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臻璇 >

第123章

臻璇-第123章

小说: 臻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帮多少帮多少,盼着她能好起来。”臻琳说完,就不再提臻珂了。

臻璇另起了一个话题,道:“大伯父帮程叔叔相看房子,有看中的吗?”

臻琳脚步一顿,脸上就红了,略略摇了摇头:“我没问。”

臻璇见此不由笑了起来:“原先宗瑜哥哥不还给你写信吗?现在到了京城,还写吗?”

臻琳睨了臻璇一眼,脸上羞涩,却没有扭捏,她并不打算对臻璇隐瞒,据实相告了。

程宗瑜在她们从甬州出发之前还来过一次信,大约是因为婚期近了,言语之中少了几分小心翼翼,多了一些豁达,却能看得出很是期待。

明年春天,便是从京城嫁出去,程宗瑜有关照,说是一切都不用担心,只要安心等着那一天便好。

臻琳说着又笑了起来,眉间喜悦之情让臻璇看着都跟着高兴。

臻琳拉了臻璇的手,暖声道:“我其实挺幸运的,能有这么一门彼此满意的婚事,程家上下的脾气也都知根知底的,不像大姐,两眼一抹黑,就嫁过去了。”说到这里,臻琳顿了顿,又看着臻璇,宽慰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七妹妹,我们素来最好,等我嫁了,你也要好好的。”

臻璇看着臻琳的目光,见她真挚,心中一暖,笑道:“我没有那么放不下,四姐姐是,二哥哥也是,就怕我想转不过来。”

臻琳见臻璇表情舒缓,并不像骗人的模样,巧笑道:“二哥哥也与你说了?我们这都是关心你呢。”

“你们一个个好好的,能委屈了我不成?”臻璇说得俏皮。

臻琳佯装生气瞪了臻璇一眼:“这就惦记着讹我们了呢。”

臻璇捂嘴笑了。

======================================

再吼一声,求全订。

第一百八十二章喜讯(一)

今天晚了,不好意思大家。

谢谢cardcat的打赏,鞠躬大感谢。

………………………………………………………………………………………………………

十月末的时候,京城已经开始飘雪了。

臻璇半躺在东间的榻上,靠着一个软垫看书,屋里点了地火龙,倒是不冷。

挽墨过来添茶,臻璇喝了一口,道:“推开些窗户吧。”

挽墨有些为难,道:“小姐,外头下大雪呢,开窗子冷飕飕的。”

“开一点点,不妨事的。”臻璇没有抬头,继续看着书,“屋里闷得慌,不透透气,我喝多少水下去都不舒服。”

挽墨见此,也没法子再劝,推开窗支起一个小缝,一股子寒风钻了进来,不过并不觉得冷,反倒是中和了屋子里的暖意,感觉神清气爽。

“小姐,京城里连下雪都和我们甬州不一样呢。”挽墨透过小缝,往外头看了一眼,入目的就是白色,红漆的抄手游廊扶手上都盖了一层,一会儿就要去收拾收拾了,“这个就是鹅毛大雪吧?”

臻璇被挽墨逗笑了,指尖点着书却没有再看,去瞧挽墨,问道:“怎么个不一样?”

“我们那儿淅淅沥沥的,多是伴着雨的,下一整夜都不一定能积起来。偶尔有几次下得大一些,也不好打雪仗。奴婢还记得在家的时候,那雪打在身上都不会散开,痛的。”挽墨兴致勃勃,说了起来,“这边,一转眼的工夫就积起来了,打雪仗也是,就跟鹅毛一样,一点都不痛,好玩呢。”

听得臻璇笑声。挽墨才从自己的思绪里出来,红着脸看了臻璇一眼,便垂头道:“奴婢打搅小姐看书了。小姐若没别的吩咐,奴婢退下去了。”

臻璇又笑了一会,挥手让挽墨出去了。

几个丫鬟里头,挽墨年纪小一些,性子也活泼,叫人喜欢。

挽琴刚出去,桃绫就进来了,福身道:“小姐。陈妈妈来了。”

陈妈妈指的是罗正安家的。

陈妈妈没有直接进东间来。在中屋坐了会。去了寒气才进来给臻璇请安。

臻璇看着面前的妇人,笑道:“桃绫,给妈妈看座。”

陈妈妈也好,高声厚家的高妈妈也好。处得一段日子,臻璇慢慢就觉得这两个都是有趣人。

陈妈妈虽然在山上看了十多年的祖坟,却不是一般的乡野妇人,她识字,为人诚恳,当年一家子又跟着六老太爷在京城里生活过,即便是那么多年物是人非,京城里的事她还是能说出一二来的。

高妈妈不识字,话也不多。却做的一手好菜,尤其擅长做点心,段氏、曹氏尝了都说好。

陈妈妈坐下,接了桃绫端来的茶盏,道了谢。与臻璇道:“小姐,奴婢去看了李姨娘了?”

