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继妻 >

第62章

继妻-第62章

小说: 继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常润之安慰道:“大姐不妨再等等,好在明个儿才三十呢,今明两天能赶到的。”

常沐之眉头皱得更紧:“若只是马车坏了,或者遇上设关卡检查严密这样的情况倒也罢了,晚回来便晚回来,也没什么。怕就怕……”

常沐之也不敢将自己胡猜的话说出口,生怕说出了口便应验了。

刘桐背着双手在厅中来回踱步,走了好半晌还是忍不住,道:“五嫂,我去城门那边儿问问。五哥定然是已从兖州往回赶了的,城门那边要是没消息,我就再往兖州方向去看看。”

“你做什么去?”常沐之虽然担心瑞王,却也懂分寸:“这都腊月二十九了,明日便要进宫去,你这时候往外跑,落在有心人眼里,可是白送给别人一项弹劾你的理由。你老实呆着,我已经让人去城门口候着了。”

刘桐虽然知道常沐之说的话是对的,可他对瑞王的担心超过了一切。

“年年大年三十都那么多人进宫,也没见谁就盯着我了。”

刘桐说了一句,转过头对常润之道:“我去城门那边看看,今儿你就留在五嫂这儿陪她吧。若我晚上没回来,明日你跟着五嫂一起进宫。”

交代了一句,刘桐便急慌慌地大步走了,常沐之连喊了他几声他都没理会。

常沐之气得骂道:“这个小九,成了亲还这么性子急躁不稳重!”

说着常沐之又不免骂常润之:“你怎么就不拦着他!”

常润之对常沐之笑笑,接过她手里的小侄子抱在怀里,柔声道:“他心里担心,大姐就让他去吧,左右没什么危险。就算谁盯着他这事儿告到御前,他也是兄弟情深,关心则乱,圣上在这个年关的当口,不会训斥他的。”

“他若只是去城门口瞧瞧便罢了,可你听他方才那话,他要是在城门口没见着他五哥,可不就得往兖州方向去了?到时候可是出京了啊!”

常润之心里清楚,依着刘桐的性子,见不到瑞王他是一定会往兖州去的。

抿了抿唇,常润之默叹了口气,反问常沐之:“我若拦他,用什么理由呢?”

常沐之不假思索道:“当然是……”

她话才出口,又顿时怔住了。

常润之笑了笑,道:“他若是只顾着明日进宫,而将瑞王的事抛到一边……那便不是我认识的他了。”

“可是……”常沐之眼眶微红。

常润之轻声道:“大姐别担心,这么多兄弟当中,阿桐唯一敬爱尊重且全心信任依赖的,便只有瑞王。见不到瑞王平安,阿桐不会让自己有事的。”

常沐之不由看向常润之:“你就一点儿没有怨?”

“为何要有怨?”常润之摇了摇头:“他认为该去做、值得去做的事,只要不触及我的底线和原则,我便只需要支持他就行了。”

第一百二十五章 花房

常沐之听言便忍不住问道:“那你的底线和原则是什么?”

这话却让常润之想了好一会儿。

在这样一个纳妾合法,逛青|楼无罪的时代,她若是对常沐之说她的底线和原则是对婚姻和伴侣的忠诚,会不会让常沐之取笑和说教?

常润之到底还是不想堂而皇之地说这些有些离经叛道的话。

她便笑了笑,道:“一时半会儿的也说不明白,等他触及到了我的底线和原则便知道了。”

见常润之这样一副淡然自若的模样,常沐之不免叹了口气。

“你不怨他,倒也是一个贤妻。”

常沐之拿帕子给小儿子擦了擦嘴角的流涎,轻声道:“你这样很好,九弟瞧着沉默寡言,但为人忠直。你对他好,他必定返你十倍的好。大姐为你高兴。”

常润之托了托小侄儿的小屁股,闻言轻声道:“还要多谢大姐和母亲,还有老太太,为我|操心。”

“为你操心是应当的。”常沐之叹了口气,本想再说说当初与方家的婚事,忆苦思甜一番,一想又觉得何必扯那方家做由头说话,便一时停了话。

正当口,常沐之身边的大丫鬟赵粉前来禀报说,王府里两位侍妾刚来过,问过王爷是否回来,得知未回,便又回去了。

常沐之答了一句知道了,吩咐赵粉道:“你招呼着九皇子妃,逛逛园子什么的也好。我还要处理一些府里的事儿,绿玉跟我来。”

