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国战1915 >

第169章

国战1915-第169章

小说: 国战1915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大咧咧的拿在手里,让人不寒而栗。
        “冉总长,文帅特地叫我来请您现在去一趟凉山呢。冉总长不是要查看我等为奉军准备的粮草吗?”孙建业刚刚走进来,就丝毫不顾礼节的在书房沙发上坐了下来,翘着二郎腿向冉静宇说了道。
        冉静宇咽了一口口水,凌晨1点去凉山?他保持着镇定,说道:“孙镇守您说笑了吧,现在凌晨1点的时间去凉山,道路疏远,只怕有所不便吧。”
        “哼,冉总长,此时不去的话,只怕您就没什么机会了。”孙建业语气蛮狠的说了道。
        他脸色换上一副冷意,进一步说道:“你也知道,我们都是大忙人,可没那么闲工夫来应付你们这些东北佬。等咱们消灭了刘存厚的主力部队之后,马上就要南下去对付云贵两省了,到时候冉总长去检查粮草、营房的事情可就遥遥无期了。”
        冉静宇怔了怔,他从孙建业的这番话是听出了一些倪端。37师在打完刘存厚之后就南下对付云贵两省,这分明就是在说对付云贵的事情不需要奉军插手。自己现在算是能完完全全确定,徐邵文这厮是真的要阻碍奉军入川了。
        “孙镇守,您您这是什么意思呢?”他看着孙建业,好不容易挤出一句话来问道。
        “你说我是什么意思呢?”孙建业冷冷的笑了起来,“你们东北那边是不是太冷了,大夏天非要跑到南方来掺和个什么。你们要打云贵可以,从湖南走,为什么偏偏要来四川这边呢?”
        孙建业这话说的够直截了当了,听得冉静宇心都凉了一大片。他一时半会不知道该怎么应对,生怕自己和孙建业吵起来了,会被对方直接干掉。
        “冉总长,你倒是说句话呀,东北男人不是很爷们的嘛。”孙建业看到冉静宇的熊样,忍不住嘲笑了起来。
        冉静宇郁闷不已,他压根儿是山东人然后几经周转调到奉天去的,不过对于孙建业的热讽冷嘲他依然是感到非常之气愤。
        “孙镇守,你的意思我很明白了,你今天就算是杀了我也没关系,但是你可要好好想想后果。”他直接把话挑明了。
        不过说到死的时候语气还是有些迟疑,立刻又补充了一句,说道:“我只不过是奉军代表前来视察迎接工作的,你们不愿意奉军入川那就跟北京去说,拿我出气有什么用呢?”
        “哈哈哈哈,冉总长,你的话可太有意思了。”孙建业放声大笑了几下,然后悠然的从沙发上站起身来,走到冉静宇面前,说道,“如果我要杀你,还会进来跟你废话吗?你现在要么跟我去凉山视察你该视察的工作,要么天色一亮就赶紧拍拍屁股滚蛋。顺便回去转告你们的张大帅,四川现在是我家将军的,他要路过还得先请问一番我家将军是什么意思。”
        这话说的很霸道,直接把四川都纳入了徐邵文的私产名份下,放眼整个中华全局可还没有哪个督军敢这么说话的。
        孙建业说完,头也不回带着自己的一班手下就离开了。他很清楚冉静宇现在根本不会去凉山,所以也没给他任何机会做选择了。
        
