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清穿记事 >

第76章

清穿记事-第76章

小说: 清穿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蕊嗔怪的看了她一眼,“可不许在将车帘子掀起来了,若爷看到了,少不得要训斥你一顿了。”

锦心吐了吐舌头,“这不是好久都没出门了,高兴么。”

“瞧瞧你那样子,真是主子给惯得。这几年大了,规矩倒都忘了不成,越发没个正形了。”初蕊见秋月也不开口训斥,只得教训道。

秋月瞧着倒好笑,她就是喜欢锦心这性子,这个时代的女子都被束缚了太多太多。便是她自己,也只敢在胤禛的宠爱下小小的放肆一些,却不敢出格太多。

而像锦心这种性子的,也确实是少。虽然她的性子,大多都是自己给宠出来的。

锦心见秋月只含笑看着她,并没有责备她的意思,自然心中知晓。忙另寻了话题,逗秋月开心。

因不是什么重大的日子,路上倒也不觉得拥堵,一路很是顺畅的到了潭柘寺。

下了马车,因寺庙门前的人并不多,一眼就看见了年夫人一行人。

锦心惊喜道:“主子,夫人在那里。”秋月扶着她的手,含笑点头,款款走了过去。

年夫人见了他们,也是迎了上来,又是一阵见礼问安。

自打那日庄子离别,秋月和年夫人便没有在见过面了。细算起来,母女二人足有大半年没有见面了。

甫一见面,年夫人便红了眼眶。她毕竟年岁大了,更希望儿孙满堂。

秋月虽说也感动,一来她年轻些,二来,她正被胤禛宠爱着,心境比之上次,自是不同,因而只微红了眼眶。

寺庙门前的人虽不多,到底是有名的寺庙,也有不少游人。

此刻见了秋月的模样,自然皆驻足站立。虽不敢上前,她们周围不远处也围了不少人。

秋月瞧了瞧四周,微蹙了眉。

因出嫁人了,她便没有像上次一样,面上覆以薄纱。此刻被人这么打量着,秋月生出一股被冒犯之意。

忙对年夫人道:“额娘,咱们先进去,这里这么些人,女人甚不喜。”

年夫人这才看到周围的人,也蹙起了眉头,携了秋月的手道:“额娘老了,竟忘了这查茬,在人前便有些失态了。”

秋月扶着年夫人在府里侍卫的维护下,慢慢往寺庙内走去。

听了这话,忙劝道:“额娘那里老了,同女儿走在一起,人家定会以为额娘是女儿的姐姐呢。”

“傻孩子,额娘都是做祖母的人了,哪里还年轻。”话虽这么说,但年夫人的嘴角却仍是微翘了起来,显然很是受用。

母女二人慢慢走着,也不看寺内极美的环境,只轻轻交谈着。当然,因在人前,不断有人走过,便只聊一些题外话。

待进了正殿,秋月看着正殿中间供奉着的释迦牟尼佛,心下又是一阵恍惚。

只觉得时光倒流到十三岁那年,她刚踏进正殿时的场景。

然,这种愁思也不过只一瞬,很快秋月便敛了心思,扶着年夫人行至佛像前。

下跪,三叩首,秋月望着悲悯的看着世间的佛:信女年秋月,不知前世犯下何种罪孽,只愿今生报在信女身上,不要在加在我的孩子身上,稚子何其无辜,愿神佛怜悯。

一番祈祷,又诚心的磕了三个头。

接过一旁僧侣递过来的信签筒,合手摇晃。

将掉下的签捡起,只见上面题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上上签。

秋月拿着信签,走向了殿门一侧,她还记得那个神秘的老僧。

不想,此刻那里却已空空如已。

秋月询问一旁的小沙弥道:“请问,这个殿旁以前坐的那个解签的老僧呢?”

“回年施主,信德高僧已经圆寂了,为了纪念高僧,寺里便没有再安排人在此解签。施主若想解签,请到一旁侧殿,那里有人会替施主解惑。”小沙弥行礼道。

秋月听了这个消息,不免有些黯然:

人,终归是逃不开生老病死,六道轮回。

她还是回了一礼,“多谢小师傅。”

小沙弥回了一礼,便躬身离开了。

秋月回到年夫人身侧,见年夫人还跪在佛像前闭目诵经,忙将她搀扶了起来,道:“额娘这一路也辛苦了,还在门前等了女儿这么久,该歇会子了。以后在来拜会佛主,想必佛主也不会见怪的。”

年夫人起身道:“额娘现在只吃素了,望佛主保佑我年家永远昌盛,保佑月儿你以后平平安安的。”

秋月安慰年夫人道:“额娘你放心,一切都会好的。”说着,便扶着年夫人慢慢往殿外走去。

在踏出殿门的那一刻,秋月回首,望着端坐在佛殿中间的佛主,在心中坚定道:“一切,都会好的”

“月儿,你方才得了支什么签?可有找师傅问问?”

