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娘子-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大地主想到家里,往上数十辈子都是贫农,到了他这一代,慢慢发达才有了现在的产业。在当地周围几个村子,他算得上富户,可到了县城里,谁认识他李大地主啊。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不能放过。
“好了,你不要说了,咱们吃点苦,李瑞得了一门好亲事。”李大地主压低声音说道,“晚上你说几句就罢了,绝对不能在外面摆脸色。”
戚氏听了,心里不是滋味,道:“大富大贵,也得有命过啊!咱们这样东躲西藏的,也不是法啊!”
李大地主知道妻子一向通情达理,现在如此,估计是不知道杜大山的身份来历,思索一会儿之后,李大地主沉声说道:“实话跟你说了吧,这杜大山的亲爹是广陵王。”
戚氏一愣,目瞪口呆:“广陵王?广陵王?”声音抬高,略有失态。
李大地主赶紧捂住戚氏的嘴巴,警告道:“小声点,你想吵醒所有人吗?”不过也不怪戚氏如此,他刚得到消息的时候。不是也愣了好一会儿。
“那可是王爷啊!杜大山是王爷的儿子,但杜七妹岂不是就是王爷的孙女?”戚氏激动,天哪,这是不是在做梦啊,这样好事儿,怎么会落到他们家的头上啊!
“是的,杜七妹是王爷的孙女。咱们家李瑞就是王爷家的孙女婿。你若是嘀嘀咕咕埋怨。那杨富贵绝对后会告诉杨氏和杜大山,这么好的亲事,就跟煮熟的鸭子一样。飞走了。”李大地主提醒说道,坚决不能让妻子犯这种白痴错误,坏了儿子的错误。
好一会儿,戚氏终于平静下来。喃喃道:“天哪,我差点坏了儿子的婚事。哎呦喂。有了这门亲事,咱们家儿子,以后也能飞欢腾达了。”
“飞黄腾达,我现在还不能肯定。但以后有个有权有势的岳家这是没跑了。自古以来,富贵险中求,但看这亲家的亲生父亲派了这么多人来保护咱们。想必也是十分重视亲家的。”李大地主很是高兴,这可是天大的机会。结对不能眼睁睁溜走。
只是戚氏高兴过后,旋即不解问道:“既然大山是王爷的儿子,可为什么有人来找麻烦呢?”
“你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你想想,平常农户分家的时候,还争争抢抢呢,更别说是王府了。一定是杜大山挡了有些人的道儿,所以才阻止他们一家回王府。只要等到广陵王腾出手来处理好,就不会再躲躲藏藏了。”李大地主虽然是个乡下土财主,但能白手起家赚下一份家业,那绝对是顶顶聪明的,里面的弯弯道道,还真就被他猜中了八九分。
戚氏听了,苦着脸道:“虽然权势诱人,可咱们就怕没命等到杜大山掌权啊!”
这就跟有命挣钱,没命花钱一个道理!
“你所虑甚是,不过那日咱们一见过那个谪仙般的亲家祖父,深不见底,绝对是个厉害的主儿。他能千里迢迢找儿子,自然不会让那些人得逞。咱们好好忍忍,过不了多久,咱们就安全了。”李大地主猜测道,现在算是杜家的患难时刻,他们绝对不能扯后腿。
戚氏害怕,又很兴奋。
“别怕,最起码咱们现在是安全的。”李大地主安慰妻子,两人达成协议,端正态度。
就在李大地主夫妇心思活络的时候,杨富贵和两个儿子心里也在盘算。
杨富贵每次看到二儿子家的小孙子时,面露微笑,对两个儿子说道:“大郎和二郎,年纪大了,不能读书了,咱们这三郎一定要好好培养,将来或许也能考上功名,光宗耀祖!”
