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温婉 >

第929章

重生之温婉-第929章

小说: 重生之温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婉轻笑道:“你放心吧,白明挚不会与平尚堂一样的。”平尚堂与明挚的身份不一样。平尚堂与她是平辈,而且一辈子顺风顺水,所以受不住那些风言风语,别人挖坑就这样轻而易举掉进去了。明挚却不一样,明挚是她的晚辈,就算被人说嘴靠长辈照拂也没什么。而且明挚以前吃过苦头,心性坚韧,目光也会放得长远,不会那么容易掉别人的坑里。再说,温婉真觉得夏瑶白操心。就算又是一个白眼狼也无所谓,背弃她,亏的是他们,她又没什么损失。还少麻烦呢!

夏瑶没反对,也没应。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温婉想了一下后说道:“去查查这个师爷。虽然我相信平国公的眼光。但是这毕竟关乎明挚的前程。还是去查查这个师爷的底细。”可不能出师不利。要知道这个师爷是明挚的首席幕僚。若是有差池,万一被牵连了,出师不利,将来也难顺。

夏瑶很无语:“郡主,你就是个管闲事的命。”

温婉笑着说道:“也只是问问,又不用干嘛。也是稳妥。再说这次补缺我也没出面,都是他自己弄妥当。过问一下也不为过。”既然开头了,那多关注一下也该的。

温婉要的消息很快就有了。这次请的师爷姓于,举人功名,做了十多年的幕僚,而且口碑不错。若不是事主病故了,也不会失业。这回想重新找份差事。温婉稀罕道:“这么资深的师爷,应该比较容易找主家,怎么会跟随明挚?”

夏影觉得郡主有时候很精明,有时候又很白痴。这会就问了一个很白痴的问题了:“郡主,你也不看看白明挚现在几岁?身后是谁?此人现在跟在白明挚身边为他筹谋划策,将来肯定不会差了。”白明挚本身能力不错,后台又硬。现在跟在身边以后就是心腹还愁没前程。

温婉点了头,放下这事不提了。

翎昸回东宫以后再回来,心情沉重。

温婉心里微微叹气。但是却没出言劝说。

翎昸仰头看着温婉,过了好半天才鼓起勇气说道:“姑姑,父王说只要姑姑愿意帮他,他就不会有事了。”

温婉摸了摸下翎昸的头:“姑姑已经尽了最大的能力帮你了父王,其他的姑姑也无能为力。”温婉见着翎昸迷惑不解地神情摇头苦笑道:“你现在还小,等你大了就知道。”

温婉说的已经给了太子最大的帮助,并不是空口白话。皇帝当年宫变后就不满意太子,若不是太子这些年面上没做什么大逆不道的事,皇帝说不定已经寻了由头废了他。而现在她收了翎昸为学生,答应皇帝将她所有的本事都传给翎昸。也就是说,若是翎昸能接了温婉的衣钵,再给皇帝栽培磨练,翎昸作为继承人肯定是没问题了。那既然翎昸可能会成为继承人,翎昸就不能有一个名声不好的父亲。

说得残忍一些,若是确认翎昸没有资格太子很有可能会被废。在之前不会有事。但若是翎昸入了皇帝的眼,栽培出来真要让他继位,皇帝为了给翎昸铺路,也很有可能让太子先死。

夏瑶等翎昸走后面色臭臭的:“郡主都养了他两年,竟然会问这样的话?这两年白教了?也白学了。”温婉这一年主教史记。史记,那是一部成功者的功名史,失败者的血泪史。

温婉笑着问道:“若是他对太子跟太子妃艰难的处境不闻不问,当是没事人一般我反而会担心,忧心父母是正常的。而且东宫还关系他的未来。翎昸再如何现在还是一个孩子,以后历练出来就好了。”

夏瑶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温婉想起翎元可比翎昸强上数倍:“我记得以前皇帝舅舅很喜欢那翎昸?为什么皇帝舅舅没看上翎元?怎么了这是?”之前皇帝让温婉选人的温婉,虽然她没这个心思因为太显眼了。但是温婉将翎元纳入候选人范围之内皇帝眉头微微一皱(皇帝了解温婉,温婉也一样对皇帝很熟悉)。当时她就起了嘀咕之心。但却没深想下去。

夏影说道:“郡主,翎元在皇上面前话太多了,小手段也多。”

温婉有些无语,在皇帝面前耍小聪明,这不是班门弄斧砸自己的脚:“海如羽那么聪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她都很有分寸的。翎元应该不是这么没分寸吧?”

