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臻璇 >

第193章

臻璇-第193章

小说: 臻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臻璇安慰臻琪道:“六哥哥这么赶去,大约傅四爷他们现在离京城并不算远,再等几日应该就能到了。你要气他怪他,等他回来了也不迟,这会儿还是照顾好五伯母要紧。”

臻琪抹了一把眼泪:“道理我都明白,我来找七妹妹,就是想跟你说,等队伍进京那一日,你陪我去好不好?我要在人群里直接把哥哥的马拖回侍郎府去。”

明明心情有些郁郁,听了臻琪这句话,不知怎么的就弯了唇角。

臻璇苦笑着摇了摇头:“我要先问问二爷。你呢,五伯母能叫你上街去看?”

臻琪撇了撇嘴,道:“就是母亲不肯答应我才来跟你说的,有你陪着,可能还好说一些呢。大姐姐我不指望,四姐姐又确实不方便,就只能靠七妹妹了。”

臻璇轻轻点了臻琪额头,哭笑不得:“到底是两兄妹。”

臻琪抱怨臻律一意孤行,臻琪自己也是认准了就不回头的性子,不愧是一母同胞。

“五姐姐之前不还说六哥哥其实不太喜欢京卫指挥司吗?要找我说呀,还是祈求少起战事吧,不然以六哥哥的脾气,管他京卫指挥司还是什么地方,他定是要请缨上战场的,到时候还能拦着他?”

臻璇这番话倒是把臻琪也逗笑了,笑过之后,收了眼泪,叹了一声:“你还真就没说错,若真到了那时候,哥哥定然是会那么做的。”

“你担心六哥哥,就不担心傅四爷吗?”臻璇取笑道。

“我是真的恼哥哥了,你还这般……”臻琪脸上一红,睨了臻璇一眼,又想到一去许久的傅四爷,她的眸子暗了暗,嘴硬道,“他身子骨好着呢,又有御医随行,应该无事的,也就哥哥爱操心。”

臻璇莞尔。

臻璇叫桃绫打了水进来给臻琪净了面,又稍稍坐了一会,臻琪便先回去照顾曹氏了。

臻璇等夏颐卿回来,略问了问迎亲队伍的事。

夏颐卿对此有些耳闻,按照行程确实是这几日就该到了的,却耽搁住了。

“听说是年前就病倒过一回,前阵子突然转凉了,这才又病了。”夏颐卿一面说,一面翻看起了书桌上的册子。

臻璇想着入了三月之后的天气,哪里像是春天,倒是比冬日里都冷上一些,园子里冒了芽的杏花也一下子没了动静,大约这就是北方,与南边的甬州截然不同。

再北边一些,恐怕能是寒冷了。

傅四爷他们一路从北而来,被这突然转冷的天气所累,病了也不稀奇。

夏颐卿抬头看了臻璇一眼,见她一副沉思模样,显然是有些担心的,他道:“你要陪五姨去就去吧,多带几个人随车,到时候街上人多,别出了意外。”

臻璇闻言抬眼看夏颐卿,目光相汇,他眼底的温柔叫她不由舒了心中事,笑着点了点头:“好。”

夏颐卿认真看起了账册,臻璇也就不再多出声打搅,坐在榻子上绣起了香囊。

青竹图案是前几日才描好的,配了色绣在薄水绿底布上,等出了胚子再添上香料,端午之时便能用了。

又过了五日,消息传来,送亲的队伍驻扎在京城十里之外,明日里就能入京了。

臻琪那里也收到了消息,使了婆子来又与臻璇定了定。臻璇问了曹氏身子,叫婆子与臻琪道肯定会如约前往。

队伍在中午时才会入京。

夏颐卿从铺子里拨了几个大汉随车,臻璇先去了侍郎府,接了臻琪一道往北大街去。

路上百姓渐多,都是来看队伍返京的,叫京卫们拦着站在了北大街的两侧。

臻璇和臻琪的马车停在离玄武门不远的巷子里,坐在车上就能看到行进的队伍。臻琪紧绷着脸,紧张情绪显然易见,明明是一直等着今日的,等傅四爷回了京城,也等着直接就把臻律带回去,可一到了关卡上,臻琪才发现,那些担心生气一股脑儿的涌了上来,压在了胸口上。

整齐,严肃,长长的仪仗从玄武门而入,一路往皇宫方向而去。

人人都在看仪仗,也没有会往这边车上看,臻琪也就不顾那么多,没有戴帷帽就掀开了帘子,瞪大了眼睛看。

有京卫拦着,人群也有秩序,只是不是指指点点,好不热闹。

直到队伍走完了大半,都没有看到臻律和傅四爷。

臻琪拧了眉头。

臻璇疑惑,嘟囔道:“莫非是在最后头?”