尤其是现在女婿是未来的王爷,有这么大的靠山,若是自己没有本事,也用不上。
“是的呢!”杨家大舅笑道,“赶明儿,一切过去之后,咱就把大郎的亲事办了,早日抱孙子,俺也好好供孙子读书,到时候咱们也能成为耕读传家,书香门第。”
杨家大舅和杨家大舅妈努力了这么多年,只有一个儿子一个闺女。儿子不多,那就只能培养孙子。
杨家大表哥听了,面色羞红。
“好,好!”杨富贵很是高兴,呵呵笑道,“你姑姑和姑父,表弟表妹们的身份不一样,咱们作为外家也跟着水涨船高,一定会有人来巴结咱们。可咱们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一家都是木匠,都是小老百姓,没有大本事,那咱们要有本分,绝对不能因为别人奉承几句,就不知道东西南北了,给玉儿惹麻烦。”
杨家大舅点头道:“爹,这你放心吧,咱们家孩子跟杜大海家里不一样,都是老实本分的。妹妹,妹婿再有权势,咱们好好过咱们的日子,踏踏实实的,绝对不会做出那种仗势欺人的事情给妹妹妹婿添麻烦的。”
“是啊,爹,俺们只会做木匠,那就继续做木匠活。咱们身正了,麻烦也找不到咱们头上。”杨家二舅沉声说道,他们手里有点钱,正好开个木器店,以后日子照样过得红红火火。
杨家大表哥,杨家二表哥也纷纷保证。
杨富贵看到儿孙都很有骨气,正是兴家之兆头啊,非常欣慰,不枉平日里严加管教。
在桃花谷里,唯二的两个心情很好的,那就是陈桥和杨桃花了。
两人自从定亲之后,就不能单独见面了。即使见到了,不是当着大家的面,就是远远地互相看一样,都不能说几句私房话。
第三百一十七章 接圣旨惊霍大将军
陈桥感受到杨桃花的害怕,经常开导安慰。
陈桥就京城安慰杨桃花道:“桃花别怕,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大家都在一起,即使有困难,咱们也可以一起面对。放心吧,外面有那么多人,一定可以打退那些人的。”
杨桃花听了这话,微微放心,道:“说的也是,人有旦夕祸福,走一步算一步,过一天算一天。”
就算死,也能和家人和心爱的人死在一起,就不觉得害怕了。
陈桥这人心思活络,年纪又是五个结拜兄弟里面最小的,现在过上了安稳日子,又订了亲,更加开朗。经常去打猎,给杨桃花带来各种各样好吃的果子。
至于李瑞,哎,担心杜七妹,经常问宋明等人,不过听了宋明和陈桥的解释,才微微放下心里的焦虑。
李瑞今年十四了,是个大小伙了。经历这次事情,逐渐明白了很多事情。
现在杜七妹是贵人的孙女,他只是一个家境殷实的农家,有点配不上杜七妹。可一想到放弃杜七妹,他就心疼地睡不着觉。
最后还是陈桥看出李瑞的异样,问道:“你小子整日愁眉苦脸作甚?不是告诉你七妹他们很安全!”
李瑞挠挠头,面有难色道:“没什么!”
“哼哼,你这样能瞒得过谁啊!不就是担心跟七妹的婚事嘛!”陈桥当初不敢跟杨桃花表白提亲,也是这个样子,整日愁眉苦脸,心情忐忑。
见陈桥这么说,李瑞讪讪笑笑。道:“是啊,我觉得我配不上七妹!”
“那你就准备放弃?”陈桥问道,似笑非笑。
李瑞梗着脖子,反驳道:“当然不会放弃!我喜欢七妹,我这辈子只娶七妹!”他李瑞就是个倔脾气,自己认定的人,绝对不会放弃。之前的失落只是暂时的。
“既然如此坚定。你干嘛还患得患失的?”陈桥问道,李瑞这小子挺有趣的。
“我是怕岳父岳母看不上我。”李瑞苦笑道,挠挠头。没有半分头绪。
“看不上你,当初就不会答应定亲。你要是觉得自己配不上七妹,那你就好好努力,做一个配得上七妹的男人不就行了!”陈桥笑道。小屁孩钻牛角尖的样子,特别逗。
李瑞重重点头道:“对。我要努力,做一个配得上七妹的人,可……可我读书不行啊?”
“你不试试怎么知道!其实也不是只有读书可以,反正你尽力吧。你要是再不自信。当这次事情过后,好好问七妹,别再这里愁眉苦脸。让别人看到会笑话你的。”陈桥劝解道,“好了。已经做好饭了,走,回去吃饭。”
经过陈桥的劝解,李瑞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对,现在年纪不算大,他还有两年时间,好好读书,争取在娶七妹之前,考上个秀才。若是两年之内考不上,他就经商,给七妹赚多多的钱花。随便花,花不完!
山脚下的争斗,并没有影响到桃花谷和神秘山谷里面,所以躲在这里的人非常安全。
与此同时,晋武帝得到太医们验证的消息,药酒的确有大用,故而晋武帝立即命令兵部统计全国上下军营需要多少药酒,统一由户部拨款购买。这项旨意以及杜大山的身世,奖赏一一同发往西北大营。六百里加急,在七天时间内就到了霍大将军的手里。
此时广陵王距离晋县还有两天的路程,而杜大山跟李川,熊津两人运送五千坛药酒,还在前往西北的半路上。
路程很远,快马加鞭需要半个月,现在马车牛车运输药酒,短则一个半月,长则两个月。
杜大山没到西北,霍大将军接到了皇帝的旨意,愣是惊讶地半天没说出话!
