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吾名青鸢 >

第166章

吾名青鸢-第166章

小说: 吾名青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道姑原是和青鸢有些交情的道姑,雾罗。

雾罗虚手一扶,一股温和的力道就将男子抬起:“罢了,天赐麒麟竹花,不必多礼。”

男子原是郑家世子,郑麟竹。

他虽然不再行礼,却是保持着一脸的恭敬的谦和:“主上走之前,曾留言若遇到难处,可以寻前辈帮助。此次,还请前辈不吝赐教。”

第551章 雾罗神

雾罗的眸色暗了暗:“他还没有联系你们么?你们虽然看不见他,但他总是可以想法子主动联系你们的,哪怕一纸书信也好。”

郑麟竹摇了摇头,苦笑道:“主上这个人,前辈不是比我等还了解么。他现在正四处寻找着她,哪里有闲情顾得了我们这些他的手下。”

雾罗无奈的一笑,然而眉宇间却是一派宠溺:“他这个孩子,什么都好,但是遇到她的事儿,就成了死心眼儿。罢了,你们如今遇到什么难处了?连你这个天赐麒麟竹花都解决不了。”

郑麟竹正了正颜色,正色道:“不瞒前辈,我等将在三月后,突袭关中,攻打长安要塞——函谷关。函谷关乃是长安守城第一关,大魏自然派了重兵把守,打头的便是天赐玄武莲泉,钱武莲,副将乃是天赐龙游雪川,王游雪。”

雾罗噗嗤一笑:“我道是什么,不过是天赐玄武莲泉那个愣头小子。依你郑麟竹如今可拟地仙的修为,难道还怕了?”

郑麟竹的眸色更加无奈:“难道雾罗前辈忘了?自从以莲叶上一滴露水为体重生后,钱武莲便是不死之身。”

“那就把他的喽啰们都灭了,剩他一个光杆司令也惹不出大事儿。”雾罗不在意的笑笑。

郑麟竹摇摇头:“雾罗前辈,你可知,当年为钱武莲和孙落英重塑身躯的是谁?”

雾罗一愣:“我久不问世事,还真不知晓。”

郑麟竹深深吸了口气,才面色凝重的道——

“天枢子。”

雾罗瞳孔缩了缩。

一直保持了淡淡微笑的雾罗,终于有些变了脸色。似乎“天枢子”那三个字具有了无限的魔力,让她一时都有些发怔。

“居然是天枢子为他们重塑身躯?”雾罗失神般喃喃。

“正是。”郑麟竹苦笑道,“而且事后,传闻天枢子还有意钱武莲和孙落英收为了弟子,虽然只是凡俗记名弟子……虽然没有确切的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收徒……但也保不齐会时不时指点他们几手,甚至赐下一些宝物。”

雾罗的脸色白了白,她垂下头去,一时没有接话。

凡俗记名弟子,只是挂个师徒之名,比起正式弟子或是关门弟子,完全是一个地上一个天上的区别。

然而,只因为天枢子,哪怕是凡俗记名弟子,但凡拿出去也是三界排得起头脸的人物,足矣让场中之人忌惮不已,或者说,敬畏无比。

雾罗似乎想起什么,正色道:“貌似,只有孙落英一人拜师……好似钱武莲是自己拒绝了。说是要追随皇帝,守护大魏,无法跟随天枢子学道。”

郑麟竹不在意的一笑,似乎是听到了什么天下最好笑的事:“虽然传言纷纷,并没有当事人出来确认。但天枢子有意收徒,只怕整个三界惊才绝艳的人都要凑上去。难道钱武莲一个世子还能拒绝?那可是天枢子的记名弟子,连大罗金仙都只有眼红的份儿。前辈说钱武莲自己拒绝了,晚辈是万万不信的,只怕这三界也是没人信的。”

雾罗摇摇头:“虽然话是这么说,但钱家小子一向有些愣头青。如今孙落英拜师可以确认,她如今也跟随在天枢子身旁学道。但钱武莲一直守在大明宫,说不定真的没有拜师呢。若是他没有,那守护函谷关的就只是两个普通的仙封世子,凭你郑麟竹的地仙修为,还不是轻松拿下。”

郑麟竹一声苦笑:“钱武莲到底是不是拜师天枢子……这三界谁都没准儿……不怕万一,就怕一万。他不是天枢子的弟子,就一切好办。但如果他真的已经拜师,那借晚辈一万个胆,也不敢动他。”

