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独妻策倾城花嫁 >

第381章

独妻策倾城花嫁-第381章

小说: 独妻策倾城花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要扯梁氏衣袖,被梁氏抬手打了两下,“你是男儿家,谁许你撒娇,没个规矩,若是你爹看你这闹的样子,少不得又要罚你。”

对于长子,梁氏是偏爱的。

又两日后,梁氏带了十八弟妹、她的妹妹梁秋霜一道入宫。去岁恩科,温檀也入场应考,考了个二榜进士,暂留部院做庶吉士,只待在京磨练几年后再去任上。去年秋天,温檀迎娶梁秋霜为妻,夫妻恩爱,因是兄弟俩娶了姐妹俩,感情深厚。

温彩问了些家里的琐事,又打听了番族里的事,梁氏一一回了。

温远远只乖巧安静地站在梁氏身边,没一会儿就被几月大的三皇子给吸引,跑过去逗三皇子玩,她是家里的长女,她看过家里的几个弟弟,除了温鹏远不听她的,另几个弟弟都还听她的话,这会子见三皇子可爱,立时拿了拨浪鼓玩。

文秀娘进了大殿,禀道:“娘娘,谢妃求见!”

慕容恒只有一后,并无嫔妃,大臣们早前提过让他充盈后宫,他直接把提议的大臣给臭骂了一顿,“朕也想,可朕那病……你们是不是存心想害朕犯病,你还不如直接拿刀杀了朕,这倒也痛快。”

大臣连连道:“微臣不敢,请皇上恕罪。”

你拿刀杀皇帝,这是大逆不道之罪。

于是又有大臣提议给慕容恒治病,结果病没治好,反而更严重了,慕容恒连女人都不愿见了,连带着几个嬷嬷也对这提议的大臣不瞒,怪他们没事找事。

这件事到底是不了了之,再没有大臣提这话了,他们唯有摇头:“新帝有病,没办法啊。”他们只能羡慕温家步步高升,泼天富贵。

谢妃,昭贤太子的谢良娣,因慕容恒登基,便晋位谢妃,带着大公主静娴长住宫中,她们所住宫殿离顾太后所居的康宁宫很近,方便她们早晚与顾太后晨昏定省。

昭贤太子仙逝后,顾太后一夕之间苍老了许多,也不大爱出门了,整日待在康宁宫不是发呆就是念佛,也没了先前的言辞犀厉,只是眼里的冷漠之色更重了。

温彩道“有请”。

谢妃行了半礼,也原是寡嫂见弟妹,只屑半礼即可。

温彩笑道:“谢皇嫂来得正好,礼部送了公主陪读的名单,你先挑,一位公主可挑一到三名陪读,这次礼部挑的人选原是世家名门的小姐,年纪在六至十二岁,短的可在宫中待三年,长的可陪九年。”

谢妃轻声道:“有劳皇后娘娘费心。”

“静娴公主也到了入太学读书的年纪,不能再耽搁了,太学女学那边,定了侍君夫人做女夫子,又定了乐坊的大乐师云灵娘子做先生,都是一等一的女才子。”

谢妃道:“平柔、安若、宁雅她们三位呢?”

温彩道:“我与顾太后商议过了,这三位公主年纪略小些,总得让她们满了六岁才好入太学,在这之前,且让她们玩几年。这次一起入太学的有顺王府几位满了六岁的郡主、县主,又有瑞王世子的几位县主、小姐,共有九位。



女孩子多了,在一处也是个伴。

温彩凝了片刻:“还有景阳长公主的女儿、寿春大长公主的嫡孙女也会来。”

谢妃看了一下名簿,拿了笔,很快就勾选了了。

文秀娘接过,轻声道:“忠武候的嫡孙女秦思棋,嘉兴伯嫡孙女温元娥、谢丞相孙女谢秀萍三位。”

谢妃挑得很得体,既照顾到温家、秦家的小姐,连她娘家的侄女也照顾到了。

温彩轻声道:“谢皇嫂,你只管挑你看中的小姐就了。”

“这就是我挑中的。”

温彩凝了片刻,“荣安候顾浩之女……”

谢妃心下明白,顾家荣宠不了多久,登基的是慕容恒,胜的便是忠武候秦家。慕容恒登基之后,谢妃、李妃等人才听人提及当年顾秦两家的事,而秦太后、顾太后似在同一日认识了太上皇慕容烨,那些往事,在二十多年里从未有人提过,却在慕容恒登基后被人掀了起来,可见顾太后行事也多有不妥之处。

她现在活着,不仅是为了静娴公主,更是为了谢家,她的父亲还是丞相,她的伯父还是肃毅伯,就算为了谢家的平安,她也必须与顾家拉开距离,而她的女儿更不能与顾家小姐走得太近。

