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清宫升职记 >

第146章

清宫升职记-第146章

小说: 清宫升职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太君心里明镜儿似的。儿孙们胡作非为之时这位年过古稀的老太太处心积虑,力求让贾家的富贵延续下去。

她的努力却是个悲剧。

她最主要的精力,没有放在教养儿孙上。贾宝玉病个一两天,她便心软了,依旧放任他我行我素。总想着贾宝玉还小,日子长着呢。至于其他的儿孙,除了贾兰能让她提提之外,其他人根本连看都不看一眼。史太君的法子,是从姻亲上借力。

四大家族能走到今日,是互相结亲,互相扶持的结果。出年送贾元春进宫是即是依照这个思路,如今还得这么办。

贾敏刚去世那会儿,林如海遭逢丧妻之痛,林黛玉有幼年丧母之悲,正是需要父女相守、互加安慰之时,她便急三火四的打发人接外孙女,固然是因为心疼女儿,移情到外孙女身上,另一方面也是不想和林家断了亲戚的意思。

将黛玉与宝玉安排在一处,同吃同睡,史太君打的就是两玉结亲的主意。外孙女做孙子媳妇,不但能全了她的爱女之心也能保证贾家内宅的权力始终掌握在她的手里。当然,林家五代列侯林如海连任数年盐政,家资富饶,也在她考虑之内。

随着林岳崛起,这桩婚事就更加必要了。

恰逢元春遭贬,她表面镇定,心中的急躁苦涩当真是难以言表。

王氏忙着计较那妃位,史太君想得更加深远。

为何是撤去封号、降为嫔?

元儿的封号是“贤”,特地把这个封号去掉,那不摆明了说元儿“不贤”?

元儿何事惹得皇上如此动怒,要下旨说她不贤?

薛宝琴之事?

或者是贾家?

史太君吓得晚上睡不着觉,白天却要端着园公夫人架子,做处事不惊模样。

她另有一重心事:眼下京城各家怕惹火烧身,无暇多想,一旦回过味儿来,贾家的脸面都丢尽了!贾家的女孩儿还能嫁出去?贾家的男儿还能娶着好媳妇?结不上好姻亲,贾家可就一点儿希望都没了。

所以,史太君急着与林家定亲,林家的势、财、名,都是贾家需要的。有这样一桩婚事转移人们的视线,那封号被撤的影响也就没多大了。

此事本是她多年筹划,眼看便要实现,谁知在节骨眼上,一向喜爱的外孙女给她来了这么一出。

掌权久了,史太君和很多人一样,刚愎自用,偏心虚荣。自称老废物,那是自信之极的表现,实际上决不容别人挑战自己权威的。

心里的急火加上自觉被黛玉忤逆,情急之下,说出那样几句话来,却是心底真实想法。

熏玉脸色大变。

“老太太,这不是玉儿一个女孩儿家能听的话,玉儿告退。”

史太君话一出口,便知自己冒失了,见黛玉颜色更变,心下大悔,忙叫道:“玉儿!”

黛玉停步。

史太君流泪叹道:“是外祖母太急了。只是你这个孩子……唉!也怪我,从小你在家住着,三天两头儿的生病,身子弱得很。我便极少教你家常过日子的门道儿。后来病好了些,又时常不在我身边,想教也教不着。想来你也不知道银子的用处、该怎么花。大家子的小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哪里明白这些呢?”王氏等人跟着打圆场,“老太太一心为着姑娘……”贾家这一场戏,在姚颖心打发人来接黛玉回家之后方才落幕。

林贾两家人,注定这一日都要在思索中度过了。

紫禁城。

三月初二要举行殿试,因此皇帝今年尚未移驾畅春园。

唐果觉得,比起畅春园甚至是自己那温泉庄子来紫禁城真不是个宜君的地兄。不旦夫君大人有公事要忙,她陪着便是。

大虎几只越发的威武雄壮了。

可能是原生态的关系,大虎、二虎比唐果前世在电视上看到的,要大些,威猛些。两只的身长过丈,身高得有一米多。它俩往那儿一站,威风凛凛,百兽臣服。

圈在宫殿里太憋屈,唐果每天都带着它们出去逛。宫里的女人最近安生得很,紫禁城的出行环境得到了很天改善,没那么多人带着香气请安—带着四只猫科动物,基本是无人上前了。唐果终于能边走边看边思考。

第一件事,关于乱性问随。

可怜她这几日撒娇、耍赖、美食、按摩,美人计用了个遍,白白被夫君大人占了许多便宜,愣是没打探出来。

唐果郁闷的发誓,从今天开始,这篇儿揭过去,她不打听了!爱咋咋地!反正即使她干了啥,也是对着自家夫君算那老家伙尽义务,她安心笑纳就是!

