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小娘子-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县令真是太好了!知道他们为了比赛赶远路,午饭都没好好吃,竟然安排了这么多好吃哒,真是大大的好官!他们真是太幸福了!呜呜~~~
更多的里正看着吃的欢畅的几个傻白甜,犹豫着坐上凳子。
恩,闻着挺香的。
要不,咱也吃两口?
县令要钱的话,咱就给他吐出来!
一刻钟后,魏朗带着和蔼可亲的笑脸来到县衙后院,看到满桌子的残羹冷炙,魏朗感觉自己的笑脸有点维持不住。
说好的与民同乐呢?
说好的把酒言欢呐?
山水县人民怎么就这么实在啊!
吃的饱饱的众里正见魏朗过来,一个个腆着大肚子行礼。
“众位请坐,今日子昭请大家过来是为了一件造福山水县百姓的大事!
想必众位都听过喜乐大师普济救人的事迹,几年前喜乐大师找到一条通往山中平原的水道,水道汇入南北大运河的地方就在山水县境内,皇上已经决定开通这条水道,并亲自提名‘山中水道’。”说道这里魏朗噗通朝着皇城的方向跪下,高呼:“圣上英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众里正见这架势,谁还敢坐着,一个个跟着跪下三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拜完英明神武的圣上,魏朗示意众人坐着说话。
“山中水道虽然可以到达山水县,但中间有几座大山阻隔,需要水性好的百姓们帮助。众所周知山水县男儿们在水中如履平地,为了早日建成山中水道,今后几年山水县各地的劳役都会变成疏通水道,至于今年比赛获胜的杜家村劳役不减半,用银钱补偿。
各位也不用担心劳役的事情,圣上已经派遣一批人过来修建,劳役不会过重,而且陛下体恤百姓不容易专门提出,干的多了还会有赏钱,多劳多得。
各位回去之后,通知各家各户,第一批人十天后就要出发,各村做好准备!”
“天大的好事啊!呜呜~~~这是祖坟冒青烟了!”
傻白甜中的一位,等着魏朗刚刚说完,立马激动的抱着身边的一位哭了起来。
能够连接山中平原的水道啊!听着就好有银子!
想他们山水县几十年前还是个山旮旯里的小县城,他们这些世世代代居住在山水县的村民们多的是穷的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过的日子都是一年小灾,三年饥荒。
南北大运河的出现,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数不尽的客船,拉不完的货物。短短几十年山水县人口翻了四倍。吃得饱,穿得暖,生活说不出的好!
没想到老天爷嫌他们的日子还不够好,竟然又送来一个山中水道,简直没有更幸福的事情了!
真是祖宗保佑啊!
……
杜娘带着儿媳和充当搬运工的杜四哥刚回来,就被自家丈夫拖进了屋子里。
“小樱,你看看。”
杜老爹欢欢喜喜的把儿子赢得的奖励,贡献给媳妇儿。
“怎么这么多?”杜娘被吓了一跳。
“县令人好呗!”
杜娘对自家夫君给出的答案直接无视,从两根金簪中挑了一根粗的出来,又从柜子深处找出一根包金簪子,把其他的首饰细细的藏好后喊了杜三哥进屋。
“廉哥儿,这两根簪子你们拿着,剩下的爹娘托大留作家用。”
杜三哥急急推给杜娘:“娘,我们不要,那是我们该孝敬您的!”
“别推辞,这是你该得的。”说着杜娘拿起后找出来的包金簪子“这根让你媳妇带着,有人问起就说是这次的奖励。”
杜老爹见儿子推推囔囔不肯接过去,直接拿出当爹的架势:“说了给你的,怎么这么大孩子都不听话?”
杜三哥见亲爹黑脸,识相的接过簪子放到怀里关门出去了。
他爹别的本事没有,吃饭睡觉杀猪打儿子,绝对杠杠的!
解决了首饰的问题,杜老爹逗了会儿昏昏欲睡的闺女,只把杜小喜烦的装睡,才悠悠的颠着肚子出门去。
今天他家儿子得了头名,老伙计们也顾不得端午节,非得让他请客。
儿子个个太优秀,做爹的好烦恼!
“梆梆!梆梆!”
急急的敲门声响起,杜老爹加快脚步上前打开院门。
“毛腿儿,来的正好,跟我去吃酒!”
杜飞摇摇手:“诚哥,里正说要开祠堂,有大事要宣布,你家快点赶回去!我还要去通知其他人!”
