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杜家小娘子 >

第197章

杜家小娘子-第197章

小说: 杜家小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哦,那就好,那就好。”陆晓颖双手攥在一起,听说繁星快好了高兴的连连点头。

陆晓曦见两人相谈甚欢,忍不住跟着道:“那真是太好了,这几日堂姐是吃不好睡不好,听说伯母家要冲喜,我堂姐就赶来了。”

陆晓颖脸色一变直接伸手拽了拽陆晓曦的袖子,陆晓曦好似才反应过来,啊了一声连连道歉,“看我说的什么,伯母别见怪。现在柳家哥哥好了,一切皆大欢喜了!”

杜小喜看着两人之间的小官司,深觉儿子这是招了烂桃花。

陆晓颖一脸通红,悄悄抬头看了杜小喜一眼,见杜小喜脸上笑容不变还是忍不住道:“柳伯母,柳繁星今日在家吗?”

杜小喜特想揉揉眉心大喊一声造孽。

“繁星吃了药睡了。”

话已至此,两个小姑娘怏怏的说了些话便告辞了。

等着人一走,杜小喜直接炸毛了。

杜小喜步履匆匆的走回院子,看着还还在逼着眼睛睡大觉的儿子,直接走过去拧了下他的耳朵。

“知道吗?刚刚来了俩姑娘,陆家的堂姐妹,两人含羞带怯的搞的跟见婆婆似的。那个捡荷包的都愿意冲喜了,可见这中间的事情大了去了。儿子这要怎么办啊?”

繁星比杜小喜更忧桑,真的就是捡了个荷包物归原主。鬼知道会有这么多事情啊!

繁星叹了口气安慰母亲,“娘,您想多了,好多小姑娘就爱追着我们书院的人跑,时间长了就没事儿。娘,儿子还小,我才十二岁能干啥坏事啊!放心,等以后有喜欢的人了一定和您说。”

七哄八哄,繁星好容易才哄的杜小喜放下心来。

繁星看着母亲离开了,心里下定决心,改天一定要找陆家的姑娘说清楚。绝对不能再这样下去。

时间眨眼而逝,很快今年的科举开场了。

总感觉知道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的杜小喜也无心关心其他,暗搓搓的打算瞅瞅皇帝到底想干啥。

☆、第三百零三章 情难自禁

想干啥?

当然是挖好坑等着别人里边跳。

秋高气爽,微微凉的九月里,贡院的大门缓缓打开。

或老或少,或哭或笑,一群学子带着考篮从贡院中缓步走出来。这个地方决定着一辈辈人的命运,也将决定他们的命运。

收卷,糊名,阅卷,划分等级。

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在学子们的煎熬等待中终于等来了榜单颁布的那一日。

国子监中其乐融融,繁星也有几个要好的同窗考上秀才,这些人虽然感叹繁星时运不济,还是兴奋的邀请繁星去参加他们的文会。最终被繁星以什么还未养好拒绝了。

秀才在科举中只是敲门砖,得中举人的人更是忍不住大肆庆祝。至于进士加身的人,则一个个兴奋又紧张的等待着殿试。

陛下是新帝,今年是陛下登基后第一次开恩科取仕。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作为第一届天子门生注定今后的人生会飞黄腾达。

取得前三百名的进士们一个个激动等待着面见圣颜的一刻。

几日之后明昌帝在位时的第一届殿试开始了。

学子们缓缓进入皇宫中,勋贵之家的弟子来过宫中的不在少数一个个展示着自己的大家风度。寒门出身的学子震撼至于则是升起满腔豪情。他们要奉献一生的帝王就住在这里!

殿试一切按着流程缓缓进行着。

学子们在求学殿聚合,对着站在高处俯视他们的帝王三呼万岁。

一贯冷冽的商庆含笑看着底下的三百人,天下学子千千万万,又有多少人能走到他的身前呢。

“大商人才济济,朕心慰之。寒窗苦读十余载,一朝得见天子门,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你们以学识报朕,朕定以国仕待之……”

一番长长的激昂人心的鼓励的话,殿试正式开始了。

一张张桌椅整齐的排列着,翰林院的官员抬着放着殿试卷子的大箱子过来,当着皇帝的面另外两人拿出钥匙,三个人,三把钥匙,共同打开了放着试卷的箱子。

翰林院的官员请示了皇帝一番,便打算把手中的试卷发放下来。

“等下!”商庆脸上依旧带着难得的笑容,对着新科学子和翰林院的官员道:“既然是天子门生,朕今日便来亲自会会他们,也不枉他们寒窗苦读来宫中一遭,却一句话也不能和朕说上。”

