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42章

超级科技强国-第42章

小说: 超级科技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寂静无比的会议室,瞬间充满了学员们的哭声。

扑通!扑通!……

一个,又一个,所有人都跪下了。

“院长,不要赶我们走!!!”

望着这二十个跪下的孩子,张蜀生心里感慨良久。这还是一批较大的孩子,早两批十一二岁的孩子们被送走时,更加令人难受!

“你们这一批的二十个人都受到了为期五年的针对性训练,而今天就是你们去执行任务的日子。你们不应该难过,应该高兴才对。这个世界上,只有你们是经过这种特殊训练,也只有你们才能肩负起院长交给你们的艰巨任务。你们要证明自己能完成院长交给你们的任务,不让院长失望,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对院长有用的人。你们今天能站在这里,已经证明了你们通过了各项相关的最严格训练!记得院长的话,无论你们走到天涯海角,院长心里都牵挂着你们!!”

“院长受孩儿一拜!!!”

砰砰砰!!!不知道是哪一个孩子带头,二十个孩子一起磕头,行了他们心目中的子父之礼。私下里,孤儿院的人已经将院长当成了自己的父亲。孤儿院的人,即便是年龄最大的都不记得自己双亲了,活到今天,他们心里只有这个院长。

“起来,都起来!”张蜀生走下去,一个个将孩子们扶起来,走了一圈才回到讲台上,“孩子们,都上来领你们的任务吧。”

这五年,经过一种神秘的连身为副院长的罗峰都不知道教育方式,他们经受了近乎苛刻的,可以和洗脑式教育相比的忠诚教育,只是没有那么残忍。又有一种张蜀生无意中营造的特别情感氛围在内,每一个孤儿都已经完全认同了这里。他们没有家,这里就是他们的家。

从第一排开始,孩子们一个个上去,走到张蜀生面前,敬礼之后,接过手中的那份任务书,仔仔细细地看,良久将它们记在心里最深处后,再次敬礼:“报告院长,孩儿记住了!”

张蜀生点点头,示意下一个上来,二十个十六七岁的孩子,将会执行三个方向的任务。三个任务都是绝对机密的,很快这些经过五年特殊训练的孩子都记住了自己的任务与使命。

“好了,孩子们保重!院长会一直惦记着你们,牵挂你们每一个人!”

张蜀生说完,转过身去,不忍心再看这些孩子。他知道,罗峰马上就会来将它他们带走,把他们送到自己该去的地方。

“院长,我们,我们…以后还…还能回来吗?”

一个微弱的孩子声音,终于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语气中带着哀求,淡淡的呜咽声中,2o个人都盯着自己的院长,万分期待能得到他肯定的答复。

他们从未求过院长,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见到院长,心中渐渐升起一种巨大的恐惧与徘徊。

经过最严格心理训练的他们,早已经习惯了控制与伪装自己的情绪,他们永远只在一个人面前将自己的真面目表露无疑,那就是他们的院长。

“记住,这里永永远远是你们的家!完成了任务的人……准许回家!”

说完,张蜀生摁动了通信按钮。一分钟后,会议室大门被打开。孤儿院副院长罗峰出现在了门口!

早已被罗浮吩咐过的孩子们,知道是该去秘密化妆的时候了,随后将会被秘密送走,去往他们的各个归宿。

孩子们还记得之前副院长说的话。

“你们来到会议室的时候,就是你们被宣布合格的时候。院长将会亲自为绝对忠诚的你们送行。每一个得到任务的人,将会以任务为最高使命!有一点我需要最后提醒你们。离开这个孤儿院后,你们将会浴血重生,忘掉这里的所有一切,忘掉你们的同伴,忘掉你们的童年,忘掉你们的训练,忘掉你们的所有过去。你们只需要记得两样东西:你们的使命和你们的院长!

基地里的烈士园,我已经为你们在这一期学员的墓志铭上刻好了名字,如果你们能够回来,记得亲自将属于你们的那一个名字抹去!”

“敬礼!!”

