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臻璇 >

第253章

臻璇-第253章

小说: 臻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又生了一个儿子。除了与继母关系不合的六姑太太夏语辞,其他人那时候都跟着一道走了。

到如今,原配生的三老爷膝下是五爷夏恒卿与四小姐夏沐卿一对龙凤胎,继室生的五老爷得了嫡女五小姐夏冉卿和嫡子九爷夏润卿。

亏得郑老太太做寿时夏家大宅整体修缮过一次,这些日子又赶着再小修一遍,三房、四房举家返甬州,倒也不愁住的地方。

突然之间,外头传来一声响亮的“老祖宗”,老祖宗睁大了眼睛,盯着门帘处,没多久就见一个小小人影快步冲了进来。

响哥儿走得飞快,沈妈妈抱着凝姐儿跟在后头,进来请了安。

凝姐儿在沈妈妈的照顾下,这些日子长了些肉,圆嘟嘟的有了襁褓中奶娃娃的样子,她虽然听不见,却格外爱笑。

老祖宗被响哥儿和凝姐儿围着,高兴许多。

夏颐卿走到臻璇身边坐下,见她眼底微微发黑,心里一揪,道:“我让桂妈妈收拾了二进的院子,明日里就搬过来住。”

臻璇错愕不已,动了动嘴,没出声。

“我跟你一道搬过来,曦姐儿也是,老祖宗什么时候想曦姐儿了,也不用再从天一院抱过来。”

夏颐卿提议要搬到长生居里住,臻璇有一瞬间的失神,她抬眸静静看着坐在身边抿茶的男人。

这段时日,夏颐卿很少有笑容,从前他也不喜笑,眉宇间神色清浅,只对着她的时候会染上些温和笑意。

这些日子里,面对她的时候夏颐卿依旧温柔,但臻璇能够分辨,夏颐卿的心情并不舒畅。

眼看着老祖宗一日不如一日,谁又能够舒畅呢?

而暂时搬到长生居里,臻璇也有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桂嬷嬷指挥着人手麻利得收拾了第二进,主屋只有三间,东西配了厢房。

夫妻两个住正屋,曦姐儿由奶娘带着住了东厢房,西厢房给了几个几个丫鬟们住。这里不缺人手伺候,也不用一二三等日日齐整在院子里候着,执棋点了人手排了当值,轮着跟去长生居里。

正屋的西次间收拾成了产房。一应俱全,无论何时发作起来,都不会手忙脚乱。

稳婆依旧请了邢稳婆,一听夏二奶奶要生第二胎。她喜气洋洋来了,一进门察觉出气氛不对,问了几句才晓得老祖宗病重,她赶紧收起了笑容,规规矩矩住进了替她安排好的小院子。

挽琴和执画带了些日常行李,把正屋收拾妥当了。

臻璇陪着老祖宗用了午饭,便穿过游廊到了暂住的第二进。

床已经铺好,拿汤婆子烫着被褥,臻璇实在是累得慌,让挽琴替她去了首饰头面。躺床上睡了会儿。

她是许久没踏实睡过午觉了,软榻毕竟比不得床,又是在老祖宗跟前,现在好不容易放松下来,这一觉睡得格外沉。

等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臻璇掀开床幔唤了一声,挽琴快步进来:“奶奶醒了?”

“老祖宗那儿如何?”臻璇一面起身,一面问道。

挽琴笑着伺候臻璇梳洗,道:“奶奶放心,老祖宗才醒了没一会儿,让桂妈妈抱了曦姐儿过去。”

臻璇颔首,却不耽搁。准备妥当了就去了前头。

既是住在了长生居,晚饭自然也是在老祖宗跟前用的,夏颐卿似是有事脱不开身,老祖宗便让臻璇和云氏两妯娌陪着用了几筷子。

老祖宗吃得极少,日日喝那些汤药搅得她胃口都不好,湘翮取了蜜饯过来。老祖宗含了一颗,慢慢品味着。

“颐卿媳妇,”老祖宗唤道,“惠祥回来吗?”

