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第288章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288章

小说: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就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张之洞又在武汉地区经营多年,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业底子,在这些地方建立工业区,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这些工业区的所在地,几乎都在沿海地区,对中国来说,其实也有相当不利的一面。
        那就是,一旦爆发战争,这些地区将成为敌国攻击的首要目标!
        如果中国海军一旦失去了制海权,这些处在沿海地区的工业区,只能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
        甲申马江之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而当时的亚洲第一大造船厂福州船政局,也几乎被法军的炮火完全摧毁,多少人的心血灰飞烟灭。
        甲午丁酉两役,日本海军派出袭击舰窜犯东南沿海,又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多少痛苦和灾难!而那还是在日本海军已经完全丧失了制海权的情况下!
        孙纲不敢想象,“己亥抗俄战争”中,如果不是英国人帮忙阻止俄国舰队东来,加上“黑猫船长”率领的智利海军华人官兵的一记“闷棍”,马卡洛夫舰队到了中国沿海,又将给中国人民带来怎样的浩劫!





    网友上传章节 (四百四十九)赫德上门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2…2 5:12:03 本章字数:4521

        孙纲将中国海军的四支舰队的防区扩大到外海岛链,并且想尽办法满世界的“划拉”现成的军舰,目的就是为了给中国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提供安全保证。
        现在,他的努力已经看见了成效。
        据主持北洋船政局的江穆齐报告给他的,从南美买回来的大小六艘巡洋舰已经开到了旅顺,现在正在修理,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加入北洋舰队了。
        四艘近7000吨的大型装甲巡洋舰和两艘2000多吨的装甲巡洋舰的加入,将使北洋舰队的实力再次大幅提升!
        江穆齐报告说,因为这种意大利建造的“加里波第”级装甲巡洋舰的主炮口径为254毫米,另两艘较小的巡洋舰主炮为240毫米,都是很“另类”的炮,为了统一火炮口径便于以后编队配合作战,这些舰艇的主炮都将换成北洋舰队各舰经常配备的203毫米炮,这样一来不但有利于作战,还可以减轻军需后勤保障部门和产生维修厂家的工作压力。
        江穆齐的作法得到了北洋舰队将士们的支持,因为海军官兵们总结了历次海战中宝贵经验,认为拥有统一口径火炮的舰船在一起编队向敌人攻击时,容易发挥出火炮的威力,如果火炮的口径过于杂乱,编队作战就会很困难,不易发挥舰队的整体火力。
        远的不说,象丁酉“壹岐海战”,中国参战的四艘战列舰“龙扬”、“定远”、“镇远”、“开远”的主炮口径差距太大,“龙扬”号地主炮是320毫米。“定远”“镇远”是305毫米,“开远”是238毫米,实际上无法有效配合,在海战中还是打了一场“乱战”,而不是编队作战。
        现在的北洋舰队,舰型仍然有些复杂,好在火炮口径已经渐趋统一,孙纲已经确定了中国自制的第三级战列舰“龙昶”级战列舰的主炮为305毫米,向海外订购的同级战列舰也要求一样,包括在美国费城造船厂继续建造的“龙江”号战列舰的主炮也定为305毫米。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可以统一编队作战。
        而中国的军工企业,将来在为这些钢铁战舰制造炮弹时,也可以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现在地当务之急,应该是尽快的建立门类比较齐全的属于中国自己的军工体系。
        当中国的军工企业可以为自己的海陆军生产武器弹药而不用依赖于外国,并且可以自行生产维修比较精密复杂的大型武器时,那么中国对外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就多了一层物质保证。
        孙纲正在那里仔细思考中国工业区规划的细节,一位军官向他报告,说海关税务总司“司长”赫德先生前来拜访。孙纲听到后不由得暗自佩服爱妻马的“料事如神”,只是不知道赫德来见他地目的。是不是也和她猜的一样。