最后敬了一个军礼,甚至可能是这辈子最后一个向院长敬的礼。但孩子们早已恢复了训练时的状态,仿佛这并不是离别,而是将来自己回归的开始。

孩子们走了,这一批的二十个人再次走了。张蜀生却依旧面向黑板,久久不动。良久,身后一阵熟悉的脚步声响起,罗峰回来了。

“想哭就哭吧!也许,他们这些年,唯一辜负的是你!!”张蜀生头也不回地说道。

“我只会为他们高兴。虽然我只知道a计划雏形,但它所具有的战略意义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我。作为能参加a计划的幸运儿,这项艰巨使命,我会以毕生来完成。院长,我罗峰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能跟着您,做一回为国为民的大事!

我视他们为子嗣,我真正地爱着他们,他们让我自豪,他们的使命让我骄傲!我很多时候都在想,如果有一天他们中出现了叛变者,我一定会选择自杀!!!”

“他们或许会一个个死去,但却永远不会背叛!”

良久,罗峰却以一种近乎恳求的语气,说道,“院长,那份关于特别录取罗成军学员的报告,我已经是第四次递交给您了!”

“批准!!”

“多谢院长,罗成军学员将来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出乎罗峰的意料,这一次并没有被拒绝,也没有被劝退,几年的心愿终于达成,他只觉得一身轻松。

罗峰离去后,张蜀生一个人坐回讲台的椅子上,看着空荡荡的教室,心里想了很多。罗峰是真的将自己的所有都投入到了这个孤儿院里,甚至包括他最珍贵的东西。自己屡劝不住,只能顺其自然。而至于孤儿院,更是自己的心头肉。

这些年,自己在孤儿院上花的心血之多,已经到了吓人的地步。

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他们是如何学习到各种各样的知识,除了自己和孩子们,永远不会有人知道,那一个个单人学习室内有什么。

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永远忠于自己。

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为什么张蜀生能执行这样一个看似永远不可能完美的a计划。

随手翻开手中的三份任务书,上面写着他精心准备已久的计划,第一份文件上,赫然在列的计划名居然是:黄埔计划!!!

“黄埔计划!东北大长城计划……”张蜀生无声地念出三个计划,也许孩子们最终都会因此而死无葬身之地,但他却别无他法,默默地烧掉三份文件,从此只有自己和孩子们知道,那些该死的使命是什么:“孩子们,一路走好!院长将为你们而骄傲!即便所有人都不知道你们的功绩,但院长,却永远都会记得!!”

第五十三章军队建设

经过搬迁和几次扩建,1923年民团的主军营已经足够容纳一个半师同时训练、校阅甚至是小规模低强度的对抗演习!

按照1916年下发部队的民团士兵基本训练章程,民团的训练分成早中晚三大部分。如今是冬春交替的季节,早上6点以前,军营里还只能见到夙夜执勤的哨兵,站在高高的警戒塔上,迎着朝阳不动分毫。

6点一到,民团总部的司号员收到命令后,已经吹响了起床号,尖锐的起床号犹如一道惊雷,迎着初升的旭日,刺破凌晨最后的朦胧,宣布新一天训练的开始。

一旅,三旅的营地顿时有了动静,七分钟左右就能见到士兵们不断冲出宿舍!

“都有了!稍息!立正!报数!”

“……稍息……立正……”

不到十分钟,一间间宿舍前的空地上已经列队站好了一个个排。十人一班为一个小宿舍,一个排正好够一个整齐的队列。

穿戴整齐,背上20公斤重的行军包,上了刺刀的华夏式步枪被整齐地半提着。报数完毕后,一个个排汇集到大操场上,以连队为基准站好。原本空荡荡的偌大操场,顿时被两个旅的士兵挤满了一大片。目前,民团两个旅在没满编的情况下是7000人左右。

站在大操场上,看着士兵们准备出早操,张蜀生才走上校阅台。民团建立八年以来的规矩,张蜀生每天早上起床都有一件事,目送军队或者学生们出操。军队日益强大,大规模换装又近在眼前,他对自己的这些士兵们充满了期望。

军队是一个民族的守护神,并不是花了多少钱,管的多么严格,就能形成战斗力,而是要塑造出一种特殊的军魂。没有军魂的军队,上了战场只会成为别人的后勤运输大队长。

而学生则是民族的未来,和军队一样,它们的重要性不应该仅仅体现在得到优渥的财政照顾上面。

每个星期一三五的早上,张蜀生去民团,二四去学校大操场。家业越来越大,甩手掌柜他是不屑当的。自己精力充沛,不过是早起一点,以目前的军队和学生规模,自己完全能做到身先士卒。

