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为农家女-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9。第89章 厚道实诚
杨秋儿见杨蝉儿嘴嘟得老高满脸委屈的样子,很有姐姐样子的收敛了脸上的笑意,瞪了这故意兄弟俩一眼,故意岔开杨蝉儿的注意力“蝉儿,你不是在煮粥的吗,还不去看看好了没,可别把粥给煮糊了。“
“糟糕,俺的粥!”杨蝉儿一想起自己还未做完的事情,也顾不得和七郎九郎生气了,立刻从五郎身上下来往院子里跑去,她怎么为了吃两个饼把正事给忘了,哎,真是越活越对得起这副身体的年龄了。
杨蝉儿掀开锅盖,锅里粥的香味迎面扑来,用锅勺顺着锅的方向翻搅,还好,一点也没糊,这火候正正好,杨蝉儿把先前切好的蘑菇和青菜都端过来放到灶边,想了想又去厨房里拿了三个鸡蛋放到碗里打好,五郎这时已经去工地了,七郎和九郎也跟着杨蝉儿从厨房出来,这兄弟俩知道刚刚他们把妹妹惹恼了,一脸讨好笑容的跟在杨蝉儿身后,杨蝉儿只当没看见他们两个,自顾自的把打好的鸡蛋和青菜放在一起,然后端起蘑菇倒进了锅里搅拌起来。
“蝉儿,你做的菜粥可真香,比娘做的还要香。”九郎站到锅前,闻着锅里散发出来的香味,除了有巴结的成分也是真心这么觉得,七郎知道这时候不论他们兄弟俩谁上去说话,肯定都会被杨蝉儿一阵炮轰,所以由着九郎一个劲的讨好杨蝉儿,自己只到一旁保持沉默的站着,见杨蝉儿有需要帮忙的地方立刻动手抢在前头。
“哼,香也不给你吃,躲开,别在这碍手碍脚的。”杨蝉儿没好气的说道,眼神都没给九郎一个,九郎不出七郎所料的被杨蝉儿无视和嫌弃了。
赵氏和杨秋儿的面饼子做好还要一阵,杨蝉儿到灶前把火退小了些,等着赵氏和杨秋儿把面饼子快做好了才又重新把火加大,然后把打好的鸡蛋匀称的撒在粥面上,撒上盐,将粥搅匀了,杨蝉儿用勺子盛了一些在碗里尝了尝,盐放的差不多,味道也还不错,抬头见七郎和九郎都目光期待的望着自己,杨蝉儿冷哼一声,把青菜也倒进了锅里,然后盛了两碗粥放在一边,也不说是给谁吃的,径直去把灶里的火熄灭了。
杨蝉儿这做派,七郎和九郎哪还能不知道杨蝉儿的意思,兄弟俩对视一眼后都以最快的速度把粥端到手里,满足的喝了起来,妹妹煮的粥就是香。
等赵氏和杨秋儿把面饼子用一个大的簸箕装了出来,七郎也把锅里的粥用两个大木桶装好了,杨蝉儿还另外给赵氏和杨秋儿每人留了一碗,她难得煮一次粥,而且煮的这么好,当然得给家里每个人都尝尝,好知道她的厨艺也是不错的。
杨蝉儿他们用板车推着把面饼子和粥还有碗筷一起送到了工地,大家本来就有些饿了,见了杨蝉儿他们送来的面饼子和粥,都夸杨蝉儿一家做人厚道实诚,他们以前也在别家帮过工,人家都只是随便熬了一锅稀粥,根本没放多少米,喝了也没什么感觉,而杨蝉儿他们家熬的粥用料都是十足十的还放了肉和鸡蛋在里面,那可都是精贵的东西,他们平时在家也难得吃上几回,又另外做了白面饼子。
☆、90。第90章 多结善缘
大家都放下手中的活,过来每人领了一碗和两个面饼子,杨蝉儿看他们都只是把粥喝了,而面饼子都包好收了起来,大概是想带回去给家里人吃,杨蝉儿心下有些触动,这就是乡下人,虽然很穷没什么本事,但总是想要把好的留给家里人。
本来是来帮忙的,吃了人家这么好的东西,大家似乎有些于心不安,干起活来就更卖力了,只除了中午吃饭的时间休息了一小会,立刻又上工去了,那意思大有要把吃的好东西变成力气干活还给人家,乡下人就是这么实诚,只除了一少部分好吃懒做的,杨蝉儿一家见大家忙了一上午让他们再多休息一会,可没一个人听的,都是满腔子劲想要多干点活,帮杨蝉儿他们家早点把房屋盖起来,一直忙到了天黑了才肯回去。
晚上本来是不管饭的,但杨蝉儿他们家还是又熬了一锅粥,做了些面饼子,让人家吃了再回去,除此之外杨蝉儿又给他们每个人数了十个铜板的工钱,大家在杨蝉儿家吃的这么好,本来就有些不好意思,哪肯再收杨蝉儿家的工钱,杨蝉儿不管人家怎么想,她本来就打算这么做的,因此还是把工钱给发了下去,大家推脱不过都是千恩万谢的,越发觉得杨蝉儿一家是个不错的人家。