杜飞说完就要走,听到声音出来的杜娘一看是杜飞,急忙喊张巧儿把中午买的肉火烧拿出来两个,又端出一大碗凉汤道:“大兄弟喝口水再走,这个带着路上吃。”
“谢谢嫂子了!”
杜飞接过凉汤一口灌下,和两人告别后,拿着肉火烧急急跑走了。
杜姓在山水县是个大姓,这个‘大’不是说多有钱有势,单纯指人多。
杜家族人不说遍布山水县的各个角落,在山水县靠着运河发展起来的时候,不少人在城中置了铺子做生意。虽然都是一些官家和富户看不上的边边角角,但随着山水县这么多年不断扩张,进城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都是全年定居在县城里,族里发生什么大事就要人来通知。
杜飞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飞毛腿,两条腿又细又长,嗖嗖嗖跑起来比骡车还快,村里有什么消息多是他和几个小伙子过来通知。如果杜小喜现在知道了绝对要感叹一声马拉松的好苗子。
上午里正还没说什么,下午就急吼吼的开祠堂,肯定是里正被请走之后发生了什么大事。杜诚不敢耽搁,匆匆喊上几个儿子回杜家村了。
杜小喜撇撇嘴,丫的,竟然不带我,凭什么女人就不能进祠堂?这是红果果的人参公鸡!
感叹完不公平待遇,杜小喜哀怨的找周公谈话去了。
☆、第十四章 开宗祠
五月的天,大下午赶路就是找罪受。
一行人汗淋淋的进了杜家村,杜老爹家门也没进直接带着大儿子直奔祠堂。两人赶到的时候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几个六七岁的男娃正来回跑着端茶递水。正位上几个白发苍苍的族老坐着,里正也只是坐在末尾陪着说些什么。
杜老爹看这架势,直接拖着人高马大的大儿子坐在属于自家的小凳上。
这种架势杜老爹生平只见过一次,五年前杜家最出息的官老爷成功从九品芝麻官变成七品的时候,有过一次盛大的开祠堂,拜祖宗。
杜氏族人在南北大运河建立之前就是山水县的大姓,南北大运河建立之后更是因为生活条件好了,生育水平提高了,从最开始的杜家村、小杜村慢慢的因为人多,新建了上杜村、下杜村、前杜村、后杜村,还有七八个和外姓人混居的杜氏村子,加上零碎居住在山水县各地的人,姓杜的绝对是山水县最多的姓氏之一。
几个杜氏村子平时过年过节都是各自开祠堂,全部回到宗祠就表示绝对有大事情发生了。
正位上坐着的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是杜氏一族现今最德高望重之人,左侧穿灰布短褂的是杜家村上上任里正七太爷,也是杜家村数得着的高寿和辈分俱在族老,已经八十三岁了。右侧穿青天儒袍的是杜氏第一个秀才三爷爷,三爷爷知道自己资质有限,科举无门,便在杜家村里开设族学,教导杜氏晚辈。杜氏现在几个在外面做官的小辈都是三爷爷手把手启蒙的。
等了小半个时辰,能来的都来了。
祠堂外院的大门轰的一声关闭,一个家族迎来新的时代。
七太爷手里的拐杖轻轻在地上杵了一下,整个祠堂一下子安静下来:“今天喊你们过来,看情况你们也知道是有大事发生了。说两个事情,第一个就是徭役的事情。杜诚家的孩子为杜家村争了口气,不错!县令大人说这次不免徭役,每家补贴一两银子,杜诚家我们几个商量着给五两。
七太爷话落,底下的人忍不住欢呼起来。
“七太爷,真的给银子啊?”
一两银子可以用上好几个月了。
七太爷敲了敲拐杖,笑道:“看你们猴急样儿,都让叔伯们看笑话了!”
坐在下手的几个里正,忙笑了笑,表示他们羡慕的紧。
虽说都是杜氏族人,但毕竟已经分成几个村子,补贴银子的事情自然只有杜家村有,其他几个村子是没有的。七太爷不想在银子的事情上说太多。
“这第二个,喜乐大师找到一条通往山中平原的山中水道,圣上已经决定开凿这条水路,山中水道汇入南北大运河的地方就在咱们山水县,今年劳役提前,十天之后第一批就要过去,大家趁这几天决定好人选,收拾好东西。”
七太爷话落,三爷爷直接拿起先生的架子,板着脸开始训人:“咱们山水县靠着什么兴盛起来的你们也清楚,这次连接山中平原意义重大,你们到那里好好表现,好好干活,早点把水道修好,以后咱杜家子子孙孙也跟着沾光。县令大人说这次每个村子都要出人,咱们杜家出去了都是一家人,在外可要团结互助,别被人欺了去!”
