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无上妖君 >

第225章

无上妖君-第225章

小说: 无上妖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疮痍的大地上,却十分热闹,来往的商队络绎不绝,一线天被劈开,让前往西海的商路一下子变得直接起来,穿过一线天,可以直接往西,交通的便利,让诸多大商队也愿意通过这里。
    更为重要的是来见识一下神仙大战,看着那深深的沟壑,遍地的伤口,都会给人深深的震撼,除了前来见识,更多也有修士希望再次修炼,磨砺自己的剑意,或是体悟这种意志。
    强者交战极为少见,何况这种旷世大战,就是对如意真仙也有借鉴的作用,因此像楚皇子他们这样在裂谷前眺望的身影并不少,都是希望借助交战遗留下来印记更进一步。
    易城,经历了七年前那一场大战,四周群山被夷为平地,重新建设之后的易城也比原先更为恢宏壮阔,如今易城已经是一条黄金商路上的明珠,商队来往,还有修士慕名而来,有希望斩妖除魔的,也有怀着其他目的的。
    无论什么目的,易城的人流量是过去的数十倍不止,每天清晨等在城门外要进城的队伍能够排到几里外。
    常子明一行人身份特殊,很快就进了城,来的王府。
    十年前,赵郡王参与了擒拿赵王、杀害真阳老祖的事件之,赵天德逃回去之后,欲派大军征伐,却被皇室阻拦,令赵郡王进京,赵郡王不予理会,皇室才派军前来,削除赵郡王的官位、职位,欲收回封地。
    而赵郡王也宣布脱离赵国,独立为一个小王国,双方在一线天外大战三年。
    七年前那一战,让皇室不得不下令大军撤退,承认赵郡王的独立,而且,赵国内,大量流寇作乱,商路受到威胁,皇室不得不加大力度清剿流寇,也没有更多力量来牵制赵郡王,至今相安无事。
    赵郡王真名是赵天启,便以“天启”为年代,以“易”为国号,如今已经是天启十年,赵天启坐在王宫殿内龙椅上,接见了楚皇子、常子明。
    十年时间,岁月已经在赵天启身上留下了痕迹,两鬓斑白,他不是修炼之人,虽然有丹药滋养,可这十年事务缠身,他尽职尽责,老的也比寻常人快一些。
    精神奕奕,脸上带着笑容,赵天启看着楚皇子、常子明,他知道楚国来此的目的,正因为如此,他才异常高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零二章 儒门来人
    在赵天启于王宫之接见楚国皇子、常子明的时候,易城之外,十多匹红鳞马缓缓行来。
    “萧师弟,这里就是易城了,比起几年前,变化了很多啊!”容貌没有太多变化的梁都骑着红鳞马跟在一个青年身边。
    “父亲这次让我过来,就是希望在赵国重新弘扬我儒家化、精神,还要梁师兄多加提点才是!”青年一身华服,腰间佩玉,挂着长穗剑,极为英俊儒雅,身后十多个侍卫,都是护卫他周全的。
    梁都微微笑着,虽然青年语气谦虚,可却没有丝毫让自己提点的意思,梁都也知道自己这个“师兄”的分量。
    “常子明,不知道这几年你过得怎么样?利用我父亲留下的名声,窃取了儒家的权柄,还想杀我,这个仇,我一定会报的!”梁都的脸颊有一道伤疤,那是十年前他偷听到常子明投靠了妖王之后,逃跑时,被常子明追杀留下的。
    幸好,他当时虽然年幼,可也不傻,背着常子明培养了自己的人,借助这些人的力量,给他逃出了西域境,再之后,他偶遇了儒家派来梁州境内的儒家强者。
    梁都父亲原先是西域境内出名的大儒,极有名声,在儒家也是有些地位,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他拜在了那个大人物手下,甚至,还说动了那位人物,让自己带着其幼子回到赵国。
    易城,梁都看着那越发宏伟高大的城墙,他虽然流落在外,却很注意这个国家发生的事情。从这里出去的商队,会把这里发生的一切不经意的散播出去。
    “白莲门和赵国皇室勾结的事情已经被很多道门知晓了,赵国皇室地位摇摇欲坠,失去了诸多道门支持,就要培植起一个新的势力来取代它。”