臻璇抬眸看向老祖宗,她半阖着眼。疲惫不堪,语气里却满是期待。

大姑老太太是否会回来,臻璇并不清楚,但她知道,比起几个儿子,老祖宗最疼爱的永远是这个长女。

“老祖宗,二爷给姑祖母去信了,姑祖母看了信,一定会回来的。”

臻璇的话让老祖宗满意,她颔首道:“快些回来。”

等老祖宗睡下,云氏送臻璇回去,低声道:“三爷他们不晓得什么时候能回来了。”

臻璇摇了摇头。

云州路远,这一趟过去又不是什么轻松事情,路上有些耽搁亦是难免,可老祖宗的身子却不一定等得住,别说是等三房、四房赶回来送终,连等夏奂卿抱着歆姐儿回到甬州都很难说。

云氏略坐了会,先走了。

臻璇瞄了一眼西洋钟,老祖宗睡得早,这个点不算晚,便吩咐了淮香道:“去请邢妈妈来。”

邢稳婆见识了夏家对曦姐儿的出手阔绰,为了图喜气,她这回进府是带了不少鲜艳衣服的,现在夏家这么个状况,她便把那些都收拢了,又让家里送了些半新不旧的色调稳重的外衣过来,这会儿身上是一件檀色杭绸褙子。

邢稳婆落了座,叹息道:“去年过年的时候,老祖宗身子还挺健朗的,这才一年多些,怎么就……”

夏家其他事体,邢稳婆是不晓得的,她知道的只有一样,那就是杨氏过了。

杨氏生凝姐儿的时候,夏家曾想请她进府帮忙,邢稳婆是真心想来的,夏家的赏银丰厚,杨氏又是生过一个儿子的,这一胎无论男女,都不会让婆家不满意,但她实在是脱不开身。

………………………………………………………………………

ps,361章里,四房五爷的名字是夏桓卿,因为和奂卿名字一个音了,所以做了更改,以后就叫夏恒卿了。

ps:

感谢书友sunflower889的粉红票和香囊,感谢书友无火不生木和亂ooo的粉红票。

366章临终(二)

感谢上个月投票给我的书友们。

超过20票了,96会在国庆期间加更的。

想看爆更的书友们这个月也投票吧~~~………………………………………………………………………………………………

臻璇听了邢稳婆的介绍,她的女儿就嫁在绍州,头一胎时邢稳婆没有去帮忙,叫女儿吃了一顿苦头。

邢稳婆伺候了那么多女人生孩子,这次女儿二胎,再舍不得让别人伺候,便亲自赶去了绍州。

她女儿的产期与杨氏的前后没差几日,二房那里也不能拦着邢稳婆不去照顾女儿,便请了其他人。

“也是不巧,若是我伺候的大奶奶,兴许就……”邢稳婆对杨氏印象很好,长得清丽不说,待人也极为和气。一想到杨氏竟然因为胞胎滑入体内而失血没了,她也觉得难受。

世事难料啊!

臻璇也是忍不住叹息一声:“我这肚子就交给妈妈了。妈妈帮我看看,还有多少日子?”

过了九月,什么时候生都是正常的,有些人早十来天,有些人晚十来天。

邢稳婆仔细端详了臻璇的肚子,又覆手轻轻揉了揉:“半个月吧。”

又说了些这段日子要注意的事情,邢婆子先回去了。

夏颐卿到了酉初才回来,梳洗过后,在臻璇身边坐下。

臻璇握了夏颐卿的手,柔声问道:“怎么这么晚?”

夏颐卿的手指轻轻刮着臻璇的手背,半响道:“父亲他们应该回程了。”

臻璇一愣。随后笑了:“三弟妹今天还在记挂着三叔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这个时候回来。比她预料得早。却依旧不知道会不会“晚”,生死之数,凡人岂能看透?

夏家人在云州的事情办得还算顺利,刘家是有钱,但在夏家面前,那些钱又能算得了什么。

刘十三以夏奂卿生了个聋女为由休妻,昼锦早就找好了证据,赵家老祖母过世多年。但还有人记得她是听不见的,加之隔房七婶娘的奶娘作证,那个失足落水的小姐亦是个聋的。歆姐儿的先天不足明明是刘家赵家的过错,不该推到夏奂卿身上来。

对簿公堂,云州人人侧目。

这种事毕竟是家丑,但凡关起门来能商量解决的,绝对不会吵嚷出去。

尤其是夏家所求的“和离”。甬州一带人家宠女儿,若女儿婚后在婆家生活得太苦太委屈,本身又无过错,还是有不少娘家支持和离的。反正都是守活寡,在娘家守怎么也比在夫家守着少受些窝囊气。但云州不一样。云州那就是男人为尊,从来都只有休妻下堂,和离什么的根本就是听天书一样。

刘家没有想到夏家会为了个庶出的女儿强出头到这个地步,什么面子里子都不管了,家事嚷得人人皆知,甚至连刘家在云州的生意都被夏家四房那亏本也要搅局的狠劲给打压得抬不起头来。

刘家有苦说不出,这事不管如何解决,夏家人拍拍屁股回了甬州,不痛不庠的,刘家的根都在云州,这岂不是要让城中百姓笑话上一辈子?

