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杜家小娘子 >

第135章

杜家小娘子-第135章

小说: 杜家小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垚也不去衙门直接带着杜小喜进了京。

柳二爷昨日带着孩子回来就说了杜小喜去找她师父研究煤炭的事情了。门房的人见少爷和少夫人一起回来了忙报了进去。

老夫人正千哄万哄的哄小星星吃饭,听说杜小喜回来了,忙催促着蓉嬷嬷,“蓉香,快让人准备火盆,可别把傻气传染给小乖乖。”

蓉嬷嬷应了忙吩咐人准备火盆去了。

杜小喜和柳垚一路到了老夫人院子,走到门口不远便见蓉嬷嬷等着一旁,等着两人近了蓉嬷嬷上前道:“少夫人跨个火盆,去去傻气!”

去去傻气是什么鬼!

杜小喜知道世人把煤炭当剧毒,见柳垚一脸认同的看着,也不争辩拎着裙角跨了过去。

蓉嬷嬷笑着上前接着道:“少夫人一路劳顿,先去梳洗一番。”

合着把我当瘟疫啊!

杜小喜想起老太太的顽固,叹了口气朝自个院子走去。

柳垚跟着杜小喜一起,见杜小喜一路垂着头没精打采的担忧的道:“何阳已经去找大夫了,等下好好让大夫看看,怎么感觉精神没以前好了?”

杜小喜闻言抬头挺胸精神抖擞状,“煤炭真没毒,你不要胡思乱想!”

杜小喜最终还是看了大夫,证明她没有吸入毒气,身体健康的时候柳垚脸上才露出了笑。

“娘亲!”

小星星坐在老夫人怀中被哄着喂饭,见着杜小喜进来叫了声娘接着哇的哭了出来。

“乖乖不哭!太奶奶在这里!”老夫人赶忙扔了勺子拦着小星星从她腿上跳下来。

杜小喜快爬上前,拍拍手哄道:“小星星不哭,不哭哦!”

小星星伸手让母亲抱,老夫人看着笑颜如花的杜小喜把小星星往自己怀里拢了拢。

杜小喜看儿子哭着喊着要娘亲抱,忍不住道:“奶奶,我来抱吧!”

不待老夫人小星星伸手抓了一下,正好抓到老夫人的发髻,老夫人嘶的喊了声痛。

杜小喜见儿子惹了祸,忙小心翼翼的掰开他的手柔声哄道:“小星星快放开,抓痛奶奶了。”

小星星见母亲凑过来抓着她的衣襟不放就往她怀里钻,边哭边喊娘。

杜小喜顺势把小星星抱起来,假意责怪道:“让你不听话,拽痛奶奶了吧?来!给奶奶吹吹,说不痛,不痛。”

小星星哼唧哼唧在杜小喜怀里拱来拱去,抱着杜小喜的脖子不撒手。

老夫人见杜小喜责怪乖孙,也顾不得被抓乱的头发,直接对着杜小喜训道:“乖乖那么小,小孩子家家懂个什么?你好好的训他做什么?”

见杜小喜不接话老夫人接着道:“你昨天干什么去了?大师研究煤炭我们管不住,你去能做什么?煤炭那么有毒的东西你竟然往前凑?你不怕变傻了,我老婆子还怕你以后生个小傻子呢!这几个月你就不要找大师去了,要是不听话你就搬来京里住,看管不管的住你!”

杜小喜被老夫人和大伯娘拉着普及了大半个时辰煤炭的危害才被放过。

杜小喜面上全部接受,心理直哼哼,过些日子你们就知道了!

……

喜乐大师带着徒弟们和几个不顾生命危险的信徒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制造出了带着孔洞的蜂窝煤。

蜂窝煤做出来了,喜乐大师又开始钻研起灶台。

最后还是采用灶台靠墙,在墙面上开一个洞口,晚上睡觉的时候把炉子用水壶盖上,下面掏煤渣的洞口也用破布塞伤,确保煤球燃烧产生的气体只能通过墙面上的孔洞跑到屋外去。

解决了这两个大问题,此时矿场上已经堆了一屋子煤球。

趁着一个暖天,喜乐大师让人把所有的煤球搬出去晾晒一番。

过了几日,京中流传出一个消息,喜乐大师已经克服了煤炭的毒性,制造出能够取暖却不会毒死人的煤球。为了验证真实性,大师决定在喜乐寺中全面应用,欢迎百姓们去围观。

于是,这几日百姓们蜂拥涌向喜乐寺,想看看那煤球到底是何物?

