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越成为农家女 >

第78章

穿越成为农家女-第78章

小说: 穿越成为农家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10。第310章 布局一样

“四当家的,姑奶奶,我们都是吃过早饭才过来的,特地早点过来就是想帮忙多干点活,你们也别跟我们客气了,让干什么就吩咐一声,我们可不像有些人是来吃白饭的。”李大贵说着还特意的看了杨家老宅的人一眼,杨家老宅的人就算气愤,但人家说的事实。

“吃什么白饭,你怎么说话呢你,俺上俺家小叔子和小姑子家吃顿饭这不是应该的吗,何况俺们还是来帮忙的,算了,俺跟你们这帮子下人也说不着。”杨老二媳妇钱氏总觉得杨老三一家要比他们第一等,对杨老三家的下人更是不屑了,趾高气昂的说道。

杨银花和杨老四都显得很尴尬,有这样的亲戚也是没法的事情,现在起房子的时辰还没到,杨银花和杨老四把李大贵他们安置好了,这才抓紧时间把早饭给做了,不然就该赶不及了。

就吃饭的这会功夫,村里来帮忙的人都陆续来了,有这么多人帮忙盖房,杨银花和杨老四他们的房子也不大,不过一天时间的功夫就把房子给盖好了,尽管有些不顺心的事情,不过看着自家的新屋子,杨老四和杨银花两家人都高兴的在新房子里又笑又跳,两家人的房子布局都是一样的,一家住一边,李氏更是高兴,总算不用天天在和老宅那些人搅在一起,过两日就把老宅里的东西全都搬过来,不过家里没剩下什么东西了。

李氏的娘家人知道他们一家要盖房子,今天也都来帮忙了,见李氏能住进新房子,不用再受老宅那些人的气了,也都替李氏高兴“妹子,这房子也盖好了,天不早俺们就回去了,你们累了一天了也歇着吧,要是有啥事就捎个信回来。”

“大哥,今儿天都这么晚了,再过不久就要天黑了,赶路也不方便,就别回去了,在俺这将就住一宿吧。”李氏听说娘家人要赶路回去连忙劝说道,娘家离这里可有两个时辰的路程,这会赶回去还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到家,别说赶夜路也不安全,就是娘家人在这里帮忙累了一天了,也不能让他们就这么回去啊。

“妹子,没事,俺们有这么多人赶夜路也不怕,何况你们这屋子今天才盖起来,什么都还没搬进来,咱们这么多人也住不下,免得你和妹夫来回的折腾,俺们还是回去吧,自家人也不拘着这些,你和妹妹好好过日子就行,现在杨家分家了,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娘她老人家也总算能放下心了。”李氏的大哥中肯的说道,李氏看了看自家刚盖好的房子,确实不好让娘家人住进去,杨家老宅就那么两间屋子他们一家住着还嫌挤,更不可能住得下这么多人,知道自家大哥说的是实在话当下也没说什么了,只是心里有些难受。

杨老四听说李氏的家人今儿晚上就要回去,说什么也不肯让他们就这么回去了,自家盖房的银子还是从他们那借的,今天又在这帮忙累了一天了,怎么能让他们就这么回去“大哥,这可不行,你听我说,住的地方你们不用操心,俺都会安排好的,你们只管踏踏实实的留下来。”(一更)

☆、311。第311章 不必心急

杨老四本来想安排李氏的娘家人到村民家里住一宿,可跑了几家有的人家是不愿意,有的家里实在住不下这么多人,杨老四没办法,想着要不让干脆让李氏的娘家人在老宅挤挤住一夜,他们一家在新屋里打地铺得了。最后还是赵氏听说了,打发了人过去让杨老四带着李氏的娘家人住进了果园子里,又亲自把缺的东西都送过去,为了招待李氏的娘家人晚上还特地弄了宵夜。

“三嫂,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俺们家已经得了你家这么多的照顾,这次又来麻烦你。”李氏要是没办法了也真不想再麻烦老三一家。

“弟妹,你说啥呢,不过是住一夜而已,多大点的事,你和老四也是的,我们家这么多空屋子,你跟我说一声住进来就是,还用得着去村民家里四处打听,这不是拿我当外人了吗,你就放心的回去吧,你娘家人我会顾着的。”赵氏送李氏出了院门,又到厨房里忙活了一阵,把明天早上要用的东西准备好,李氏的娘家人住在他们家,这早饭肯定是要招待的。