赵粉应了一声,笑着向常润之走了过去,蹲身福礼。

“我也没什么心思逛园子,天儿冷,在屋里待着多暖和。大姐姐要做事便去做吧,让赵粉带我去屋子里,给我两本书待着就行。”

常润之对赵粉点了点头,又对常沐之笑道:“我把小侄子给拐走啦。”

常沐之笑骂她:“你倒是拐走啊!你三个小侄子,你全都拐走算了。”

“那我可求之不得。”

常润之抱着乖巧粉嫩的瑞王幼子,轻轻在他脸上“啵”了一口,惹得那小子咯咯直笑。

常沐之带着绿玉走了,赵粉则领着常润之往瑞王府的花园子去。

路上,常润之随意地问赵粉道:“王府里的侍妾可安分?”

赵粉点头:“王爷不怎么近女色,王府里没有侧妃,王妃的日子也过得舒心。王爷只三个侍妾,除了跟着王妃陪嫁来王府的香芹外,就只有那两位了。她们一位是自小在王爷身边伺候的,另一位是显嫔娘娘远房的侄女,听说入府前被继母欺负得很惨。娘娘可怜她,让王爷纳了她,给她一个安身之所。这两位人老实,从不与王妃争宠,王妃倒也颇为照顾她们。”

赵粉一边说着,一边领了常润之去了花园子里的一处暖房。

暖房里烧了地龙,里面放着好些花盆,花盆里种着花。好多夏季才能看到的花种,这儿居然也有,只不过大部分只结了花骨朵儿,盛开了的花并不多。

赵粉笑道:“九皇子妃若要看书,那就别去寻常屋子了。奴婢擅作主张,请九皇子妃来这花房。”

常润之点头,由着姚黄给自己卸了毛氅,脱去脖子上围着的毛领,笑道:“这儿很暖和,还有自然的花香。怎么在府里养起反季花卉来了?”常润之问道。

“是王妃吩咐的,目前还只在试验阶段,并不能保证能成。”赵粉道:“往年王爷闲散着,王妃手里也不愁银钱,倒是不觉得什么。如今王爷的身份有所不同了,王妃说有些地方须得用银钱打点,所以想办法找点儿财路。京中贵女贵妇们都好花卉,王妃便让人弄了这么一个花房,让花农尝试种种看。”

赵粉一边吩咐着小丫鬟搬躺椅、上瓜果点心和茶水,一边回答常润之的话。

“京中修建花房,靠在冬季卖反季花卉的人也不是没有,王妃想的是,若能让花农种出更稀贵的品种,那就更好了。”

常润之顿时笑道:“比如像,姚黄魏紫,赵粉绿玉?”

赵粉大大方方让常润之取笑:“可不就是因为这些名贵花种的名字,奴婢们才得了这么个雅名儿吗?”

闲笑了两句,赵粉又问常润之道:“九皇子妃方才说要两本书,不知道您想要看什么书?奴婢好让人去书房取。”

常润之想想道:“有一些杂谈游记类型的书吗?”

赵粉颔首道:“王爷和许多民间人士有所往来,所得杂书也多。九皇子妃若是信得过奴婢,那奴婢就替九皇子妃选两本过来?”

常润之自然没有异议。

等了一会儿后,赵粉便取回了书给常润之。

常润之一看,一本是《闲庭幽回录》,一本是《桂香枝记》。

“这两本书奴婢听王爷对王妃提过,说是已经看完了,挺不错的。”赵粉笑道:“九皇子妃便看看这两本书是否有意思吧。”

常润之点了点头,对赵粉笑道:“你们王妃事情多,你去帮她的忙吧。这儿有小丫鬟伺候着便可以了。”

赵粉便福了福礼,谢过了常润之,又交代了花房的丫鬟们几句,这才告辞出去。

怀里的小娃娃打了个哈欠,伏在常润之怀里睡了。

奶娘忙上前来,从常润之手中将他接过,退到一边儿去将他放到了榻上,盖上了被子。

常润之看着那小孩儿睡颜恬淡的模样,轻声对姚黄道:“他可真乖,不哭不闹的。”

姚黄笑道:“小殿下生来就乖巧可人儿,听说带他的奶娘和嬷嬷们都没费过什么心呢。”

常润之笑了笑,姚黄轻声道:“姑娘现在要看书吗?奴婢让人把躺椅搬到窗牅旁边儿,光线会好些。”