第二件自然是林黛玉。黛玉从贾家回去,自己关在屋里一下午,吃晚饭的时候才出来。眼睛哭肿了,之后决口不再提贾家。

唉!幻灭……唐果对史太君的感觉十分复杂。这个老太太,她的确疼爱黛玉,但她更爱宝玉,最看重的是贾家。

她所做的一切,最终都是为了贾家。而且,不可否认的是,史太君人老成精,若不是她偏心、偏执、虚荣,肯定更难斗。

这次她是被贾元春封号之事给刺激得很了。否则,黛玉那小伎俩逃不过她的眼睛。黛玉的试探也收不到效果。

根据间谍的回报,黛玉走后,史太君很快便察觉到上当了。

黛玉看清她外祖母真面目的同时,也打草惊蛇,让史太君察觉起来。据说贾家的眼线比如黛玉的奶娘王嬷嬷,这几天紧着活动呢。

史太君已暂停了遣媒提亲的计划,倘若贾家不拿着那“契约”逼婚,林岳趁此与贾家一刀两断的计划只怕就得泡汤。林兵事先也许到了。毕竟让黛玉认清现实是最重要的,没了黛子对史太君的深厚情意,林家做事便少了掣肘,贾家的算计亦不足为惧。

用嬷嬷的话说,大侄女还是太嫩了,呵呵……走出第一步就好!

唉!史太君一个后宅老太太就这么难搞定,夫君大人面对那么多老奸巨猾的人物,每天得死多少脑细胞啊?

今天晚饭多做几个健脑的菜,给夫君补补。占便宜啥的就出他的福利吧!

唐果招呼了老虎、豹子,晃着回宫去了。

吃晚饭的时猴,皇帝被老婆出奇的温柔体贴吓一跳。

小没良心的又打啥主意?还是为了下药那事?

“人家才没打你主意!”唐果将鱼肉剔去鱼刺,放进碟子端给他,“只是觉得你很辛苦,要多补脑。”

皇帝十分开心,一顿饭吃得甚是香甜。

等他饭后聊天儿时,得知自己拐弯抹角的沾了史太君的光,失笑不已。心中却是暖暖甜甜,非常受用。史太君不知自己得了这么多重要人物的关注,她正盘算着,怎样才能从那张契约上得到最大的利益。

正文第二百二十六章:几家欢喜

唐果伤了半天脑筋了。

除了证明那契约是假,她实在想不出林岳咋样才能达到和贾家一刀两断的目的。

史太君将契约收藏得特隐秘,到现在也没谁见着那契约的真面目。只能从贾环传出的信息分析,契约上至少明确两点一是将黛玉许给贾宝玉,二是属于林如海的财产作为给黛玉的嫁妆。

关于财产问随,没啥好说的。依清律,在室女只在“户绝”的情况下才有继承权。如今林岳尚在,林家后继有人林黛玉在法律上没有继承权。也就是说,林家所有财产,都属于林岳。林岳愿意,林黛玉才能得着她爹给的财产,否则,一分没有。出嫁时给备份嫁妆就算尽了义务。在这一点上,林黛玉和史湘云是一样的处境。不同之处在于,林如海给她留的财产很多,林岳完全尊重兄长的意愿。

难办的是那个婚约。

贾家只要咬住这个婚约,林黛玉就是人家的未过门媳妇。

贾家那样笃定,那份契约一定是能以假乱真的。怎么才能证明它是假的呢?

闹心!

都没看到是啥样子!