第二天送走李氏的娘家人没多久王媒婆就登门了,说是打听到了两家不错的小伙子,让赵氏相看相看,赵氏把人领进了,杨蝉儿正要跟着去里面听着,门铃又想了,杨蝉儿想今天还真是热闹了,不知道又是谁来了她家。一打开门居然是五郎和九郎回来了,五郎和九郎昨儿就考完了,本来打算一考完就回来的,不过县学的同窗好友约他们去聚聚,五郎和九郎也不好推脱,就迟了一日回来。

杨蝉儿已经有好一段时间没见到五郎和九郎,一见他们回来高兴跳了起来,五郎直接把杨蝉儿抱了起来,九郎也是一个劲的围着杨蝉儿说着说那的,七郎和杨秋儿得到五郎和九郎回来的消息也都立马过来了。

五郎没见到赵氏有些奇怪,赵氏现在最挂心的就是在城里念书的五郎和九郎了,要是按她的性格知道他们回来了早就该迎出来了才是,现在却不见人影,难道是出去了,五郎有些疑惑的问了,杨蝉儿这才把王媒婆的事情告诉了五郎,五郎闻言沉默了一会,然后又说了句“这事不必那么心急。”

杨秋儿听了五郎这话眼睛一亮,五郎是家里的老大,说话分量最重,五郎这么说赵氏肯定会按他的意思办,杨蝉儿也不知道大哥是什么意思,不过这时候她正高兴呢,也没多问了。

王媒婆今天来就是把那两家小伙子的事情和赵氏说了,让赵氏考虑,两人才谈了一会赵氏听外面五郎和七郎回来了,也没了闲话的心思,让王媒婆尽量简洁的把人家里的情况说清楚。王媒婆了解体谅赵氏急切想见儿子的心情,把事情说完就告辞走了。

“五郎,九郎,你们回来了,娘看看,怎么你们兄弟俩都瘦了,是不是在外边没有吃好睡好,这次考得怎么样。”(二更)

☆、312。第312章 感觉不错

这次院试五郎和九郎考完感觉都还不错,只等着放榜的那一日到县里去看成绩,这一段时间都不必去学里,可以在家好好待上一阵了,赵氏是最高兴的,趁着这段日子她得好好弄些好吃的给五郎和九郎补补身子,在学里念书肯定不如家里吃得好。

五郎先问了家里的情况,和七郎聊了好一阵,又和赵氏说了会话,赵氏问的五郎和九郎都一一答了,然后五郎才问起王媒婆来给杨秋儿相亲的事情“娘,我听蝉儿说你正给秋儿相亲?”

赵氏见五郎问起杨秋儿的事点了点头“是啊,秋儿今年十四了,到了说亲的年纪,娘得先慢慢替她寻摸着,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打听清楚了小伙子的人品家世,找个好人家嫁了,可别跟娘似的嫁到这么个人家,虽然你爹待我不错,可婆家人不好相处受了大半辈子委屈,要不是你们兄妹几个争气,恐怕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娘,过去的都过去了,再说杨家老宅的人也不是爹真正的家人,是要给秋儿找个好人家没错,不过现在不着急,您再等两年,反正秋儿也才十四,说起来早了点,等过两年再说这事也不迟。”五郎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赵氏听五郎这么说一愣“五郎,你可是对秋儿的亲事有什么想法,为啥要等两年?”

“娘,我和九郎现在都在念书,这次有很大希望考中秀才,要是顺利我就要去省城念书了,我努力点,说不定过两年能中个举人回来,到时候我们家的身份地位会大有不同,也可以帮秋儿选个更好的人家,所以我说不必着急。”五郎考虑事情想来都很周全,家里人都还没有想到这点,赵氏一听果然有道理,有功名在身和平民身份相差是很大的,有身份的人家根本不会看上他们这样平民家的女儿,即便现在家里条件好了身份地位还是低下,要是五郎和九郎有了功名在身就不一样了,所以立马同意了五郎的说法,杨秋儿在一旁听着赵氏暂时不会再替她安排亲事心里也送了口气,五郎把杨秋儿的反应看在了眼里。