“有,女儿这支是上签,写了句陆游的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年夫人将这句话在嘴里细细咀嚼了几遍,笑道:“这可是一支好签,月儿现在可不就是这样。先下京里都传开了,说你很得雍亲王的宠爱,竟有了专宠的势头。”

说到这里,年夫人便止了话头,两人往属于雍亲王府的厢房行去。

待两人到了厢房,一小沙弥端了上好的斋菜,秋月和年夫人谢过后,便打发了众人下,并嘱咐初蕊等人留在外间守着。

一时间,房间里只有母女二人,细细用着斋菜,说些体己话。

年夫人因说道:“月儿,额娘虽没去看你,但却也一直关注你的消息。前段日子,听说你回了王府,额娘这心才刚落下,就又听京里这么些传言。现在额娘问你,你可要老实的告诉额娘。”

秋月点头道:“额娘您问。”

“自打你回了王府,王爷是不是只宿在你的屋子里。”

秋月点了点头,“是。”

年夫人道:“你怎么不劝他到别的女人的屋子里去呢,咱们女人就是要贤惠,这才能笼络住男人的心啊”

秋月摇头道:“爷若主动去她们的院子便罢,爷不主动去,我可不会主动劝他。”

见年夫人不赞同的神色,“额娘,他是我的丈夫,有哪个女人能主动把自己丈夫推到别人的怀里的。”

“可你们的福晋就是这样,贤惠的很。便是额娘,不也是主动替你阿玛纳了几房小妾。你瞧,额娘不仅得了贤惠的名声,更得了你阿玛的尊重。那些宠爱也不过是一时的,若以后老了,恩宠不在,又没个好名声,势必不会得到丈夫的敬重。到那时,又该如何?”

“额娘,我虽是侧福晋,也不过是个小妾,我要那贤惠的名声干什么。”

年夫人正色道:“胡说,你虽只是侧福晋,可也是上皇家的玉蝶的,是正经的皇家媳妇。”

“名头在好听,也不过是个妾罢了。”见年夫人还想说什么,接着道:“德妃已经将女儿召进宫了,说是马上便要进几个妹妹进来了,还要找几个像女儿这样的人进府。为着这个,女儿还和爷吵了一架,遑论让女儿主动劝爷去其他人的院子。”

年夫人活这么长时间,第一次听到有妻子跟丈夫吵架,这个人还是个亲王。

她不可思议的望着自己的女儿,好像是第一次认识她,“什么,你居然主动跟雍亲王吵架,居然是你主动的”

因太过吃惊,声音有些拔高和尖锐。

若秋月这句话只是让年夫人惊讶,那接下来一句,简直就让她炸毛了。

只见自己一贯柔弱不与她人计较的女儿,夹着素菜,轻描淡写说道:“上次在庄子里,额娘回去后,女儿就和爷吵了一架,后来还是爷主动和好的。”

听到这话,饶是一贯温柔的年夫人再也淡定不起来。忙穿了鞋子,从炕上下来,坐到秋月身边,拉着她的手臂道:“居然还是王爷主动找你合好的。”

见秋月一脸的平静,年夫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第一次厉声对秋月道:“你从小额娘怎么教你的?你的《女则》都读到哪里去了?那个人不仅仅是你的丈夫,他还是我们年府的主子。你不敬着他,伺候他,居然还主动同他吵架。你究竟有没有想过年府的两百多口人,有没有想过你这个举动的后果”

秋月被年夫人有略带吼腔的话惊到了,她长这么大,年夫人从来没吼过她,便是大点声都像怕把她吓到了。

现在居然这么吼她,就为着她同胤禛吵架,这件在她看来在小不过的小事。

秋月呆愣愣的看着年夫人,竟一时没反应过来。

内室的动静外间的初蕊等人自是听到了,但又没有主子的吩咐,也不敢贸然进去,只能在外面干着急。

年夫人看了自己呆愣的样子,心倏的软了下来,毕竟是她疼爱了十几年的女儿。

便转了话题道:“初蕊和锦心是怎么伺候你的,竟也不知道规劝,看来是离府太久了,连自己的本分都不知道了。”

