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玉律-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大将军最年幼的妹妹,只要娶了此女,便军权在握,皇后、太子可安枕无忧。
可是皇后的心思是雁妃的心思吗?又或者,皇后的心思是皇上的心思吗?
郑离低眉顺眼,始终留心雁妃的举动。更有珠帘后黑影的行迹。
一时将到午膳时,汤姑姑出面告辞。雁妃并不多留,却多瞧了柳宛筠数眼。
郑离忙笑道:“柳小主难得来栖鸾殿,不如就留下暂且陪娘娘说说话。过了午膳,奴婢再派人来接柳小主。”
提议提到了雁妃的心坎里,雁妃连连答应:“二公主早说过郑书女大方得体,今日一瞧,确实如此!”
柳宛筠在一干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留在了栖鸾殿,待殿中无人后,柳宛筠才发现珠帘后站着个老太监,吓得往后缩了半步。
雁妃对这老太监甚是恭敬:“安公公可看准了?”
老太监慈眉善目,笑得尤其和蔼:“奴才多谢娘娘苦心安排,看得十分确切,回行宫后也好与万岁爷交差。”
“皇上那儿”
老太监忙道:“雁妃娘娘自请放心,万岁爷那里奴才不会忘记为娘娘美言。”
雁妃并不怕柳宛筠在身侧,反而长吁短叹起来:
“皇上念不念本宫却没什么,只是求公公一定多提二公主。毕竟,公主也到了婚配的年纪,还请万岁爷看在本宫多年侍奉的情分上,给二公主挑个如意的人家!”
老太监连连答应着去了。
栖鸾殿一时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没有千娇百媚的秀女,没有笑容满面的老宦官,只剩下雁妃这个主人呆呆的望着殿门出神。
“姑母!”柳宛筠见雁妃久久不理会她,便嗔道:“姑母怎么不理睬阿筠!”
雁妃怅然一回神,看见如花似玉的侄女,不禁慨叹道:“可怜的阿筠,你可怨姑母刚刚没有叫你在跟前说话!”
“侄女不是小心眼的人,况且”柳宛筠试探的偷瞄雁妃神色:“况且侄女觉得,姑母这样做反而是对阿筠的庇护。”
雁妃欣慰的摸摸柳宛筠的发髻:“上次见你的时候,你还只七八岁,跟着你祖母进宫请安,谁想数年过去,阿筠出落的这般标志。”柳宛筠的相貌与二公主有三四分相似,雁妃一见这个侄女便喜欢,不免要推心置腹的给她解释。
“你别看姑母现在风光,其实事事都被皇后压着。她今日能叫姑母出头主持选秀,她日就能找个借口治本宫疏于管理的罪名。本宫若在一开始就偏帮你,只会叫阿筠陷入困斗。”
柳宛筠心头发凉,即便进宫前就明白,皇后可能不喜欢姑母,却没想到姑母的处境比自己猜想还要糟糕。
雁妃怕话语吓坏侄女,又忙道:“不过你放心,刚刚是皇上身边的心腹太监安盛安公公。他瞧见了你行止端庄,又有本宫的情分,定会在皇上面前提及你的好处。”
一时宫女们上了午膳,柳宛筠陪着雁妃吃了一顿食不知味的大餐。待承欢宫来接人的时候,雁妃紧紧攥着侄女的手,轻声道:“姑母冷眼瞧着,那个郑书女不是一般人,她虽名义上是皇后身边的人,可毕竟进宫时日太短,还没到忠心耿耿的份儿上。你想在秀女中之中出头,不妨和她多走动走动。”
柳宛筠还真没把郑离放在眼里。
在柳宛筠看来,来日她是太子嫔妃,郑离不过是个低贱的女官,云泥之别,姑母何必要自己去巴结此人?
dddd
前文有点小问题,把柳宛筠改为雁妃的侄女,而不再是外甥女!特此说明!
dddd。。
正文 79、宣帝
更新时间:2…9 20:31:58 本章字数:4090
大太监安盛坐了骡车又悄无声息的回了行宫,彼时皇后午睡刚醒,听说消息不免诧异。
“皇上派出去的?”
徐云赶紧说道:“奴才打听过,万岁爷那里儿并没什么动静,安公公是早期就走的,一回行宫就去了凌波殿。”
凌波殿是皇上在行宫的寝宫,驻军把手最多。自到了行宫之后,徐云的手就渐渐被捆绑了起来,打听到安盛回宫的消息还是历经波折。徐云想要探听探听凌波殿中的事儿,早就是比登天还难。
皇后忙命人给自己重新上妆,选了一件略显娇嫩的绯色宫装,鬓间插着过年皇上赏赐的一根云水步摇,坐上步辇一路往凌波殿来。
凌波殿外站着千牛卫大将军周传瑛。此人自皇上来行宫那日起便在殿外亲驻守,俨然贴身亲卫。周传瑛远远瞧见皇后的步辇,忙跑来请安。
“劳烦大将军内去通报一声,就说本宫来给皇上请安。”
周传瑛笑而不动,反劝道:“不巧,娘娘怕要无功而返。万岁爷这会儿正与萧大将军说话儿呢!”