        对于赫德,孙纲曾经在后世的好多历史书上见过他的照片,应该是他五十岁以后的样子,但现在见到了本人,发现比照片上显得还要老一些,不由得有些奇怪,但想一想也就明白了过来,现在是1900年,赫德也已经六十五岁了。史载他七十三岁才告假离开中国,七十六岁病逝于英国,等于是在海关税务司任上去世。他把持了中国海关长达四十八年,至死才卸任,可以说为中国的海关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孙纲见了他后显得极是“亲热”。多少让赫德感觉到有些意外,两人随后开始攀谈起来,孙纲对赫德给中国海关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当年为中国海军的发展做出地“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虽然赫德让他劈头一顿“糖衣炮弹”砸得有些“晕”。但孙纲能看出来,这个精明的英国人却并没有“找不着北”的迹象。
        两个人互相“吹捧”了一番之后。赫德很自然的把话题转到了中国海军上面来。
        “我在1854年就来到了中国,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十六年。我亲眼看到了这个古老的国家都发生了怎样地变化,也亲眼见证了中国海军的发展,”赫德对孙纲说道,“就拿北洋海军来说,由当初的两艘巡洋舰超勇号和扬威号发展到了今天地规模,所取得地成就和战绩,是让人不可想象的。”
        赫德提到了中国当年在英国外购军舰地事,立刻就引起了孙纲的警觉,他略一思索,很快就明白了赫德这番话地意思。
        “当年赫德先生为我国的海军发展也是出力不少,”孙纲不动声色的笑着说道,“只是当时赫德先生分身乏术,不然的话,也许我国海军的发展还能少走一些弯路。”
        他这句话一语双关,向赫德表明,他知道并了解当年中国在英国购舰时所发生的一切内情,赫德当年把伦道尔的“完善型巡洋舰”当做奇货可居想要借机把持中国海军的事,当时的当事人李鸿章也许不知道,但孙纲从后世的史书当中,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中国后来转而向德国购舰,赫德在里面玩的“猫腻”,可以说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而中国甲午战后想向英国购买战列舰不成,向德国购买也让英国人给搅了的事,据当时北洋军情处的情报显示,赫德在里面也充当了让人十分不快的角色。
        现在,赫德来见他的目的,很可能还和购舰活动有关!
        德国海军大臣提尔皮茨回去后就给国内发了指示,要德国造船厂家向中国“竞标”,孙纲经过仔细考虑,仍然选择了当年给中国制造“定远”和“镇远”的伏尔铿造船厂给中国制造新的战列舰,新舰的图纸和数据要求北洋船政局已经发给了伏尔铿造船厂,孙纲给这艘在德国订造的中国第三级战列舰定名为“龙威”,取这个舰名是为了纪念为中国造船事业发展而贡献了一生的裴荫森老人,毕竟,中国的第一艘自制装甲巡洋舰“龙威”(就是后来的“平远”)就是在他主持下建造的。
        这么一单大生意,是很难躲过嗅觉灵敏的赫德的。
        赫德很可能是知道了这个消息后,为大英帝国拉生意来了!
        当然赫德也不会想到,孙纲也考虑过要“照顾照顾”英国人的生意。
        孙纲的话可能让赫德想起来了当年发生的那些“龌龊事”,他看着孙纲,干笑了一声,说道:“我听说贵国在德国订造了一艘新的大型主力舰,规模要远远超过了当年的定远和镇远,而且是贵国工程技术人员自己设计出来的,而贵国在大连的造船厂的船坞中,还将建造同样的一艘。中国人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我感觉十分欣慰,只是,照我看来,贵国仅仅在德国建造一艘的话,足够贵国海军使用么?为什么不多建造一艘呢?难道是因为经费问题吗?”
        孙纲在心里暗暗骂了一声狡猾,嘴上却说道,“我本来想在英国再建造一艘的,但是我国政府因为当年在贵国购买大型战舰未成一事心存疑虑,所以没有向贵国订购,我其实是很看好贵国生产的舰艇的。”
        他一脚把皮球又踢给了赫德,看他怎么说。
        所谓的“无利不起早”,赫德的狐狸尾巴,现在应该已经一点点的露出来了。
        “原来是这样。”赫德说道,“这个现在您可以放心,我国和贵国一向交好,如果参政阁下有意,我本人非常愿意帮忙,我国的造船工业的成就您是知道的,我国船厂一定会优质而高效的完成您的要求。”
        虽然他话说得很轻松,但孙纲还是听出来了他有些“迫不及待”。
        他现在甚至能够确定,是英国政府要求赫德前来见自己的!
        英国政府可能已经觉察出了德国人的海军建设计划里潜伏着的危险,而中国向德国购舰的举动明显的引起了英国人的不安!
        既然是这样,那就不妨来个“将计就计”好了。
        “您乐意帮忙真是太好了,”孙纲说道,“那我就不客气的麻烦您了,我们就说好了,我愿意向英国订造一艘新的战列舰,当然了,和先前一样,由我国提供图纸和要求,由英国造船厂完成建造。”
        反正他本来就想向英国订造一艘,这回正好卖赫德一个人情。
        “我们会向您证明,您的选择是无比正确的。”赫德高兴地说道,事情容易得有些出乎意料,他事先应该是没有想到。
        “闻弦歌而知雅意。”孙纲笑道,“其实您不用绕这么多的弯子,直接和我说就可以了,您和我国执政李鸿章先生是多年故交,我是执政的晚辈,我也希望我们也能成为朋友。”
        “那是我的荣幸,参政阁下。”赫德微笑着说道,似乎对孙纲的“表现”很满意。
        “好朋友之间的谈话就应该随便一些了。”孙纲看着赫德说道,“我是个军人,对经济方面的问题所知不多,但又不可能不和这些事情打交道,今天您上我这里来,我正好有好多问题想要请教,还请您不要见怪。”





