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儒道苍穹 >

第50章

儒道苍穹-第50章

小说: 儒道苍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青书仔细分析了一下这个世界的情况,现在相当于前世古中国的隋末唐初,除了一篇在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千字文》以外,似乎并没有什么系统性的识字教材,普通人家教孩子认字,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教,这样效率很低,确实也很慢。

而在前世,古代的识字教材可以说是特别丰富,有《千字文》,有《弟子规》,有《训蒙骈句》,有《笠翁对韵》,还有宋朝出现的《三字经》与《百家姓》。

想到《三字经》与《百家姓》,简青书眼前一亮!

《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在前世合称为“三百千”,是小孩子认字最基础的教材。

《三字经》从经史子集中摘取典故,核心思想包括了仁、义、诚、孝,同时又包含了许多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的知识,除了识字,还蕴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

《百家姓》虽然没有什么文理,但在姓氏文化的传承和文字认识等方面,在很长的时间里都起了巨大作用。

更重要的是,与清朝出现的《弟子规》、《训蒙骈句》和《笠翁对韵》相比,《三字经》和《千字文》更加通俗易懂,也更加便于教和学。

如果把《三字经》和《百家姓》写出来,与《千字文》组成一部《字经》,除了能够解决眼前的问题之外,会不会成为一部驰名之作甚至是流芳之作?

简青书再次细细思考之后,提起紫猿毫,郑而重之的写下两个大字:《字经》。

接下来,简青书写道:加快识字速度,首在识字教学,识字教学之根本,重在识字教材。细思我大唐情况,识字教材匮乏,故结合《千字文》,作《三字经》及《百家姓》各一篇,合为《字经》一部,可大大提高认字速度。

简青书在心里将《三字经》和《百家姓》默念几遍,将一些记忆残缺的地方补全,更把其中一些不符合这个世界情况的文字做了删改,确认无误之后,再次提笔写下“字经第一节:三字经”几个大字。

接下来,简青书写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一口气将《三字经》写完,简青书写下“字经第二节:百家姓”几个大字,继续写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等到将《百家姓》写完,才又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头的《千字文》笔录于后。

在书写的过程中,简青书觉得自己心神激荡,四周似乎有什么看不见的东西正在向自己汇聚过来。

与此同时,监考处木楼之上,州府派来的浔阳县科举监督官王一朗“咦”的一声,从主位椅子中坐直了身子。

科举考三天,监考的官员们也要陪伴三天,其实自从考场上有了禁制之后,监考与否并不重要,但这却是朝廷的一种态度,以示大唐对士子们的尊重。

之前几位监考实际上都在闭目养神,王一朗一出声,大家便都睁开了眼睛,县令宋别径随后问道:“怎么了王大人?”

“噤声!”王一朗摆摆手,眼睛盯着某个方向。

宋别径、屈通幽、卢明轩等其他监考官放眼望去,只见夜空之中,明月高悬,除此之外,什么异象也没有,神色之中不由得充满了疑问。

“仔细看,丑字第八号考房!”王一朗轻声道。

众人再次凝神看过去,这才发现了异样!

第105章 千古之作,云蒸霞蔚

丑字第八号考房,也就是简青书的那座考房上空,空气的流动有了一些异样,渐渐地竟然散发出淡淡的红色光芒来。

那红色光芒越聚越多,越来越浓,慢慢地竟然有一朵朵灿烂绚丽的云霞升腾聚集起来,淡淡的月光与那些云霞散发出来的光芒相互辉映,形成了一个让人见之难忘的奇特景象。

“云蒸霞蔚?”

“云蒸霞蔚!”

“难道有人写出了千古之作?”

众人议论纷纷。

“看这景象,必是千古之作无疑!”王一朗肯定地道:“前不久刚刚出了一个简青书,写出驰名之诗登上《唐刊》,如今在考场之上又有一首千古之作诞生,看来浔阳县文华复兴、圣道重振指日可待啊,本官先恭喜宋大人和各位大人了!”

“希望一切如大人所言!”宋别径呵呵笑道:“明轩,这丑字第八号考房之中,不知道是哪位士子?”

