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越成为农家女 >

第16章

穿越成为农家女-第16章

小说: 穿越成为农家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干,俺的手都捏酸了。”杨蝉儿被九郎这样逗乐的不行,笑着跑开了,九郎跳下炕追了上去,最后九郎还是抓着杨蝉儿,让她替自己捏了一回,看着杨蝉儿确实是捏的累了才作罢,累着了妹妹他也心疼。

杨蝉儿又去了一趟张木匠家里,张木匠这两天都在赶制她家订的东西,不过这几天张木匠的儿子出去办事去了,张木匠一个人做事速度就慢了许多,就算加班加点也快不到哪去,做木工这门手艺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想要东西打得好,就得慢慢来,一样一样都做好了,做仔细了。张木匠按杨蝉儿先前的嘱咐先做好了杨蝉儿自己要的小工具,杨蝉儿对张木匠的手艺很是满意,至于板车柜子还有桌凳杨蝉儿让张木匠慢慢打不必着急,反正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的。

用破布一包,抱着一堆的木质工具回到家里,杨蝉儿把在铁匠铺打好的切药刀等物也拿出来,通通归置到了一处,用很明显的界限隔开了,并且很郑重的通告了家里人一遍,这些东西没有她的允许谁都不许碰,家里人对杨蝉儿这个宝贝疙瘩一直是很看重,她都发话了谁敢不行,都连忙应诺。

有了这些工具,杨蝉儿的制药大计终于可以开始慢慢实行了,虽然还有些工具没有齐全,一般的药材炮制已经不成问题,太复杂的暂时还用不上,什么事情都要有个过程,她现在先试着和仁善堂接触,慢慢再建立一种相互合作和信任的关系,等到一切水到渠成她再拿出看家的本事,让仁善堂的人自己求上门来。

☆、51。第51章 要求太高

炮制药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同的药材不同的药性,炮制的方法也不一样,不能弄错了一丁半点,不然药性就变了,因为这是初次炮制药材去卖,杨蝉儿更是要求把一切做到最好,半点也不假手于他人,赵氏等人都自发要来帮忙,被杨蝉儿给拒绝了,因为手生还弄废了好些药材,其实也是杨蝉儿的要求太高,有些药材稍微欠了点功夫,或者稍微过了些都被杨蝉儿扔到了一边,杨蝉儿守着这些药材足足忙了一个晚上,鸡鸣时分才收工,把炮制好的药材归类放好,有些药材不能马上制好的,例如半夏、南星等,需要较长的时间伺浸在水中,减除药材中的毒性物质,杨蝉儿都把其放置妥帖了,这才拖着疲累的身子爬上了炕,将被子一蒙连衣服都懒得脱就睡着了。

赵氏一直不放心杨蝉儿一个人在那忙活,在床上躺着总是睡得不安稳,杨蝉儿一进屋立刻就惊醒了,心疼的看着累得倒头就睡的女儿,轻手轻脚的替杨蝉儿解了衣裳把杨蝉儿搂在怀里才安心的睡了。

杨蝉儿第二天醒来的时候看外面的天色昏暗,以为时辰还早,起床后才知道现在已经是中午了,外面正下着毛毛细雨,看来她昨天晚上实在累着了,体力流失严重才会睡到这个时辰,才熬了一个晚上就这样,这副身子骨可有够差的,看来以后得费力气好好调养才行,想当初她为了出任务三天三夜没合眼状态也比现在要好。

赵氏见杨蝉儿起了立刻把锅里蒸着的鸡蛋羹给杨蝉儿端了来,看着杨蝉儿吃完才放心,因为就快要吃午饭了,赵氏也没再给杨蝉儿吃别的。

“蝉儿,你昨晚睡得太晚了,快天亮了才上炕,等吃了午饭你再回炕上睡一觉,把昨儿夜里熬的神都给补回来。”赵氏因为杨蝉儿体弱又出了两回事的缘故总是特别忧心杨蝉儿的身体,生怕又杨蝉儿又出点什么事,那就是要她的命。

“啊,哦。”杨蝉儿也没听清楚赵氏说什么,胡乱答应道,心里则担忧着这雨要是越下越大怎么办,这破茅屋可经不起风雨,再者院子里的猕猴桃也要尽快处理了,这样被雨一淋特别容易坏,虽然猕猴桃山里还有的是,但这些是他们辛辛苦苦从山里摘了运回来的,不能白费了人工,于是杨蝉儿和赵氏说了。

家里除了杨蝉儿没人知道果脯和果酱的做法,赵氏不想让杨蝉儿太劳累,犹豫着,被杨蝉儿劝说了一阵,看着院子里虽然盖了一层草席但已经被水浸湿了的猕猴桃叹了口气只好答应了,全家人又忙活了起来,先是把猕猴桃用水冲洗一遍,然后送进厨房削皮,忙的热火朝天。