杨蝉儿之所以如此,不是她犯傻不把十个铜子儿当钱看,只是心里自有一番成计较,本来他们一家被杨家老宅的人赶出来身无分文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多亏了乡亲们好心照拂接济才不至于沦落街头冻死饿死,他们一家都记着这份恩情,有机会自然要回报一番,而且现在他们家忽然变得富裕起来,盖起了大房子,又买了地,还不知道会遭到多少人的眼红,多结些善缘总是没错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第一天杨蝉儿他们家的事情传了出去,第二天来帮忙的人更多了,有的还带了个碗来,昨天来帮忙的那些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约好了,天还没怎么亮就来了,到了直接就到工地干起活来,杨蝉儿他们起来时听到工地那边有声响才知道人家都已经在那干了好一阵的活了,这让杨蝉儿他们一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杨蝉儿看着工地上那些一大早就忙活的一身是汗的憨厚汉子们有些汗颜,这些人要不要这么实诚,不过就是伙食好了点,发了十个铜子儿的工钱,就这么拼命的干,因为这样,杨蝉儿他们家把熬粥和做面饼子的时间提前了,想着不少人带了碗来,杨蝉儿又多熬了一些粥,不过那些带碗来的人并没有像杨蝉儿想象的多要一碗,只是把杨蝉儿家盛给他们的粥先喝了两口,然后就倒进了带来的碗里,接着就去干活了,杨蝉儿看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于是让赵氏跟他们说要他们尽管吃,不用留着,等晚上他们回去的时候他们家会专门多熬出一锅粥来给他们每人装了带回去。
☆、91。第91章 自己的家
杨蝉儿也趁着空闲的时候去了张木匠家一趟,让他打了几件家里要用到的家具,至于其他的等她闲下来了自己绘好图样再让张木匠慢慢打。因为大家积极性太高,起早贪黑干活的人又多,本来算好差不多要盖个十来天的房子,五六天就盖好了,要不是杨蝉儿家的房子设计的复杂,估计两三天就能建好,建好了房子就要砌围墙了,杨蝉儿要砌的围墙太长,买青砖或者红砖肯定是不划算的,杨蝉儿手里也拿不出这么多的银钱来,土砖杨蝉儿又觉得不够结实,于是决定用石头砌,石头反正是不要钱的,白水村到处都有寻了来便是,石头实在不够了再买红砖砌,最后砌墙的时间反倒比盖房子用的时间多,足足砌了八天的时间才将围了两亩地三米多高的围墙砌好,包括人工和砖头,花了杨蝉儿三十多两银子,竟比盖房子没少花多少,不过杨蝉儿觉得还是值的。
等一切妥当了,杨蝉儿他们家就请人帮选了个好日子上梁,请亲朋好友来吃了顿酒席,然后搬了进去,村里人见了杨蝉儿家建好的房子没有不赞叹的,直夸杨蝉儿她家的房子建的漂亮,也有人出于嫉妒心理偶尔会酸溜溜的刺那么几句,那语气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杨家老宅的人听说杨蝉儿他们家的房子建好了,也偷偷的来看过,可惜被高高的围墙挡住进不去,自然无法看到里面是什么样子,只能不甘心的回去了。
赵大鹏一行人等杨蝉儿他们搬进了新房子就要回三山屯子,赵氏本来想留他们多玩几天,只是苦留不住,只好让他们有闲暇了带着侄子侄女们一起过来玩,然后又往牛车上塞了好些例如面粉鸡蛋和野物之类的,还偷偷放了十两银子在里面。
赵家人一走,家里就彻底清净了,杨蝉儿一家站在院子里互相看了看,又看着自家的新房子,都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和喜悦的心情,他们终于有自己的家了,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家,家里有关心爱护自己的亲人,也有属于自己的责任。
杨蝉儿把自己几件破旧的衣服放进了房间里,然后让五郎他们帮着把她的制药工具都搬到了制药房,杨蝉儿的房间和杨秋儿的相邻,杨蝉儿的是靠屋后的一间,杨蝉儿让人在后面也打了一扇门,还修了阶梯和阳台,后面有一大块空地,杨蝉儿打算以后把这建成自己的后花园,而从后门出来不远就是杨蝉儿的制药房,制药房是一间独立的小屋子,杨蝉儿为了清净和隐秘把制药房建在了这里,这里可是她近一段时间主要的财富来源,等过两天家里的事情都整的差不多了她就上山采药去,家里这次买地盖了房子之后她手里就只剩下十几两银子,一下又回到了解放前,还得非常非常努力的赚银子啊。
