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17章

超级科技强国-第17章

小说: 超级科技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裤价格较高,购买力低下外,设计理念过于追求美观,不太符合国内的实际情况。

在梦想机的科技库里反复挑选,才选中了这一套最简单样式的牛仔衣裤图纸,用他的话来说,什么潮流,什么美观都是狗屁,简单耐用,能让平民和工人们一条裤子穿上一年两年才是本事。

“2个月之内,一定能够形成规模化生产。”有张蜀生在,手下的厂长们可是人手有一本关于生产管理方面的实用小册子,一些看似拗口的管理学名词,也在张蜀生的解释下变得浅显易懂了。

张蜀生:“样式尽量做到简单,加工的唯一要求就是耐用,做出样衣后,第一时间发给矿山、建筑队和水电站的工人们试穿,注意收集反馈信息。”

“好的,经理放心吧。可是,招人的事情……”

张蜀生:“初步扩招一百人,等牛仔衣裤的生产上了轨道后,再分批招人。新添的缝纫机半个月就能从昆明运来,至于布料的问题,会泽城里的何氏纱布厂稍加改造就能生产,到时候长庆叔你注意跟进这件事,相应改造技术,我会让两名意大利技工配合下。孙厂长,服装厂的安全生产一定要高度注意,实在不行适当放慢进度,不能拿人命开玩笑。”

“是,经理。”两人回答道。

每当想着手下那近两百号各行业洋人们的高薪,张蜀生就不由得感慨,知识确实是财富。

——————

竹山坪是小青山最偏僻的一个村坪,大西南特有的风情,将一个个交通不畅的村子称为坪。离金沙江非常近,站在山崖边都能看到湍急的金沙江水从远处水濛濛地流过。

和梨树坪不同,竹山坪的人一直对那位名震小青山的张大老板怀着某种下意识的不信任,甚至当小青山周围的乡镇都渐渐有人前去寻觅工作机会和参加民团的时候,竹山坪的人仍旧是在羡慕,怯弱和退缩中观望着。

山道上走来了一家三口人。

望山崖的吴玉如现在是小青山小有名气的人物,上个月服装厂月末考评中,她的计件工资仅仅比第一名少了一银元钱,顿时将毗邻梨树坪的望山崖村给轰动了。

丈夫侯大山在蜀生公司下面的运输部门做车把式,工资比不得吴婶,但也是以前从没想过的。家里的小犊子侯小山在张老板的技术学校读书,这一家人身上都深深地打着“蜀生公司”的烙印。

吴玉如的娘家在竹山坪,今天是老父亲的七十大寿,早早地请了假,恰逢周末就带着孩子和丈夫一起来了,提着从梨树坪买到的一瓶二锅头和十斤肥溜溜的猪肉,侯大山还扛着一小袋子大米,想回家的念头从没如此强烈。

“小畜生,你给老子站住,不准跑……气死老子了,今天一定要打死你……”

吴玉如一家刚走到村口,就听到一阵震天的咆哮传来,她心里咯噔一声,自己那犟牛一样的大哥不会又在打侄儿吧?

转瞬,一个十二岁左右的孩子从村子里风一般地冲出来,看到了吴玉如一家,顿时如同见到了救星一般,高兴地喊道:“三姑,快,快帮我挡着,我爸要打我!”

“小畜生,老子让你跑,不下地去挑粪,尽想着什么上学,老子当年还想上学呢,这学是说上就能上的?”

这边孩子刚躲到吴玉如背后,一个五大三粗提着扁担的汉子就从村子里冲了出来,满脸怒火,口沫四溅地骂着小畜生,抬头就看到了自己自家小妹站在了村口。

“大哥,你做啥呢!孩子打坏了,你不心疼,我还心疼呢。”吴玉如转身抱着自家侄子,虎着脸说道。

“妹,妹子……你们来了……这,这不是吓唬孩子嘛,他就贱骨头命,打不坏的。”吴玉如大哥有个绰号吴刚,其实是吴大刚,只是性格火爆,被人喊着玩。

“先去给爹拜寿,回头再和你这粗人说。”吴玉如向来是个非常强势的女人,出嫁前后都是如此,吴大刚别的人都不怕,就怕家里那个老的和嫁出去这个小的。别说他,就是一旁的侯大山也只有干咧嘴笑的份。