“三位小姐做静娴陪读足够,再多就逾矩了。”

谢妃回答轻浅,神色平静无波。

秦思棋有十三岁,照着宫中的规矩陪读小姐不能越过十五岁,她在宫中待两年就要出宫待嫁。

谢秀萍与温元娥皆是八岁,比静娴公主略长两岁,正是能陪着静娴公主玩耍的时候,这亦是谢家有与温家交好之意。

温彩含笑道:“有劳谢皇嫂!翠玉轩、漱芳阁若差缺了什么,还劳皇嫂遣人与我说一声。”

谢妃答道:“我们母女那儿一切甚好,并不差缺什么。得敬太后赏赐玉观音,闲来无事时,本宫在翠玉轩里吃斋念佛。”

又寒喧了一阵,谢妃起身告辞。

梁氏姐妹行礼恭送。

待谢妃走远,温远远轻嚷道:“娘,我也想做公主陪读!”

梁氏轻斥道:“休要胡闹,你亦听见了,谢妃娘娘没有选中你。”

温彩道:“明年平柔、安若二位公主都满六岁了,到时候亦要挑陪读的,你明年还有机会。”

温远远道:“姑母是皇后娘娘,为什么要听她的,你一句话……”

梁氏喝道:“放肆!”神色转厉,“皇后娘娘面前岂容你置问,越发没个规矩,在家里如何教你规矩?一出门就忘了个干净。”

温远远垂着头,梁秋霜轻声道:“幸而今儿都是自家人,你那话传到外头,是要被人说道的。”

梁秋霜嫁到镇远候府,也是风光出阁,而镇远候府更是风光迎娶,温檀虽说是庶子,可名下亦有一处五百亩的田庄,更有几家体面的店铺,再加上她的嫁妆,日子也算不错了。

温彩笑里含着几人严肃:“巧妹,你是温家大房的嫡女嫡孙女,更是长女,处处行事都不可太过任意、骄纵,你娘和你十八婶打理内宅不易,你得帮衬着他们。这样可好,你若喜欢入宫陪读,姑母就替你争取一个名额,待三月后,你便入宫读书,只是这样会很辛苦,不能日日回家,一月中亦只得几天时间可回家探望父母弟弟?”

梁氏道:“皇后不必理她,这都是被我和候爷给娇惯坏了,越发没个轻重。她到底还小了些,性子又没个拘束,不陪读也好,在家中私塾读书也是好的。她生来就被人服侍,何曾服侍过别人,入了太学院,自比不得家里。”

温远远咬了咬唇,皇后都应了,偏梁氏说这话,恼道:“娘惯会长他人威风,二姐都入选了,就我没入选,回头还不得被挤兑,我就要入太学院读书。”一转身,垂头生闷气了。

梁氏恼得不行,若是她生的,她打过去了。

温彩道:“远远想来,就让她来,回头吃不了苦,可不许与姑母哭鼻子。到了太学院,就要归那边的先生管束,住在专门的小院里,你可想好了?”

环儿听到这话,比远远还高兴。

远远喜出望外,连连点头。

温彩道:“明年有两位公主要入太学院,先让远远住过去,待公主入学时,她也熟悉了,正好做公主的陪读。”

梁氏担心的还是温彩,比不得以前的身份,“会不会让你难做?”

“又不只是远远一个,顾浩之女顾珍、石丞相的孙女石五月、紫堂姐的女儿许薇都会先入太学院读书,平柔、安若今年会常去那边走动,与几位小姐先熟络了,明年才好踏踏实实住进太学院。”

梁氏听温彩这么一说,放心不少。

温远远在一边惊问道:“紫姑母家的薇表妹也要来,她还小吧?”

梁氏再次用眼神警告,温远远又低下了头。

梁氏越发有些挂不住,在家还像模像样,怎的出了门这般丢脸,要是被旁

人瞧见,还不得说她不会教女儿。

“女孩儿们多了倒也热闹,太后那边下了令,让王夫人严加管束。”

温彩想的是,若是自己有女儿,才不舍得给人当陪读,公主们犯了错,先生不会打罚,就打罚她们身边的陪读小姐。女夫子不会打罚得厉害,可小姐们都是脸皮薄的,这罚站、打手板是常有的事。

听说当年七公主在太学院读书时,给她做陪读最是辛苦,三天两头的被打,直到七公主满了十五岁这才不去太学院。

闲话了一阵,温彩又问梁秋霜:“可怀上了?”

