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独妻策倾城花嫁 >

第52章

独妻策倾城花嫁-第52章

小说: 独妻策倾城花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波斯来的地毯……

别家没有的,百货行有。

这是整个京城货物最齐全的地方,不仅有死物还有活物,这里每日有新鲜的鱼,这些鱼养在万货行后面的一个池子里,那池子设置巧妙,水也是循环流动的,京城许多酒楼都从万货行里买鱼,但前提时,他们得提前订货。

慕容恒很是吃惊,他想温彩会与他证明什么,但却没想到,万货行会是温彩的产业,“我听说万货行是两年前开的?”

温彩点头,并不否认。

也就是说,那时候的她,还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

汪氏究竟是个怎样的妇人,她的两个儿子个个出色,她亲自教养的孙儿也成了镇远候,就连温彩也是这等出色。

“那么现在,你愿意借银子给我了么?”

慕容恒勾唇,带了两分笑意。

这是她第一次看他笑,这样的笑如初春的第一场雪,虽很寒冷,却自有一种来自春天的温暖,这样的笑就似白雪世界里的一枝报春红梅。

他把银票递到了温彩的手里。

温彩一张张地看罢,在看上面的印鉴,也在分别银票的真伪。

“你担心是假的?”

“小心行得万年船。”温彩淡淡地吐出这句话。

验罢之后,她又数了一遍。

慕容恒道:“说好的,我们得立契。”

“这是自然。”

“你是否能告诉我,你有多少铺子,如此我才知道自己一月能分多少银子。”

一下子借十万两银票,如果不是做极大的生意,哪里需要借这么多银子。

慕容恒今儿跟踪温彩大半日,见他轻车熟路地穿街过巷,似在摸每家店铺的生意情况。

“好说。”温彩依旧神色淡然,“请柳家大牙行的柳大东家来,他的为人,整个京城无论官家、商家都信得过。”

牙行,除了做一些买卖下人、帮人物色好店铺、田地、房屋外,有时候也给人做见证人,而这做见证人的首先得立身正,为人正直,且在行内有威信,方成。

柳家大牙行是京城几大牙行之一,而柳大东家是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原考中过功名,是举人老爷,在文人里颇有几名声望,若未入仕,家中的生意做得不小。

“好。”他说得干脆,当即让二安子去柳家大牙行请人,一面又让店家预备了笔墨。

温彩把万货行的房契搁好。

只听慕容恒道:“那房契上的日期是三年前。杜萍,是你的母亲?”

“正是。”

她竟写了她死去母亲的名字。

“若是写哥哥的名字,少不得要被父亲、继母以哥哥不在为由接掌过去,若是写的我母亲名字,那么我便可以继续打理。世人都知道,杜家早前是家道中落,可是十三年前,我舅舅高中二榜进士入仕为官,就在十年前,他曾给我娘添补过一回嫁妆,里面有田庄、有铺子,若是写我娘的母亲,可以说是我用我娘的嫁妆赚出来的。”

慕容恒回想百货行,里面的摆设很奇巧,有“胭脂水粉区”、“布料衣裳区”、“食材区”……甚至还有“果蔬区”,“首饰区”等,式样全,价格公道,每区都有一个小管事,又有男女店员,比如卖胭脂水粉的就是两个年轻的丫头,年纪在十七八岁,嘴儿甜,态度又热情,还精通女容妆扮,偶尔还给人化妆等。

水产区,则设在万货行的后面,那里有两个巨大的石砌池子,池子上搭有木桥,拿着兜网撑着竹杆就能捕捉到自己选中的鱼,一侧还有专门剖鱼、杀鱼的小二,或切块,或切片,能按照顾客的需要切成你所需的样子。

不仅是如此,水产区的小管事还会售卖烹饪鱼肉的调料,甚至还会与你讲叙如何烹饪才能吃到最美味的鱼。

后头还有一间屋,里面是专门存放鸡鸭、兔子等活物的,也是会包管杀。

但需要一只另收六文钱的费用,将你所需的东西处理得干干净净,再按照顾客的要求切块。要凑足十万两银子,慕容恒也费了些劲儿。

慕容恒问道:“你接下来做什么?”

“开一家全京城最好、最大的妆容馆,替各家夫人、小姐们设计最美最精致的妆容、发饰,还配各式的衣裙,力争把每一个女子都打扮最特别、也最美的人。”温彩勾唇一笑,灿烂如昔,“四殿下既然问了,那么就得帮一个忙,帮我寻到合适的铺面,至于房契,可先写你的名字。”

“你想要多大的?”