秋月却对这些话充耳不闻,嘴里只呐呐道:“额娘,您竟然吼我,从小到大您都没有对女儿说过一句重话。现在,居然为了这么件小事,这么吼月儿。”

最后一句话说完,秋月的泪水也顺着清丽的脸庞淌了下来。

梨花带雨,煞是动人。

__________________不知道为什么,一直登不上点点,几个小时后终于进来了,我只想泪流满面……

第一百三十章喂食

收费章节(16点)

第一百三十章喂食

年夫人见她流泪的样子,也是心痛,红了眼眶,淌着老泪,捶着自己的腿哽咽道:“是我这个老婆子的错,是我这个做额娘没教好。若不是我这么宠溺你,你又怎么会生出这么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都是我这个做额娘的没教好,是我的错,我的错啊……”

边说着,便抹眼泪。

见年夫人哭的这么伤心,又勾起了府里要进新人的委屈。她扔了手上的筷子,一把扑在年夫人的怀里,“额娘,凭什么富贵人家就要三妻四妾。女儿倒宁愿生在平凡人家,他们虽不甚富裕,却哪里会有这么些勾心斗角。那才是书里面所说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女儿向往那样的生活。”

年夫人听了这话,淌着泪,摸着秋月的额头,“我的儿,哪里会有你想象的这么好。俗话说‘家家一本难念的经’,你若真生在那样的人家,便是每天的柴米油盐都够得你受的,哪里还有心思想这些风花雪月、诗词歌赋。”

说着,幽幽一叹,“哪贫寒人家的每日为着三餐发愁,连娶媳妇的钱财都要攒几十年,那里有心思娶妾。但凡家里有几个小钱的,有哪个不是张罗着另娶一房。便是那街头卖猪肉的,挣了几两银子,都另娶了一房,何况你嫁的还是个亲王。”

说到这里,又想起方才秋月的话,心里又是一急,“你这孩子,打小就是个宽厚的性子,额娘养了你这么大,都没见你和什么人脸红过,怎么这次,竟然敢和王爷吵。”

说完,忙双手合十道:“只望菩萨保佑,王爷不要在生你的气了,也不要迁怒到府上。”

秋月哭了一遭,心情好了些,听了年夫人的话,这才发觉自己太过莽撞了。

她不应该和胤禛争吵,即便是同胤禛争吵了,也不该告诉年夫人。

她只是一个嫁出去的女儿,而年府还有年夫人的儿子,孙子,两厢比较,自是年府比较重要。

想清了这点,秋月不禁有些黯然,这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后世她都见过,何况这古代。

年夫人再怎么宠爱她,也是建立在她对年府没有任何威胁,且能给年府带来荣耀的情况下。

一旦两者相冲突,年夫人要保的定然是年府众人。

想通了这点,秋月的心渐渐冷了起来,刚出府时的雀跃之心,早就慢慢殆尽。

想起那年上元她刚知道她要嫁给胤禛时震惊,年夫人安慰她的情景,秋月又有些悲从中来。

既带着丝丝甜蜜,又夹杂缕缕酸楚。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最宠爱自己的人都变了,这个世界真是冷漠的令人不齿。

终究是宠爱了她这么些年额娘,秋月感激年夫人对她所作的一切,撇开一切不谈,她真的算一个很好的额娘了。

便是看在这么些年,年家众人对自己的疼爱,她也该为他们多想想“额娘,月儿知道错了,是月儿太不懂事了。以后段不会如此了,月儿对佛发誓。”

古人都是信佛的,年夫人自是信了,脸色缓了不少,摸着秋月的额头,“月儿,额娘这也是为了你好。四爷贵为亲王,哪里容得别人如此忤逆他,你这样做,他定会怪年府没将你教好。你代表的不仅仅是你自己,更是整个年家。从小到大你要什么额娘没依过你,这次,你定要听额娘的话。”

秋月乖巧的伏在年夫人的怀里,“月儿知道了,以后在也不会这样了。”

“你若真明白了就好,好了,用膳吧”年夫人将她扶了起来,替她擦着颊边的泪珠,问道,“方才你说今年府里要进新人了,既然是德妃娘娘说的,这事儿估计就八九不离十了。已经成定局的事情,你又何必在这里发脾气,凭白惹得王爷不高兴,倒不如看开点,还能得个贤惠的名儿。”

年夫人看了自己女儿如花般的容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