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华夏春秋 >

第1284章

华夏春秋-第1284章

小说: 华夏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海军也已经进入了中太平洋,而当中途岛上的空军基地建设完成之后,中国的轰炸机已经可以轻松的对瓦胡岛上的美军基地进行轰炸了。至少,在中太平洋上,中国已经占了优势,让美国的本土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西南太平洋上,中国海军虽然暂时还没有增加西南太平洋战区的投入,但是随着美国第3舰队的覆灭,美国在澳大利亚方向上的防御已经被严重的削弱。在中国的下一步作战计划中,登陆澳大利亚将是重点戏。所以,美国海军的损失在这里就显得异常的严重了。如果第3舰队存在的话,中国要登陆澳大利亚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整个作战行动的准备时间要延长很多。但是,现在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力量已经是捉襟见肘了,要想掩护澳大利亚,美国就必须要从中太平洋战区抽调兵力,削弱本土的防御。显然,这是一个得不偿失的办法。因此,正是因为中途岛一战,美国海军损失惨重,让其失去了掩护澳大利亚的本钱,最终导致中国加快了在澳大利亚登陆的作战准备工作。可以看出来,中途岛海战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其影响已经波及到了西南太平洋战区!

其实,中途岛海战的影响还更为深远。太平洋战区是这场战争的主战场,而美国太平洋舰队在被削弱之后,自然要从大西洋舰队抽调兵力。而此时,美国在大西洋上是维持着进攻势头的,中国的大西洋舰队已经被逼退到了阿森松岛附近,而在南美洲战场上,哥伦比亚全线沦陷,但是美军并没有能够消灭哥伦比亚游击队,所以战斗成僵持状态。此时,大西洋战区,美国也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以把中国逼出大西洋。但是,在太平洋吃紧的情况之下,大西洋战区的美军不但无法得到增援,反而还要被削弱。这就严重的限制了美军在大西洋战区的行动,而正因为如此,中国才在大西洋战区站住了脚跟,并且为后面的全线反击创造了机会!

中途岛海战对美国的国内战争生产也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因为美国的战争动员进行得比较晚,而相对来讲,美国的工业力量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物资紧缺的时候,自然就需要做出周密的规划,将每一份物资使用到最迫切的地方去。现在,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美国自然要加强海军的建设工作,迅速恢复海军实力,这一点,在工业生产中体现得相当明显,在后来的近一年时间中,美国的工业生产重点都集中为海军服务,而削弱了陆军的建设,毕竟对当时的美国来讲,还没有与中国在地面上爆发战争,所以陆军的需求还不是很迫切,但是对未来的战争来讲,这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美国需要在南美洲大陆保持进攻的势头,另外还需要在非洲大陆上支持那几个“友好”国家,同时还要向俄罗斯提供大笔的援助。可以说,美国生产陆军装备的压力其实并不小,而在抽调物资加强海军的同时,必然就要削弱地面武器装备的生产。这一点,在欧洲战场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当中途岛海战结束的时候,俄罗斯军队也全线停止了大规模的进攻,部分地区甚至转入了防御状态,欧洲战局也进入了僵持阶段。另外,对澳大利亚的防御来讲,美国削弱地面武器装备的生产所产生的影响就更为深远了。谁都知道,中国下一步的进攻目标就是澳大利亚,以确保中国在东南亚地区资源生产的正常进行,并且防止美句在西南太平洋战区发动反击,以破坏由中国南海进入印度洋的海上交通线。而澳大利亚战区说白了还是以地面战斗为主,不管是进攻的一方还是防御的一方,失去了陆军的支持都是不可想象的。而美国此时还在削弱陆军的扩充速度,显然对防御澳大利亚没有一点帮助。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在登陆澳大利亚作战的初期所受到的抵抗并不强烈的一个主要原因!