“都有了!稍息,立正!五公里负重越野行军开始!!”迎着曙光,看着晨晖在一把把刺刀上折射出寒光,张蜀生终于下令出操。

与此同时,二十多里外的云雾山上,这里驻扎着的是第二旅。第二旅的编制比较杂。既有当时云雾山的匪军第二营的底子,又有后来陆续收编的一些大小流寇队伍,再加上战时归属第二旅编制的预备役团,就组成了看似杂乱无比的第二旅。但表面上看起来乱,实际却不是如此。矢志不渝要调教出一支铁血军的诸葛生,每天早上都和旅长铁三乾提着军刀守在操场上,全程跟着训练。

同样的大操场上,诸葛生,铁三乾,预备役团长褚世文三人站在校阅台上,二旅指导员诸葛生大手一挥:武装越野开始!!

30分钟不到,武装越野就结束了,张蜀生没有和往常一样离开,而是到食堂例行检查伙食情况。食堂的后勤人员都能认出这个穿着一身少将军服,隔三岔五地亲自来突击检查的师长。

战士们的早餐很丰盛,馒头、粥两样主食,另外配四个素菜,分量足够。远超过国内同期的伙食配给,当然,正是这样高规格的伙食待遇,才能进行这样高强度的训练。

超大的简易食堂里,张蜀生和吴铁军,蒋百里,陶谦,陈军,李俊明等八名民团高级指战员也自行有一桌,上面摆着和普通士兵们完全一模一样的伙食。这不是做做样子,除了张蜀生,其余七人,只要不是有紧急任务耽误了,他们一周五天的饭都是在这里吃的。

最初还是蒋百里提出来的,国家孱弱,乱世之秋,不身先何以带士卒,于是,民团军官自几人做起,包括所有中下级军官都不得单独开小灶就成了铁令!而且经过张蜀生同意,这条同甘共苦的命令还写进了民团军事条令里面。

“都是把脑袋绑在裤腰带上的人。如果连你们当官的都觉得部队三餐难吃,那你们凭什么自己去吃大鱼大肉,而让士兵吃?”

期间,曾经有一个连长找到张蜀生,拿出尊卑有别这一条,坚决反对这样搞。结果非常简单,张蜀生当场就撤了他,真以为老子花钱养肥猪了?你要尊给老子当其他地方尊去,部队是老子的,不是给你来长膘的,还尊卑有别。

尊贵的身份不是表现在特权上,而是应该表现在超然一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作为表率的巨大作用上。

吃完早饭,张蜀生和蒋百里等人又亲自去看了看单兵训练和连排组合训练。和传统的训练科目不同,基本训练内容不用说,民团的训练里面对于战壕挖掘,阵地演练,攻防演练等方面还有极大的加强。

以至于士兵们入伍之后,新兵训练的时候,发到手里的除了一把枪,还有一把铲子,这两样东西将会一直陪伴他们。

“现在训练科目中的军民建设搞得怎么样了?”训练场地里,几个预留出来的小山头上,一个个民团士兵正甩开了膀子在干活,挥舞着铁铲,挖出一条条曲线的蛇形战壕,再配以隐蔽的交通沟,错落的散兵坑,深挖的避弹掩体。

往往一处山头就是一个连,甚至是一个营同时进行挖掘工作。除了配套的避弹掩体这些难度较大的工程外,一个小时就能挖出一条简单的30米长的简易战壕。

“上靶!!”

在民团指战员的注视下,一百多名工兵迅速将几百个靶子分200米,150米,100米,50米的间隔安放好。一部分靶子并不是死靶,工兵们拉着绳索,将一部分靶子拉动,形成最简单的移动靶。

这并不是演给民团指战员们看,像吴铁军和蒋百里等人,除了负责一些民团事物和参谋部事物外,相当一部分时间都花了在督阵训练部队上面。如果部队都没有战斗力,其他都是鬼扯。每三天一次,一周两次的实战训练就这样被定了下来。

“开火!!”

随着几名连指战员下令,重机枪最先开火,把射速调整到慢速,以一分钟100发的射速,近千米的最大射程,轻松地点射着200米处的靶子,节奏很强的点射,将一个个木制靶子打成碎片。接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