天枢子的记名弟子,哪怕只是记名弟子,哪怕是否拜师都不确认的真相,就让天赐麒麟竹花忌惮不已,就让神明雾罗不敢轻易下手。

只因为“天枢子”这三个字,就具有了无限的震撼和威压,那是绝对的尊贵不可冒犯。

“前辈。您看……”郑麟竹试探道。

在知晓钱武莲二人被天枢子收为凡俗记名弟子时,可以说一瞬间,郑麟竹就失去了所有出征的雄心壮志,虽然他也是堂堂仙封世子,甚至他背后的主上也是那般风姿无双的人。但偏偏就听到“天枢子”三个字时,他浑身的勇气都被抽干时,而且他还瞬间宽容了自己的懦弱。

因为三界绝大部分人,只要听到这一点,都会做出和他一般的反应。

雾罗缓过神来,她有些古怪的瞧了郑麟竹一眼:“你们郑家背后的主上是那小子,莫非,尔等已经知晓天枢子是谁?”

郑麟竹慌忙俯身行礼道:“晚辈造次,并不知晓。只是主上每每提起天枢子道长,总是有一分忌惮和隐忍。能让强大尊贵的主上如此相待,晚辈猜测,天枢子道长也是九霄神界的人物。所以才敬畏不已。”

第552章 雾罗神

雾罗松了口气,沉声道:“罢了,只要不伤钱武莲那二人,只是把他们困在函谷关,让他们弹尽粮绝,自动退兵,也就怪不得我们了。”

郑麟竹点点头:“前辈说得是。我等准备智取。先分出擅长阵道的道士在函谷关提前布下阵法,将钱武莲一行困住。另外秘密分出一部分兵力饶过函谷关,偷袭长安。彼时,布阵的兵力再回转接应,里应外合,拿下皇城!”

说着,郑麟竹的脸上不由散发出激动的红晕,一股将相的豪气从他浑身散发出来。

雾罗笑了笑:“你们都是那傻小子带出来的,果然脾气都跟他差不多。这进攻长安,大逆不道的事,你也说得起劲。”

郑麟竹朗声一笑,指尖击打剑刃,发出一阵金铁清鸣:“主上尚且是逆天之人,我等自然也不能差了!”

“如此,我就静候佳音了。”雾罗温和一笑,便转身离去,同时指尖一道金光飞出,落到郑麟竹手中,“此乃困住钱武莲等人的阵法——冥囹血圄阵。拿回去好好参详罢。”

那点金光落到郑麟竹手中,幻化为一本古籍。

冥囹血圄,困仙缚神。十八地狱,重重鬼劫。

郑麟竹大喜,他恭恭敬敬的对着雾罗的背影躬身行礼:“谢前辈赐教。不过,前辈……”

雾罗的脚步一滞,但她也没有回头。

“关于主上……主上不见人影儿,我等用尽道法也搜寻不到,军中星官推测说,只有一种可能,便是成了孤魂野鬼。”郑麟竹斟酌着字眼,声音带了沉痛的顿挫。

雾罗的身形晃了晃,但也没有出声打断,显然这个令她也痛心的事实,她也是早就知晓,只是每每听旁人提起一次,就不免心痛一次。

郑麟竹蹙眉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军不可一日无将。我只是替主上跑腿的,并不能撑太久。雾罗前辈乃是神明,不知可有法子寻回主上?或者,哪怕是帮在下传递下书信军报也好?”

半晌的寂静。

若是青鸢和大魏诸人听到此言,定要惊诧无比。

因为最近风头大盛,势不可挡的郑家背后,竟然另有主使者。

竟让堂堂世家郑敬若神明,竟然便是那个九州无双的昆仑君。

雾罗终于沉沉叹了口气,哀然道:“孤魂野鬼隔绝六道,除非超脱规则之人可以看到他…………这三界超脱规则之人,扳指头都能数出来……我,亦是不够格的。”

郑麟竹浑身一抖,他眸底一点希冀的火焰迅速熄灭,最后变为了绝望的死灰。

“到底是谁,让主上成了孤魂野鬼。若是让我郑麟竹查到,定要将他……”郑麟竹狠狠道,他的指尖蓦地刺进了掌心,鲜血汩汩流出。

雾罗深深吸了口气,才能迫使自己平静下来。

她微微回头,似笑非笑:“有能力让那小子变成孤魂野鬼的人,就凭你这个仙封世子,就算知道了还能做什么?罢了。一切自有定数。”

郑麟竹一愣,旋即茫然的瞳孔扩大,无力喃喃:“对呀,我又能做什么……”