皇后神思一紧,怅然无力感瞬间划过心头。
曾几何时,她连这种小事都被瞒得死死的。皇后平复心情,不在意的笑了笑:“那边请安公公出来,本宫有话问他。”
“安公公他早起不知吃了什么,闹的肚子疼,万岁爷体恤安公公老迈,便准他休息。”周传瑛瞄着皇后神色,试探道:“末将若把安公公请来不打紧,可若是皇上那儿”
皇后差点拂袖而去!
安盛刚才还屁颠屁颠跑出了宫,怎么转眼就病了?
可见这帮人越发不把自己这个皇后的话放在心上。
皇后有心发作,然一想到这儿是凌波殿,又想到近来与皇上的紧张关系,她不免又要收敛脾气。
周传瑛见皇后悻悻然的去了;这才转身进凌波殿。可殿中除了宣帝与安公公,并没有萧大将军的身影。
“万岁,皇后刚刚来过,只说请安,微臣已经按照万岁的吩咐转达了娘娘。”
宣帝微微颔首,忽然想到什么似的笑道:“朕记得周爱卿家的长女似乎也到了婚配的年纪,怎么选秀时却不见册上有名?”
周传瑛忙解释:“末将家的这个女儿生来体弱,唯恐叫宫中主子们觉得晦气,这才没往上呈报”
宣帝好生安慰了周传瑛几句,又知他在凌波殿外驻守许久,准他今日回家休息。周传瑛感激涕零,千恩万谢的去了。
宣帝看着人消失在殿外,不禁和安盛慨叹:“周将军乃纯臣也!”
“陛下得此良将,实属朝廷幸事!”安盛连忙奉承讨好:“要比忠心,武将里周将军当属第一人。”
宣帝不禁想到了萧大将军,十年前,宣帝敢夸下海口,这朝中一等一忠心的唯萧大将军莫属。然而今时今日,宣帝再不敢说这样的诳话!
他将手中秀女们的单子往旁边一放,轻叹道:“连萧大将军都不能免俗,想要与皇后联手称霸后宫,可见朕这些年待他们太过优渥!一个一个张狂的分不清自己是什么身份!”
安盛瞄着被搁置在桌案上的秀女名册,上面刻意勾画了几个人名。一马当先的便是萧大将军的妹妹萧婉彤,再有武贵妃的侄女,礼部尚书的孙女。余下也有家世不俗的女孩儿,只是始终不敌前三者。
安盛作为皇帝心腹这些年,不敢说是宣帝肚子里的蛔虫,然而想要猜到几分圣意却还是容易的。
他低声陪笑道:“说起来,玄音禅师好些日子没进宫请安呢!”
宣帝骤然睁开双目:“那小子又干了什么荒唐事?”宣帝的话语虽不客气,但提及嫡子时候,语气中的喜爱是遮掩不住的。
安盛忙道:“玄音禅师听说万岁近来睡不安稳,便请人四处寻良方,也不知有没有结果。”
宣帝心中安慰,他的这些儿子中,唯嫡子最聪明,也最孝顺,太子不及一半。宣帝常常叹了口气:“可惜那他母后去的早,不然朕如今何必为大雍将来基业而忧心忡忡!”
安盛怕皇帝思虑太深,又犯了头疼的毛病,忙转移话题:“奴才今儿还发现了一个厉害的丫头。嘴皮子怕是修炼过,把朝中这些大人们家的趣事串了的段子,逗得雁妃娘娘眉开眼笑,就连奴才在后面也几次忍不住。”
宣帝果然来了兴致:“哦?是哪家的秀女?”
安盛笑道:“奴才哪里敢称呼小主们为丫头!不过是新安苑的一个女官。年纪不大,却好生厉害的口才。提及萧大将军时,只说大将军年轻时陪万岁微服出巡时偶遇水寇,万岁在平阳渡口以一敌百,尽扫当地毒瘤。奴才听时热血沸腾,恨不得问一问那位郑书女,难道她亲眼目睹了不成!”
这件事是宣帝平生一大骄傲,安盛虽然时常拿出来奉承宣帝,却是屡试不爽。今日旧事重提,宣帝得意之下不禁好奇:“新安苑是槐嬷嬷在做掌宫姑姑吧!”
