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千秋英雄 >

第15章

千秋英雄-第15章

小说: 千秋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摸着石头过河,弄不好就是尸积如山、血流成河,这如山一般的重任,他觉得有点透不过气来。

议事厅前,龙锋下马,将缰绳丢给罗山,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手心已经是汗湿了。站在议事厅的台阶上,他定了定神,对巴岩说道:“传我命令,从即刻起关闭城门,都尉以上将领立即来议事厅领命。”

巴岩应声上马飞驰而去。

正文第二十六章初试锋芒(一)

更新时间:2011…9…715:47:20本章字数:4316

从城门关闭的那刻起,江州城上的守军就已经进入了临战状态。

江州城宽大的议事厅里,龙锋全副披挂居中而坐。他面前站立的是巴国全部战将。他将这些天以来,已经熟悉的面孔又在看了一遍,大声的对他们说道:“这一仗关系到我们巴国的生死存亡,同样也关系到在座的每一个人的命运。捍卫我们虎族的荣誉就要靠我们了。”

“愿为大王效死!”众将轰然应道。

“不是为我,是为我们的巴国。”龙锋又强调了一下。

“把沙盘抬上来!”随着龙锋的喊声,罗山、巴岩带着几个侍卫将他们制作的一个简易的沙盘抬了进来。这沙盘做在一张大桌面上。一放定,众将领就围了上来。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东西,觉得很新奇,不大的地方,似乎有山、有水还有城池。

“这就是江州?”王子鹰指着沙盘正中的城堡问道。

“是的!这就是我们的江州。你们来看,江州城一面临水,两面环山,只有西面对着川中平原。江州依山而建,地势险要,我们虽然相对人少,但秦军只能把进攻的重点放在西面,敌军虽有十万,但他们并排不开阵势,……”众人的目光随着龙锋的手移动和讲解,脑子里顿时都有了一个立体直观的概念。见龙锋说得轻松,大伙的表情也跟着轻松起来。

“这么看来,秦军越多也只是来送死的越多罢了。”威虎营都尉笑着说道,他这么一说,一干将领全都笑了起来。

“我们切不可大意,尽管如此,秦军可不是纸老虎,不过这一次,我们要让他们在江州城下知道我们的厉害。”说道这里,龙锋肃容喝道:“众将听令!”

“但凭大王差遣!”众将立即分列沙盘两旁,齐声应道。

“从即刻起执行三条军令!”

“违命不遵者斩!”龙锋屈下一个手指。

“临战畏缩者斩!”龙锋屈下第二个手指。

“救援不力者斩!”龙锋又屈下第三个手指。

这也是龙锋有生以来第一次颁布如此严厉的命令,连续三个冷冰冰的‘斩’字,一扫刚才轻松的氛围,立时又将众人拉回到大战在即的紧张之中。

“谨尊王命!”

说完这些以后,龙锋将目光在所有的将领身上又扫了一遍,原本就安静的议事厅此刻更是鸦雀无声,众将领们如铜浇铁铸一般的钉在地上纹丝不动。良久,龙锋才大声喝道:

“王城亲卫统领巴鹰、威虎营都尉李铮、威风营都尉鄂锐、神射营都尉龚贵,神机营都尉王林。”

“末将在!”王子鹰带领四名都尉应声出列。

“巴鹰你领王城亲卫一千,另率四营士卒共计七千人马驻守西门,西面城墙不足排开七千士卒,怎样轮番守城,你等见机行事。弓、矢、弩、箭及各项守城物资由本王亲率中军督应,你等要让西门成为铜墙铁壁,不能让秦军前进半步。”

“得令!”

“骁骑营都尉朴正!”

“末将在!”

“你率本部人马,改骑兵为步卒负责东门守卫!”

“得令!”

“新一军千夫长杜飞!”

“末将在!”

“你率新一军负责南北两向的防务,兼策应东、西二门。”

“得令!”

龙锋一气安排完之后,望着眼前这些将领,良久,才缓缓的沉声说道:“神兵——这是无数虎族的先辈用生命和热血换回来的光荣称号,究竟你们还配不配,你们说!”

龙锋的话一说完,议事厅一片沉默,这是一种可怕的沉默,像是某种爆发的前奏。一时间,连空气似乎都已经凝结住了。

“我想知道你们的血是不是热的?我想知道面对秦军这样一支真正的百战雄师,你们还有没有必胜的信心。”一直是缓缓而言的龙锋,突然声调提高了不止八度,厉声的问道:“有没有?”