雾罗摇了摇头,也没有应话,就转身离去,只是她的步伐依然有些不稳,显然再次揭穿昆仑君成为孤魂野鬼的事实,也是让她心如刀绞。

第553章 雾罗神

曾经何时,那个唤她“罗姨”的昆仑君,在她雾罗眼中,早就成了一愣头小子模样的亲人罢了。

深深叹了口气,雾罗哀然的看向九霄,那儿是一切羁绊的起初,也是一切嗔痴的罪孽。

“三清呐,为什么偏偏他和她就不行呢?”雾罗呢喃,语调中含了无限的隐秘和寂寥。

然而这一句太过轻微,身后的郑麟竹并没有听清。

他只是从茫然中缓过神来,眸底再次盈满将相的坚毅。他看向道姑离去的倩影,再次放低了身段,恭恭敬敬的敛衫跪地,拜倒稽首:“恭送,雾罗上神。”

山谷中陷入了片刻的寂静。

半晌,雾罗的声音幽幽传来:“吾从未告诉汝吾的身份,汝如何得知,吾乃神明?”

郑麟竹的脸色愈发恭敬,他深深的将头拜首至地,清声道:“青要神山,帝之密都,有神雾罗,教引昆仑。”

山谷中隐隐传来女子的轻笑声,旋即万山归于静谧,只有山谷中瀑布泉水叮咚。

然而郑麟竹久久的没有起身,他依然恭敬的跪倒在地,瞳仁中有明亮的异彩流转。

雾罗,九霄神明。

掌管天帝密都——青要神山。

而让郑麟竹下拜的还有另外一点,便是雾罗不仅是天帝座下神明,更是抚养教导昆仑君长大的亦师亦母。

当年昆仑君在凡俗出生后,尚在襁褓中,便被接到了青要神山,得天帝旨意,青要山神雾罗负责教引。一来是教导基本的处事为人,二来也是护卫尚且年幼的昆仑君。

至此,昆仑君一日日长大,一日日继承神位,她视他为至亲,他也尊称她为“罗姨”。

这些在九霄神界都不算太多人知晓的二人关系,还是郑麟竹在见到雾罗后,处于衷心护主的考虑,令军中星官推测了雾罗身份,这才得知。

郑麟竹忠于昆仑君,自然也就对这位曾教引昆仑君长大的雾罗上神敬畏无比。

《山海经·中山经》:“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是多驾鸟。南望墠渚,禹父之所化,是多仆累、蒲卢。(鬼申)武罗司之,其状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齿,而穿耳以鐻,其鸣如鸣玉。是山也,宜女子。”

(这是山海经原文,为了小说需要,将武罗改为了雾罗。)

山谷中静谧如昔,泉水叮咚,鸟兽谐鸣,一派湖光山色,谁也不知道这一次二人的会面。

正如谁也不知道,即将到来的九州巨变。

郑家入主关中,十万铁骑,长安告急。

延续百年的大魏国运,终于走到了尽头。

夜尽天明,似乎黎明正在地平线孕育。

敬天十三年十一月。初冬。

秋意尽,朔风卷地起。北方已经是寒霜冰冻,似乎今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

郑家举兵三十万,道士十万,连连攻破关中延边州县,将陕州在内的若干地连为了一线,成合围之势,将关中平原围了个水泄不通。

十一月廿五。霜冻。

大魏举兵四十万,道士五万,留下道法最为高强的钱武莲、王游雪死守函谷关,以大将军沈修阳带兵,主动出函谷关迎击郑军,与郑交战于淮水平原。

两军交战,夕阳如血。

历代的史书家都难以描摹那场战争的惨烈,只是之后淮水平原千里血红,整整一个冬天的积雪凝冰都是鲜艳的嫣红。

十一月廿五。

大魏败。

沈修阳率残军退入函谷关死守。以钱武莲、王游雪守关。

郑军并未追击。只是于函谷关周边方圆百里驻军,将函谷关整个包围起来,大有困死大魏的企图。

长安第一关,函谷关,告急。

九州风雨满楼,大魏局势动荡,隐藏于大地之下的变动终于响彻云霄,暗流涌动于面,谁也再没有心情去追究谁是君谁是逆臣,只是天下人的眼睛,都看向了函谷关,看向了郑与魏。

天下逐鹿,王者将出。

大明宫。因为战局的不利,金碧辉煌的宫殿显得很是压抑。没有任何丝竹之音,时不时路过的官员都是面色铁青,显然连日大朝都被君王叱骂了。

第554章 帝圣力

而在京城北郊,一处重兵把守的山清水秀之地。

天坛,乃是大魏皇家祭天所在,可谓国之重礼所在。

(科普下天坛历史:北京天坛最初为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而建的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实行四郊分祀制度后,在北郊觅地另建地坛,原天地坛则专事祭天、祈谷和祈雨,并改名为天坛。)

此刻,天坛恢弘精美的汉白玉龙道前,一抹明黄色俊影负手伫立,看着那天坛之上的祈年殿出神。

而在他身后,则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