常润之颔首,姚黄便让人将躺椅搬了过去。

一应丫鬟婆子走起路来都轻轻的,一是怕扰了常润之看书,二也是怕扰了王府小殿下的好眠。

常润之翻开《闲庭幽回录》。

这是一本名为闲庭的男子写的书,算是一本灵异志怪的小说。书中主角的名字便叫闲庭,以第一人称视角撰文,文中大概的内容是,闲庭本已亡,魂魄却漂浮人间,四处游荡,因此见了众多人间善、恶之事。

《闲庭幽回录》由许多小故事组成,故事的末尾会有作者的感思。

常润之只看了前面三个,更多的却关注到了瑞王的批注。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事

第一个故事中写到,闲庭的魂魄飘到了一户农家,农家的父母看重香火,对儿子孙子百依百顺,却对女儿和孙女嫌弃无比,女儿孙女出嫁前,一刻不停息地为家中做农活;出嫁时,农家父母还要将其嫁去能使家中得更多利益的婆家;出嫁后,还要其往娘家倒腾东西。

故事的结尾写到,农家小孙女儿因为不堪婆家凌虐与娘家剥削,于一日清早吊死在了娘家门前,却将早起嚷嚷着要出门玩、备受家人宠爱的第四代独苗小侄子生生吓死了。

闲庭感叹,一报还一报,你陷我于绝境,我断你之香火,天理昭昭,其理自明。

而瑞王却在其旁批注曰:女子之困境固然可怜,然其人不自立,吊死为哪般?况稚子何辜?余浅见,此女当强不强,不足怜之。稚子受无妄之灾,何其怜也!作恶之人无惩,天理何来自明?

瑞王的观点是,吊死的农家孙女将唯一的坚强用在了吊死娘家这件事上,并不值得人可怜。而被她吓死的小侄子才是真的无辜可怜。迫害女儿孙女的罪魁祸首没有得到惩罚,怎么说是天理自明呢?

瑞王写批注时用的是极其端正的小楷,批注简洁却极有深意。

对于瑞王批评那女子当强不强,常润之是有些不满的。

从小生活在那样的家庭之中,逆来顺受已经融入到她骨子里了。她倒是想强,可她有那样的条件和途径吗?若不是真的活不下去了,她怎么会吊死呢?人已经选择了死亡,又何必去苛责她?

常润之暗自嘀咕,瑞王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不过对于瑞王说稚子何辜,常润之却是认同的。

真正该得到惩罚的,是那些不把女儿孙女当人看的家族长辈父母们,小孩子有什么错?为什么要为他们的偏心和顽固不化买单?

看了这个故事,常润之倒是有些感慨。

接着她又看了第二个故事。

第二个故事则是闲庭在一家妓楼中看到的,这家妓楼中正当红的头牌,与一大户人家公子之间的爱情故事。笔者用了诸多笔墨,着重描写了男女主角之间缠绵悱恻,生死不离的感情,中间穿插了老鸨利益至上的干预、男主角正妻的反对、以及男主家中对男主的逼迫。

故事的最终结果是,男主角的真情感动了其家族和正妻,男主角得以将女主角迎进家门,和其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闲庭照旧感叹,说真情感动天地,你矢志不渝,换我情深意重云云。

常润之看这个故事之初,就已经不感兴趣了,能看完完全是冲着那辞藻华丽的感情描述而去的,对那所谓的爱情却不怎么感冒。

瑞王的批注也极其简单,只有十二个字。

罔顾家族发妻,何谈情深意重?

最后一个“重”字的结尾笔画力透纸背,可见瑞王当时写此话时的愤怒。

常润之忍不住叫了声好。

瑞王的三观很正嘛!就冲他这条批注看,大姐姐这辈子是无忧了。

常润之满意地点点头,翻过这页,却发现瑞王写了一张蝉翼般薄的批注,夹在了这页后面。

还以为就十二个字呢……

常润之诧异了下,方才拿起这页批注看了起来。

瑞王的言辞犀利,用语直接,这么一张批注写下来,主要只说了两点。

第一点是从这个故事出发,分析了大户人家公子的出身、性格,以及那妓子的手段和心计,以此批判这大户人家的公子,说他罔顾礼法与妓子生情,动了真心,简直愚不可及;

第二点则从第一点上延伸开来,通过这个故事,论述起了当今权贵、世家等大户公子,以“狎妓”为乐的弊病。

比起第一个故事来,第二个故事显然让瑞王思考更多。

常润之在看这页批注的时候,也忍不住坐直了身体。

第三个故事则更为灵异一些,说是闲庭遇到了一个有阴阳眼的小女孩儿,小女孩儿能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一些东西,比如鬼魂,比如古董的灵气,比如死物的死气等。

小女孩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