    青年望着宏伟的城墙自言自语,他的话不仅是说给属下听,更主要是说给梁都。他知道梁都很这座城里的一些人有仇恨,但他没有,没必要和一个有强者支持的势力为难,那路途的可怕场面,已经给了他警告。
    他是来这片土地宣扬儒家思想,张扬儒学的,就需要得到统治阶层的支持。梁都的仇恨只是“小我”,而他心有的是“大我”。这次西行,也不仅是传播儒学这么简单,这是儒门给他的一次考验,看他有没有“治世”的能力,暗一定有儒家强者紧随,记录他的言行举动,反应回学府,来进行评测。
    梁都经历了那些磨难,心思也变得深沉许多。面容带着笑意,“易城背后是那位妖王,若不是正阳老祖被斩杀,恐怕已经有诸多道门对他们下手,易城已经和妖族绑在一起,而灵城繁华,又崇尚儒道。才是儒家在赵国崛起的关键。”
    青年笑了笑,他知道梁都是告诉他,易城这个地盘,是不可能被儒家插手的,儒家要发展,只能往繁华明之地转移。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既然来了,也要去试试,至少看着这易城有何厉害人物。”青年淡淡道,驭马进城。
    清月别苑外,已经不再是郡王府,在那一战之。易城被毁去大半,郡王府也在其,后来易城重建,王府也建在了央城区,远离了清月别苑,这一片区域,已经被禁军五步一哨、十步一岗的围住,隔离开寻常百姓。
    能够在这片区域居住的,都不是普通人,除了权贵之家,还有修炼之人,聚成了这么一片独特的地方,人虽多,却一点也不热闹,反而很是冷清,安静,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因为谁也不敢惹恼了清月别苑内的主人。
    今天又是清月别苑内的主人讲道修法的日子。
    清月别苑门外,一株九丈之高绿莹莹的桂树摇曳绿芒,树叶随风摇曳,树下有一方青石台,石台上有一个蒲团,早已经有慕名而来的修士坐在别苑门外空地,不敢喧哗,静静等待。
    这种情况是五年前出现的,每个月的十五,清阳别苑内的主人都会出来坐在蒲团上讲一些修炼之法,若是普通妖怪,这些修士一定嗤之以鼻,可是这里面的妖王可是斩杀了正阳门老祖的存在,而且所讲的东西并不深刻,给了很多修士启迪,自然被众修士趋之若鹜。
    特别是一些散仙,自己摸索,终究不如仙门弟子,有师父引导,可以少走弯路,他们可没有传承,一切都需要自己领悟,修道之路,有时候一句话就能打开一扇门,开启一片新天地,这些免费的讲道,更是大受欢迎。
    在心里,这些修士已经不再觉得别苑里的是妖怪,而是得了道的妖仙,天庭里也还是有妖仙的,这样一想,束缚在这些修士心里那种“斩妖除魔”是正道的想法也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推崇。
    这就是实力,带来的一些变化,若宁无缺没有斩杀正阳门老祖,这些修士一定会打着斩妖除魔的旗号,反抗宁无缺。
    当然,除了实力,还有宁无缺展现的一些手段,杀掉正阳门门主,却让正阳门带走了尸体,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而王府又宣传一些仙神之不缺乏妖王成仙的故事,这就大大降低了民众、修士对妖怪的恐惧、敌视。
    在赵国内,还是有妖怪的,宁无缺收服他们之后,约束起来,慢慢改变妖族在人族之的印象,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才会没有太多修士反抗,当然,反抗的都神秘消失了。
    东胜神州远比西牛贺洲明多了,对已经修炼到一定程度的妖王而言,吃人有伤天和,很少会做那样的事情,真正祸乱的是那些没有修炼之法,只凭本能吸血吃肉修炼的小妖小怪,这就和妖族不行教化有着很大关系。
    绿莹莹的桂树遒曲如龙,不是凡俗,闪耀着绿芒,树叶泛着粼粼的光,有一个背剑傲气的青年盘坐在最前方。
    “就是他,乃是八仙之一吕洞宾上仙的记名弟子。”有修士指着青年议论着。(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零三章 讲道
    “纯阳子仙师的记名弟子么?”