“禀报大人!”负责考房安排的县学学正卢明轩抱拳道:“这考房之中,是三余书屋简青书!”

“简青书?怎么又是他?”宋别径一愣。

其实不仅宋别径,其他监考官也是齐齐一怔,这简青书难道是文曲星下凡不成,要不这传世之作在他手中,怎么就像是信手拈来一般?

“大人,要不要前去看看?”宋别径道,其实他自己也有些好奇,到底简青书又写出了什么东西。

“算了,监考官员四处走动影响不好!”王一朗道:“只是这简青书既然之前能够写出驰名之作,怎么会安排在这么靠后的考房?”

“大人,是这样,简青书虽然圣道进步很快,但由于年初刚刚启蒙开窍,下官认为其基础并不牢固,因此考房相对靠后!”卢明轩解释道。

“简青书,简青书,看来此子前途不可限量啊!”王一朗感慨道。

简青书不知道王一朗的感慨,这个时候,他刚刚写完《千字文》最后一个字。

“蓬”的一声,纸面上腾起一圈淡白色的光芒,简青书吓了一跳,紧接着,“蓬、蓬、蓬”三声,又腾起淡黑、淡蓝、淡金三圈光芒。

在四圈光芒出现之后,几朵小小的云霞凭空生出,在考卷的上方来回飘动,并散发出阵阵灿烂至极、绚丽至极的霞光。

云蒸霞蔚,千古之作!

这一篇《字经》,竟然是一篇千古之文,而那四圈光芒,正是智慧、源力、首本、传世四道宝光。

虽然在落笔之前,简青书心里已经有所准备,但他只是想到有可能成为驰名之作、流芳之作,没想到最后竟然是千古之作,这让他很是惊喜。

简青书集中精神于圣窍,发现源力星空之中多了一颗浩然之星,一开始他还有些奇怪,因为这颗浩然之星实在是太大太亮,不过一转念就明白了。

诗词歌赋是小道,经世致用才是圣道的根本,而《字经》是经世致用之文,因此能够汇聚和引动的天地源力理所当然会更多,而且自己把三百千合二为一,肯定会比单独的篇章作用更大!

简青书稍微松了口气,这才发觉由于长时间的精神高度集中,让自己变得又饿又累,不过写出千古之作,对顾玉清的赢面又大了一分,付出什么样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三天时间自己只花了一天,帖经、墨义、时务三个部分已经完成,现在只剩下最后的诗文部分,简青书决定先好好休息一番再说。

他就着清水吃了些干粮,整理了一下思绪,就靠着椅子上沉沉地睡去。

这一夜,简青书睡得还算沉稳,到最后甚至响起了鼾声。

这一夜,许多士子就着蜡烛,挑灯夜战,终于把第一、第二部分的题目解答完毕。

第二天,一早醒来,简青书用清水把手绢打湿,胡乱擦了擦脸,翻开考卷最后一部分准备作答,不过当他看清诗文题目的时候,又是一怔。

“以春为题,作诗一首,或作文一篇!”

关于春天的诗词文章,自己的脑海里倒是有不少,不过如果没有一定的感悟和触动,即使写了出来,也无法引动天地源力,成为传世之作。

但是,在这小小的考房里面,看不见外面的景色,听不到外面的声音,想感受也没有办法感受得到。

简青书只能选出几首比较出名的诗文,把自己的精神沉浸进去,试图能够产生一些触动。

不过真正的感触和体悟并不是理解了意思就可以的,而是需要身心的契合,简青书试了半天没有任何作用,不由得有些苦恼。

简青书苦恼的同时,顾玉清所在的考房却产生了新的变化,引起了监考处监考官们的注意。

“看,甲字一号考房!”这次是屈通幽率先发现的异样。

几位监考官转头看去,发现那里的空气也渐渐散发出淡淡的红色光芒来。

之后,那红色光芒越聚越多,越来越浓,一朵一朵的灿烂云霞也升腾起来。

“又是云蒸霞蔚?又是千古之作?”其他监考官纷纷叫出声来。

没错,顾玉清考房产生的变化,就和昨晚简青书考房产生的变化是一样的,只不过现在是早上,远远看去,那云霞就像是朝霞一样,和昨晚的景象又不相同。

“这,这……难道浔阳县的风水改变了不成?”王一朗几乎说不出话来。

在科举的考场上,出现千古之作本身就足够让人惊讶了,但如今却是接二连三的出现,就算是王一朗担任过无数次科举县试的监督官,依然震惊不已。

“哈哈哈……”