而相对于杨蝉儿家的忙碌,杨家老宅的人除了杨老四之外个个都上吐下泻到脱力,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瘦了一大圈,顶着个黑眼圈来回往返于茅厕,被肚子闹得连想死的心都有了。

☆、52。第52章 歪打正着

村里的老郎中治不好杨家人的肚子,杨家人只好托人带信送进了县城里,杨老大接到村里人来报信吓了一大跳,一大家子全都上吐下泻那还得了,立刻把县里最好的郎中,仁善堂的顾大夫请回了杨家老宅,顾大夫望闻问切诊了半天还是没诊出个所以然来,出于面子的问题又不肯承认自己医术不行,听说杨家老宅的人是那天吃完早饭后才出现的问题,唯一没吃早饭杨老四没事,很快就把问题归结在食物上面,说杨家老宅的人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和先前老郎中说出来的话差不多,随便开了一副药性温补的中药就回城里去了。

怎么着顾大夫说的话和老郎中的一样?杨家老宅的人对顾大夫的话半信半疑,没别的办法还是只有按方子抓了药,也是因为两天时间过去,杨蝉儿下的药药性也发挥的差不多了,喝了顾大夫开的温补的汤药一调养,杨家老宅的人渐渐地好了起来,杨家老宅的人这才认识到顾大夫的医术实在高超,顾大夫哪里知道还有这样一段曲折,当时只是为了脱身随便开的药方,虽然治不好人,吃了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杨家老宅的人上吐下泻了两三日身子虚弱的很,是该补补,没想到居然歪打正着。

因为制了果脯和果酱没有东西装,杨蝉儿让五郎到村西头孙老三家订了几个大坛子,这孙老三还是孙伯的儿子,听说杨蝉儿他们家要买大坛子,他昨个儿正好给人家烧制了一批,是一家酒楼订的,见杨蝉儿他们急着要用,直接从里面抽出了几个先送去了杨蝉儿家,杨蝉儿自然是感谢。

这时候厨房里已经削好了一大盆的猕猴桃,杨蝉儿也只是知道猕猴桃果脯和果酱的制作方法,并没有真正动手做过,怕万一做不好浪费材料,于是拿个大碗装了一碗猕猴桃,然后把猕猴桃中间的白芯也去掉,将白糖、麦芽糖和柠檬汁找了来。

白糖杨和麦芽糖杨蝉儿很快拿到了,可是柠檬汁却没有,只有两个还不算太熟的柠檬,这还是五郎和九郎跑遍了凤山县城才买到的。

杨蝉儿这时候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句话的意思,无法,杨蝉儿只能自己动手制作柠檬汁,柠檬里几颗不算太饱满的籽,杨蝉儿不管它会不会发芽直接扔进了空间里,杨蝉儿把准备好的材料灶上,然后把赵氏已经洗过两遍的锅又重新洗了几遍才把猕猴桃放进锅里,俺记忆中的步骤制作果酱,这笔炮制草药要简单多了,杨蝉儿制作第一遍尝了尝味道就知道做成功了,接下来就要大份量的制作了,杨蝉儿没那个体力,只好把自己用来站脚的木桩移到一边,让赵氏动手,她在一旁指挥。

杨蝉儿本来是打算把这些猕猴桃一半制成果酱,一半制成果脯,古代没有烘焙机一类的东西,少量的还能放在锅里烘干,太多就只能只自然晒制,杨蝉儿于是决定将三分之二的猕猴桃制成果酱,剩下三分之一制成果脯,用锅慢慢烘干,没能烘干的就连同糖液一起放在坛子里保存制成蜜饯。

☆、53。第53章 屋漏逢雨

因为制作这些猕猴桃要占着锅,一家人一直忙到很晚了把猕猴桃都处理好才开始做晚饭吃,六个大坛子都已经装满了猕猴桃果酱和蜜饯,用锅烘干的猕猴桃果脯用簸箕装好,家里地方小坛子都没地方放,杨蝉儿让五郎和七郎把坛子都给密封好,等雨停了把坛子埋在地下,既不占地方又便于储存,一举两得。

虽然外面只是毛毛雨,可下了一天还没有停下来,到了晚上雨势反而越大了,屋子里已经有几处开始漏水,用锅碗瓢盆各样东西接着,杨蝉儿怕她的制作药材被雨淋湿,找了个不容易漏雨的地方把药材放好,然后又在上面盖了几层东西,确保不会被雨水淋湿才作罢,赵氏也连忙把才制作好的猕猴桃果脯和晒了几天的柿子饼本成品收好, 还好炕上没有被雨淋湿,不然家里就这么两床被子,现在这天气虽然不是顶冷,不过夜里要是不盖被子就算和着衣服睡也肯定是要受凉的。