臻琪等不住,又觉得在车上看兴许就看漏了也不说定,干脆跳下了车,往人群跑去。

臻璇叫她吓了一跳,知道她是拉不住臻琪的,又怕她出点意外,赶紧与随行的高妈妈道:“去看着五姐姐。”

高妈妈一把抓过臻琪的帷帽,速速跟了上去。

今天晚点更

书友们抱歉,现实影响心情暴差卡文了,今天的更新会放到晚上,sorry282章花事(七)

臻琪挤到了人群最前头。

耳边声音嘈杂,纷纷说着这桩和亲,郡主、傅家、北狄,熟悉的不熟悉的一个个名字盘旋,臻琪静不下心去听,她只是张望着,看着从面前经过的仪仗。

往南看,队伍已经过去很长一段,从臻琪这里看去,几乎看不到头了。往北看,还停留在宣武门外的仪仗已经不多了。

臻琪来回眺望,想在仪仗之中寻到熟悉的身影,可一直没看到,心中便有些急了。

是不是已经过去而看漏了呢?

臻琪正在疑惑,突然听见了一声马嘶。

阳光被遮挡了大半,一匹高头大马停在了她的前面,臻琪一怔,刚缓缓抬头想去看清楚时,马上人的一只手掌落在了她的头上。

掌心温热,动作熟稔,那人暖声开口道:“我没事。”

臻琪心跳快了一拍,她抬眼看向来人,笑容温和,面目俊秀,是臻律。

见臻琪出神,臻律弯下了身,他的手掌轻轻用力,低声又与臻琪说了一遍:“我没事。”

吸了吸鼻子,臻琪突然觉得怀念起来。

那一年,她无意之中看到了臻律臂上的乌青,她急着追问,臻律没有多说,只是拿手掌按住了她的额头,笑着说了一句“没事”。

那一年,她和臻璇两个人担心地等在马老太太的屋子外头,臻律出来时,也是把手掌按在了她的头上,宽慰了一句“没事”。

有多少次了,臻琪眨了眨眼睛,看着臻律,只觉得他背后的阳光太过刺眼,她眸子发痛,连臻律的模样都要看不清了。

“他也没事。”

仅仅四个字,话音还未落。臻琪的眼泪沿着脸庞滑下,她咬紧了下唇才没让自己哭出声音来。

那些惶恐、不安、担忧,她压在心底的情绪一下子涌了上来,决堤而出。难以抑制。

她还记得那一日,在裴家院子里,傅四爷亲口告诉她要送傅凌遥去北狄,明明伶牙俐齿的她,那日说不出安慰的话来,默默陪着落泪,陪着流血不流泪的傅四爷哭了。

此去艰难也好,危险也罢,臻琪没有想那么多,她只是很单纯地舍不得傅凌遥远嫁。舍不得兄妹情深的傅四爷难过。

一走半年,在听到他病重时怎么可能不担心呢,而现在那个人在哪里,在做什么,病情如何。都比不上一句“没事”。

臻琪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含泪笑了。

高妈妈挤到了臻琪身边,赶忙把帷帽给她戴上,又与臻律行了礼。

臻律见到高妈妈有些意外,往四周看了一眼,问道:“妈妈在这儿,是七妹妹也在吗?”

高妈妈回道:“我们奶奶与五小姐一块来的。就在一旁车子里。”说完,又与臻琪道,“五小姐,既然找见了六爷,就回府里去吧,五太太还等着呢。”

提到曹氏。臻琪把之前的情绪扫开,她是说过的,要把臻律从仪仗之中直接拉回侍郎府里去。

臻琪扬手抓过了缰绳,扬着下巴与臻律道:“哥哥快跟我回去吧,母亲都病倒了。”

臻律一听曹氏病了。眉头一紧,也没有拖沓,跟着臻琪到了马车边上。

臻琪搭了高妈妈的手,一上车就摘掉了帷帽,掀开帘子一角与臻律道:“哥哥走的那日母亲就病了,你知道母亲有多担心吗?”

臻律抿着唇没有说话。

到了侍郎府,臻律回房沐浴更衣,臻璇陪着臻琪去了曹氏屋里。

曹氏正等着她们,她病了好几天了,面色苍白,靠着引枕坐在床上,见臻琪来了,赶紧招了招手:“可见到你哥哥了?”

臻琪点点头:“哥哥一会就来。”

“傅四爷呢?”曹氏追问了一句。

臻琪垂着眼,道:“哥哥说,他没事。”

曹氏松了一口气,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叫了丫鬟给臻璇添了茶水:“七丫头,五丫头行事急躁拖上了你,可有叫你为难了?”