温彩沉吟了片刻,“至少得有三间铺面,或为二层小楼,或铺面后头另带一个小院子最好。买好了铺面,我得按照自己的风格来装修,这装修的费用不会用比新建一座新屋更少。”

慕容恒心下微沉,他找房子、再写他的名字,这铺面且不成他买的,他手头的银钱可不多。“我帮你找铺面,但旁人一则都由你做主,铺面不必写我的名字。”

她早晚是要离开冷家的,在离开冷家前,她还不想让冷家人知晓自己手头握有几大赚钱的大店铺,无论是哪一家大店铺拿出来都能抵别人几十家铺子的盈利。

温彩取了笔,蘸了墨汁,用硬笔写了《契约》,上头写了她与慕容恒从本月起就百货行的利润三七分成等,若温彩他日再新开店铺

或新增其他生意,也会与慕容恒共享利益等等,上面又列举了处叫“锦园”的地方,而此地位于京城南郊五里地柳树镇上。

《契约》上明析了各自双方的权利和责任,慕容恒的责任是“二东家慕容恒必须襄助大东家温彩筹措资金,但二东家以无息方式借与大东家,大东家必须在相约期限内按期归还银钱,逾期计取利银。”

“大东家温彩身为女子,不方便处理事务时,将由二东家慕容恒出面或派人出面处理复杂和不可预知的事务,比如遇人挑恤、刁难等等……”

慕容恒可是皇子,就算不得宠,但身份还在那儿,不看僧面看佛面,谁吃饱了撑着来刁难他,这也是温彩要借用的东方之势。

“若温彩他日增加生意,双方可协商《续补契约》。”

第102章 再被算计

慕容恒看着《契约》,这是他见过写得最详尽的一份《契约书》,而他是亲眼瞧见温彩抚案书就,也就是在这事上,她其实已经琢磨了很久,否则很难一书而就。

商谈了条款规则后,又重新进行了一些调整颏。

温彩又补充了一项,“该《契约》一式三份,双方各执一份,柳大东家存留一份。除了立契双方,证人柳大东家必须对该份契约进行保密,不得对外泄漏一字,柳大东家再立《公证书》,此书为一式三份,三人各执一份,该《公证书》作为《契约》附件与该《契约》具有同等效力。”

“该《契约》自双方、证人签押之日起生效,若双方违背条款,三人可坐下商谈解契事宜……”

柳大东家笑着又问了温彩:“公证书?何为公证书?”

温彩吞咽了一口唾沫,“就是证明这份《契约》公正无误,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凭证,又可起监督双方执行此契约的作用。只说柳大东家是做证人的,但口说无凭。”

柳大东家顿悟过来,以前给人做证,最多也就是在《契约》上留他的大名、印鉴,今儿才明白还得另由他写一份《公证书》,听起来似乎更好,只是多了一道麻烦。

既然人家双方已经商量好了,一看上面写有百货行三字,柳大东家双眸熠熠,这全都是银子,遇双方所约的产业贵重,这就意味两家签约后,给他的酬金就越重。

出来一趟,又能收获一份银子了。

只不知是二百两还是三百两夥?

这可当牙行遇到一个难遇的绝色美人还赚得多。

柳大东家在心里美美地想着,只是这《公证书》是个嘛玩意儿,他还真不知道,抱拳道:“请温小姐示意,这《公证书》如何草拟?”

“好说,好说。”温彩重复着,执了硬笔,取了纸,在脑海里过了一遍,片刻后,一份《公证书》就拟好了,上面写着“兹有立约人大东家温彩、二东家慕容恒经过协商达到一致意见,就百货行(位于兴国街、旺国街十字路口,共计六间铺面)、锦园(位于京城南郊柳树镇,西临十里坡,北临花溪河)生意盈利共享,慕容恒获利三成,温彩获利七成……”

后面又写了“今柳家大牙行柳明之特予公证……”

其格式,用语与现代的《公证书》相差不远。

柳明之只觉甚是有趣,照着又重新写了三份,修改了里面的措辞,三人签押,算是圆满完成了一件大事。

温彩又给了柳明之五百两银子的“公证费”。

柳明之一见比他预想的还多,满心欢喜地离去,离开前还特意结了六福酒楼的茶水钱。

温彩把《契约》收好,慕容恒面露深思地道:“锦园……”

“殿下若是好奇,不妨一瞧。”

慕容恒道:“一家妆容馆用不了十万两银子,你是把银子投到这座锦园上了?”