        冉静宇并没有等到天亮,在孙建业走后不久,他就招呼了所有随员和其他代表,简短的开了一个小会告知了现在的情况。虽然所有人很吃惊,可是眼下他们都认为这里不是久留之地。徐邵文竟然敢公然抵制奉军入川,那就表示他已经做好了和奉军为敌的准备,弄不好随时都有可能拿他们几个人的脑袋来祭旗。
        凌晨3点的时候,他们便换了便服悄悄的从酒店后门出走了。在孙建业走后,除了正门还有几个便服的探子在巡视,负责看守后门的人全部撤走了。这让奉军代表一行人总算是安然逃出了酒店。
        到了黎明的时候,冉静宇他们在宜宾码头这边搭上了客轮,直接向汉口返回了。
        ————————————————————————————————————
        6月9日,北京国务院。
        段祺瑞正是一副愁眉紧锁的神态,审阅着办公桌上一大叠署文,湖南的战事又让他陷入了新的一**心。4月份的汉口大会过去之后,湖南战场上虽然稍微恢复了一些锐意,可是自从五月张怀芝的第二路军在湘东吃了败仗之后,整个战局再次陷入了困乏之中。
        似乎直系的前线将领们都串通好了,一个劲儿的向北京发电报,催响的催响,要军火的要军火,完全把北京政府当作是后勤部门了。
        不过段祺瑞算是做好了准备,他心中下定决心,这南北统一的大任一定要由自己来完成。无论军火还是军饷,这些东西原本都是自己完成大业的预算之事。
        这些天他已经与日本方面交涉了很多次了,按照《中日军火借贷条约》第三批军火和贷款差不多在这个月中旬就能顺利接手。虽然说等军火军饷到齐之后,能推进湖南战事的进展,可是他心中还是有另外一些忧愁。
        第一个就是这些前线作战的将领们全部都是吸血鬼、无底洞,每一次战事一到关键时刻,他们就借机生事,索要更多的好处。长此以往可不是办法,而且武夫不以国家荣誉为重,就算等到南北统一之后依旧是不小的隐患。
        第二个也是让他感到更心烦的,原本与日本方面交涉借贷军火、款项那是秘密进行的事情,不知道怎么回事湖北那边突然走漏了风声,一下让全国上下都得知了这件事情。更有好事者在报纸上公开评论,用“暗中勾结”的词汇来大肆渲染。
        段祺瑞知道中国人对列强的印象向来都不好,所以才没有公开《中日军火借贷条约》,以免多生事端。可是现在却让国民把他骂成了卖国贼,这是自己绝对不能接受的。
        借款借军火那是为了完成国家统一大业,只有国家统一了才能渐渐走向富强,这些星斗小民们真是愚昧无知。
        这两个忧愁似乎短时间内是挥之不去的,但是成大事者必定免不了要做出牺牲。
        段祺瑞既然下定决心武力统一全国,自然就已经对后果做出了觉悟。不过他同样很相信,历史是属于胜利者的,一旦南北统一的大任完成了,后世几代人、几十代人都将会为自己歌功颂德。
        