一行人进了村子,吴玉如也弄清楚了原因,原来一大早,乘着老太翁生日的喜庆,小侄吴佩强居然提出了要去梨树坪上学的事情。结果当场就被吴大刚追的满村子跑。

女儿提回来的寿礼可是非常有分量的,吴老太爷高兴地合不拢嘴,直夸女儿有出息。可是吃饭的时候,当吴玉如说起自己家和蜀生公司的一些事,提议让吴佩强也去上学后,吴老太爷却停下了碗,一个人走回了祖屋。

“三妹,你,你怎么能当着爹的面说读书的事情呢?唉……”寿宴没外人,自家三兄妹,吴大刚脸色一颓,指着自己的不孝儿道:“三妹,早上这畜生闹着要去梨树坪上学,爹就非常为难,最后还说让他去,可是,你应该知道,这个书不是说念就念的。”

“奇了怪了,孩子念书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念。”吴玉如也火了。

旁边人都不敢劝架,就看着这兄妹俩对着唬。

吴大刚:“三妹,大山里的泥腿子啥时候拿过你那十几元的工钱?大山里的狗娃子,什么时候有免费的学上过?别说大山里,就是这世道,哪里有姓张那样的好人?村子里的人都说,这人怕是居心不良,只是大家都太傻,看不穿他。再说,小畜生去上学,家里的活就不够人手了……”

“大家说?我呸,大哥,不是我说你。这竹山坪的男人,就没几个是男子汉。胆小怕事,连我一个女人都不如。人家骗你什么?人家图你什么?”吴玉如越说越火,大哥胆小怕事也就算了,跟着其他村民一起怀疑张经理的为人,她就看不过去了,

“你看看咱这家,几面烂泥墙,吃饭的桌子都只剩下三条腿了,再看看上面的菜,除了我带回来的肉和大米饭,连小菜都只有两样,这就是你给爸过的寿?再看看你眼里的坏人,这大米就是人家卖的种子,那产量能把祖祖辈辈儿的老农民给吓死。再看看这猪肉,是你口中的骗子张罗的养殖场,虽然是限购,但却是县城市价的七成买来的。还有你这不成器的侄子,他每天中午吃着大米饭,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学,学校里甚至连洋鬼子老师都有,他每天上学的认真劲头比我上班都还大。这些事你别说见过,祖祖辈辈听都没听过。还什么你想,他想,他们说,我看整个竹山坪的男人都是孬种。就你们这样穷的揭不开锅,人家骗你图你什么?我呸。拉去填枪眼堵刀子人家都嫌你瘦。”

“……”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气,这吴玉如果然是一如既往的强悍,也难怪是吴家迄今为止最有出息的人。一通不歇气的话,骂的吴大刚哑口无言。

“都别吵了。”一个声音响起,吴老太爷从里屋走了出来,手里抱着个盒子,坐在上座,问道:“小山,给外公说说,你都在学校学了些什么呀?有什么感觉?”

吴玉如推了推儿子,示意他说话,侯小山站在那里,稍稍想了想就说了起来:“外公,我是在技术学校上学,学的是焊工。每天除了上文化课还有老师带我们去学校车间操作学习,虽然很苦很累,但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每天中午还能吃到香喷喷的大米饭,一周还能吃两次肉。”

小孩子是绝对不会骗人的,吴大刚闷声不吭,吴老太爷有些疑惑地继续问道:“这么好?那老师对你们好吗?有没有学费什么的?”

“我们不交学费,老师说了学校有勤工俭学的规定。”

“勤工俭学?”吴老太爷问道。

“嗯,我们每天下午放学后,都有两个小时的劳动时间。有的同学是分拣铁块,有的是分拣矿石,我每天的工作是打扫学校车间。外公,我们干活都很快的,2个小时能做很多事情。”

“那你都学到了什么?”

“我会读书写字,还会把两个铁块焊接在一起,还会唱歌,打军体拳。”

“学到这么多东西?”吴老太爷有些不敢相信。

“小山,练给你外公看看。”

于是,在一群人的关注下,侯小山先是用木炭写了几行字,然后抖索精神打出了一套学校教的军体拳。

“嗯,很好……”吴老太爷打开了手中的盒子,里面居然是三块石砚,“今天我把这点传家宝分给你们,以后小山,佩强,小妮子,你们都要好好去上学。”

“爹……”吴大刚有些急了,万一这家里少个劳力,怕是今年又得去借粮食了。

“读书是大过天的事情。张团长可是千年难遇的大好人,事情就这么定了!怕家里没吃的?让你妹子先借着。玉如啊,你看看能不能给你哥介绍个什么工作,这竹山坪苦了一辈子,也得另外找点出路啊。”

“爸,你放心吧,这事包在我身上,大哥一身力气,张团长手下可到处都是活。”

同样的事情,正不断地在小青山偏僻村落和周边乡镇发生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着读书和赚钱的想法,一种另类的民心如同洪水般朝着小青山涌来!