    网友上传章节 (四百五十)把“丑话”说在前头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2…2 5:12:04 本章字数:4368

        听了孙纲的话,赫德立刻表现出了十分专注的样子,说道,“阁下请讲,我知无不言。”
        孙纲很佩服这家伙的汉语说得如此流利,赞许地点了点头,说道,“我对关税方面的问题所知不多,我想知道,一个国家的关税税率制定,有什么统一的标准么?”
        赫德立刻就意识到了孙纲话里的意思,他似乎很难相信眼前的这个年轻的军人会把问题说得如此一针见血。
        中国的进口关税税率如此之低,已经引起了中国商业界人士的不满,他应该是早就听到风声了。
        “倒不能说有什么固定的标准,”赫德想了想,很快回答道,“简单来讲,可以说是根据国家之间具体的贸易情况来制定的,以求尽量满足贸易各方的利益。”
        “噢,原来是这样。”孙纲点了点头,说道。
        赫德这个家伙果然滑头,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把问题揭过去了。
        “中国关税税率的制定,是根据以前和大清朝廷签订的条约当中的协定关税条款制定的,因为在以前的贸易当中,外国商人的利益因为过高的税率而受到了损害,现在的税率就是经过大清朝廷和各国协商后的共同决定的结果,”赫德看着孙纲的脸色,小心地补充回答道,“我认为目前的各项关税税率对中国来说,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这个家伙居然把不平等条约抬出来压他了。
        “当然了,赫德先生在这方面是专家嘛,”孙纲笑着说道,“我听说贵国尊敬的女王陛下已经赐封您为爵士,表彰您为保护贵我两国商业利益而做出的特殊贡献,我想,这样的荣誉,您是当之无愧的。”
        孙纲通过军情总处收集上来的关于赫德的信息已经知道,为了表彰赫德维护英国在华利益所做的贡献。英国政府于1879年授于他圣迈克尔和圣乔治十字勋位爵士,1889年授于圣迈克尔和圣乔治大十字最高级勋位爵士,1893年封他为男爵。的确,作为一个英国人来说,他当得起这种荣誉。
        但对中国人民来说。牺牲地经济利益未免大了点。
        “其实。我更看重中国政府给我地荣誉。”赫德叹息了一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可以说是我地第二祖国了。我在1866年曾经写过一篇局外旁观论献给大清朝廷。提出全面改革地建议。可惜没有引起足够地重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