中途岛海战的结果对美国的政局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美国政府公布的战果是振奋人心的,但是知情人都明白,这只不过是拿来宣传用的东西,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从现实角度来讲,美国已经输掉了中途岛海战,甚至可以说是输掉了太平洋上的战斗,很多以前支持战争的美国国会议员此时都要再三考虑一下这场战争的后果了。美国是输不起的,特别是在太平洋上输不起,只要输掉了太平洋战争,那么美国就将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在美国国内也形成了一股“和平”势力,其中几位主要的领导者都是美国国会议员。但是,此时美国总统已经拿到了国会的授权,将国家带入了战时状态,国会其实已经被架空了,并没有多少权利,所以这个组织也只是在地下活动,还没有成气候!

对中国来讲,中途岛海战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从太平洋战区的海军力量分配来看,因为第11舰队遭受重创,作为太平洋战区的主力舰队,第11舰队在半年之内是难以再次投入战斗的。所以,最终,中国计划在三个月之后发动的西南太平洋战区的进攻行动被迫延迟到了半年之后。为了紧缩兵力,所以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之中,中国并没有在太平洋上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行动,只是在持续扩大中途岛作为前沿基地的作战能力。而在大部分的地区,中美两国都陷入了僵持状态。

另外,因为海军的损失相当惨重,所以计划中以海军为主的对澳大利亚大陆的打击行动被迫改为了以空军为主。而空军的战略部队作为主力,开始了持续半年的对澳大利亚本土的持续轰炸。另外,为了进攻澳大利亚本土,中国原先计划在卑斯麦群岛以及新喀里多利亚群岛的登陆作战被迫取消。这些都对后面的西南太平洋战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中国国内的情况来看,所有人都已经认识到了海军的重要性,但是双方到现在仍然没有拿出所有的战争手段来,战斗还只是限制在局部范围之内的。但是,中国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美国正在走向极端,战争规模扩大只是件迟早的事情。所以,中国一方面加强海军建设的同时,也开始着手加强本土以及海外基地防御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已经开始研制新一代的武器装备,以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战争方式。

如果美国要扳回在战争中的劣势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中美从新拉到同一个起跑点上。而从现在双方的能力来看,美国在天军以及信息方面与中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作为进攻的一方,中国更需要依靠信息的支持。因此,当中途岛战役发动的时候,中国的总参谋部就预测美国会主动打击中国的太空军事系统,破坏中国的全球通信,情报,以及指挥能力,以换取到一定的优势。但是,中途岛战役中,美国并没有这么做,那么谁又能知道在澳大利亚战役开始的时候,美国也不会下手呢?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自然就需要考虑在天基军事系统遭到破坏之后,怎么来适应新的战争。显然,这是一种倒退,不管是重新建立新的天基军事系统,还是寻找其他的解决办法,那么总会在一段时期之内,以现在的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军事指挥系统以及武器系统会出现紊乱的情况。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的话,也许美国还真能够通过这一行动改变战场上的势态,从新获得战争的主动权,当然,这对中国来讲,是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战争发展到这一步的时候,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而选择权掌握在了两个超级大国的手中。如果双方能够克制的话,那么就完全可以通过这一场只在局部范围内进行的战争来解决双方的矛盾,确认新的国际秩序,而且将战争对人类社会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但是,毫无疑问的,战争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以获得胜利为目的,而不择一切手段的方式来进行根本性,所以,要想限制战争的规模,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既然美国是以获得胜利为目的,那么如果改变战争方式能够使其获得胜利的话,那么美国为什么不干呢?即使是将中国放到这个位置上,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可以看出来,战争是带有极大的破坏性的,只要战争一发动起来,那么就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控制其规模,可以限制其范围了。

中途岛海战结束之后,除了在非洲地区与南美洲地区这两个次要战场上的战斗仍然在激烈的进行着之外,在太平洋战区,大西洋战区,以及欧洲战区这三个起到主要作用的地区,战斗基本上都已经停止了下来。中美两国都在做新的调整与部署,并且为下一次战斗做好准备。同时,中美两国也在反思中途岛战役,对自己的军事计划做出修改。而半年的喘息时间显得并不漫长,平静之后的暴风雨将更为猛烈!

