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独妻策倾城花嫁 >

第379章

独妻策倾城花嫁-第379章

小说: 独妻策倾城花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角柱比温鹏远还一岁大,可温鹏远主意大,鬼点子多,他们都听温鹏远的,“世子爷,那是三小姐。”

“三小姐怎么了?我们这里是兵营,谁进了我的地盘,那就是我的兵,去,把人抓来。”

汪银锁心里暗暗叫苦,硬着头皮过去“请”。

温远远挑着眉头:“鹏远让你来抓我?”

“是,三小姐。世子爷说,这是他的地盘,这一块归他管,你入了军营就是他的兵。”

“我是他姐!”温远远大叫,提着裙子奔过去,“温鹏远,我告诉娘,说你又在这儿胡闹,带着一群小孩子当土霸王。”

温鹏远不以为然,厉声道:“温远远,你现在是我的兵,给我站好,入队!”

“我偏不站好。”

温鹏远走上前去,抬腿就是两下,温远远不防,重重摔在地上,疼得眼泪直滚,“混账!我是你姐,你竟敢踹我,我要告诉娘去,看娘怎么收拾你。”

“你是我姐么?”温鹏远问,挺了挺脖子,“你们说,我是哥,还是她是姐。”

他是男孩,长得人高马大,在这一点上,随了温青,与温远远一比,高出了温远远一截,也难怪温鹏远知事后,再不唤温远远姐姐,而是“温远远,温远远”地叫着,为着这事,温远远向父母告了状,可温鹏远更是变本加厉了,有时候居然唤她的闺字“巧妹”,气得温远远几近吐血,却拿他无可奈何。

汪铜柱颠倒黑白:“世子爷是哥,你长得比她高。”

温鹏远说了句“那是”,得意地道:“温远远,听见没有,你得唤我大哥。”

温远远紧闭着嘴,气得眼泪儿都要下来了,“就算我比你矮,我是你姐。”

“等你长得比我高时,你再来说这话,现在我是你大哥,你得听我的,你叫声大哥,我就不让你列队练后,你叫我大哥……”

温远远六岁了,此刻又气又恼,死咬着下唇,她起身就要跑,却被几个男孩子拦住了去路。

“乖,温远远,你喊我一声大哥,我就放你过去。”

她娘还在桂院等着呢,娘过几天要入宫拜见皇后娘娘,她也想入宫,要是错过了,又不知道是啥时候了。温远远着急,她要去桂院挑新衣料,她要入宫见皇后姑母,这一着急,她也不顾了,低低地唤道:“大哥”,虽然明知不对,可她就低一回头,她不曾想到,这一喊竟然喊了一辈子,明明她是大的,竟把小一岁的弟弟叫“大哥”。

小时候被被温鹏远逼的。

长大后,则是喜欢上那种被“大哥”保护的感觉。

温鹏远道:“我没听见,你们听见没?”

一群猴崽子齐喝“没听见。”

温远远又提高嗓门,气恼地接连喊了两个“大哥”一声比一声大。

温鹏远哈哈大笑,摆手道:“我是你大哥,好了,既然我是你大哥,从今天开始,你见了我就要喊大哥。”

温远远不语,一溜身往桂院跑。

丫头无奈地摇头,这温鹏远闹得越来越过分了,夫人又怀上了,没功夫管他,候爷回来揍两回,管不了两天,又是故态重生,候爷把他拧到兵营磨练,好的没学会,就学会当将军了,整天带着府里的孩子胡闹。

温远远进了桂院,甜甜地喊了声“娘”。

梁氏道:“过几日要入宫给皇后娘娘请安,你挑两身衣料让绣房给你做衣袍。”

温远远看看这块,又瞧瞧那块,挑了一块水红色的,又挑了块额黄的料子。

梁氏看着绣娘给温远远量了尺寸大小,“给环儿也做一身,那日环儿也跟着一道去。”

环儿,是温远远的丫头,比温远远大三岁,长得黑瘦高挑,此刻听说要给她做新裳,还要入宫,立时乐开了花。

梁婆子道:“三小姐回头得与环儿学学宫规,免得到时候失礼。”

雍和元年九月,昭贤太子周年忌日后,慕容恒封赏昭贤太子的四个女儿为公主位,封号未变:静娴、平柔、安若、宁雅,四个公主依旧住在宫中,公主们的序齿单独排序,大公主、二公主,而慕容恒的三个儿子再单独排序,人称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

去岁十月,温彩又生了一位皇子,取名慕容棣。

这一个接一个地生儿子,瞧得顾太后眼睛发绿。

她一辈子就想要皇孙,可这上天就不让如愿以偿,偏慕容恒夫妇哭着喊着,拜着送子观音求公主,十月怀胎,温彩又给生了一个儿子。他们没女儿,便将昭贤太子的四个女儿封了公主,留养宫中,赏赐公主之尊。

梁氏道:“上回你姑母说,公主们渐次大了,要挑几个公主陪读,巧妹,你可愿意?”