他们想塞银子去府衙,怎么也要把这事压下来,却又被不咸不淡挡了回来,便是与刘家交好的主簿都打了马虎眼,直到被逼急了,才跳脚蹦出来一句话:“且不说你们休妻没道理,便是有理的,当着夏家的面收你刘家银子?我们老爷的乌纱帽还要不要了?”

夏家其实也不是一帆风顺,和离是肯定的,刘家却不肯老老实实交还夏奂卿的嫁妆,更让他们头痛的还是歆姐儿,要带走歆姐儿,夏家并不多占理,除非能证明刘七太太夭折的女儿是让刘家人害死的。

事情胶着了小半月,转机却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昼锦打听到了一个情况,刘十三那还未进门的新欢怀上了。

刘十三是要给那新人嫡妻名分的,要让那肚子里的新儿做嫡子,只要夏奂卿在一日,那新欢就是个连妾都算不上的外室。

再拖下去,即便将来八抬大轿进门,月份上也瞒不过去,谁不晓得这孩子是在旧人未去的时候有的?

将来非议、质疑便会跟着他们,婚前就怀上的孩子,算个哪门子的“嫡”。

刘十三急了,他怎么舍得让新人受一丁点委屈?样样要给她最好的,又怎肯在这件事上授人话柄?

刘家也急了,刘家的长辈素来都是刘十三想要什么拿就是什么,当年他闹着要娶夏奂卿,刘家答应了,现在闹着要早些让新人进门,刘家也不舍得不答应。

反而是夏家,抓到了软肋,摆出一副慢慢算账的模样。

刘家晓得大势已去,巴不得早早了解了这件事情,送了夏奂卿这尊菩萨离开云州,他们也好娶新人进门。

至于歆姐儿……

强留着歆姐儿,夏家不肯善罢甘休,当年的事虽然过了好些年了,但指不定怎么就有了证据被夏家人翻出来了。

虎毒尚不食子,刘家却推了聋女儿下水,传扬出去了刘家还怎么在商场上生存?

又来回磨了几日,刘家同意了夏家的条件,退嫁妆,从族谱上去掉歆姐儿的名字,让她跟着夏奂卿回甬州。只要能让夏家太太平平走了,怎么样都好。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本打算休整几天再出发,四房那里收到了传书,老祖宗只怕是等不了多久了。

一行人哪里还能放松,与四房商量了几句,他们先行一步,四房收拾妥当了也回甬州。

昼锦快马加鞭送了信回来,夏颐卿才晓得他们其已经启程。

臻璇听完,心上大石落下去一块:“明日里老祖宗听了。不晓得多高兴呢。二妹妹和歆姐儿能一道回来就是好的。”

夏颐卿颔首。这一回为了夏奂卿。长房二房不去说,四房那里是损了不少银钱的。

四老太爷是出了名的护短,看不得夏家子孙叫人欺负,如果刘家不识相,无论是用唾沫星子还是金银锭子,他都要淹死了刘家才算数,但夏颐卿的两个叔父却是亲兄弟明算账,夏奂卿必须帮。那是一致对外,夏家可不是好欺负的,而对内,他们四房不白白损了银钱。

可要二房吐银子出来,只怕何老太太心里存了刺,回头就挑剔上了夏奂卿和歆姐儿。

这银子只怕还是要公中来出。

夏颐卿倒不至于舍不得花钱,他只想着早早解决了这些事,堵上三老爷与五老爷的嘴,千万别起了风言风语传到老祖宗耳朵里,晓得子弟们“斤斤计较”。又平添伤心。

“七娘……”

臻璇听出夏颐卿的声音有些犹豫,她低低应了一声。也不催促,等着他继续说。

“家里人多了,难免起矛盾,要是处不来,不用勉强。”夏颐卿搂着臻璇的腰,柔声道。

臻璇眨了眨眼睛。

人多添是非,这是肯定的,牙齿和嘴唇还有打架的时候,何况是人与人之间。留在甬州的长房和二房之间亦有不少不愉快,离开了那么多年的三房、四房回来,不顺心的地方那一定是有的。

臻璇也不是没打算过,她听从老祖宗的教诲,作为卿字辈如今的长嫂,对于小叔小姑们能帮的帮,能处的处,可要真的彼此看不对眼,那就保持距离,就好像在裴家的时候,与贾老太太那里,她们姐妹从来都是能少走动就少走动,省得彼此厌烦。

可这话让夏颐卿说出来……

一般不都是劝媳妇忍耐,便是受了委屈也别计较吗?他竟然反其道而行,告诉她处不来就不用去理会了。

不知不觉间,唇角上扬,带了笑意。

这是心疼她爱惜她舍不得她受委屈,那她还有什么好不满足的?

臻璇放松了身子靠在夏颐卿怀里,莞尔应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