屈通幽、卢明轩等其他浔阳县的官员一阵大笑,开心不已。

倒是宋别径,看了甲字一号考房一眼,又看了丑字八号考房一眼,神情中若有所思。

与此同时,甲字一号考房之中。

顾玉清放下手中的毛笔,看着眼前有智慧、源力、首本、传世四层宝光产生,有云蒸霞蔚异象跃动的考卷,喃喃地道:“我这首《咏春》多年前就已经构思酝酿完毕,一直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将它写出来,没想到苍天助我,竟然与这次科举的考试题目撞上了!”

“简青书,我看你这次怎么死!”

第106章 花落知多少

简青书看不见考房外面的情况,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他把脑海中能够想起来的所有关于春天的诗词文章都筛选了一遍,发觉没有哪一首能够引起自己特别的情绪。

即使写出了千古之作《字经》,简青书也没有丝毫松懈的意思,最终结果没有出来就不算百分之百的稳妥,不过他虽然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但所处的环境实在是太过狭窄封闭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哪里能够体会出什么诗意来?

再呆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简青书咬了咬牙,提笔在考卷上写了一首诗,等墨迹干了之后,将四个部分的考卷合在一起装进密封的纸袋之中,提起书箱就离开了考房。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就是简青书诗文部分的答案。

不管怎么说,在前世,这也是一首传诵不绝的名篇,就算无法引动天地源力,想来评分也不会太低。

简青书一边想着一边往外走,无意间抬头一看,发现顾玉清也在这个时候走出了考房!

两人一前一后往县学外面走去。

“简青书,好好珍惜放榜这几天的时间吧,好吃好喝,安排好后事,以免留下什么遗憾!”顾玉清哈哈笑道,心情大好。

这小白脸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难道他知道一定能够胜过我?

简青书心中一动,引蛇出洞道:“顾玉清,你这么有把握胜过我,难道你可以在判卷上做手脚?”

“哈哈,果然是小门小户的出身,科举判卷,圣道院宗相会坐镇帝都,俯察天下,又有谁动得了手脚?”顾玉清轻蔑道:“要胜过你,又用得着动什么手脚?”

“哈哈,这是我听到的最好笑的笑话了!”简青书一副漫不在乎的样子,故意刺激顾玉清。

“简青书,本公子作出了千古诗文,我看你如何不输?”顾玉清果然上了当,有些恼怒地道。

千古诗文?

简青书心里咯噔一下。

倒不是简青书没有信心,而是顾玉清胸有成竹的神态,无一不在向外界宣示他强大的信心。

高门大户、名门望族的底蕴是无法轻视的,顾玉清写出千古诗文也不是不可能,如果是这样的话,要分高低,就只能比其他部分。

要说到百家学问的广度和深度,简青书自问不会比顾玉清差,但简青书很清楚的一点是,科举考卷全部用的是文言文作答,自己的语言功底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比得上土生土长、从小便受家学熏陶的顾玉清的。

还有,自己的书法虽然即将突破笔酣墨饱挥毫泼墨的书艺第三境,到达铁划银钩行云流水的第四境,但是顾玉清的书法会不会超过自己?

要知道,如果在其他方面不相上下,那么文采、书艺就会成为评判高下优劣的关键因素。

“那就恭喜你了!”简青书装作深受打击的样子:“可惜,我也作出了千古诗文!”

说完,简青书加快了脚步往外走,再也不理顾玉清。

“啊!你也作出了千古诗文?!”顾玉清站在原地,脸上的神色阴晴不定。

如果简青书还是满不在乎,他或许还会认为简青书是在强自镇定,在说谎,但是简青书一副深受打击的样子,反倒让他捉摸不定了。

出了县学的大门,见简红鲤和段小虫果然在大门口等着自己,心中感动,快步走过去和他们相见。

“咿……咿……”

小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