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易经 >

第7章

易经-第7章

小说: 易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煌遥皇且裕戆捕铱杀R病!∫自唬骸浩渫銎渫觯涤诎!!ā

〃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言致一也。〃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 危以动,则民不与也; 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 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 易曰: 〃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第六章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其称名也,杂而不越。 於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子曰:〃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第七章

易之兴也,其於中古乎? 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是故,履,德之基也; 谦,德之柄也; 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 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於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 困,穷而通; 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

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 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第八章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注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曲要,唯变所适。

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於忧患与故,无有帅保,如临父母。

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曲常。 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第九章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 初辞拟之,卒成之终。 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

噫! 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 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二与四位,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 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 其柔危,其刚胜邪?

第十章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第十一章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 当文王与纣之事邪? 是故其辞危。 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 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第十二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

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

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未来。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

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 或害之,悔且吝。

将叛者,其辞惥,中心疑者其辞枝,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易经·说卦传》

第一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神明而生蓍。

观变於阴阳,而立卦;发挥於刚柔,而生爻;和顺於道德,而理於义;穷理尽性,以至於命。

第二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第三章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第四章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 日以遯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第五章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 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 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 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 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第六章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姤遤乎火; 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第七章

乾,健也;坤,顺也; 震,动也; 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第八章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第九章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第十章

乾天也,故称父,坤地也,故称母; 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 坎再索而男,故谓之中男; 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第十一章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於地也为黑。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敷、 为大涂、为长子、为决躁、为苍阆竹、为萑苇。 其於马也,为善鸣、为遤足,为的颡。 其於稼也,为反生。 其究为健,为蕃鲜。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 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 其於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 其究为躁卦。

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輮、为弓轮。 其於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 其於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於舆也,为丁躜。 为通、为月、为盗。其於木也,为坚多心。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 其於人也,为大腹,为乾卦。 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其於木也,为科上槁。

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蓏、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 其於木也,为坚多节。

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 其於地也,刚卤。 为妾、为羊。

《易经·序卦传》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物穉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 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 比必有所畜也,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 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 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 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 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 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 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 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 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 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 遯者退也。 物不可终遯,故受之以大壮。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 伤於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 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 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 夬者决也。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 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 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 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 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 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 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 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 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易经·杂卦传》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

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屯见而不失其居。 蒙杂而著。

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

大畜时也。 无妄灾也。

萃聚,而升不来也。 谦轻,而豫怠也。

噬嗑食也,贲无色也。

兑见,而巽伏也。

随无故也,蛊则饬也。

剥烂也,复反也。

晋昼也,明夷诛也。

井通,而困相遇也。

咸速也,恒久也。

涣离也,节止也;解缓也,蹇难也;睽外也,家人内也;否泰反其类也。

大壮则止,遯则退也。

大有众也,同人亲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过过也,中孚信也;丰多故,亲寡旅也。

离上,而坎下也。 小畜寡也,履不处也。 需不进也,讼不亲也。

大过颠也。 姤遇也,柔遇刚也。 渐女归,待男行也。 颐养正也,既济定也。 归妹女之终也。 未济男之穷也。 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