黑黑的煤炭被打制成带着洞孔的圆柱体,放在炉子里静静的燃烧着。

烧水做饭都能用,关键是不费柴。不用去找柴火,不用一根一根的放进去。

百姓们对煤球这种东西议论纷纷的时候,因着接连几日喜乐寺的僧人们没傻没疯,不少百姓们算是接受了煤炭能用的事实。却没有一户人家主动提起自家也用煤球。

权贵之家更是明里暗里嘲笑喜乐大师昏了头。

这煤炭自古就被认定是毒物,以往因为这种毒物发生的事情太多,不说别的,皇室的老成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老成王儿时聪明活泼,后来突然变得痴傻起来正是有人把火盆里的木炭变成了煤炭。老成王中了毒,直接从天之骄子变成了天家傻子。

在某些权贵之家,煤炭更是作为宅斗的秘密武器一直被沿用。

某家夫人若是觉得庶子太聪明伶俐遮挡了她儿子的光芒,偷偷让人在木炭中掺入煤炭,夜晚入睡之时把火盆放在床边不远的地方。长此以往,毒气慢慢消磨人的头脑,聪明伶俐的小孩子也会慢慢归于平凡,甚至变得迟钝。

这样一种公认的毒物,喜乐大师竟然认为没毒。看来很难可能喜乐大师晚节不保了!

连续实验了十多日证明煤炭确实可用,百姓们仍旧只是看着议论着丝毫不敢尝试。

这日,寒风夹杂着鹅毛大雪呼啸而至。

冰冷的北地更冷了。

喜乐大师招呼了寺中的僧人把制好的煤球搬上车,一路上招呼着人朝京中走去。

驴车载着一块块奇形怪状的东西进城,很快吸引了不少百姓。等着听说这些是喜乐大师带来的,更是引起了百姓们的强势围观。

喧闹的队伍缓缓前进,最后在菜市口附近停下。

喜乐大师找了一个角落让驴车停下,也不宣扬佛法,直接对着人群道:“今日老衲带这些煤球送于无柴草过冬的人家,施主们不用担心,这些煤球只要按要求做会很安全。”

☆、第二百一十二章 火爆

一路走来,跟随而来的队伍越来越大。

喜乐大师坐在为首的驴车上,指着队伍一路向前,带着百姓们最终在菜市口停下。

此时,闻声而来的百姓已经有了近千人。

喜乐大师已经蓄了多年的胡子已经颇具仙风道骨,依旧干瘦的老脸丝毫难减百姓们的信仰。

喜乐大师在驴车上站定,对着层层围观的百姓们念了声佛,接着抬首朗声道:“我佛慈悲,北地严寒,贫僧不忍施主们冬日冰冷渡日。煤炭自古被认为是毒物,贫僧并不否认,但这并不代表煤炭不能为我们所用。

不知施主们可发现煤炭使人中毒的时候都是房屋或是相对密闭的空间内,若是院落这些通风的地方就不会发生。没错,煤炭燃烧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毒气,只要保持通风,新鲜的空气把毒气带走我们就不会中毒。当然在冬天开窗根本无法起到取暖的作用。

这个毒气的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经过寺中僧人和几位好心施主的帮助我们成功制作出了煤球。”

喜乐大师举着一块煤球甚是欢喜的对着围观的百姓道:“没错!就是我手里的东西,煤球在燃烧的时候产生的气味很小,再配合炉灶上专门的通气孔,煤球燃烧时会非常安全。”

为了证明所言非虚,喜乐大师掀开旁边被盖着的炉子。

围观的人以为大师让他们看什么好东西齐齐伸长了脖子凑过去,结果看到燃烧的正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的煤球,一个个惊慌失措的朝后倒去。

凑在最前面的年轻小伙子夸张的捂住鼻子尖叫道:“我闻了毒气不会变傻了吧!娘!娘!你在哪里,我还没取媳妇儿,救命啊!”

其他人虽不像他那么夸张,亦是一个个捂着鼻子离的远远的,若不是喜乐大师还站着没动,保不齐周围的人全跑光了。

喜乐大师身手灵活的跳下驴车,扶起因为惊慌跌倒在地上的王大柱,笑眯眯的道:“施主放心,绝对无事。”说着为了证明真实性,喜乐大师还专门在炉子上空深深的吸了几口气。

“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从前几日开始寺中造饭取暖所用的是煤球,寺中僧人并无异常。今日贫僧前来也是为了推广煤球之事,施主们皆可免费领取煤球回家试用,寺中的僧人和居士们会从旁指导。”

喜乐大师满含期待的对着围观的人道:“今日贫僧也会留下来,若施主们有疑问贫僧会细心解答。”

大师要留下来!大师要回答他们的问题了!