杨蝉儿数了数匣子里的银子,又在炕上躺了一会,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可能是以前一家人一直都挤在一间小茅屋住,现在忽然换了大房子,忽然间有些不习惯了,于是出了房间来到院子里,五郎他们正在整饬那几块旱地,杨蝉儿想到先前他们种的那半亩菜地,这段时间都是赵氏和杨秋儿在看顾她也没管,算算也有半个多月二十来天了,不知道菜长的怎么样,于是拔腿飞快的往菜地跑去。
☆、92。第92章 请人打井
杨蝉儿跑到地里,种子倒都是发芽长起来了,长势却没有杨蝉儿想象中的好,虽然这段时间赵氏他们把这块地侍候的很勤,盖房子那么忙都每天不忘抽空来看看,这地实在是肥力不足,也难怪孙伯家没人来打理这半亩地,半个多月了白菜秧和红嘴菜苗都还没怎么出齐,长得稀稀拉拉的,种下去的葱就更不像样了,只长出了针细般的绿芽,萝卜秧子长得还算好点,看着齐整些,只是菜杆细细的菜叶也有些黄。
得想办法肥地才行,现在家里有十多亩地,虽然那些地比这半亩要好,一直都有人打理着种了菜在里面,但明显没什么收成,不然也不会这么容易把地就给卖了,而且除了地不肥,水源也是个问题,以往这里的地要是浇水都是要到三四里外的河里挑水,费时又费力,天老爷要是给面子多下几场雨还好,要是遇上了干旱时节,光是给地浇水也能把人给累死,而且哪有那么多的人力来挑水浇地,地里的庄稼多半都会被干死。
杨蝉儿他们家喝的水一直是到村里的水塘里挑的,平时家里用的水少还不觉得,也用不着杨蝉儿操这个心,只是这些日子盖房子吃饭的人多时时要跑个一里多的路到水塘去挑水,杨蝉儿才觉得到村里的水塘去挑水是件多么麻烦的事情,那十几亩地用什么浇水先不去管,得把她家的用水问题先解决了,干脆在院子里打一口井好了,这样也方便,杨蝉儿一想到就去跟赵氏和五郎说,五郎麻利的就去村里请了会打井的师傅回来。
这打井可是项技术活,比盖房子技术含量还要高,得请专门的人打才行,打井要挑合适的地方,除了能打出井水还要讲究风水问题,怎么打井,要打多深也都是有讲究的,不可能自己来只能花银子请人,这打一口井又花了杨蝉儿六两银子,这不匣子里就只剩下五两多的碎银子还有一吊多铜钱,钱是花的跟流水一般,手里没有点银子压底,杨蝉儿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于是决定明天就上山采药材去。
这次上山赵氏跟杨秋儿就没去了,现在不比以前住在茅屋的时候,房子大了家里琐碎的事情也多了,打井的师傅过来打井还要招待中午饭,家里走不开人,杨秋儿已经十二岁了,是该静下心来安安心心在家做女红不能到处乱跑了,以后嫁人了有一手好的针线才不会被婆家看不起,以前是没办法,现在家里有这个条件赵氏就让杨秋儿好好呆在家里,她慢慢把自己的针线技艺交给杨秋儿,赵氏还唠叨着杨蝉儿再过一两年也要慢慢开始学习针线了,杨蝉儿不置可否,到时候再说吧,她对针线活并不抵触,反而还有些喜欢,以前偶尔还会拿个十字绣绣两针,只是她忙着赚钱,不一定有那个美国时间。
赵氏本来要九郎也留在家里的,九郎坚决不肯,没道理比他年纪小的杨蝉儿都去了,他一个男子汉还留在家里,再说他前些日子一直缠着外公和几个舅舅教他射箭,练了这么多天觉得自己有些进步,总想去试试身手,话说这弓箭还是杨蝉儿央着几个舅舅帮做的,兄弟几个跟杨蝉儿人手都有了一把,背在背上进山里,总觉得底气多了不少。
只是杨蝉儿他们这次进山却觉得有些奇怪,路上偶尔还会遇到几个同村的村民,也都是往山里的方向去的,以前他们上山可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93。第93章 试试身手
杨蝉儿猜想这些人会不会是去山里打猎的,以前村里人都传说山里有大虫不敢往里去,最多是在外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