臻璇知道陈妈妈来定是为了说这样事,问道:“李姨娘还好吧?”

“大夫瞧过了,说是伤了脚踝,伤筋动骨一百天,若想要好透,就要好好躺上三个月。大太太在气头上,训了何姨娘两句。”陈妈妈说得简短,把事情都说完了。

臻璇听完,无奈摇了摇头。

上回从文府回来,段氏怕李姨娘知道了臻珂的事难过,特地都是避开她说话的。

连后头给臻珂送去东西,也都没让人在李姨娘跟前说漏嘴。

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李姨娘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急着去找段氏,段氏见瞒不过,安慰了几句,答应了不会不管臻珂,李姨娘才哭着回屋里去了。

本来这事也就过去了,偏又不知道哪个嘴碎的,在李姨娘跟前说是臻珂嫁过来之后,何姨娘不管不顾的,才会让文家以为臻珂好欺负。

李姨娘心急,哪里会仔细去想这话对不对,就去与何姨娘理论。

何姨娘正好要从屋里出来,李姨娘一见她,站在屋子外头就还是训。

何姨娘不肯吃亏,听李姨娘张口闭口都是自己的不是,她就不高兴了,靠着门板冷冰冰地道:“姐姐这话说的,大姑奶奶这事怎么能怪罪到我头上来?她是在京里出嫁的,我也是尽我所能地把她嫁过去了,回门的时候,逢年过节回来的时候,我哪一次不是招待好的?她不与我说夫家日子好坏,我怎么会知道。”

李姨娘抹着泪,道:“你怎么就没去关心过大姑奶奶的日子?你若早说她在京里过得不如意,我也好早早求了太太。”

何姨娘嗤笑一声,眼底全是嘲讽:“姐姐,这话不对吧?我什么身份?怎么能去关心大姑奶奶在婆家如何?便是你这个亲生的姨娘,都不能跟着太太去文府,我怎么能有脸有皮地上门去?我若是去了,文家岂不是更看不上我们裴家了,越发对大姑奶奶不好了。”

几句话把李姨娘给闷倒了,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

何姨娘得理不饶人,笑着道:“姐姐担心大姑奶奶我懂,可姐姐也不能听风就是雨的来说我的不是。大姑奶奶是个什么性子姐姐不晓得?这些日子,只要大姑奶奶回门的时候给我透个口风,亦或是留封信给我让我转交给太太,我能不抓紧办了吗?姐姐要怪我,还不如怪自己,娘胎里没给大姑奶奶揉出个强硬性子来。”

何姨娘前头那些话虽然不动听,但也已经让李姨娘冷静了一些。何姨娘说得句句在理,她确实不能怪何姨娘。心中正有些愧疚,却被何姨娘最后几句话说得涨红了脸。

臻珂是个什么脾气的,她这个做姨娘的怎么会不知道,一直都是软软的,在甬州的时候,那是姐妹们都好相处,段氏又疼她,这才顺顺当当长大。

到了夫家,妯娌一多,自然就行不通了。

但是何姨娘这些话说得实在难听,李姨娘刚刚压下去的火气又蹭得上来了,抬脚就往何姨娘跟前走。

何姨娘才不会怕她。两人推来推去,丫鬟们又不敢下劲去拉,这才让李姨娘伤了脚。

消息传来,臻璇自己不需要去探望李姨娘,可想着在这侍郎府里住的,便让善谈有人缘的陈妈妈跑一趟。

“大老爷还没回府,不知道这个事。”陈妈妈说完,又坐了一会,闲扯了几句家常,便走了。

桃绫送陈妈妈出去。挽琴进来收拾。见臻璇低头在看书。便蹑手蹑脚起来。

“挽琴,我觉得李姨娘似乎急躁了。”

臻璇突然开口,吓了挽琴一跳,她压了压情绪。转过身道:“李姨娘她……奴婢觉得她在处理陈姨娘的时候,就挺急躁了。”

臻璇闻言一怔,抬头去看挽琴,挽琴低眉顺目,姣好的面容带着几分镇静,她不由翘了翘唇角。

不是因为碰见了臻珂的事乱了分寸才如此急躁,而是在那时候就已经激进了些。

挽琴看得这么明白,也难怪李老太太舍不得放弃她,要明了她的心智放在臻璇身边。

“那时她好不容易有机会处置陈姨娘。怎么会不着急。等陈姨娘被禁足,她没有要对付的人了,一下子放松下来,也忘了把脾气收一收,结果现在遇见了何姨娘。一来一去的唱戏。”臻璇摇了摇头,妾室之间的争斗当真是件头痛的事。”

