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不嫁英雄 >

第219章

重生之不嫁英雄-第219章

小说: 重生之不嫁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要不来,我就雇个保姆,到时候雅华想怎么样保姆也不能说啥。妈,这些天你也辛苦了,你就好好的歇一歇,到时候,丫丫还要拜托你看呢!”

“妈,就听老三的吧,老三媳妇这样,我也这些天不过来了,省得她嫌我说话不好听。”历翠华这时候到挺有眼力见的,忙说道。

老太太没吱声,可心里终究是不痛快的。

历翠霞也跟着劝了几句,最后老太太心不甘情不愿的点了头。“行,我老了,招人烦了,我不管了总行了吧!”

历天晨看着大姐和小妹苦笑,低低的跟母亲说了几句好话,“妈,你哪老啊。再说了,就是老,儿子也不嫌你,人不是有句老话嘛: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您在,我这心里啊,干啥事就像有个定海神针似的,它有底啊!”

几句话把老太太哄的,脸上带了点笑模样出来。

西林葳蕤说

第二章到!求推荐,求订阅!请大家帮忙收藏、推荐一下西林的新书《重生之小小烘焙师》。

第三百五十五章、团圆

郑慧雅原本没打算去老三那,可是父亲年纪大了,前些天下雪路滑,他摔了一跤,竟然摔骨折了。

郑慧雅急了,跟国庆说了一声,和国建坐飞机直接到了省城,然后转火车一晚上到家。

还好没有大事,伤筋动骨一百天,腿里面打了钢板,大夫说年纪大了,不用取出来了,以后就长里了。

她在家伺候了几天,大姐就撵她回去,“家里这么多人呢,哪用得着你啊,快回去吧回去吧!你家里还有孩子要照顾呢!”

她就跟大姐和两个妹妹商量,“咱爹娘也岁数大了,我包的那山倒不用他们去干什么活,可咱爹总惦记着。住在平房虽然好,可活也多。一会干干这个,一会弄弄那个的。不如,买个楼,一楼或二楼,矮些的,让他们搬进楼里吧!在市里,离医院也近,离你们几个也近,有个事啥的也方便。”

“早跟咱爹娘说过了。可他们不干,说这里住了一辈子,进了城谁都不认识。”郑慧君也拿倔强的老头老太太没办法,“房子我们都不用买,我那有一个一楼,当初盖房的时候,特意让你姐夫留下的。老俩口住着绰绰有余,阳台外面我特意圈了一块,可以种种花种种菜的,他们也去看了房子,倒是挺喜欢的。可一让搬家,二人就摇头,说是住了一辈子了,闲不住,去城里不习惯。”

国建正好进来听见了,“那是去大哥家留的后遗症。他们以为,去城里都像住在大哥家似的那么憋屈呢。”

“咱这小地方,哪能和大哥家一样啊!没看好多老头老太太,平常上山去背水,有的在南沟东边的还开地呢。”小静说二姐,“这事啊,还得大姐和二姐,噢小弟也去说说。咱娘这些年,还是挺信服二姐的。”

几个人正商量着,郑国庆也回来了,他也几年没有回来了,如今的郑国庆也不在是当初那个毛头小伙子,他有历天明这个姐夫做后盾,自己又肯拼命,争气,现在也是特种大队的大队长了。

听说老爹腿摔断了,他立刻办理了休假赶回来了。

老太太看到他,眼圈都红了,“你这孩子,当初就不该撒你出去,这几年才能看到你一回,娘心里难受。”

老爷子躺在炕上,不耐烦的说她:“看你这老太婆,当初怕孩子没出息,现在出息了又整这出。孩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说那些干啥?”

郑国庆心里有些愧疚,因为职业的关系,他几年才能回来一趟,而父母又和妻子处不到一起,让他都没有底气说出“搬到我家里来吧”的话。

“爹,你腿怎么样了?好些没有?大夫怎么说的?”

“大哥你别急,爹的腿动了手术没事了。”还是老小拉着他坐下,“娘,我大哥回来了,你还不张罗一下看看中午吃啥?”

