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东周列国志 >

第36章

东周列国志-第36章

小说: 东周列国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繇余曰:“仁者不乘危以邀利,智者不侥幸以成功。与之为当。”

穆公曰:“负我者,晋君也。饥者,晋民也。吾不忍以君故,迁祸于民。”于是运粟数万斛于渭水,直达河、汾、雍、绛之间,舳舻相接,命曰“泛舟之役”,以救晋之饥。晋人无不感悦。史官有诗称穆公之善云:

晋君无道致天灾,雍绛纷纷送粟来。

谁肯将恩施怨者?穆公德量果奇哉!

明年冬,秦国年荒,晋反大熟。穆公谓蹇叔、百里奚曰:“寡人今日乃思二卿之言也,丰凶互有。若寡人去冬遏晋之籴,今日岁饥,亦难乞于晋矣。”

豹曰:“晋君贪而无信,虽乞之,必不与。”穆公不以为然,乃使冷至亦赍宝玉,如晋告籴,惠公将发河西之粟,以应秦命。郤芮进曰:“君与秦粟,亦将与秦地乎?”

惠公曰:“寡人但与粟耳,岂与地哉!”

芮曰:“君之与粟为何?”

惠公曰:“亦报其泛舟之役也。”

芮曰:“如以泛舟为秦德,则昔年纳君,其德更大。君舍其大而报其小,何哉?”

庆郑曰:“臣去岁奉命乞籴于秦,秦君一诺无辞,其意甚美。今乃闭籴不与,秦怨我矣!”

吕饴甥曰:“秦与晋粟,非好晋也,为求地也。不与粟而秦怨,与粟而不与地,秦亦怨,均之怨也,何为与之?”

庆郑曰:“幸人之灾,不仁;背人之施,不义。不义不仁,何以守国?”

韩简曰:“郑之言是也。使去岁秦闭我籴,君意何如?”

虢射曰:“去岁天饥晋以授秦,秦弗知取,而贷我粟,是甚愚也;今岁天饥秦以授晋,晋奈何逆天而不取?以臣愚意,不如约会梁伯,乘机伐秦,共分其地,是为上策。”

惠公从虢射之言,乃辞冷至,曰:“敝邑连岁饥馑,百姓流离,今冬稍稔,流亡者渐归故里,仅能自给,不足以相济也。”

冷至曰:“寡君念婚姻之谊,不责地,不闭籴,固曰:”同患相恤也。‘寡君济君之急,而不得报于君,下臣难以复命。“

吕饴甥、郤芮大喝曰:“汝前与丕郑父合谋,以重币诱我,幸天破奸谋,不堕汝计,今番又来饶舌!可归语汝君,要食晋粟,除非用兵来取。”

冷至含愤而退。

庆郑出朝,谓太史郭偃曰:“晋侯背德怒邻,祸立至矣。”

郭偃曰:“今秋沙鹿山崩,草木俱偃。夫山川,国之主也,晋将有亡国之祸,其在此乎?”史臣有诗讥晋惠公云:

泛舟远道赈饥穷,偏遇秦饥意不同。

自古负恩人不少,无如晋惠负秦公。

冷至回复秦君,言:“晋不与秦粟,反欲纠合梁伯,共兴伐秦之师。”

穆公大怒曰:“人之无道,乃至出于意料若此!寡人将先破梁,而后伐晋。”

百里奚曰:“梁伯好土功,国之旷地,皆筑城建室,而无民以实之,百姓胥怨,此其不能用众助晋明矣。晋君虽无道,而吕、郤俱强力自任,若起绛州之众,必然震惊西鄙。《兵法》云:”先发制人‘,今以君之贤,诸大夫之用命,往声晋侯负德之罪,胜可必也。因以余威,乘梁之敝,如振槁叶耳。“

穆公然之。乃大起三军,留蹇叔、繇余辅太子守国,孟明视引兵巡边,弹压诸戎。穆公同百里奚亲将中军,西乞术、白乙丙保驾,公孙枝将右军,公子絷将左军,共车四百乘,浩浩荡荡,杀奔晋国来。

晋之西鄙告急于惠公,惠公问于群臣曰:“秦无故兴兵犯界,何以御之。”

庆郑进曰:“秦兵为主上背德之故,是以来讨,何谓无故,依臣愚见,只宜引罪请和,割五城以全信,免动干戈。”

惠公大怒曰:“以堂堂千乘之国,而割地求和,寡人何面目为君哉。”

喝令:“先斩庆郑,然后发兵迎敌。”

虢射曰:“未出兵,先斩将,于军不利。姑赦令从征,将功折罪。”惠公准奏。

当日大阅车马,选六百乘,命郤步扬、家仆徒、庆郑、蛾晰分将左右,己与虢射居中军调度,屠岸夷为先锋,离绛州望西进发。

晋侯所驾之马,名曰“小驷”,乃郑国所献。其马身材小巧,毛鬣润泽,步骤安稳,惠公平昔甚爱之。庆郑又谏曰:“古者出征大事,必乘本国出产之马,其马生在本土,解人心意,安其教训,服习道路,故遇战随人所使,无不如志。今君临大敌,而乘异产之马,恐不利也。”

惠公叱曰:“此吾惯乘,汝勿多言。”

却说秦兵已渡河东,三战三胜,守将皆奔窜。长驱而进,直至韩原下寨。

晋惠公闻秦军至韩,乃蹙额曰:“寇已深矣,奈何?”