“万岁好记性,就是槐嬷嬷。”
“这个郑书女是什么人?年纪不大,已然做到了三品女官?”宣帝微微不怏。在朝中,三品便是朝中大员,宣帝每每加封时候都要再三考虑。如今后宫中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丫头就敢称“书女”,未免太过轻率。
安盛忙道:“启禀万岁,这位郑书女是皇后娘娘亲自下旨封的女官。其父”他小心翼翼看着宣帝:“其父是锦川县令郑微之。”
宣帝一怔,喃喃自语起来:“郑微之的女儿?”
“陛下!奴才看,皇后并没因郑大人就高看了这个郑书女。倒是郑书女自己有些本事,在新安苑中做的风生水起,很有些郑大人当年的风采。依奴才想,万岁身边正是用人之际,不如”
宣帝睨了安盛:“不如什么?”
安盛想起皇后与郑微之的龌龊,忙改掌嘴:“奴才多嘴,奴才多嘴!”此事不敢再多提。
郑离虽然猜到安盛会在皇上面前提及自己,但绝不会猜到,宣帝对她的印象深刻至极。
栖鸾殿的事情过没几天,雁妃娘娘就送了一批宫中新制的簪花与部分秀女们戴。这些秀女不是家世平平,就是相貌普通者。过了午后便被悄悄送出了承欢宫,其家人早在望仙门外等候。
一夕间,人声鼎沸的承欢宫去了大半,立时冷清起来。
就连爱惹事的鲁菱悦也安分许多,唯恐下一个被赐簪花的便是她。
秀女们骤减,小宫女们个个舒了口气。过去这些日子她们可没少到处灭火,不是这个衣裳被剪破了个口子,就是那人的绣鞋被莫名丢进马桶里。小矛盾小纠纷不知有多少。
现在好了,余下这些秀女也堪称是正经大家闺秀,做不出那些偷鸡摸狗的小动作来。
就在大伙儿以为万事大吉,只待皇上回宫时,郑离、汤姑姑、槐嬷嬷、云裳四人却提起了一百二十分精神。她们明白,刚刚被雁妃打发出去的都是小角色,真正敢下狠手的还在后面呢!
三人推选汤姑姑打头阵,毕竟是她才是承欢宫的掌事。汤姑姑也不推却,一日撞见个偷懒的小宫娥,当着秀女们狠狠发落了一通,震慑了不少人的杂念。
其次便是槐嬷嬷,规矩教导的更加严苛,秀女们怨声载道,却不敢当面抱怨。
云裳领人每日将承欢宫内外仔细检查一遍,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制的东西立即收缴。
郑离的任务最简单,却也最危险,她要时刻盯着几个重要秀女的一言一行,避免这些人之间犯冲突。
承欢宫被围的水桶一般严实,后宫中想要打探消息的妃嫔不在少数,却得不到半点消息。
连素来贪财的汤姑姑也是守口如瓶,叫人费解。
三月初二,皇上的銮驾才皇宫,随行的是太后、皇后,却没有武贵妃。这不禁叫人大吃一惊,大家纷纷打探消息,这才惊闻,武贵妃除夕夜在行宫不敬皇后,对元后所生嫡子语出不逊,被留在了行宫闭门思过。
许多秀女立时大乱。
毕竟好些人家都是求了英国公府的路子,现在武贵妃被禁,她们岂不是任人宰割?
当夜,武贵妃的侄女武娇娥便遣人来请郑离。来人说的客气,却也不容郑离拒绝,说武小主自吃了晚上的一碗凉茶后便腹中绞痛,又不敢叫痛请太医,更不敢惊动汤姑姑,只好劳烦郑书女走一趟。
郑离淡笑,随着小宫女回了承欢宫。宫门即将关闭,门旁的侍卫多受郑离恩惠,忙欠身:“郑书女怎么这会儿还要巡视?”
“几位小主忧思太深,怕等会儿还要叫太医来!”郑离歉然的冲几个侍卫苦笑。残冬仍旧严寒,承欢宫有秀女们在,御膳房和内侍监不敢吝啬,好东西都往这儿送。郑离时常叫人煮了浓浓的姜汤给门口侍卫们祛寒冷,虽然东西是小,却博了很多人的好感。
其中一人忙道:“夜间路面湿滑,郑书女回去的时候,不妨多叫几个人跟着!”
承欢宫与新安苑尚有一段距离,眼看天色黑透,各宫宫门一旦紧闭,路上的行人便越发稀少,郑离此时也后悔刚刚没多带几个人就贸贸然出来。
ddddRS。。
正文 80、娇娥(二更)
更新时间:2…9 20:31:59 本章字数:3009
郑离进宫的时候,皇帝早带了武贵妃宫外避暑,倒也不曾见过这位娘娘究竟生的什么容貌,能将宣帝的一颗心紧紧抓在手心儿里。不过郑译身上流淌着武家的血,那孩子一天一个模样,生的十分漂亮,可见武家的血脉不错。
这个武娇娥大约随了父母的好容貌,更应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