    有新来的修士问着,看向那个气息浑厚,剑气缭绕强盛的青年,在这里听道的,并不是固定的修士,真正会坚持来这里的,只有一些定居在这片地方的修士,都是投靠了赵天启的。
    这听讲的人里,甚至还有妖王,初始人们还奇怪,后来又觉得正常,里面的不就是一个厉害的妖怪么。
    “嗯,其实谁也说不准了,都十多年过去了,听闻当年纯阳子仙师会收他,还是有些故事,也只是随便传了他一些修炼法门和剑法而已,五年前里面的妖仙大人第一次讲道时,他出来挑战,却被妖仙大人一指打败,之后每个月都会出现在这里,向妖仙大人挑战,真不知道谁给他那么大勇气的。”
    “他已经渡过了雷灾,又是少见的剑修,战力可以媲美寻常九劫地仙,可惜,还是被妖仙大人一指击败。”
    “那是,那片战场还残留的剑气、戟光,我看一眼都觉得可怕。”
    “何止是你,听说有九劫地仙不信邪,硬闯进去,直接被那里的剑气戟光搅成了碎片,直接魂飞魄散。”
    背剑的青年对周围议论声音充耳不闻,盘坐着,自有一股傲气,他一定会用自己的剑击败那个妖怪的,这是一种信念!
    剑修,并不是简单的一个词,那是以剑为精神,以剑为生命,有一种如剑般执着向前的信念,才能接触到剑修之道,而寻常用剑的修士,并不能成为剑修,只能御剑,而不会御剑术,剑修最简单的就是御剑术!
    “嘘,门开了!”
    清月别苑,厚重的铆钉漆红大门缓缓打开。一身洁净白袍,披散紫发的宁无缺迈步而出,身后跟着仆役服饰的赵杰,面色木然。
    没有多余的人,两道身影出来,别苑门前近百修士自觉闭上嘴巴,静下来。
    径直走到桂树下石台蒲团上盘膝坐下。没有多余的废话,宁无缺就开始讲起道法。
    宁无缺不是圣人。讲的道也不是什么高深道法,自然不会有地涌金莲、天降金花之类的异象,可却也让诸多修士听得如痴如醉。
    宁无缺讲道,讲的是自己修炼之路,从自己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四个凡俗大境界,再到地仙这个特殊的境界,太乙散仙、如意真仙,如同对自己走过的路的一遍遍回忆,翻看。
    七年前那一战。宁无缺虽然斩杀了正阳老祖,可一样受伤不浅,特别是正阳老祖临死前劈进他体内的浑厚仙气,难以驱散,时不时折磨着他,五年前,他想到了用这种方式来疗伤。
    重走自己的路。宁无缺一遍遍印证自己的道,有了更多的体悟,将化雷神通、《太阴诀》、《荒体》融为一体,逐渐熔炼掉那一团纯阳仙气。
    讲道,不仅仅是为了讲道而讲道,更多的是悟道。讲自己的道,是明悟己心,念头通达,在这种状态下,才能更好的悟道。
    晶莹的桂树摇曳,随着宁无缺讲道而弥漫下丝丝缕缕的绿气,柔和的光芒笼罩而下。滚滚天地元气汇聚在这里,甚至有修为临近突破关口的修士豁然开朗,吸纳滚滚元气,就地突破。
    宁无缺有些虚无缥缈的声音,不断讲着各种法,各种道,并不拘于一格,从妖、道、儒、法、佛、阴阳等等都有所涉及,就如同他自己也从不拘泥于形式一样,他的道也是自由灵活多变的,而不是死板,没有活力的道。
    这几年因为受伤,他闲来无事,阅读了藏在易城内的大量书籍,对东胜神州的历史人、神话传说、诸子流派、百家争鸣都大量涉猎,知识容纳量绝对比那些大儒还要丰富,而这些知识,又有他自己的理解,再讲解出来,带着他自己的印记,形成自己的道!
    识海之,《太阴诀》暗淡的妖已经全部被银光充斥,讲道之,宁无缺的神魂也越发凝练,已经将妖悉数炼化,而代笔着天罡三十六变的三十六个道,也闪耀如星辰般的璀璨之光,缀在识海只是,宛如明亮的天空。
    天罡三十六变,除了斡旋造化、逆知未来、导出元阳这三门涉及造化、时间、元阳的道法还没有完全领悟之外,其它道法都有所小成,前二者是金仙强者才有机会推演的无上法则,而导出元阳则是元阳天下晋升金仙的一种方式,也是金仙才能御使的手段,宁无缺就算领悟了,也没用。
    大战之后的沉寂,宁无缺本就天资绝佳,又有了这么久的时间,静下心来修炼,成效自然不是寻常人能比的,虽然还没有晋升元阳天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