夏瑶轻笑:“郡主,太子前景堪忧。连一向寡言的翎昸都因为担忧失去了分寸问起了郡主。你想翎元能按耐得住。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翎昸没来之前,明睿是不爱说话的。等翎昸来了,明睿就没那么显眼了。因为相比,明睿话很多了。

温婉无语了,要知道她都没胆子在皇帝面前耍手段。这些年她有什么要求都是直接提出来。皇帝答应了就好,不答应她也不强求。除非是真没办法不能跟皇帝说的一件事(嫁人的那件事),她也是九曲十八绕地细细谋算才敢付储行动。就这样她都不敢保证皇帝真不知道。好在她谋划的事情也都是不会越了皇帝底线的事。就算皇帝知道也会只睁只眼闭只眼。

四十二:叶询的决心

收费章节(35点)

四十二:叶询的决心

夏瑶从翎元这件事更加认定了一件事:“郡主,都说有其母必有其子了。”也因为这个原因,夏瑶对翎昸一直鸡蛋里挑骨头。

温婉摇头:“你太片面了,孩子出生时就是一张白纸。将来如何最关键的是要如何教导他。你说的有其母就有其子,也并不完全错。若是孩子在母亲身边长大,自然也就学到他**的处事态度跟行事方式。翎昸现在在我身边,我会教好他的。你也不要对翎昸总抱有偏见,那孩子品性如何,都已经两年了你也该看清楚。夏瑶,该有的防备是要。但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温婉一见夏瑶的神态就知道她没完全听进去。平尚堂的事情,让夏瑶一直耿耿于怀。对此温婉也没办法:“夏瑶,翎昸的事你不要插手。有的时候做得越多就错得越多。知道吗?”

夏瑶在温婉犀利的目光之下,妥协了。

夏瑶郁闷,同样郁闷的还有一个人。

白世年收到温婉的信件,见到温婉在信里说着她不同意将夏娴嫁给叶询。理由也很简单,叶询靠不住。叶询之前就能怀疑夏娴心仪白世年,可见不是个心胸宽广的男人。这还没关系就这样上纲上线的,以后成亲了那还不得将夏娴栓在裤腰带上,也许能就算那样也不会放心了。这样心胸狭窄的男人,温婉可不放心将夏娴嫁给他。

叶询知道温婉拒绝的理由很郁闷。他是被戚俪娘弄怕了好不好,没想到一朝失误,遗恨千年。

白世年拍了叶询的肩膀:“温婉对你不了解,所以才会说这话。等我们打完仗回京城,日子一久温婉知道你的为人,就不会拒绝了。”前提得是叶询愿意守。

叶询有些忧虑地说道:“怕就怕,夏娴姑娘看上了别人……”

白世年笑着说道:“放心,不会的。”

白世年的信心不是没有道理。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三十岁的女人再外面都是老妈子了。也就温婉当身边的几个大丫鬟是宝贝。而以白世年对温婉的了解,他媳妇挑剔得可那么厉害,肯定不会随随便便将夏娴嫁出去了。但是客观条件是夏娴有三十多了了,这么大的年龄很难找到让她们满意的人选了。也许真有适当的男人愿意娶,但是那基本都是奔着温婉的势。不说温婉不会答应了,就是夏娴,这样一个本领高强性格强悍的女人又这么会下嫁。说一句夸大的话,叶询能看得上夏娴,是夏娴的好运。叶询虽然平日看着不着掉,但是文采斐然,擅智谋。将来回京城皇帝肯定会有重奖。三十岁的女人嫁不着好男人,但是四十岁的男人却能娶到二八年华的妙龄少女。所以,只要叶询愿意等,这事就一定能成。

叶询想了下后说道:“我看我还是亲自亲自修书一封给郡主解释一下这件事。否则到时候后悔莫及。”说起来叶询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他真担心,这两年都一直担心呢!