不待翰林院的官员反应过来,钱德带着几个小太监捧着一摞纸张过来。几个小太监走入学子的队伍中,按着按着顺序开始分发起来。

“这是朕亲手写的卷子,往你们珍之重之。”

商庆话落,学子中不少人激动的红了眼睛,一群人哗啦啦的跪下三呼万岁后捧着试卷感觉像圣旨。

商庆静静的坐在高台上,把学子们的表现收入脑中。

学子之中有人激动过后抹抹眼泪用心品读,有人惊慌失措的不知该如何,有人一脸古怪的抓耳挠腮,有人眉飞色舞的下笔如龙。

有了前些年的科举舞弊案后,商庆根本不担心他上位的第一届科举取仕就会有人舞弊。

他只不过是给自己找个好些的借口罢了。

底下的人能走到这里,至少该有的文学功底是有的。

历届殿试为了节省时间通常采取的都是做一遍策论,今日却不同,他们手中的是和县试府试差不多的试卷。

差不多,不,应该说差不很多。

虽然卷子中也有以往学过的东西,更多的却是他们不了解的东西。关于天灾人祸,关于瘟疫旱涝,官员农林稼穑,甚至是某些州府的人文地理。这些生活中有,却不应该出现在殿试上的东西。

商庆津津有味的看着他们,不远处的日晷的指针缓缓移动,很快时间到了。

钱德带着小太监把试卷收走,笑眯眯的看着众学子们,“请诸位暂做休整,等下还有第二场。”

第二场?已经被考晕乎的一群人更懵逼了!

陛下这是要干啥?他们已经快被折腾死了,怎么还没完。

学子们被人带着吃喝拉撒一番后,很快第二场又开始了。

商庆含笑看着诸多学子,随手点了人上来问话。

一个二个三四个,诸位学子都看出了些什么。

陛下喊的人绝大多数是寒门子弟,他们这些世家子弟一个露头的也没有。陛下这是要做什么?挑起争端吗?高学文出身临安府一个普通农家之中,父母叔爷俱是靠着运河为生的普通老百姓。因着他是老来子,全家人宠的厉害。儿时,他看着镇子里的人去读书哭着求了爹娘也要去,父母拗不过最终同意了。

意外之喜的是高学文是个读书人的苗子,什么东西一学就会。小小年纪就考了秀才成了他们那一片的神童,谁见了都要竖起大拇指夸上一夸。

秀才举人,最终寒窗十八载后他来到了帝都。

这里决定着他的命运,这里有他报效社稷的梦想。

幸运的是他成了进士,能够进宫参加殿试,面见圣颜了。

他见到皇帝了!

年轻,冷漠,高高在上,却又有着无限建功立业的可能。

殿试的试卷和他听说的一点不一样,不是策论,而是和县试差不多的试题。

☆、第三百零五章 美包子

杜小喜听到一甲头三名的时候嘴里的小笼包都掉了!

造孽啊!师兄这是想干啥?

想干啥?

刚刚因为没收佛寺土地分给老百姓,被百姓们捧的坐稳皇位的明昌帝表示他要磨刀霍霍向猪羊了!

一个萝卜一个坑,新一茬的嫩萝卜丰收了。

明昌帝表示他嫌弃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老蔫萝卜了!

大商的选官制度可以说是非常任性,科举取仕占三分之一,老萝卜老坑的恩荫占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一属于陛下。若是今日陛下看你不错,大手一挥你就加官进爵走向人生巅峰了。

这种选官制度已经持续了近百年,善于挑战的明昌帝决定挑战挑战。

善于挑战的明昌帝也没有一步到位,而是温水煮青蛙。

大商吏治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养老制度。

所谓的养老制度即是大商没有退休年龄一说,做官的是一个个拼着劲儿往上爬,哪怕老掉牙了依旧要坐在衙门里喝茶。

官员的结局大致有四种,第一:干了坏事被皇帝知道直接咔嚓的。第二:干了不是很严重的坏事被皇帝罢免回家吃红薯的。第三:没干坏事,慢慢爬上一个不错的位置,死占着到死不挪窝的。第四:坐在不错的位置上,身体实在扛不住只能乞骸骨归,回家养老的。

四种模式中,第三种庸庸碌碌,无功无过却能长存的人最多。

这也造成了大商目前的官僚体系中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很多老头身处高位不干活,整天坐在衙门里一群老头子不是喝茶下棋就是打麻将。而干实事的多是他们手下的副手,当然等着老头子嗝屁了,副手就成了下一个老头子。