等到了晚上,大老爷回来的时候听说是心情格外的好,叫了五老爷、臻彻、臻徐去书房,让人去中书府请七老爷过来,又让人传话到内院,让段氏置一桌好酒好菜。

段氏不知道为何,问了传话的婆子,也都说不出所以然来,只好作罢,让人先准备起来,又往几个小姐屋里带信,叫她们梳洗好,莫要迟了。

臻璇掐着点去了臻琳那里,臻环也正好到了,姐妹三人一块去了段氏那儿,坐下没一会,三位老爷和臻彻、臻徐就到了,后头还跟着刚来的曹氏和臻琪。

晚膳摆在了东次间,何姨娘带着人摆了碗筷,又在一边立规矩。

大老爷没见到李姨娘,便问了一句。

段氏瞧得出大老爷高兴,不愿意在这个当口说些不开心的事,便轻描淡写了一句:“她崴了脚,我让她歇了。”

大老爷点点头,没有多问,招呼了人坐下:“都是一家人,没那么多规矩,今天好好喝两杯。”

说完,便说了喜讯。

朝堂上呈了北疆的战报上来,虽没有大捷,却是小胜不断,前几日一箭穿心,重伤北狄的大将军,射出那一箭的,就是傅四爷。

所有人都是一怔,看向了曹氏和臻琪。

曹氏惊讶之余,双手合十念了句:“阿弥陀佛,真是争气!”

臻琪眨着眼许久才回过了神,看着大老爷,道:“真的?”

大老爷被臻琪的率真模样逗得哈哈大笑:“五丫头,皇上亲口说的,自然是真的。”

臻琪这才咧嘴笑了起来:“真好。”

大老爷在大殿上听得如此好消息,大臣们三呼万岁,皇上龙颜大悦。

下朝之后,有一些知道傅四爷和大老爷的内侄女定亲的同僚上来拱手祝贺,裴大老爷一一笑着回礼,又被内侍请去了御书房。

皇上赐了座,问起了臻律,听说裴家真的送了一个儿子去北疆,甚是欣慰,一番夸赞。

大老爷自然要谦虚一番,说臻律从小和傅家几位爷一块,受了感染,家里见他一片赤子之心,保家卫国是好事,自然没有阻拦。

皇上很是满意,把战报给大老爷叫他自己看。

大老爷接了,再一看,喜上眉梢。埋伏北狄大将军的策略,原是臻律想出来的,傅家几兄弟又帮着想周全了,最后才能由箭术出众的傅四爷一箭中的。

===========================

求票求收求全订支持。谢谢大家~~~~

第一百八十三章喜讯(二)

求收求订求票求支持~~~~~

=============================

这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饶是裴大老爷在官场打滚多年,受过百般荣辱,也不禁热泪盈眶。他是文臣,动笔动口不动手,可心中的男儿豪情却是难以磨灭的。

就算是运气超然也好,自家侄儿能在一场战事上留下一个名字,大老爷与有荣焉。

看着素来沉稳的近臣都忍不住激动含泪,皇上一面摩挲着扳指,一面点头:“若所有臣子都有这样的觉悟和豪情,朕何愁打不下天下!”

回应皇上的自然是听了无数次的“肝脑涂地,在所不辞”,想到裴家这样的书香世家都送了子弟从军,突然就觉得这句话言副其实,无比顺耳起来。

让内侍去传话,让几个皇子下了学就过来御书房。

皇上和大老爷说起了傅家子弟,除了夸赞一句有勇有谋之外,特别提到了傅四爷:“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胆略,要朕看,将来又是一个傅远山!”

远山是傅老将军的字。

“等凯旋班师回朝的时候,朕定要见一见这个少年郎。赏他什么好呢?爱卿,朕指门亲事给他如何?”皇上说完,看着裴大老爷。

裴大老爷赶忙回话:“皇上,傅家四爷已经定了亲了,与臣的五侄女。”

皇上哈哈大笑起来:“你们下手倒是真快,好的都挑走了。”

裴大老爷诚惶诚恐,可看皇上的样子分明就是事先知道的,不过是寻几句开心话,他拱手回了几句“不敢”。

几位皇子结伴来了。

四皇子、六皇子、七皇子并九皇子向皇上请安,裴大老爷上前请安。

皇上让他们看了战报,道:“傅家老四,与你们年纪相当,已经能上阵杀敌了,你们几个。可要抓紧功课啊。”

皇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