梁秋霜一张脸通红。

温彩又道:“你还年轻,不要紧的,晚两年生孩子也没关系,要紧的是把身子养好了。”

梁氏道:“我近来身子困乏得紧,十八弟妹倒也能帮衬我不少。早前十七妹在府里,事事有她帮衬,她一出阁便空落了好一阵子,如今十八弟妹嫁入府来,我又可以偷懒了。”

梁秋霜只是赔笑。

温彩道:“拘着十八些,他模样长得好,瞧上他的姑娘怕是不少,少让他弄那些乱七八糟的人来。这生儿育女可不在乎女人多少,日子过好了才是真的好,但凡是女人,谁生不来儿子,只是儿女也得讲究个缘分。”

梁秋霜笑得更灿烂了,“皇后娘娘也不赞同男子纳妾?”

一出口,她便后悔了。

梁氏忙道:“你大哥说了,我们镇远候府不兴纳妾设通房这些的,没的把后宅搅乱了。”

梁秋霜连连称是,回头她得找温檀说道说道,别给她整那些乱七八糟的,就他们夫妻好好儿的过日子。

没几日,各家被选中陪读的公子、小姐就收到了礼部的回音。

慕容标的陪读,是他自个儿挑的,选了东军宋都督的嫡孙儿宋越,又选了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嫡幼子孟光明,一武一文两个人。

消息传来时,温鹏远郁闷了好一阵子,但很快还是该干嘛干嘛去了,他见识到慕容标的剑术后,颇是震动,在习武上倒越发用心了。

遇到沐休日,温鹏远就带了小厮、护院去新兵营看温青,他像其他几家都督府的公子一样,学得倒是有模有样。

梁氏十月怀胎,再得一子,她听说后愣了许久,却也接受了,她心里暗暗发狠似的,她便不信自己生不出一个贴心贴肺的闺女来。

*

温子群回京后,便在左右春坊任左庶子一职,本就是个闲差,让他郁闷了几日,意外被封为三等长平伯,立时让他眼睛一亮。

镇远候的爵位世袭罔替五代,温子林得的是建兴伯乃是世袭三代,而这长平伯虽是三等是不是也可以世袭?圣旨上没说,但却赐了一块内务府制造的匾额。

何氏建议匾额要挂在南府大门上,宋氏却不依,“这是大老爷得的赏,凭甚要挂在南府大门上,大老爷人住在北府,就得挂北府门上。”

这争的不是一块匾,而是两人都想替自己儿子抢爵位,谁也不肯礼让谁,何氏、宋氏险些没大打出手。

温子群生怕闹出事来,道:“还是挂大门上吧,一府分两处,关起门来还是一家人。”

梁氏早就听说温家大房两位太太不和,没想宋氏回京第三天就闹到南府何氏门上了,说何氏刻薄了六姨娘、七姨娘,又说何氏动了北府的东西让何氏退还,两个人直接就打骂成了一团。

温玄想帮忙,温墨却示意了一个眼色,叫他别管这事,毕竟宋氏是长辈,传扬出去要背骂名。

何氏到底是老了,宋氏还年轻,把何氏给揍了一顿,又领着婆子下人把被何氏弄走的家具夺了回来,走的时候又踹了何氏两脚。

何氏大哭了一场,直骂自己的两个儿子不管她死活,正骂着,温彤就回娘家了,温彤现在的丈夫是温墨帮忙寻的,早前高不成、低不就,最后只得寻了个商贾人家嫁了,虽不够体面,但婆家银子多,且这商人虽然市侩一些,早前并不曾娶过妻,家里只得两房侍妾。这是温二奶奶吕氏给保的媒,嫁人后,温彤在婆家倒是扬武耀威,尤其是温彩做了皇后,她在婆家更是得意了。

每次回娘家,少不得孝敬何氏一些好东西。

刚回来就见何氏被打,温彤气不打一处上来,把儿子递给了同来的婆子,就带着何婆子等人寻上北府了。

不等她进去,宋氏冷笑道:“十二姑奶奶,嫁出门子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是要替中太太来闹么?我劝你歇了这心思,你的婆家万家可是商贾之家,开罪得起东军宋都督府?”

温彤雄赳赳来,只这一句话,立时给她泼了一盆冷水。

宋氏又道:“旁人不知道,我还不清楚你,你当年在娘家可是把温候爷兄妹给开罪了,你想攀皇后娘娘这根高枝,皇后娘娘还未必拿你当姐妹,你这等不仁不义、无情刻薄的人,也配做温家女儿,滚!我们小房不欢迎你,莫让你脏了我们的地儿。”

同来的婆子没想到温彤在娘家

竟是这样的,温彤一回婆家,婆子就把宋氏骂的话学给他们听了。万家人立马打听了一番,又听说温彤早年在娘家闹腾的那些事,越发从心眼里有些看不起她,早前愿意娶她,原就是因为温彤是官家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