“不用我张罗,你姐姐不都在呢吗?”话是这么说,可还是不放心,起身去了外面。

倒不是不放心女儿们动她的东西,而是儿子回来,怕没啥好吃的。

一家人难得都聚在一起,除了国庆和国建媳妇,还有历天明不在,就是那几个姑爷也都开着车回来了。

老爷子看着这一大家子,有些激动的抹起了眼泪。

“你看你这老头,还说我呢,你这激动个啥。”老太太说着乐了,儿女们都回来了,她也高兴啊。

“行了,赶紧吃饭。这小鸡是咱家养的,听说城里人现在就愿意吃这乡下自家的土鸡。”老太太给儿子夹了一筷子鸡肉,又夹了蘑菇,“这是你大姐秋天上山去采的,尝尝,可好吃呢。”

又给儿子夹鸡蛋,“看这笨鸡蛋多黄,哪像外面买的那个,皮薄的一碰就破,鸡蛋恨不得连个色都没有了。”

“这白菜也是咱自家种的,可好吃了,稀甜稀甜的,不像外面那个上化肥的,带了点苦味,国庆,你吃啊!”

老太太恨不得把所有她认为的好东西都给儿子递到跟前,不大一会,面前单独摆放的一个大碗里的肉啊菜的就上了尖。

“娘,你自己吃,不用管我,我也不是且。”他眼圈微红,他少年离家,二十几年每次回来,母亲都这样,恨不得把最好的都送到他面前来。

嘘寒问暖,照顾的无微不至。

可是老人在自家,不过住了那么一阵子,还不是白住,给带着孩子做着饭,却惹了一身不是回来。

想一想心里臊的慌,唉,真像人家说的,老人不嫌弃儿女,可儿女呢?

吃着饭喝着酒,就说起来让老人搬进城里住楼的事。

老头子不想去,连声拒绝,“住那楼房有啥好的,连个转身的地方都没有,不能种地哪怕种点菜也好啊,进城啥都要自己买,死贵的还不好吃,我不去。”

“爹,我那个一楼你不是看过了吗?挺大的,八十多平方足够你们老俩口住的。在一楼,又不挡光,阳台下还有块地,种花种菜的都随你们。”张绪诚接过话头,姑爷子的话,老头老太太还是挺信服的。

他这几个姑爷,个顶个的都是能耐人。

“就是啊爹,住那,离我们也近,孩子们周六周末的还能过去看看你们。你们就不想这些外孙外孙女啊!”这是小娴的丈夫。

两个儿子都去了大城市,国建的家也跟着安置过去了,儿子自然也转到那边上学,一两年才能回来一趟。

至于小六一,只能着爸爸妈妈回来过一次。

能承欢膝下的只有几个外孙外孙女。

“可不,娘,你想啊,这要是在城里住着,我爹之前摔了,能立刻送到医院去,能少受多少罪啊!这可倒好,雪大道不好,连救护车都进不来,还得把人背出来。”这是小静的丈夫说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老头老太太说的不吱声了。

不愿意进城,可又不能总给儿女们添麻烦。

国庆也说,“爹,娘,要不,跟我们走吧。我和小建现在都在那边,你们要是愿意跟我们住,家里地方都够大。要是不愿意,我们给你们二老买个大些的一楼,住的方便,也不用上下楼。”

“城里医疗条件更好,爹,娘,养儿防老,你们跟我和大哥去吧!”国建也劝道。

“算了吧,城市里更是谁也不认识了,车多人多的乱哄哄的,不如就让咱爹娘留在这,反正我和小娴小静都在呢,也不怕没人管。”郑慧君不想让二老走,年纪大了,空气质量也是很重要的。

城市里车水马龙的,农村人去了一时半会儿的不适应。

“我不去你们那儿。”老爷子也是这个意思,忙摆手,“你们在那好好的干,不用惦记我们两个,这边有你们大姐,还有你妹妹,我们哪也不去,就在这小地方呆着挺好。”

那年去了那半年,他再也不想去。

别说和儿媳妇处不来,就是亲闺女家也不想去,城市里就适合年轻人,像他们这样,一辈子在农村呆着的老人,真的呆不惯。

本来二老还有些犹豫去不去住那一楼,这一对比,还是在当地的好,虽说离这些老邻居们远了,可如今生活好了,很多老邻居们的子女都住城里,老人跟着过去的也不少。

何况地方小,呆着也安全舒适,极适合养老。

就这样说定了,那边房子前几年装修好了,就想让他们过去,结果二老不肯。郑慧君夫妻也不缺钱,那房子就一直空着。

搬家就趁早,省的春暖花开以后,二老又惦记着这菜园子,姐几个下午就把屋子收拾了出来,选了一个最近的适宜搬家的好日子,把行李一搬就算完事了。

农村的大房子就怕空着没人照顾,这村子里开了许多木材加工厂,干脆把房子和地都租给他们。

租房子的许多把房子造害的厉害,他们租的时候,选了一户很爱干净的人家,便宜些租给他们的,条件就一个,不能造害房子,要当自家的一样爱护。

老太太心疼她那些家俱和房子,一个劲的念叨着,“早知道,这房子当初就不盖这么大了,还有这家俱,做了没几年,白瞎了。”