庆郑曰:“君自招之,又何问焉?”

惠公曰:“郑无礼,可退。”

晋兵离韩原十里下寨,使韩简往探秦兵多少。简回报曰:“秦师虽少于我,然其斗气十倍于我。”

惠公曰:“何故?”

简对曰:“君始以秦近而奔梁,继以秦援而得国,又以秦赈而免饥,三受秦施而无一报。君臣积愤,是以来伐,三军皆有责负之心,其气锐甚,岂止十倍而已?”

惠公愠曰:“此乃庆郑之语,定伯亦为此言乎,寡人当与秦决一死敌。”

遂命韩简往秦军请战曰:“寡人有甲车六百乘,足以待君。君若退师,寡人之愿;若其不退,寡人即欲避君,其奈此三军之士何。”

穆公笑曰:“孺子何骄也。”

乃使公孙枝代对曰:“君欲国,寡人纳之;君欲粟,寡人给之;今君欲战,寡人敢拒命乎?”

韩简退曰:“秦理直。吾不知死所矣。”

晋惠公使郭偃卜车右。诸人莫吉,惟庆郑为可。惠公曰:“郑党于秦,岂可任哉?”乃改用家仆徒为车右,而使郤步扬御车,逆秦师于韩原。

百里奚登垒,望见晋师甚众,谓穆公曰:“晋侯将致死于我,君其勿战。”

穆公指天曰:“晋负我已甚。若无天道则已,天而有知,吾必胜之。”乃于龙门山下,整列以待。

须臾,晋兵亦布阵毕。

两阵对圆,中军各鸣鼓进兵,屠岸夷恃勇,手握浑铁枪一条,何止百斤之重,先撞入对阵,逢人便刺,。秦军披靡。正遇白乙丙,两下交战,约莫五十馀合,杀得性起,各跳下车来,互相扭结,屠岸夷曰:“我与你拚个死活,要人帮助的,不为好汉。”

白乙丙曰:“正要独手擒拿你,方是英雄。”吩咐众人:“都莫来!”两个拳捶脚踢,直扭入阵后去了。

晋惠公见屠岸夷陷阵,急叫韩简、梁繇靡引军冲其左,自引家仆徒等冲其右,约于中军取齐。

穆公见晋分兵两路冲来,亦分作两路迎敌。

且说惠公之车,正遇见公孙枝。惠公遂使家仆徒接战。那公孙枝有万夫不当之勇,家仆徒如何斗得过?惠公教步扬:“用心执辔,寡人亲自助战!”公孙枝横戟大喝曰:“会战者一齐上来!”只这一声喝,如霹雳震天,把个国舅虢射吓得伏于车中,不敢出气。

那小驷未经战阵,亦被惊吓,不繇御人做主,向前乱跑,遂陷于泥泞之中,步扬用力鞭打,奈马小力微,拔脚不起,正在危急。

恰好庆郑之车,从前而过,惠公呼曰:“郑速救我!”

庆郑曰:“虢射何在?乃呼郑耶。”

惠公又呼曰:“郑速将车来载寡人。”

郑曰:“君稳乘小驷,臣当报他人来救也。”遂催辕转左而去。

步扬欲往觅他车,争奈秦兵围裹将来,不能得出。

再说韩简一军冲入,恰遇著秦穆公中军,遂与秦将西乞术交战,三十余合,未分胜败,蛾晰引军又到,两下夹攻,西乞术不能当,被韩简一戟刺于车下。梁繇靡大叫:“败将无用之物,可协力擒捉秦君。”

韩简不顾西乞术,驱率晋兵,迳奔戎辂,来捉穆公。

穆公叹曰:“我今日反为晋俘,天道何在?”才叹一声,只见正西角上一队勇士,约三百余人,高叫:“勿伤吾恩主。”穆公抬头看之,见那三百余人,一个个蓬首袒肩,脚穿草履,步行如飞,手中皆执大砍刀,腰悬弓箭,如混世魔王手下鬼兵一般,脚踪到处,将晋兵乱砍,韩简与梁繇靡慌忙迎敌。

又见一人飞车从北而至,乃庆郑也,高叫:“勿得恋战,主公已被秦兵困于龙门山泥泞之中,可速往救驾。”韩简等无心厮杀,撇了那一伙壮士,迳奔龙门山来救晋侯。

谁知晋惠公已被公孙枝所获,并家仆徒、虢射,步扬等,一齐就缚,已归大寨去了。韩简顿足曰:“获秦君犹可相抵。庆郑误我矣!”