臻璇浅笑着摇头,道:“我也担心六哥哥的,五伯母别这么说。”

做了别人家的媳妇自然和还在闺中不一样,曹氏心里一清二楚,臻璇能随心思与臻琪一块去,一来是因为婆家长辈都不在京中,二来是因为夫妻和睦,夏颐卿能依着她。

曹氏看着臻璇,不由想起她小时候的模样,那时有些怯弱的孩子到了今日成长得叫人刮目相看,她道:“六叔母和十四弟妹能放心了。”

正说着话,外头传来小丫鬟问安,臻律进来了。

一见到臻律,曹氏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收了起来,恶狠狠瞪了他一眼:“知道回来了?”

臻律本就因为不知母亲生病而内疚,再看母亲一身素衣的病容,更是有些不知所措,几步到了床边,跪下道:“没有在母亲身边侍疾,儿子错了。”

曹氏赌气地在臻律背上拍了两下,偏过头道:“我还不晓得你呀。我知道这会儿你是真心认错,但下回若还是遇见这样的事情,你一样会这么做。一根筋的脾气,也不知道你随了谁了!”

臻律无言以对,知子莫若母,曹氏说得一点也没错。

曹氏见他低着头不说话,长长叹了一口气:“算了算了,都要娶媳妇的人了,脾气能改早就改过来了。”

一说到娶亲,臻律面上闪过一丝排斥。

曹氏眼尖看了出来,劝道:“你是我儿子,只要不是伤天害理背君弃族的事情,你要去做什么我都会随你,即便是做错了,只要你认错,我就会原谅你,什么都不计较。但是,你媳妇不一样。柳家也是世家,十娘是她母亲的掌上明珠,从小宠着护着长大的。虽然女子出嫁从夫,但你若是随心所欲,不重视她,她是会伤心的。不要让她心里存了芥蒂,明媒正娶的妻子,不是玩笑。你要是不知道怎么做,就学学你大哥,看看臻衍是怎么待婉芸的。”

臻璇也在琢磨曹氏的话,夫妻相处之道,她在一点点摸索着前进着,而臻衍与孙氏的婚姻,她一直都很羡慕。

作为长兄和长嫂,他们是楷模,是方向,也是长辈们所满意的要指给孩子们的路。

臻律点头应了。

曹氏又看向臻琪,道:“傅四爷回京了,你的婚期也要定了。现在傅家长辈对你都还喜欢,你也要打起精神来,不能失了规矩。”

臻琪轻声道:“知道了。”

曹氏到底还在病中,精力有限,与孩子们说了一会话,便没有再留他们。

臻璇去段氏那儿问了安之后就打算回青花胡同。

何姨娘一路送了出来,刚准备上车,段氏身边的一个丫鬟追了过来,她福身与臻璇道:“姑奶奶,这是给您的信。”

臻璇不解,桃绫接了信交给她,看了一眼落款,是柳亦晚。

柳亦晚已经嫁了人了,那年春天段氏带着裴家姐妹们回了甬州,柳亦晚则回了延岭,一年之后及笄,嫁入了延岭的一个世家。

京城一别,一晃两年,除了断断续续的信笺,臻璇没有再见过柳亦晚。

大约是知道臻璇在京中,柳亦晚把信给了父亲柳文逸,请他交给裴大老爷,再转交到臻璇手中。

臻璇捏着手中厚厚的信笺,不由自主笑了。

等回到青花胡同,臻璇才拆开了信。

柳亦晚的字很漂亮,带着几分飘逸之感,看着她的字,就能想起她眉眼弯弯的笑容。

信中说了些琐事,提到了柳家九娘和十娘。

过年时柳亦晚回了柳家拜年,被九娘和十娘拉着问了不少裴家的人和事,那两个虽然和柳二太太一块在甬州给马老太太贺过寿,但不比柳亦晚住得长久。况且柳亦晚的母亲是裴家的八姑太太,她是回外祖家住,与做客的九娘、十娘自然不同。

柳亦晚拗不过两个妹妹,挑了一些说了,又玩笑地告诉臻璇,她说的尽是小时候与裴家兄弟姐妹间的玩闹事,尤其是说到臻律的时候十娘的脸比胭脂还红。

想起柳十娘如画面容,臻璇不禁想着,臻律要是能真的把曹氏今日劝他的话全部听进去就好了。

那日夜里,进宫复命的傅四爷留宿在宫里,等到第二天才去了侍郎府见了长辈。

似乎是因为病了一场,脸庞都消瘦了不少,曹氏见了都心疼不已。

三月末时,夏颐卿定了四月中旬回甬州。

臻璇诧异,问了一声:“二爷,怎么这般急?这宅子要怎么办?”

“京中要办的事都办妥了,甬州那边也不能耽搁。”夏颐卿在臻璇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