------------------

捕鱼者:4000字的章节一起更了,本人很少求票,但现在新书榜上已经被其他作者压的喘不过气了,今天争取再更一章,大家没收藏的记得收藏下,推荐票也支援下吧。我不习惯每天吼票,希望大家帮衬着点。

第二十五章工业强国

在作出扩建服装厂的决定后,张蜀生总算安心了一些。虽然手中还握着四百万马克和二十多万银元,但深知未雨绸缪的重要性,要懂得持续投资和发展,要考虑长期的盈利计划,不能像单身汉一样,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这几天,甚至连民团的思想教育工作都稍稍延后,刚刚扩大了服装厂的生产,足以保证未来一两年的持续稳定盈利能力后,张蜀生就马不停蹄地去了发电站,这个小小的只有三台轮机组的小水利发电站,如今却是梨树坪工业带的奶妈。

负责水电站的是一名高薪聘请的爱国留学生,冯桢。

“张经理,你知道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在中国建设不计其数的水电站。当初之所以答应来西南,也不纯粹是为了你支付的高薪,呵呵!”

两人并排走在小水电站的堤坝上,冯桢眺望着远处金沙江的方向,当年留学美利坚,学的是水利工程。之所以选择西南,完全是看中了这里极其丰富的小水电资源。说他是看中高薪来的,不如说是看中了这一条条方便他实验水电建设的江河,方便以后完成梦想。

如今梨树坪外的这个小水电站,不过刚好喂养张蜀生那些初生的工厂矿,其他除了蜀生公司总部、民团和学校这三个地方外,都还没通电。

“这里不过是小青江的支流,下一个目标就是小青江,然后是金沙江。”水坝上,张蜀生指点江山一般地指着脚下的河水,抒发着自己的梦想,“你相信吗?总有一天,我们中国人也会告别桐油灯,用上明亮的电灯。”

“我也期待这样的梦想能够实现。我们中国拥有位居世界前列的水资源,尤其是小水电资源,目前来看开发成本低,小范围供电,输电成本也比较低。张经理,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开发小青江?”冯桢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

张蜀生也不隐瞒,拍了拍这个大才子的肩膀,说道:“别急,再等等。冬季枯水期一到,小青江水利枢纽工程的前期工程就应该具备开工条件了!”

“真的?太好了,哈哈哈!张经理,不瞒你说,开发小青江的基础计划书我已经准备好了,下午就给你送去。”冯桢喜不自禁地大笑道,梦寐以求的准中型水力发电站就要修建了,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没问题,为了保住工程万无一失,你还是要多配合一下那几个执拗的德国人,虽然都是些不得志的家伙,但他们的才能是不能否认的。我们中国人贫穷落后怕了,既要发展自己的特色,也不能忘了别人的长处。”张蜀生提醒道,年轻人有想法是好的,但不能妄自尊大。

“没问题。”冯桢心情大好,难得地感慨道:“张经理,谢谢你。”

“谢我?”

“谢你给我提供了个施展的舞台。当然,还有那养活我全家十几口人的高工资!”

——————————

下午的时候,张蜀生就去了第三个厂,也是他很关心的一个厂——蜀生公司旗下化工厂。

整个化工厂里都蔓延着一股奇怪的臭鸡蛋味,使劲闻了半天,张蜀生才蓦然想起那是氯气的味儿。不过从这股若有若无的臭鸡蛋味来看,应该只是微量,莫非这群人在电解制氯气?

目前化工厂的洋人比例较高,洋人和沿海老化工工人的比例占到了八成,其余都是技术学校年纪较大的学生,半工半读地参加了工作。

“我亲爱的老板,你看,这就是我们化工厂的最新成果!”美国人弗兰克指着一个厚玻璃瓶的白色晶体,兴冲冲地给张蜀生介绍道。

这个弗兰克是个比较有趣的人,而他也是上海滩外滩4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