药酒得到肯定,在霍大将军意料之内;他和吴将军,杜大山,以及王医官等人得到嘉奖,这也是在意料之内。可看到第三道圣旨,霍大将军傻眼了,事情太出人意料了!
广陵王?杜大山?
广陵王居然是杜大山的亲爹?杜大山居然是广陵王三十多年前失踪的儿子?
霍大将军摸了几根胡子,用力一拽,“哎呦”,真疼,不是做梦,这是真的。
霍大将军又把圣旨看了一遍,脑子里闪现出广陵王和杜大山的面容,撇开广陵王身上的那股妖孽感,这杜大山和广陵王的确有几分相像。
霍大将军专门叫来传达圣旨的周太监,颇有几分客气问道:“周公公,能否跟本将说说这广陵王的事情?”圣旨里虽然写了,但就那短短几句话,霍大将军还想了解更多一些。
周公公虽然是陛下信任的内侍,在别的地方,或许他还能摆摆架子,可在霍大将军面前,半点不敢摆架子,连忙躬身行礼,回答道:“回大将军,广陵王来京城,请求册封那失踪多年的儿子为世子,现在京城都在谈论广陵王及其世子。奴婢还听说,那世子在西北大营从军,就在霍大将军营里当差!”
霍大将军算算时间,这杜大山上次回去之后,应该没有跟他说假话,应该就是这次回去之后,广陵王才找到他的。
“多谢周公公。”霍大将军感谢道,“那广陵王是不是在京城啊?”
霍大将军对广陵王比对杜大山更好奇,想当年,他也是跟在广陵王身后混的。广陵王隐退之后,他才逐渐掌握兵权。他对广陵王的感情,十分矛盾。即佩服广陵王的才能,但又担心广陵王出山了,是不是就没他什么事儿了!
周公公回答:“广陵王随着陛下的圣旨一起去世子的家乡,不在京城,而且广陵王认了儿子之后,就会带人回广陵府,两年后再去京城。”
“这是为何?”霍大将军诧异,按理说,广陵王一家应该去京城谢恩啊!
周公公斟酌此举,最后小声道:“那广陵王世子出身乡野行伍,家里的妻小也都在乡村长大,勤劳朴实,相对应的,就不懂世家大族的礼数和规矩。广陵王特地跟太后求了几个礼数周全的嬷嬷,教导世子以及世子的家眷,故而陛下才同意广陵王两年后带人进京。”
第三百一十八章 客栈中再遇刺杀
听到这里,霍大将军了解大概,再次感谢周公公。
送走周公公走后,霍大将军感慨万分,第一次见杜大山的时候,杜大山是火头营的人,擅长炖肉,大大提高了西北大营的伙食水平,给了升了把总。
第二次见到杜大山的时候,则是杜大山上次带着药酒过来,没成想等到不久之后,再见到杜大山,那杜大山就是广陵王世子了!他见了,都得给广陵王世子行礼。
真是世事无常,杜大山的身世转变很快啊!
霍大将军收好圣旨,等到杜大山回来之后,再给杜大山嘉奖升官。因为有了广陵王这个父亲,奖赏地力度要适当提高一些。
吴将军在军营里,不费吹灰之力,升了两级,整天高兴地见牙不见眼,乐呵呵的。因为药酒的广泛运用,伤兵们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救活了上千个人。虽然购买药酒,需要额外出钱,各种药材用得少了,更加划算。
跟杜大山相熟的人,纷纷为杜大山高兴,不过更多的人则是羡慕嫉妒。
西北大营,因为皇帝的圣旨和杜大山的药酒,热闹一番。只是外面下着大雪,除了岗哨,大部分的人都躲在营帐里,吃着炖肉和大饼,讨论者杜大山的功劳,以及升迁的速度。
且说那杜大山带着恒七一行人,以及李川和熊津众位兵士,沿途护送这些药酒赶往西北。走到路,就路上就下了厚厚的积雪。
杜大山搓搓手,跺跺脚,问李川道:“咱们离西北还有多远啊?”
“咱们才走了三分之二的路程,还有三分之一!”李川沉声回答。“现在天气冷,我们是否继续前进啊?”
杜大山想想道:“去问问车马行的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