这园子不在京城,而是在南郊柳树镇上,在这样一个园子上投下如此巨大的资金,她到底想做什么。

不过,他可不担她还不上。

因为就城有一家百货行,到时候他可以拿这百货行抵债,这店铺可不比十万两银子还值钱。

见她默认,他不由想到得了空,定要去这锦园瞧瞧,看这里是个怎样的地方。

温彩欠身道:“就劳殿下替我寻找妆容馆的铺面,温氏告辞。”

她出了房门,外头走廊上,杜鹃正也二安子说话,杜鹃笑着迎了过来“小姐”。

温彩轻声道:“都办好了。”

主仆二人上了马车,往护国寺方向行去。

杜鹃道:“小姐,你真要分三成的干股给雍郡王?”

“我们在外行商不易,既然认识了这么一个权贵人物,为何不用?和气生财,这是有道理的。”

杜鹃想着百货行日进斗金,过去的两年温彩一个人把钱赚了,现下突然要把三成利银给雍郡王,杜鹃怎么想怎么心疼。

“杜鹃,回到冷家后,你与奶娘走一趟王家大牙行,把我早前说的那几家铺子给转卖出去,赚不了钱的,就不要吝惜,至于新添的店铺,我把嘴闭严实,便是奶娘那儿都不能吐一个字。”

杜鹃这辈子少有自己佩服的人,但她佩服温彩,小小年纪就是赚钱的好手,就连汪氏在世时也没少夸温彩“有眼光、有见地”。

温彩道:“回头你与锦园大管事捎话,让他来护国寺一趟,他要的银钱到了。得了空,你代我去锦园走一趟,看看那边进行得如何,锦园亦建有近五年了。”

杜鹃轻应一声“是”,“小姐,是不是从锦园或百货行再提一个大丫头,这样也好帮衬……”

温彩抬手打住,“暂时还没这么多事,就由你来跑腿,你做事我也放心。”

杜鹃就比温彩大三月,但杜鹃的话不多,嘴也够紧,虽说年纪小,却比同龄丫头要沉稳,否则温彩也不会一直将她留在身边。

tang

“杜鹃,你知道的,早晚一日我都会离开冷家,初嫁从父,再嫁由己,待那时,再没有人可以过问我的婚嫁之事,到时候我们行事也要方便许多。但在这之前,百货行、锦园的事是绝不能让第四个人知道。”

既然要做生意,就做一些能赚大钱的,比如百货行,但锦园早晚一日也能替她赚大钱,可只是这时间与过程太长了些。

五年了,锦园也该要建好了。

次日一早,锦园周大管事得了消息,来护国寺烧香,见到了温彩。

温彩又给周大管事取了二万两银票,叮嘱他严格按照图纸规划施工,要是再需银子就送递消息给她。

刚送走周大管事,就见徐嬷嬷带着个小厮神色慌张地寻来。

“小姐,家里出事了。”

温彩的心立时漏跳了一拍,镇远候府就温青与徐太太母女,“出了甚事?”

徐嬷嬷道:“昨儿黄昏,雍郡王到府中作客,也不知怎的,三小姐竟……这会子,家里都闹翻天了。候爷让夫人尽快回去。”

温翠!

对于这个庶姐,温彩自来没有什么好感。

她住在温府时,温翠就惯会吃酸拈醋,有事没事地说几句讥讽、风凉话来。

温翠与雍郡王,难不成是算计雍郡王?

雍郡王风度翩翩,现下又不成娶妻,莫不是温翠打上雍郡王的主意了?

温彩对杜鹃道:“你赶紧收拾一下,我们一会儿就回京城。”

杜鹃应声“是”。

温彩快步回到香客房,见徐氏正在拾掇着经书,“原说要住七日的,瞧这闹腾的,今儿就得回去了。”

“嫂嫂,到底什么事?”

“你也要回去么?”

“来是一道的,这回去自也得一道。”

“好,一会儿在路上再细细地说。”

收拾妥当后,徐氏拿了二十两银子给徐嬷嬷,让她去添香油钱。

温彩不好越过徐氏,也取了十两银子,让徐嬷嬷一并交给寺里的大和尚。

姑嫂二人上了寺门前的马车,因徐氏有孕,车内垫了褥子等柔软东西。

徐氏轻叹一声,缓缓叙起因由来。

徐氏在庙里祈福,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