屋漏偏逢连夜雨,杨蝉儿躺在炕上愣愣的看着用茅草盖成的屋顶,即便再世为人,这样的状况她也还是头一遭遇着,她都有些担心夜里会不会睡着睡着就有雨水掉落在脸上,这是很可能会发生的状况,还有就算今天晚上挨过去了明天怎么办,要是雨继续下下去,越下越大,这小茅屋的墙是泥巴堆砌的,又有这么多年了,看起来不是很牢靠,一个经不住塌了怎么办,如果明天雨势不变小,他们还是到村里有房屋多的人家租间房住着好了,杨蝉儿心里已经有了各种打算,不过好在第二天老天很给面子的把雨停了,只下了一天的雨天空就放晴了,杨蝉儿一家人都松了口气,昨夜何止杨蝉儿一个人在担心,就只有九郎睡得比较安心而已。

危机暂时过去,杨蝉儿以前没体会过,现在才认识到他们家现在最迫切的事情不是送五郎几个去念书,而是要把房子给盖好,有了能存身的地方才能去想其他的事情,昨夜还只是下了一场不算太大的雨,再过不久冬天就要来了,到时候风雪交加,再住在这样一个破茅屋里恐怕全家人都会被冻死。

杨蝉儿想着把一个小木匣子取出来,这可是现在家里全部财产,自从赵氏被杨家老宅的人抢了之后,家里的钱财就交由杨蝉儿保管,这也是因为家里人知道赵氏太过软弱心善容易被人诓骗,而且不善理财,本来赵氏是要交给五郎保管的,被杨蝉儿自告奋勇的接下了,倒不是杨蝉儿不放心五郎,而是这钱只有到了她手里才能发挥最大的用处,才能钱生钱。

将匣子里的钱翻来覆去的数了几遍,杨蝉儿实在愁得不行,只剩下三两四钱银子和一百八十个铜子儿,这几天家里置办了不少东西都要花钱,钱就跟流水似的,在张木匠打的木具过几天就要送来了,除了事先付好的定金还要付人家一两银子,花出去的多,进账的少,再者卖山货赚回来的钱也是有限的,这样下去盖房子得等到什么时候,干脆她明天就去趟县城里,把炮制好的药材送到仁善堂,看看是个什么情况。

☆、54。第54章 认真起来

因为杨蝉儿担心家里人的安全,没有她的陪同坚决不让家里人进山,怕遇到什么危险,五郎本来 就要陪同杨蝉儿一起进城的,七郎和九郎也在家里没什么事闲不住就跟着一起去了,杨秋儿很懂事的在家陪着赵氏干些家务活,杨蝉儿把昨天做好的猕猴桃果脯也带上了,想到干果铺去问问,看人家收不收,要是不收或者价钱太差她就只好到集市上去卖了。

到了仁善堂,杨蝉儿笑眯眯的和伙计打招呼,这伙计就是上次和杨蝉儿聊了许久的那一个,对杨蝉儿这个机灵的小姑娘还很有印象,很热情的招呼她,杨蝉儿也不多啰嗦,把背篓里炮制好的药材拿出来,和伙计说明来由,伙计没想到杨蝉儿是来卖药材的,打开一包看了看,这才进里面通报,不一会出来,后面跟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伙计称这个男人为二掌柜,又给杨蝉儿他们介绍了一下,二掌柜看了杨蝉儿兄妹几个一眼,然后淡淡的打了声招呼,把杨蝉儿领进了内屋,态度看上去不算怠慢,也没见的有多热情。

在杨蝉儿看来,二掌柜这态度已经算很好的了,仁善堂是凤山县城最大的药铺,二掌柜自然是有些身份的,他们几个年龄最大的五郎也才十四岁,杨蝉儿本人只有五岁,对待他们几个乡下的毛孩子,要是势利一点的说不定早把他们赶出去了,而这仁善堂的二掌柜能做到这样,可见这仁善堂不一般的的地方。

进了内屋,杨蝉儿也不待二掌柜的开口,她就先把带来的药材摆放在桌子上,打开大大小小的纸包,等着二掌柜验看。

二掌柜对杨蝉儿这一举动目光中带着些赞赏,不过闪瞬即过,然后验看起杨蝉儿炮制的药材来,本来漫不经心的态度也变得认真起来,尤其是在看过杨蝉儿打开的两包药材之后,眸中闪过一抹异色,神色都严肃了很多,每看过一包就给出一个评价,到最后看着杨蝉儿的眼神都变得炙热了。

“好,好啊,没有任何瑕疵品,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这些药材炮制各方面的度都掌握的非常好,没想到凤山县城里居然还有这样的制药高手,看来真的是老朽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