“有!”众将领齐声轰应,声音如同火山喷发时的岩浆。

“去吧!去到各自的岗位上,去让你们的刀剑告诉秦军吧!”龙锋一挥手,已经被煽得激情肆意的一干将领都像上足了发条转身而去。浑身的劲力似乎都发泄在了地上,一个个牛皮靴子将青石地板踩的嘎嘎直响。

……

“大王!如何安置末将?”

龙锋寻声望去,原来是王宫禁卫统领老将军樊忠,于是对他说道:“老将军还是司其旧职。”

“大…大王!莫非嫌末将无用了?”老将军樊忠心情激动问道。

“老将军这是说那里话?王宫重地还得倚重将军才是。”龙锋安慰的说道。

“大王,末将虽已年过五旬,但仍能开硬弓、骑劣马。大敌当前,你将末将搁置后方,我…我…”老将军樊忠一激动,连话也说不出来。

“既然老将军如此忠勇,那就你带三百王宫禁卫维持城内秩序,在秦军攻城之际负责疏散和隐蔽城内百姓,防止百姓为秦军流矢所伤。”

“大王!末将要求上阵杀敌。”

见老将军樊忠依然倔强,龙锋正色的说道:“维持城内秩序及疏导、隐蔽百姓也是一等一的大事。”

“那末将领命!”

龙锋望着老将军樊忠倔强的身影,笑着摇了摇头。

……

就在秦军渐渐逼近的时候,江州的方面也在积极的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这天,氏族勤王的兵丁又陆续到了几千,龙锋还是按照先前的方法将老弱剔除,只留下的青壮年,但这次没有让他们单独成军,而是被被迅速分散安插到各营之中。

因为已经没有时间再训练,只能是让他们在战争中学习战斗。龙锋还命各营抽调一些老兵作为骨干充实杜飞的新一军,用来加强新一军的战斗力。

***********************************************************************************

小马在此感谢失落疯子以及一天看书五个小时等朋友帮我查找资料。今天有朋友提出对茶叶的疑问,这个小马查证过,茶叶在我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而且在先秦时期的巴蜀他们就有饮茶的习惯。

正文第二十七章初试锋芒(二)

更新时间:2011…9…715:47:20本章字数:3973

一天就这么紧张而又平静的过去了。

傍晚,血红的太阳像是溅落在群山的怀抱,余光、晚霞依然在极力的延伸,在天边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条状,线状,块状……

景色如此之美,龙锋却没有半点欣赏的心思。伫立城头,他的思绪走得很远……

刚刚才几天的功夫,就让他真正的尝到了恍如格世之感。随着责任和压力的增大,此时的他少了些对铁血豪情的渴望,多了几分紧张和不安,毕竟十几万人的身家性命于一肩,这种无形而又巨大的压力,又岂能是两个沉重二字所能盖括。

大战在即,再也不是一句话,而是实实在的在迫在眉睫。

第二天下午时分,城墙哨楼之上的哨兵发现秦军侦骑的身影,龙锋吩咐下去,加强警戒、不用理他。傍晚秦军大队人马终于来了,龙锋带着随从侍卫登上西门的制高点远眺,只见西边黄尘满天。

入夜,江州城外的旷野上,已经四处都是秦国士兵燃起的篝火,一眼望去数量多的是数不胜数,看上去似乎已经远远的遍布到了山的那头,仿佛已经形成了一个半圆,包围着自己的这座孤城。极远处仍然有几条火龙在蜿蜒而来,估计是秦军的后续部队。在黑夜里,这无数的篝火它们就像猛兽血红的眼睛,凶狠的窥视着这座城市——江州。

秦军大营。

司马错着一身青色的袍服在帐中徘徊,大军前进的速度比他预想的要快得多,只用了一般的时间就已经到达了江州城下。虽说一路上毫无抵抗,但这也和属下的将领以及士卒们那种求战心切的心理分不开,因为行军速度加快了一倍。

行军速度超快,司马错没有去制止,甚至还有意无意的让他的属下你追我赶,司马错知道,这样有利于保持旺盛的斗志。因为他知道休整已久的秦军,精力被憋得无处发泄,面对他们的最后一战,无须再做任何的战前动员,现在士气已经高昂到了及至。就像一辆隆隆启动的巨型战车,可以碾碎任何敢于阻挡它前进的东西。