重复的职位,冗杂的官员。

一群站着茅坑不拉屎的老萝卜。

这些人不仅是底层百姓的吸血鬼,更是国库的蛀虫。一年年浪费了多少俸禄口粮。

所以,这次嘉元帝决定把这些老不死当做对世家出手的活靶子。

一个萝卜一个坑,新萝卜丰收了,老萝卜该挪窝了。

百姓们对新出炉的一甲头三名的热情还没过,赫然发现明昌帝又作妖了。

明昌二年,帝令,凡年老无为的官员,尽皆归家颐养天年。

简而言之:没啥本事没啥作为的老官员们,退休回家玩孙子吧。

因着这一政令,之前陛下科举取仕选的九成都是寒门子弟的事情也被放在了一边,一个个糟老头子恨不得抱着皇帝的大腿痛哭三天,以示他们对皇帝的依依不舍之情。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更何况官场的老滑头们最会钻营要好处,还擅长倚老卖老。那家有这么个老宝贝在,一年不知道给家族带来多少便利。是以很多老官员都是除非走不动了,不肯告老还家。

现在陛下这么好好的把人给撤掉了,这些家族的损失可是大了去了。

没了人在上面坐镇,以后家族的人还不得花大把的好处才能不被刁难。更重要的是以后家族里不争气的子孙想要走个后门都不容易了。

按着目前的架势,陛下说不得改天就把恩荫制度也给取消了。再加上现在选官全是寒门子弟,他们这些世家子还有什么出路可言。

绝壁不能让陛下这么做啊!

于是,老官员们抱着皇帝的大腿求不抛弃的时候,各家的老太太们纷纷进宫哭诉自家老头为国奉献了一辈子,最终却被赶回家。寒了多少人的心啊!

老头老太太们积极走动的时候,甚至有人直接跑去了皇陵,向太上皇哭诉去了。

老臣兢兢业业一辈子,陛下不过离开一二载,朝中竟是容不得老臣了!求陛下为老臣做主啊!

据说:正在给先皇后和乾太子讲笑话的嘉元帝呵呵一笑,‘那你们过来陪着朕和皇后太子正好啊!’

然后作为儿子的明昌帝,非常孝顺的把闹的最凶的几个老头扔去皇陵陪太上皇吃素尽忠去了。

太上皇的威力太大了!

很快在明昌帝的快刀斩乱麻中混吃混喝的老官员俱是被赶回了家。

鉴于一下子裁剪的官员过多,明昌帝直接快速推动官员部门改革,很多无用,重复的职位直接被废除,短时间内大大的减少了空余的职位。与此同时,新选出来的一批寒门学子直接投放空出来的职位,补足了人员不足之处。

完美!

明昌帝在位期间的第一场吏治改革完美解决。

有人哭,有人笑。

等着这场大改革落下帷幕,已经到了明昌二年的年尾。

期间柳家也被波及了。

柳大伯先前一直是户部尚书,就是陛下所指的天天拄着拐棍挪到衙门里一动也不动晒太阳喝茶的蛀虫的那一种。

如今柳大伯也被赶回家看孩子了。

柳大伯很干脆,陛下政令一下就非常配合的让人搬起自己的躺椅回家了。

柳大伯雷打不动的扎根户部,还不是为了繁星两兄弟,就想着多撑几年给两兄弟结点善缘,等着他们以后入了仕途也不会太难走。

不过,现在已经不需要了。

从这次的事情来看,杜小喜这个师妹在陛下心中还是有地位的。这种地位至少能够保住柳家二代的昌盛。

所以,柳大伯欢欢喜喜的回家教育繁星好好读书,争取下一次科举取得好成绩了。

打一个大棒给一个甜枣。

明昌帝今年这么不给世家面子,下一次无论是为了稳住世家还是提醒寒门,必定高中的多是世家子弟。这对繁星来说是极好的机会。

风云初定,眨眼一年过去。

生活无甚影响的杜小喜依旧欢欢乐乐的养孩子过日子。

小娃娃从来是一天一个样儿,如今一年多过去,小花儿已经长成了美包子。

水汪汪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一眨一眨的挠的人心痒痒,白白嫩嫩的包子脸干净和剥了壳儿的鸡蛋差不多,糯糯的喊娘亲的时候简直能让人心化了。杜小喜看着自家的美包子,恨不得凭空变出一个手机对着闺女咔咔咔,然后化身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