温婉若是在,铁定要说男人都是一个贱德性。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所以想方设法的要得到。

白世年也认同了叶询的意见。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样稳妥:“那你今天就写好。我明日就将家书发出去了。”

叶询走了,白世年也回书房给温婉还有两个孩子写家信。自从温婉允许明睿跟明瑾通信,两孩子各自叽叽喳喳地跟他好多话讲。那语气一点都不陌生。若是被别人看到绝对不相信这父子三人竟然是没见过面的。

白世年给两个孩子写完信以后,再给温婉写信。首先是抱怨温婉最近都不给他写信了。抱怨一堆,然后说起了叶询的事来了。也没多说,只是跟温婉说,不能因为一件事就将叶询一辈子打死。

第二日两人就将信件送去京城不提。

京城的镇国公府,如今换了新主人了。老国公没了,罗守勋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镇国公府的新一代男主人。梅儿也成为了这座府邸的女主人。升级为国公夫人了。

老国公爷丧事完了后,罗老夫人就让两个庶子分出去。两个庶出的都不想搬离,老夫人留给他们的只是冷笑,直接吩咐罗守勋叫来了罗家的族长跟族老。都不跟两个庶子废话了。

这个时代虽然有讲父母在,不分家。但这是对亲兄弟说的。对于庶出的,一般当家人一过,主母要求分家。都会分的,也没人会挑理。

族长跟族老很快就过来主持分家的事宜。其实分家也很简单,祭田不分,祖宅不分;本来还有一条是祖产不分(就是一些大家族为了保持家族的凝聚力,会划出一块为祖产。明令这些产业不准分),不过当年因为赵王谋逆牵扯了国公府,这些祖产也都充公了。现在能分的那些公中的产业都是少得可怜。

这些年一直是梅儿在管家,每年梅儿都要补贴大笔的银钱进去。只是她若不管,难道还让别人管。让别人管梅儿也舍得放手,最大的问题还是这些人将国公府弄得乌烟瘴气的。到时候亏的还是她。这府邸是她的,不是那两个庶出的。

两个庶子听到族长说,公中产业分八成给罗守勋,他们只能每人得一成。当下青筋就起来了。不过却还强忍着不发作。

后来再见到产业就那么一点,他们每人一成,也只有五六千两银子。当下就不甘愿了。老2的媳妇当下就叫了起来:“为什么最赚钱的那几个铺子都不分?就拿这些东西糊弄我们?”

族长跟族老有些惊疑地看着罗守勋,不该啊,以他对罗守勋的了解,爵位都继承了。不会将几个铺子隐藏了。

梅儿跨步走出来,淡淡的说道:“弟妹说的可都是我的嫁妆。自古分家分家,分的是公中产业。没道理连我的嫁妆也拿出来分的。”

老2媳妇还没等族长发话,就囔囔起来了:“你的嫁妆当初嫁过来也就那些。但是看看你现在明下的产业你自己数数。就这几个铺子每年的收息就有好几万两银子。你说的那是你的嫁妆,可事实这些都是你拿了公中的产业去置办的。不过是放在你名下的。老国公爷当初叫你归入公中,你一直拖着。拖到现在就成你的嫁妆了。”

梅儿去年又加开了两家铺子,加上之前的一家,还有香料铺子,胭脂铺子。梅儿每年的收入有三四万两银子。别以为三四万两银子是小数目。当初梅儿的嫁妆也就四万多两银子,如今每年的收益都有三四万,可想得多让人眼红。

梅儿还没吱声。罗守勋面色涨红,怒得当堂咆哮:“你胡说八道什么,什么叫我夫人拿了公中的银钱置办产业归为自己的嫁妆。这些年我夫人管家,贴补了公中多少。你们每日用着不够,现在还打起了她嫁妆的主意。还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本来罗守勋就因为梅儿一直用嫁妆贴补公中一直心怀内疚。现在听到这话自然万分的怒火。

梅儿等罗守勋说完后,才沉声说道:“难道就因为我的嫁妆多了,就是公中的产业,这也太好笑了。在这里也不妨明说,我嫁过来的时候嫁妆却是只有四五万两银子,这不假。但是这几年我经营得当,嫁妆比嫁过来的时候翻了好几翻。我的嫁妆之所以能翻几番,具体的我在这里也不多说了,族长跟族老是知道原因的。”她嫁妆是翻了几番,眼红得人多的是。但是也只有眼红。想占便宜,门都没有。

几个族长跟族老互相望了一眼。新的国公夫人华氏跟温婉郡主交好,这是京城里众所周知的事情。传闻温婉郡主每年赚的银钱都能赶上国库一半的收入。华氏只要从温婉郡主那里捡点漏,嫁妆翻几番那实在没什么讲的。你羡慕嫉妒也羡慕不过来。温婉郡主那里的漏,也不是谁都能捡到的。

族长清了清嗓子:“实在是无理取闹。有谁家分家会分媳妇的嫁妆的。要的话就签字画押。”族长都懒得问两个人的意见了。庶出的分一成就不错了。要是别人狠心点,直接扔点银子就扫地出门。国公爷这还算厚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