开始负责清除这些钻入埋伏圈的绵羊。

两个师的士兵,犹如猛虎下山一样,冲进了英军部队中,近距离的交火,完全是冲锋枪和手枪的天下,密林地势不开阔,树木又不少,在喊打喊杀声中,炮弹和线控/遥控炸弹又不断炸响,英军一时间还没回过神来就遭到了惨重的损失。

比起自动化武器来,英军这个第17师虽然也算是英军中的精锐,但还是不如162师多,和d33师的自动化武器水平差不多。

近距离自动化武器显威,接着又被中队冲到了近前,完全没有遭遇过白刃战的英军,哪里有拼刺刀的勇气,大多数人面对气势汹汹冲过来的大群大群中国士兵,都选择了投降。

毕竟,在英美军队体系中,一旦被包围,战斗使命不能完成,是默认可以投降的。

自始至终,淩都一手提着望远镜,一手拿着干粮,不时地举起水壶喝两口水,坐在山头上看着下面俘虏英军。

“这个什么英国皇家步兵第17师,刚刚从印度调来的干鸭子,连丛林战是什么都还没明白就想抢攻冒进,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样写。”

淩哈哈笑道,似乎看到师长这个职位离自己更近了,好歹又是立了一功,按照国防军的战功积分体系,2旅从上到下都要立功了。

战斗直到傍晚时分才完全结束,打扫战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除了近两千名英军乘乱跑掉或者没来得及进入埋伏圈逃掉一劫外,整个英军师近13000人被消灭。自布朗将军以下,上万英军成为了俘虏,另外被打死打伤近2000人。其他缴获的枪支无数,弹药倒是很少,这场战斗,在英军精疲力尽的时候发起,早早就结束了,d33师和162师一边将战俘组织后送,一边在韦朗县组织防御,这次就不再是丛林战了,韦朗保卫战终归还是要发生的。

第三百五十四章视察缅甸上

缅甸战役打了个开门红,张蜀生的心情自然是极好的。

眼看已经是口月底的深冬了,汉京的天气有些寒湿。而在这个时代,冬天的苦寒,对除了非洲这样赤道线附近的国家以外地区的人民来讲,都是一场严冬酷到。

过冬如过关,这样的事情在共和国一些边远山区,草原地区,北方诸省也不例外。

“慎行,今年我国的民生工程在解决穷困人民温饱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果,通过社会捐助和国家拨款,我们总共救助了1。1亿特困群众,这里面有5000多万人愿意加入到大移民中,本年度更完成1200多万特困群众的向北方移民安置工作,完成2500多万特困群众的跨镇跨县跨市移民工作,完成1300多万人的跨省中距离移民工作。”

陆允言和张蜀生虽然夫妻,但也是上下属,眼看深冬到了,年度工作即将结束,她便找他汇报一下自己负责的工作。

“大移民这个工程,是我们国家的战略工程,优先将特困和穷困群众纳入大移民中,在自愿的情况下,把他们迁徙到东北,北海,霍去病省这些地方,也是一条生路。当然,这些地方的经济和生产要重点抓,谁把移民移过去了却让他们等死,谁就该被枪毙。”

张蜀生点点头说道,对于〖中〗国的贫困问题,他是非常重视锋,就因为它确实是今天大的问题,别说现在,他那个时代,六十年后,边缘穷地区随便在〖中〗国地图上一指就是一大把。

所以,在移民工程这个国家战略工程之外,他还专门下令成立了一个扶贫济困工作的〖中〗央领导小组。

作为一个扶贫济困的国家工程,他一直是非常关心民生问题的。

如今〖中〗国,平时的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吃饱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中〗央政府以铁血手腕强制将社会救济和人民自强方面的工作推进到边远基层。

有条件的地方要帮助他们发展经济,实在是穷山恶水,也要考虑将居民迁到条件稍好的地区,反正如今〖中〗国的地域已经足够庞大。除非你是好吃懒做,坐吃等死那种人,不然哪怕你住在离乡镇几十公里远的山区,政府工作人员也会一家家的上门统计”做外迁工作,自愿的甚至可以在政府的帮助下〖自〗由迁徙到北海省这样拥有完善移民政策的省份去。

国家不怕你有多穷”也愿意出钱帮你迁徙,帮你靠勤劳生产致富,就怕你懒得吃饭都不想张嘴,喝水都不想去挑。

所以,对待贫穷的大问题,张蜀生的办是,政府和社会救助有针对性的推行,人民〖自〗由迁徙提供从资金到政策和土地的一系列支持,以西南时的经验为基础发展更健全的农业小额贷款。

至于抵抗寒冷,则更多了一条社会支援的道路。

政府会统一收集社会捐助的衣物,然后加以统一消毒和分类,运输,最后送到穷困地区人民的手上。

为了解决事关人民生存的温饱问题,元首办公中心专门成立了一个民生问题小组,办公室主任陆允言亲自担任组长,就是为了更好地督促这个项目的长期良好发展。

“嗯,我们还会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今年最后一批冬装已经赶在深冬前发了下去,社会捐助的衣物和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