即将展开平定川中的收官之战,现在已经是万事具备,但作为一军统帅的司马错,此时不知怎地,心里却有种隐隐的不安。一路上未遇到抵抗,这让他心里有点不塌实,司马错宁愿巴国人节节抵抗,然后自己率军逐一击垮、击碎他们,将虎族的人信心在这一次次的铁拳击打下逐渐的丧失,直至最终大兵压境,逼降他们。

据这些天的斥候侦察回报,江州城不见丝毫异像,秩序井然,各地勤王兵丁、粮草源源不断赶往江州,各种迹象都表明,巴国人是想要负隅顽抗。这些都没有引起他的重视,在他看来,巴人想重演一场螳臂挡车的笑话。直到今天蒙哲回来,一场小规模的接触战,虽说全歼了巴人,但自己也死伤惨重,这让他不得不对巴人的战斗力要重新审视了。

鱼虽我欲,但刺多毕竟不爽。

司马错不由想起了数月之前的咸阳庭议,当时朝廷之上有两种意见,自己和张仪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自己主张秦国应该先去攻打蜀国,可是张仪却反对说:“不如先去攻打韩国。”

秦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

张仪回答说:“我们先跟楚、魏两国结盟,然后再出兵到三川、堵住缑氏山的通口,挡住屯留的孤道,这样魏国和南阳就断绝了交通,楚军逼进南郑,秦兵再攻打新城、宜阳,这样我们便兵临东西周的城外,惩罚二周的罪过,并且可以进入楚、魏两国。周王知道自己的危急,一定会交出传国之宝。我们据有传国之宝,再按照地图户籍,假借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天下又有谁不敢听我们命令呢?这才是霸王之业。至于蜀国,那是一个在西方边远之地,野蛮人当酋长的国家,我们即使劳民伤财发兵前往攻打,也不足以因此而建立霸业;臣常听人说:‘争名的人要在朝廷,争利的人要在市场。’现在三川周室,乃是天下的朝廷和市场,可是大王却不去争,反而争夺戎、狄等蛮夷之邦,这就距离霸王之业实在太远了。”

自己当时立即反驳说:“事情并不像张仪所说的那样,据我所知:‘要想使国家富强,务必先扩张领土;要想兵强马壮,必须先使人民富足;要想得到天下,一定要先广施仁政。这三件事都做到以后,那么天下自然可以获得。’如今大王地盘小而百姓穷,所以臣渴望大王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因为蜀国是一个偏僻小国,而且是戎狄之邦的首领,并且像夏桀、商纣一样紊乱,如果用秦国的兵力去攻打蜀国,就好像派狼群去驱逐羊群一样简单。秦国得到蜀国的土地可以扩大版图,得到蜀国的财富可以富足百姓;虽是用兵却不伤害一般百姓。并且又让蜀国自动屈服。所以秦虽然灭亡了蜀国,而诸侯不会认为是暴虐;即使秦抢走蜀国的一切财富珍宝,诸侯也不会以秦为贪。可是我们只要做伐蜀一件事,就可以名利双收,甚至还可以得到除暴安良的美名。

今天如果我们去攻打韩国,就等于是劫持天子了,这是一个千夫所指的恶名,而且也不见得能获得什么利益,反而落得一个不仁不义的坏名。干天下人不愿做的事情,实在是一件危险的事。这其中危险在于: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同时齐是韩与周的友邦,周自己知道要失掉九鼎,韩自己清楚要失去三川,这样两国必然精诚合作,共同联络齐、赵去解楚、魏之围,两国会自动地把九鼎献给楚,把土地割让给魏,这一切大王是不能制止的,这也就是臣所说的危险所在。因此,攻打韩国是失策,先伐蜀才是万全之计。”

秦惠王说:“好的!寡人听你的。”

……

风云际会,得遇如此明君,我要是不能作出一番经天纬地业绩,又怎能对得起平生所学。

想到这里,司马错信步走出帐外。只见宽数里,纵深十余里的旷野全是秦军营帐,旌旗猎猎,刁斗森严。地上的篝火与天上的繁星重重叠叠、交相辉映,甚为壮观。有如此威武之师,相信就是任何人都会凭添几分豪气,更何况统军之将是大秦名将司马错。

“大将军!”

司马错回头一看,原来是随军参议景仲之,于是问道:“景参军有话要说?”

“大将军!巴人据险扼守,根据斥候侦察回报,城内守军调度有方,我等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