“娘,楼里用不着这些家俱,占地方还不实用,放着也是白放着,不如给他们用了。我看这家人挺干净的,再说,都说好的事,他们只要在咱们这打工干活,就不能不爱惜这房子。”小静劝她道:“我们单位同事家的房子,租出去了,你没看造的不像个样子,她都后悔了,原来是买了打算给儿子结婚用的,暂时结不了就先租出去,可租房子那点钱,都不够收拾的,太不划算了。咱们能找个这么干净的也不容易。”

老爷子不能动,可儿子体力好啊,特种大队大队长,那可不是白干的,没有能力没有军功光靠姐夫,是不可能升得上去的。

将老爷子拦腰一抱就抱上了车。

这房子虽说是一楼,可当初盖楼的时候,前后两栋楼离的距离挺远,光照还不错。

屋子里铺设了地热管道,南方连着屋子的是暖阳台,养了几盆花,屋子里一股春意盎然的感觉。

老太太也不得不承认,这住楼可比平房好多太多了。

西林葳蕤说

十点钟还有一章。

第三百五十六章、富在深山有远亲

给老人安顿好了,郑慧雅就去了宁县大姨家里。

难得回来一趟,当然得去看看大姨,老人们的年纪大了,身体自然是一年不如一年,她不想留下遗憾。

大姨身体还挺硬朗,看到她很高兴,非让她在家多呆几天。

她住了两天,买了礼物去看望了天明的老姨和舅舅,又给二老留了些钱。

又抽空去了赵老师家里,坐了一会,跟赵师母聊了一会,留下五百块钱,这才从赵家出来。

走对面的一个老太太,看到她咦了一声,问她:“你是不是天明媳妇?”

“你是?”这些年她不常回来,偶尔回来也是呆一呆就走,还真没有印象。

她准备去李国庆那里看看的,那些年多亏了他的照顾,去人家里总不能空着手,她来的时候从大姐那拿了条新的紫金项链准备送给他爱人。

“我是你老婶,唉呀真是你啊!”老太太异乎热情的握着她的手,夸道:“这一晃二十几年没见,没想到你还这么年轻漂亮,天明可真是有福!”

郑慧雅愣了半天,才想起,历天明还有个老叔。

这个老婶,莫非就是这个老叔的媳妇?

可她怎么记得结婚的时候,这位并没去参加婚礼呢?难道是她记错了?

她记得,历天明家和这个老叔家,好像有什么矛盾,两家基本上是不走动的。

而这么多年,她从没听说过这个老叔家,现在冒出来这么一位,莫名其妙的说是老婶,她就有些好笑。

真是富在深山有远亲啊!

“啊,对不住啊,我还真没啥印象。”她可没像一般人似的,唯唯喏喏的应着,她如今身份不同,万一有人冒充亲戚,来个招摇撞骗怎么办啊!

老太太脸一僵,这人咋不按常理出牌呢?

“我是天明的老婶啊,你不认识我了?咱们两家可是实在亲戚呢!”老太太心里有些急,这些年,她一直想攀上历天明这棵大树,可县里的老人,都知道当初两家的恩怨,这棵大树她们家一直就没攀上,她不知道被儿女们埋怨了多少回了。

如今,也是她运气来了,虽说过了这么多年,可老太太一眼认出了她,跟年轻时相比,更成熟更有风韵了,只是那眉眼,一点都没变,还那么年轻漂亮。

“走走走,你回来一趟不容易,走,跟老婶家去。”老太太说着就要拉着她走。

她不动声色的把手伸回来,“不了,我还有事,下回的吧!”历家的恩怨她不感兴趣,可这家人,当初就没什么交情,她可不想成为这些人的踏板。

她说完就走,老太太的手伸在半空,一边哎了好几声,气的直跺脚,“这郭秀丽个老不死的,找的儿媳妇跟她一样倔种。”

郑慧雅去了李国庆家里,李国庆不在,她坐了不到半个小时,把礼物送过去就走了。

潘蕾看着她走了,才把项链往地上一扔,“什么破玩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