第五十四篇 决战澳洲 第一章 艰难抉择

正文 第五十四篇 决战澳洲 第一章 艰难抉择

进攻澳大利亚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而对于中国来讲,能够做出进攻澳大利亚的决定,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战略层面上来讲,进攻澳大利亚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如果不能够瓦解美国的海外防线,解除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受到的威胁的话,那么中国无法将战争再深化下去。但是,当真的要决定进攻一个面积有800多万平方公里,有近一亿人口的大陆的时候,恐怕就不是那么轻松的了。

作为参与者,鲁毅是在得到医生的许可之后参加了制订澳大利亚登陆作战计划的,但是在医生与护士的监督下,他并不能完全投入到这份工作中去,因为对这个老人来讲,任何繁重的工作都有可能导致他的身体崩溃。因此,鲁毅每天的工作时间限制在了4个小时以内,而且是分成上午与下午两次进行的。这一来,鲁毅就只能够起到一个次要的作用了,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他都只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并不直接参与到具体的工作中去,而与他接触的都是一些高级将领。其中总参谋长杨利威就是经常与鲁毅商量的主要人物。

“从总体上来看,进攻澳大利亚是必须的!”这是在制订计划的初期,杨利威询问鲁毅意见的时候,鲁毅所说出的一句话。

从当时中国的总体战略来看,太平洋是主要战场,而在欧洲与大西洋战场上,中国仅仅寻求一种平衡,即不会主动的获取胜利,以牵制美国为主,而在南美洲战场上,主要的战斗重任是放在了阿根廷身上,在非洲战场上,战斗压力则是由坦桑尼亚与埃及等国家承担。这是中国战略布局的根本之所在。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中国在其他地区的投入并不多,这与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也是相符合的。但是,这种情况绝对无法持久。

从欧洲战场的情况来看,在中途岛战役之后,美国对俄援助大打折扣,不管是处于实力的考虑,还是出于自身在战争中的位置的考虑,俄罗斯在欧洲大陆上的进攻停了下来,欧洲国家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而此时,中国的援助仍然在源源不断的送到欧洲国家的手中,很明显的,要不了多久,欧洲国家就将对俄发动反击,而战争的平衡也将被打破,到时候,欧洲国家获得战争的主动权是必然的事情。

从大西洋战场的情况来看,美国在抽调了部分大西洋舰队的力量之后,大西洋舰队已经无力南进了,而且美国要想继续保持对欧洲国家的海上封锁,就不得不将大西洋舰队留在加那利群岛附近,因此,大西洋战区也呈胶着状态。但是,中国大西洋舰队正在寻求反击的机会,处于对非洲战场的考虑,中国必然会想办法夺回加那利群岛的控制权,所以,大西洋战区也平静不了多久,随着双方实力的转变,一场大战是再所难免的。

而在别的战区的战斗中,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虽然因为中途岛战役的影响,各个战场上战斗的激烈程度都有所降低,有的地方甚至平息了下来,但是这只是一个缓冲期,战争还远没有结束,因此,随着双方实力对比的变化,那么新的战斗就肯定会爆发!

正是处于这样一种原因,中国就必然会加快对澳大利亚的进攻行动,力求在别的战场上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之前,抢先发动攻击,完成南进的任务,解除自身侧翼受到的威胁,巩固在太平洋上的基础,为最后向美洲大陆发动进攻创造条件。所以,当初鲁毅主动提出应该在中途岛海战结束之后,尽快在澳大利亚方向上发动进攻。而总参谋部也立即采纳了这个意见,在中途岛战役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准备进攻澳大利亚了。

整个准备工作原先计划需要3个月的时间,但是经过仔细的筹划,这个时间被延长到了半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途岛战役本身所产生的影响,导致作战物资不能够按照原先的计划储备到位,其次就是处于深远的考虑,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1 9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