远远想到家时达几个混小子就一阵心烦,她拿他们一点法子都没有,入宫读书,听起来不错,“娘,我愿意!我愿意!”那是跟公主读书,与公主一起长大,岂不是说她大了也和公主一样,何况皇后还是她的嫡亲姑母,傻子才不去,而且早前乳母就在她耳边唠叨上了“这做了公主陪读好处多,将来许配人家,是你挑别人。而且你是皇后的侄女,谁敢欺负你,三小姐,老奴瞧着人还去吧,入了宫读书识字不说,还能学好些东西。”

梁氏点头:“你若乐意,若你姑母问起,我便好

回话。对了,听你叔婆说,你四叔家的长女回京了。”

温红的长女,唤作元娥,比远远还大两岁,她不由细想一番,“二堂姐也是回京入选公主陪读的?”

梁氏道:“正是。礼部、户部早就安排下去,荣安候府、忠武候府、肃毅伯府、嘉昌伯府都挑了适龄小姐递了名簿,只等两宫太后与皇后定下人选。”

忠武候府,正是秦太后娘家兄长的府邸。慕容恒登基之后彻查了秦家的案子,一些秦氏族人也纷纷回转京城,慕容恒赐了秦氏人去石桥镇落脚,并将曾经秦氏祖宅、祖屋赏还。

秦氏,原就是京城石桥镇人氏。

又赐了忠武候府给秦怀玉父子。

秦承业并没有回京,而是继续留守阳关。

秦承嗣带着妻儿随父母回京。

这秦家一朝翻案,依然成了京城新贵。

这里正说话,只见一个丫头进了花厅,禀道:“夫人,三小姐,二夫人带着二小姐来了。”

董氏也是诰命的二品夫人了,现在颇是得意,长孙女一回京,歇了两日便领着她过府来窜门了。

温元娥已经八岁了,正是知事的年纪,此刻见着温远远,两人相视一笑,照着董氏教的见了礼。

梁氏道:“带着你姐妹去明月阁说话。”

温远远拉着温元娥的手,“二堂姐,我们走。”

董氏道:“什么堂姐不堂姐的,你们可都是一个太祖母的重孙女,就唤二姐吧,这样也亲切些,我们两房的序齿也是搁到一处排列的呢。”

温远远应声“是”,拉着温元娥去了她的阁楼。

温彩早年住的阁楼一直空着,阁楼里还留了两个丫头看守、打扫。

早前租给范家的院子也收回来了,现在梁氏的子女多,虽说孩子还小,可镇日吵闹得不成,也近来又有了身孕,这才赶了几个儿子到外头去,温鹏远知道母亲心烦,只带着弟弟们在后花园里闹。

范家虽离开了,范太太却时不时过来窜门示好。

董氏道:“秋月,大老爷要回京了,估摸这几日就要到了,听说是他向新帝递了折子,直说年纪大了要回来。”

梁氏抿着嘴儿,温子群回来也是回城南温府,他们又不住一块儿,现在她和温青也有几个孩子,孩子整日皮得跟跳上窜下的猴子似的,片刻都不得闲,便是在私塾学堂也是如此。

董氏絮叨道:“大房那边又有好戏瞧了,当年宋齐两家合伙算计何家,中太太原就对小太太一肚子的怨言,怕是又要斗起来。”

这件事梁氏也是听董氏说的,但那年董氏在大房烧了把火,把何氏给娘家兄长良田的事给捅了出去,最后何氏为平事态,硬是给两个儿子一人五百亩良田才算平息了。可这事,何氏在董氏头上记笔了一怨恨,两妯娌聚到一块儿,那是针锋对麦芒,谁也不服谁。

梁氏低声道:“大老爷递折子申请回京,怕这事是小太太给出的主意。”

“小太太哪有这等主意,怕又是宋老太太给出的。”

宋老太太年纪一大把,在宋家有足够的权威,她说一句话,就没人敢反对。

尤其宋家看温家富贵了,直说她给宋娇的婚事选得好。

董氏压低嗓门,很八卦地道:“伯爵爷说,大皇子现下颇得太上皇欢心,虽说才五岁,会认好些字,武功也不差,现太上皇亲自教导大皇子、二皇子读书习武呢。

上回,大皇子还引了当年韩余氏的事问太上皇:这世间女子是名节重要还是孝重要?问得太上皇都不知如何回答,最后太上皇问他‘你认为哪个重要?’大皇子答:变通,不可死守陈规,要破陈立新全大局,此乃大名节、大孝。