烦恼了一阵子,无果。

唐果决定做些正经事转移注意力。她的药王山野鸡岭这两年收人不少。

鹅绒制品和蛋雕非常畅销,已有许多跟风的人家了。

唐果不在意这些竞争,有竞争才有进步。商业越繁荣越好。还能有更多人受益。

苏金、袁团一干人都有了些小积蓄。

她自己也得了一大笔收入。她没啥花费,钱都存着没处用,想起黛玉那天骗史太君的理由,唐果琢磨着,自己倒可以做做这样的好事。

皇帝下旨在各地开办官学,但僧多粥少,还是有极多没人子弟上不了学的。比较起来,办义学的人终究少了点儿,自己的钱也用来发展教育事业好了。

她是一行动派,想到就做。

拿起笔来给苏全写信,让他在药王山附近找个适合地点,办所义学。除了自家员工之外,也允许别人来教书。

唐果忙着开展自己的慈善大业,各放紧锣密鼓的地下活动也有声有色。

继京中一批官员落马,朝廷又连着挑了几处反贼的窝点,反朝廷势力的首领被杀、被抓若干,且都是上层人物。

有脑子的都知道,这是皇上在报复之前的刺杀行动。于是行事愈加小心。

三月初二,保和殿殿试。

传殿大典上,姚枢成为新科状元,那位黎江仍旧是第二名,榜眼。按照惯例,状元授了翰林院修葺,榜眼,探花授了翰林院的编修。

姚颖心自是分外喜悦,姐弟俩终于算是光宗耀祖了。盘算着回乡祭祖之后,便张罗给弟弟相看媳妇儿。新科榜眼黎江大登科后小登科,撒下请帖,定于四月初七日完婚。

姚枢也接了帖子,打开看时,那黎江的未婚妻却是金陵孽氏,紫微舍人之后,皇商薛家的姑娘。

黛玉闻听此事,笑道:“莫不是薛家的宝姐姐么?”姚颖心见她感兴趣,便问姚枢,那黎江的人品才貌。

姚枢笑回道:“黎兄学问是极好的。品貌俱佳今年二十四岁。因父亲早逝,家境贫家,一直未能娶妻。他家似乎与江苏总督王大人是远房亲威。”

姚颖心道:“也算是般配。他是打算在京城成亲?那薛姑娘只怕会给玉儿发请帖的。”

薛家自然要发请帖,黛玉很快得了帖子。

贾家当然也接到了请帖。

薛家送请帖的婆子笑得脸上开花,先感慨没想到这么快返京,接着把自家的准姑爷夸得天上有、地下无,虽未明说,暗地里的意思已是明明白白:比贾宝玉强百倍。

又告罪说薛王氏刚到京城,忙着筹备女儿婚事脱不开身不能亲自来送请帖。等小姐嫁了,太太定要上门看望老太太,姨太太的。

王氏又恨又妒又惋惜,挤出笑容来应答了几句,把人打发走了。

史太君心里也闷得慌。

眼看着被贾家弃而不用的薛宝钗要风风光光的嫁了她的宝玉没还没个着落。怎地一个懊恼了得!

她还没想好怎么办。

林岳在,黛玉没继承权她很明白。但她看准了一点林岳断不会违背兄长意愿。

黛玉那份财产,他只会护着,存着,绝不会收回。纵然是两家对薄公堂,到最后黛玉出嫁之时,林岳就算是为了面子,也会让黛玉带着那些钱的。

史太君自认很了解黛玉。黛玉对金银财物看得极轻。况且深闺娇女,根本不知物价几何。只要黛玉心向着她这个外孙母,黛玉的钱还不就是她的?黛玉身后的势力,多少也能为她所用。

可现在黛玉的心变了。

黛玉以前根本不会对着她这个外祖母耍心眼的,更没说过瞎话,不然自己也不会那么容易着了道儿。

哪成想素来贴心听话的外孙女,能来诈自己呢?偏偏自己还被人家诈出了真话。

唉!

几次派人接黛玉,都被拒绝了。王熙凤上门劝说,丝毫不起作用。史太君心知黛玉对自己加了戒备,这太不妙了。

若是黛玉坚持不带,她那些财产真就到不了贾家。退一万步,即使到了贾家,黛玉还能任由自己支配她的嫁妆?通过黛玉控制贾家内宅、得她身后势力相助的想法更是难以实现。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论。眼下要如何是好?

史太君想了好些天,也没想出个妥当法子。黛玉变心。让她原来的打算泡汤。真要对簿公堂,黛玉的银子贾家就别想得了。到了那一步,林贾两家结亲与否,意义不大。

唉!少不得老婆子亲自走一趟吧。

三月初九。

春草绿,桃花艳。

坐在车里,唐果靠在皇帝身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颇似出笼小鸟皇帝含笑听着,不时插上几句。

今儿是皇帝移驾畅春园的日子。不过搬家这事用不着主子们费心,皇帝和唐果领着十二、十三、十四三个皇子和九、十、十三三位皇女顺路出去春游。

他俩和三位皇女分坐两辆车,皇子们骑马,后面车里还带着四只猫科动物,连着侍卫、随从,一行人微服奔西郊百花山。

他们的车队算是比较低调了,可别人一见那派势,也知是贵人出游。不想惹事的,也就避路而行了。

但不怕事、没事找事的人,永远都存在。

正文第二百二十七章:一直一曲

呆霸王薛蟠最近心情特好。

一则,自己那妹妹宝钗终于嫁了个好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