九郎这些日子不能回家,这么久没见到杨蝉儿,可是盼着念着的,拉着杨蝉儿一直说个没停,还特地买了不少小玩意给杨蝉儿,杨蝉儿也不嫌烦,饶有兴趣的听着九郎说他在学里见到的趣事,赵氏他们也在一旁认真地听着,一家人好久没这么聚在一块,说说笑笑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因为白天玩得太尽兴,杨蝉儿回到房间一沾枕头就睡着了,居然连雪莲的事情都忘了,第二天一大早醒来想起,立马的进空间看了,杨蝉儿觉得雪莲似乎又长大了些,莲花中央的莲心结出了几粒小籽,不过还很小,杨蝉儿那个兴奋啊,盯着雪莲看了好久,要是雪莲籽能成功结出来,那她的空间以后又多了一种名贵稀少的药材,这天山雪莲的稀奇可是空间里任何药材都不能比的,只是她过两天就要把雪莲还回去了,也不知道这雪莲籽什么时候才好,不管了,要是到时候还没好的话她就耍赖多留几天好了,雪莲放在空间没人能找着,萧逸也不能把她怎么样。(三更)

☆、313。第313章 真会盘算

王媒婆来了白水村两次了,有心人都知道这是赵氏要给杨秋儿说亲了,杨老二媳妇钱氏平日里就喜欢走家串户的聊八卦,一听说了这事也想起给杨大郎说亲的事来,大郎今年都快二十了,现在说亲年龄已经嫌大了,只是这些日子杨家老宅发生了太多事情,他们还没时间想到这事上去,现在也平静一段日子了,一想起这茬就开始着急了,还特地跑到杨老太太那儿商量。

要说钱氏也并不是真的那么在乎杨老太太的意见,以前没分家的时候她对杨老太太的话大多数时候都是阳奉阴违,现在分家了杨老太太更管不着她家的事了,只要他们家每个月按时送去奉养杨老太太的银钱,杨老太太就没什么好说的,这次之所以找杨老太太商量,也是以前杨老爷子和杨老太太都说过,杨大郎是杨家的长孙,说亲的时候他们会拿体己出来给大孙子当彩礼钱。

那还是杨家老宅没有被偷的时候杨老爷子和杨老太太说过的,不过钱氏相信杨老太太手里还是攒了好些银子的,杨老爷子临去前拿出了五十两银子,办丧事也就花了二十多两,还有以前也剩下了一些银子,可分家的时候除了田地和家里的一些东西他们每家就分得了二两多的银子,剩余的银子哪去了,当然还攥在杨老太太手里,老太太每月还有儿子们给的孝敬呢,所以就算杨老太太现在手头不如以前宽裕了,照样能拿的出钱来给杨大郎办亲事。

杨老太太是看得起杨大郎这个长孙,也说过要给杨大郎出彩礼钱的话,可自从家里遭贼后她就再没提起过这一茬,现在分家了更没有这个打算了,现在她也算看明白了自己的那几个儿子儿媳,没一个是孝顺的,就老四一家孝顺实诚些,可现在也因为老三家的事情跟她离了心了,再没以前那么听她的话,手里攒着的那点银钱还得用来防老呢,要不然以后她有病痛什么的,谁来出这个银钱给她治病,要是几个儿子孝顺还好说,可偏偏都是自私的只知道为自己想,根本没把她这个老太太放在心上,村里头就有这样的人家,自己一家喝酒吃肉,却把老人扔在家里吃糠喝稀,不管不顾的。

钱氏和杨老太太都说了半天了,每次都把话题往大郎的彩礼钱上引,刚开始杨老太太也没想到那上面去,后来就明白了钱氏为了这么反常的找她来商量大郎的婚事了,敢情是打上她手里那些银子的主意了,真是会盘算,杨老太太了然,表面却不动声色的和钱氏周旋。

杨老太太是什么人,活了大半辈子了,人又精明的厉害,耍心眼这种事情钱氏压根就不是杨老太太的对手,每次一把事情提到点子上,杨老太太就有意无意的把话题岔开了,愣是没让钱氏得逞。

钱氏本来就不是个能沉得住气的,想着与其花费这功夫和老太太绕来绕去磨嘴皮子功夫,倒不如直接挑明了说,于是干脆把话跟杨老太太说开了“娘,当初你和爹可都答应过的,俺们家大郎是杨家的长孙,他说亲的彩礼钱你们会出的。”(四更)

☆、314。第314章 油盐不进

杨老太太在心里冷笑,钱氏跟她这费了半天的口水终于忍不住把目的说出来了,自己的儿子说亲他们自己不管,反倒跑到她这个祖母这里要彩礼钱来了,说到哪里去也没有这个道理,就算老爷子和她说过这话,可那次杨家老宅遭贼的事情就是大郎的错,就当他把自己的彩礼钱给提前花了。

钱氏算是白费心机了,杨老太太直说了她不可能拿钱出来给杨大郎当彩礼钱,不论钱氏把话说得再好听,儿子和儿媳妇靠不住,孙子就更靠不住了,手里有银子才是实在的,到时候就是有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