梁繇靡曰:“君已在此。我辈何归?”遂与韩简各弃兵仗,。来投秦寨。与惠公做一处。

再说那壮士三百余人,救了秦穆公,又救了西乞术。秦兵乘胜掩杀,晋兵大溃,龙门山下尸积如山,六百乘得脱者,十分中之二三耳。庆郑闻晋君见擒,遂偷出秦军,遇蛾晰被伤在地,扶之登车,同回晋国。髯翁有诗咏韩原大战之事。诗曰:

龙门山下叹舆尸,只为昏君不报施。

善恶两家分胜败,明明天道岂无知?

却说秦穆公还于大寨,谓百里奚曰:“不听井伯之言,几为晋笑。”

那壮士三百余人,一齐到营前叩首。穆公问曰:“汝等何人,乃肯为寡人出死力耶?”

壮士对曰:“君不记昔年亡善马乎?吾等皆食马肉之人也。”

原来穆公曾出猎于梁山,夜失良马数匹,使吏求之。寻至岐山之下,有野人三百余,群聚而食马肉。吏不敢惊之,趋报穆公:“速遣兵往捕,可尽得。”穆公叹曰:“马已死矣,又因而戮人,百姓将谓寡人贵畜而贱人也。”乃索军中美酒数十瓮,使人赍往岐下,宣君命而赐之曰:“寡君有言,‘食良马肉,不饮酒则伤人。’今以美酒赐汝。”野人叩头谢恩,分饮其酒,齐叹曰:“盗马不罪,更虑我等之伤,而赐以美酒,君之恩大矣,何以报之?”至是,闻穆公伐晋,三百余人,皆舍命趋至韩原,前来助战。恰遇穆公被围,一齐奋勇救出,真个是: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施薄报薄,施厚报厚。

有施无报,何异禽兽?

穆公仰天叹曰:“野人且有报德之义,晋侯独何人哉?”乃问众人中:“有愿仕者,寡人能爵禄之!”壮士齐声应曰:“吾侪野人,但报恩主一时之惠,不愿仕也。”穆公各赠金帛,野人不受而去,穆公叹息不已。后人有诗云:

韩原山下两交锋,晋甲重重困穆公。

当日若诛牧马士,今朝焉得出樊笼。

穆公点视将校不缺,单不见白乙丙一人。使军士遍处搜寻,闻土窟中有哼声,趋往视之,乃是白乙丙与屠岸夷相持滚入窟中,各各力尽气绝,尚扭定不放手。军士将两下拆开,抬放两个车上,载回本寨。穆公问白乙丙,已不能言。有人看见他两人拚命之事,向前奏知如此如此。

穆公叹曰:“两人皆好汉也!”问左右:“有识晋将姓名者乎?”

公子絷就车中观看,奏曰:“此乃勇士屠岸夷也。臣前吊晋二公子,夷亦奉本国大臣之命来迎,相遇于旅次,是以识之。”

穆公曰:“此人可留为秦用乎?”

公子絷曰:“弑卓子,杀里克,皆出其手;今日正当顺天行诛。”穆公乃下令将屠岸夷斩首。

亲解锦袍以覆白乙丙,命百里奚先以温车载回秦国就医,丙服药,吐血数斗,半年之后,方才平复,此是后话。

再说穆公大获全胜,拔寨都起,使人谓晋侯曰:“君不欲避寡人,寡人今亦不能避君,愿至敝邑而请罪焉。”惠公俯首无言。

穆公使公孙枝率车百乘,押送晋君至秦,虢射、韩简、梁繇靡、家仆徒、郤步扬、郭偃、郤乞等,皆披发垢面,草行露宿相随,如奔丧之状。

穆公复使人吊诸大夫,且慰之曰:“尔君臣谓要食晋粟,用兵来取,寡人之留尔君,聊以致晋之粟耳,敢为已甚乎?二三子何患无君?勿过戚也!”

韩简等再拜稽首曰:“君怜寡君之愚,及于宽政,不为已甚,皇天后土,实闻君语,臣等敢不拜赐。”

秦兵回至雍州界上,穆公集群臣议曰:“寡人受上帝之命,以平晋乱,而立夷吾,今晋君背寡人之德,即得罪于上帝也,寡人欲用晋君,郊祀上帝,以答天贶,何如?”

公子絷曰:“君言甚当。”

公孙枝进曰:“不可,晋大国也。吾俘虏其民,已取怨矣;又杀其君,以益其忿。晋之报秦,将甚于秦之报晋也!”

公子絷曰:“臣意非徒杀晋君已也,且将以公子重耳代之,杀无道而立有道,晋人德我不暇,又何怨焉?”

公孙枝曰:“公子重耳,仁人也,父子兄弟,相去一间耳,重耳不肯以父丧为利,其肯以弟死为利乎?若重耳不入,别立他人,与夷吾何择?如其肯入,必且为弟而仇秦,君废前德于夷吾,而树新仇于重耳,臣窃以为不可。”

穆公曰:“然则逐之乎?囚之乎?抑复之乎?三者孰利?”

公孙枝对曰:“囚之,一匹夫耳,于秦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