众人一个个乖巧的点头,村子里闹的再凶,咱们也不会出去给族里丢脸。
几位爷爷级的人物一一训话之后,便拄着拐杖退场。留下几个杜氏村子的里正和众人商量修建山中水道的具体事宜。
女人进不得祠堂,三三两两的坐在不远处的老枣树下做活。瞅见自家男人出来了一个个跑上去擦汗递水,顺便问问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不过几句话的功夫儿整个村子都知道要发钱了,一时间杜家村喜气洋洋。
杜老爹是个胖纸,胖纸哪怕在树荫底下还是会热滴,于是杜老爹把自家大儿子留在祠堂排队领银子,自己拿着大蒲扇呼扇呼扇的回家去了。
杜大郎擦擦脑门上的汗,壮士也怕热啊!
爹,你倒是把蒲扇给我留下啊!
人群缓缓向前移动,突然尖厉的女声吓的众人心肝一颤。
“天杀的!怎么没有我家的银子?我家当家的不姓杜?还是被赶出去了?凭什么别人家都有就我家没有?
七太爷!三爷爷!五奶奶!你们出来看看啊!有人欺负我们了!”
胖胖的中年妇女打着滚不停嚎叫,围观的人看清是谁,齐齐骂了声晦气。
杜海是杜家村里走出去的出息人儿,年轻的时候在府城大酒楼给人做掌柜。老了回了老家,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爱找杜海老爷子记账,这次发银子里正托了他来主持。
杜海写完上一个人的名字,瞥了眼王燕,淡淡的说道:“别挡道儿,下一个!”
王燕依旧坐在队伍前面,闻言大声喝道:“县令给钱明明是按户头给的,现在没了我们的,杜海是不是你给贪了?”
“呵!”杜海拨了拨算珠子,“看清楚了,我是你大爷,你倒是和七太爷、三爷爷他们一辈儿,喊我杜海了。你们王家的家教我也不说什么,你也别在我跟前闹,有你家的没你家的不是我说了算,我也不过是个做事的。远哥儿去把里正喊过来。”
杜思远是杜海老爷子最看重的小孙子,平时跟在老爷子身边积累经验,据说过几年就要送到府城去。不到十岁的孩子被调、教的机灵的不得了。
“哎,爷爷我这就去!”
见杜思远找里正去了,王燕的男人杜成才不敢在旁边干看着了。“富哥儿他娘,我们回吧!”在这么闹下去,他又要被里正训了。
“你给我一边儿去!!”
王燕一巴掌推开杜成才,接着嚎道:“一两银子啊!那是一两银子!咱一家不吃不喝要攒多久,你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富哥儿想想,他都多久没吃肉了!”见男人不说话了,王燕的目标再次转移到杜海老爷子身上。可是杜海老爷子看都不看她一眼,王燕直接站在桌子前面不挪步。心里狠狠的想,我得不到银子,你们也别想要!
这头,杜思远匆匆朝里正家院子跑去。
“里正伯伯在家吗?”
唐氏正在给屋里的老爷子们做晚饭,其他几个村的族老、里正回村子还要赶好远的路,婆婆让她赶快把饭做出来,省着长辈回去的时候天都黑了。
“远哥儿,你怎么来了?公公正在和太爷们商量事情,没大事儿就等等。”唐氏拍拍手上的水,笑着说道。
“呀!大急事儿!祠堂闹起来了!爷爷让我来喊里正爷爷!”
祠堂是一个家族最威严的地方,唐氏一听事关祠堂哪里还敢拦,“你等着!”说完直接跑到后院把正拔鸡毛的丈夫给叫了过来。
ps:今天早点更新,凑够三万字去申请封面。求收藏!求推荐!群么么!
☆、第十五章 天敌与你同在
杜常青正和七太爷,三爷爷和其他几个杜氏村子的族老和里正商量山中水道的事情。
南北大运河修建的时候,村子里家家户户吃不饱穿不暖,壮劳力们听说修运河有钱拿,都跑去筑堤去了。整个村子几乎人人斗大的字不识一个,至于家族趁机扩张发展更是没人考虑过这种深奥问题。白白的错过了一次发展家族的好机会。现在的杜氏也只不过是个人多的土著罢了。
山中水道出现了!
机会再次来了,他们这一次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