    正文 第五十二章 少壮派不是病猫
     更新时间:2011…3…23 15:35:45 本章字数:5544

        第五十二章  少壮派不是病猫
        下午的时候,国务院秘书室匆匆的派来一名侍从官。
        “怎么了?急什么,是不是外面又有学生团体搞什么请愿的事情吗?”段祺瑞头都没有抬,正在伏案签署着几份协议书。“都说了,这种事推到总统那边去嘛。”
        “总理,是比学生请愿还要急的事情,刚刚汉口发来了加急电报,四川出事了。”侍从官语气有些急切,匆忙的说了道。
        段祺瑞抬起头了,脸色微微变了变,马上追问道:“四川发生了什么事?三天前不是才传来四川捷报,滇黔联军撤退了吗?”
        “这次是37师的徐邵文和川军刘存厚打起来了,”侍从官一边说着一边把电报双手呈递了上来,  “电报是刘存厚发过来的,他说37师和14师都造反叛乱了,徐邵文和韩玉国勾结了靖国军份子熊克武,意图抵制奉军入川,现在正在和他的部队交战中。”
        “什么?抵制奉军入川!还串通。熊克武?”段祺瑞惊讶的一下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赶紧抓过了电报,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了。
        “徐树铮他人呢?”他脸色渐渐大变。起来,不过身为一个领袖人物,自然善于隐藏自己情绪。很快他让自己恢复了过来,将电报合起来之后,他马上动身前往参陆办公室。
        “徐处座前天刚刚动身去汉口。了,不过秘书处已经让通讯室给徐处座的沿途车站发电报了,通知他尽快返回北京。”侍从官跟在段祺瑞后面,一边走着一边说道。
        徐树铮自从在北京负责统筹前线作战后,经常会。忙不过来,汉口和北京几乎是来来回回当后家园似的跑。可是徐树铮还真是不巧,这四川刚刚出事,他竟然正在前往汉口的路上。
        段祺瑞叹了一口气,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湖南战。事正扰人心的时候偏偏四川也闹上了一出。他现在不会盲目去相信这份电报的真实性,刘存厚在电文中的口气好像他是因为支持奉军入川而触怒了徐邵文似的,只是典型的一面之词。
        他可不是傻子,奉军入川这么大的事情别说徐。邵文会不情愿,刘存厚一个地地道道的四川人当然会更不满。刘存厚这份电报无非就是要挑起奉军和徐邵文的矛盾。
        现在他要搞清。楚的事情,就是四川目前的状况是什么样子。至于熊克武与谁通敌,到底算不算是通敌,都得经过详细的研究才能裁定下来。
        …
        来到参陆办公室,七八个陆军武官和参谋本部的参谋官正焦急的聚集在这里,同时秘书处的几个军政参议也站在一旁。
        这些人都是由国务院秘书处在接到刘存厚电报后,按照应急程序和事态情况的分析,提前派人通知他们过来的。
        见到段祺瑞走进办公厅正门,军衔最高的少将参谋长梁文烈上前,问道:“总理,四川情况可以确定了吗?”
        梁文烈原本正在全身心的投入对湖南的作战规划,可是突然听说四川有变。他和几个同僚简短的议论了一下,这四川的动荡绝对会影响到湖南战事,也就是说直接牵扯到整个南伐的局势。
        “还不确定,秘书处应该已经发电报给徐邵文询问这件事了。不过,徐邵文毕竟是顶着国军37师的番号,他应该只是与刘存厚发生了利益冲突,所以才闹出这样的矛盾来。”段祺瑞语气稳重的说了道,他现在要表现出一个领袖的风范来。
        “总理,这件事非同小可,极有可能会对南北统一大业造成影响,”梁文烈认真的说了道,“不管怎么样,我们现在应该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打算。”
        “我知道,所以你们现在才站在这里。”段祺瑞现在心神还是很烦躁的,他不想多听什么废话。
        一行人从正厅走进了参陆办公室的会议室。
        “奉军入川的准备工作,我承认我没有多下功夫,这多多少少造成了四川各路军队的有所排斥的情况。但是奉军入川,势在必行,是我们国军扫除叛军的重要一步。”段祺瑞在落座之后,庄重的发言了。
        一众高级军官们各自都点了点头,表示认同段祺瑞的话。
        “这次刘存厚的电报中,表示韩玉国的14师是与徐邵文的37师站在一起的,同时陕西军王成勋没有发来任何电报,就这两点我们应该不难推测,徐邵文未必是串通敌人,他只是与刘存厚单方面发生冲突。”上校秘书副官陈大璋将战略文官处分析的结果汇报了一下。
        这个结果让会议室里的人都稍微有了安心。
        刘存厚原本就是一个墙头草,如果说徐邵文一个人来打他都会让人怀疑究竟孰对孰错,更何况现在连韩玉国这个直系师长都帮着徐邵文、陕西军王成勋坐视不理,这局面就变得更清晰了一些。
        沉了沉气之后,段祺瑞严肃的问了道:“我想听听大家对这件事的看法。”
        梁文烈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刘存厚毕竟是四川的老角色了,川人治川又是四川普遍的民声。只怕如果刘存厚被徐邵文打败并且驱逐出四川,对四川日后的稳定会有影响吧。”
        梁文烈久居北京,自然不知道徐邵文在四川的所作所为,仅仅凭借着早已经过时的依据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事实上坐在这间会议室里的大多数人,基本上都是不清楚四川民生建设到底怎么样了。在这个军权时代,民生和民声都是经常被忽略的政治环节。
        “是呀,段总理,我认为梁参谋长的话很对。虽然徐邵文可能在韩玉国的支持下,在军事上的优势要超过刘存厚,可是我们可以利用中央政府的威信,来调和他们两个人。这样又不得罪徐邵文,又能保住刘存厚在四川的地位。”陆军部参谋厅中校何文章提议道。
        何文章折衷的意见很快就赢的了很多人的赞成,就连梁文烈都觉得可行。
        陈达璋提醒的说道:“可是我们得考虑一点,那就是四川再经过了靖国叛乱之后,好不容易在这个时候有了稳定的局势,如果让两个大有矛盾的人同时留在四川,只怕会让这个局势再度不稳定呀。”
        所有人在仔细想了想后,不由的又觉得这个确实是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