前几日,太上皇召了朝中几个老臣叙话,直夸大皇子聪慧。特意说了这事,你二叔猜测,太上皇的意思,是要他们上递奏折,立大皇子为太子。

伯爵爷说,我们家情况特殊,不好说话,但可以让梁家大老爷、梁学士提提这事。”

梁和裕去年秋天也回京任职了。

如今在户部谋了个差使,是从四品的官,每日也得参朝议政。

梁秋阳还在翰林院,因其才华过人,已是五品侍读学士。

梁氏微微凝眉:“许是二叔想多了,太上皇宠嫡长皇孙,谁都知道的。”

太上皇退位之前,下过最后一道圣旨“立秦荣妃为后,赐封号荣”又赐了顾皇后一个封号敬,尊敬之敬。一个荣、一个敬,皆是一样的尊崇。

如今宫中有称秦太后、顾太后,又有称荣太后、敬太后的,两人一个居荣寿宫,一个居康宁宫,而太上皇似乎更喜欢住在荣寿宫,两三月也难得去一回康宁宫。

因着秦荣妃一朝荣封为后,与顾皇后不分大小,慕容恒登基又敬为太后,可虽说不分大小,可没儿子的太后怎能与有儿子的太后比。

顾太后没了儿子,失了权势,虽然顾家还在,可秦家

复出,当年顾家算计秦家的事,就如同悬在头上的一把明晃晃的刀,她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把刀通一声就掉下来了。

董氏道:“太上皇不会无缘无故说那些话,且先试试吧,新帝有病根,近不得年轻女人,养性殿、御书房、议政殿全都换成了太监、嬷嬷服侍。

皇后给新帝生了三个儿子,这储君之位还不得是皇子们中一个所有。与其让旁人呈折讨赏,还不如梁家人呢。”

梁氏依旧不语,两月她入宫探望刚坐满月子的温彩,温彩就道:“我们家现在这情况算是泼天富贵了,越是如此,越要谨慎小心,哥哥上任北军都督,更得行事稳妥,这历朝历代,玩弄权势的外戚都没好下场,但安宁守纪者,知进退者却能保全。嫂嫂切记,常劝兄长莫玩权势,莫贪权势,做好份内事。”

梁氏回来后就细细琢磨了一番,觉得温彩那话颇有些道理。

梁氏道:“二婶,这事我不能同意,若是皇上拿定主意立储君,不需大臣递呈折子,也会水道渠成。”

董氏轻叹,“给你们梁家立功的机会,你还不要,也罢!也罢!梁家不上折子,我让娘家父兄递折子。”董氏明显的不高兴,要不是温子林吩咐的,她还不提呢,如今镇远候府富贵了,却忘了是谁在后头帮了一把,她心里颇有些埋怨梁氏,只不发作起来。

梁氏知她不悦,忙岔开话题说旁的事,“四叔子现下是同知了?”

同知是六品官,温红能在短短五年内升两级,也算是本事了。

董氏笑道:“他也是个争气的,偏生他媳妇那肚子不争气,原指望她生儿子呢,连生了三个女儿,还让侍妾添了个庶长子,你说伯爵爷这些年如此辛苦挣下的爵位,总不能让个侍妾生的庶子袭吧。我们也给了他们夫妻机会,我正与你二叔商量,让阿绯袭爵,可各家又没嫡次子袭爵,偏阿红没个嫡子,你说人家宛芹的肚子多争气,一过门就连生两个儿子……真是愁煞人了!”

这在富贵人家,嫡庶分明,董氏是万万不会同意把爵位给温红的,原因很简单,温红没嫡子。

可温绯又是个次子。

梁氏轻声道:“且与四叔商量一下,若不成,就让十五叔袭了爵。”

“怎没商量?一年前就写了信去问,他直说一定生儿子,却是个姨娘生的,他媳妇还把这孩子寄到她名下,到底不是正经嫡子,要是爵位给了他,这肯定要闹笑话。”

董氏悠悠轻叹,现在家里富贵了,日子也好了,董氏走在外头都扬眉吐气了,皇亲国戚、嘉兴伯夫人,多响亮,可她也愁,愁的是一同封爵的嘉昌伯张家都呈折请求封下世子了,可他们家还没个动静。

董氏和温子林都有心让温绯袭爵,原因简单,这个儿子比长子争气有才华,就连唐宛芹也比温红妻得他们欢心,毕竟温红夫妻离开京城好几年了,可温绯夫妻俩一直在跟前,这自是不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