不少人惊呼出声,他们只是听说过喜乐大师各种神奇事迹,并未亲身经历过,可这并不影响他们对大师的崇拜。

听说那些权贵之家盘捧着万两银子大师都不一定会回应他们,现在大师竟然说要留在这里回答他们的问题。真是太震惊了!要不他们也拿两块煤球顺便问问大师做些什么可以发大财娶娇妻!

喜乐大师含笑看着人群,对着旁边依旧捂着鼻子的王大柱道:“施主可要尝试一下,子欲养而亲不待,施主身体强健令堂未必能撑过这个严冬。”

王大柱眼睛睁的大大的,喜乐大师怎么知道他母亲生病了!更甚至竟然知道他家没柴烧了!

王大柱父亲是个走货小商贩,在他二岁的时候就死在了贩货路上。当时王父的兄弟们过来带王父的尸身回老家,因着年龄小王大柱出生后并未回过老家。王父的兄弟们当即以从未见过王大柱,王大柱未上族谱为由拒不承认王大柱是他们兄弟的孩子。

王父的兄弟们抢走了家中的财物,带着王父的尸首丢下王大柱孤儿寡母离开了。

王父家中兄弟多,王母本就是王大柱祖母花了银子给儿子买的媳妇儿。没有娘家依靠,王母带着王大柱无处可去,便留在住了几年的京中。

王父是个很成功的商人,从小小的镇子里打零工的贫家小子,一路打拼着在京都有了间小屋子。王家众兄弟以为王父住的房子是租赁来的,抢到财物后直接离开,并未注意房子的事情。

丈夫去世,家产被夺。无依无靠的王母看着懵懂中的王大柱只能咬牙卖了小屋,带着王大柱开始艰苦渡日。

王母有一手刺绣的好手艺,过去的十多年里不少人提议王母再嫁。但王母当年就是被后娘所卖,她害怕自己的孩子也会有和自己一样的命运,直接拒绝了。

如今王母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刺绣的活计早已丢下,好在王大柱年年纪大了能挣钱糊口了。

王大柱挣得钱在物价昂贵的京都也只够勉强不饿死,王家每到动冬日除了煮饭的柴火一点不敢多买。每年都是袄子被子全捂身上强撑过去。

前几日,王母受了寒,吃了几天要断断续续不见好。王大柱怕母亲冻着,每天晚上都是偷偷把被子盖在母亲身上,自己披着装满了芦花的麻袋睡。等着天快亮的时候再把被子换过来。

王大柱今日想去西山的寺庙中求救,见着喜乐大师一行和尚进城便想着直接找他们,多出来的时间还能去扛货给母亲换两个肉包子吃。

结果,这个领头的和尚竟然是传说中的喜乐大师。

现在喜乐大师竟然道出了他们家的境况,还知道他母亲身体不好!这怎么可能?

喜乐大师对上王大柱睁圆的大眼,甚是慈悲的道:“施主与贫僧有缘,不知今日可否借助施主家中。”

喜乐大师要住他家!

关键是喜乐大师医术无敌,若是母亲能得大师救治是不是马上就好了!

王大柱惊喜异常的看着喜乐大师猛点头。

喜乐大师含笑问道:“哪怕今日要在你家中烧煤球取暖?”

王大柱想起晚上冻得发抖的母亲狠狠点头,“行!”

喜乐大师让人拉着煤球去了王大柱家。

王大柱家就在菜市口附近,站在路口就能看到,不少人见就在旁边也不走了纷纷围了上来。

喜乐大师之所以选择菜市口,也是因为在这里把煤炭推广开来的可能性会大很多。

菜市口就是刑场,这里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砍脑袋跟切瓜一样。血流不断,死人无数的菜市口在所有人看来绝对是京都的一大凶地。以至这里成了整个京都房价最便宜的地方。

当年王母卖了小屋,带着王大柱颇为艰难,一度沦落到无处可去只能租了菜市口最便宜的屋子住着。

住的时间长了,王母发现这里其实不错,房价便宜,买东西方便,出于对鬼神的敬畏这里大晚上特别安静,不会有娶不到婆娘的闲汉大晚上的来敲门,小偷小摸的也从不过来。

最后王母干脆直接带着儿子在菜市口安了家,一住就是这么多年。

王大柱打开门请喜乐大师进来,驴车带来的煤球太多,最后无法只能全部堆在院子里。

“大师请进!”王大柱打开正房的门让喜乐大师进来。

入目便是一大一小两个套屋,听着里面的屋子传来的咳嗽声,显然王母就住在那里。

王大柱抱歉的笑了笑,直接跑进了小屋,等着里面的咳嗽声平息下来才又匆匆跑了出来。

“大师,能否为我母亲看看病?”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