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国策[完本]作者:闪烁 >

第903章

国策[完本]作者:闪烁-第903章

小说: 国策[完本]作者:闪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新的支撑点,让我们不至于迷失方向。可是在元足够强硬的时候,内部民主就是个摆设。谁也不是元的对手。虽然我不清楚纪老有没有想过,但是就我所知,赵老在执政的时候就提出过这个问题,只是受局势限制,没有能够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到了元上台后,情况才有所改

    裴承毅也长出了口气,因为李存勋说的这些事情他都了解,也非常

    是

    “不可否认,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近似于独裁的打手 一言制,有好处。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运气太好了,好到有点难以理解。要知道,如果按照中华民族历朝历代出明君的几率计算,共和国连续迎来了三位奋图强的元。可能性不到百亿分之一,也就不具有可持续性。不管是谁,都无法保证下一任、或者下下任、或者今后不会出现一位利用制度漏洞独揽国家大权的元。真要出现这样的情况,不但是中华民族的灾难,也是毒个人类文明的灾难。不要忘了,不到三百年前,出生在奥地利的那个疯子就把整个西方文明带入了毁灭的边

    “也就是说,必须弥补体制上的漏洞。”

    “光堵上漏洞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漏洞太多了,根本堵不了。”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明白了李存勋的意思。

    “只有彻底改变,才能解决所有问题。当然,这种改变必须是温和的是,不然元不会花十年时间做一件事情。”李存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只要宪法修正案在全民表决中获得通过,我国的政治体制就将生根本转变。按照我的理解,只要没有出现对民族存亡构成威胁的外来侵略,我国的权力重心将由元府转移到大会堂。全体代表大会的组成也将生重大变化,除了按照比例由各省级行政区直接选举代表之外,还将提高政治协商大会的影响力,并且通过全国直选产生政治协商大会成员。总的来说,从下届政府开始,除了元之外,全体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大会都将成为共和国最重要的权力机构。更重要的是,在必要的情况下。全体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大会有弹劾元的权

    。泪书吧甩凹卿厂告少,夏斩由,夏多

    “弹劾元?”

    李存勋点了点头,说道:“这是现在争吵得最厉害的事情。按照元的意思,要赋予公民权力。就得让公民拥有对付统治者的终极武器,那就是弹劾统治者。只是,包括委员长在内的众多高层都反对赋予这一权力。委员长的意思是,最好通过全民表决来弹劾元。毫无疑问。这个办法根本行不通。说简单点,如果按照委员长的意思办,政治改革的结果就是让我国成为第二个泰国、一个由街头政治主导的国家。委员长肯定知道这个办法行不通,只是不好直接反对元,所以才不得不提出这个建议。总理的意思是在元府加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以及代表大会加协商大会的最高立法机构之外成力第三个权力扣,涧书凹凹晒会目收巢布洲记。而不是代表大会。从而在权力机构间形成平兑万。总理这个提议有可行性,美国就是最好的例证。问题是,共和国不是美国,共和国的国情、文化、信仰、风俗、思想等等,与美国都截然不同,在美国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在共和国不一定行得通。事实上,总理这个提议的最大问题就是,现在的最高法院与最高检察院都走向元负责的,怎么可能让其弹劾元呢?在政治改革完成之前,也就是代表大会与协商大会的地位得到巩固之前。赋予最高法院独立地个都将使政治改革受到威胁。”

    “也就是说,只有在下一轮改革的时候,才能提高最高法院的地位。”

    李存勋笑了笑,说道:“你的反应还是挺快的嘛。确实如此,元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元为什么倾向于选择委员长呢?”

    “你觉得,总理是最好的选择?”

    裴承毅没有开口,他可不想表明政治立场。

    “总理确实很有理想,却不懂得变通,而且思想过于激进。再说了,能在十年内完成政治改革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为后面的改革打下基础,除了非常幸运之外,与我们在这十年内参与的战争有很大的关系。换个角度看,如果没有日本战争与印度战争、还得算上半岛战争,元能够完成政治改革吗?别说搞改革,能够在元府里住满十年都个了不起的成就了。毫无疑问,在接下来的十年中、甚至在未来二十年内,我们都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也不大可能卷入任何一场大规模地区战争,至少不会出动几个万大军,横扫某个地区强国。没有外来因素的推动,改革进程肯定会减慢。不是我悲观,在我看来,能在未来十年内完成政治改革的第二步,即按照共和国的国情实现三权分离,建立起真正的法制民主政治制度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一个精明的国家领导人?”

    “精明?”李存勋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说道,“你的这个比喻确实很恰当。我们确实需要一个精明的领导人,而不是一个拥有伟大理想的领导人。当然,十年、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之后,我们肯定需要一个拥有伟大理想的领导人。”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把说到嘴边的话吞了回去。

    “当然,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后的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谁又说得准呢?二十年前,我可没有想到我能成为军情局长。”李存勋呵呵一笑,说道,“再说了,我最多再干五年,小刘接班后也最多再干五年,再往后,就不我们该操心的了。”

    “既然如此,全民表决的结果不会出意外吧?”

    “你说呢?”

    裴承毅愣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看你的样子,当然不会出意外。”李存勋笑了笑,说道,“当然,我们不会搞营私舞弊那一套。既然要让公民来决定国家的未来,我们就应该尊重公民的选择,而不是利用民意与玩弄民意。这几个月,我们委托几家民营调查公司,针对宪法修正案的各项内容进行了数十次民意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除了在几个次要问题上存在些小争议之外,在最主要的几个问题上,即如何产生国家元、权力机构的分配、新的土地所有制等都不存在问题。支持改革的过九成。西方新闻媒体也做了类似的调查,虽然结果没有我们的这么乐观,但是都认为表决不会有任何问题。”

    “也就是说,这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

    李存勋笑着点了点头,等着裴承毅把后面的话说出来。

    “既然如此,你来的目的不走向我介绍情况吧?”

    “先谈国内改革,只是让你对未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才能对接下来谈到的事情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裴承毅就知道李存勋会这么说。

    “你指挥过两场最重要的战争,对国际局势应该有非常深入的了解。”李存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在谈到正事之前,我想先问一个问题,即在你看来,是国内展重要,还是国外斗争重要?”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似乎没有听明白李存勋这句话的意思。

    “简单的说,内因为主,还是外因为主。”

    “这还需要说吗?”

    李存勋笑了笑,摆出一副“需要说”的样子。

    “我们所做的一切,不是去解放亚非拉人民,而是让自己的人民,让我们的子孙能够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裴承毅朝李存勋看了过去打手 “不管我们打了多少场战争。如果不能给我们的祖国,给我们的亲人带来货真价实的好处,那些牺牲的战士将永不瞑目,我们的鲜血也白流了。”

    “也就是说,内因为主。”

    裴承毅坚定的点了点头。

    李存勋笑了笑,似乎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正文 卷十重新洗牌 第九十四章 深入主题

    小说巴士 更新时间:2010…8…28 3:36:08 本章字数:6895

    “事实上。免费提供这一切早就计戈,好了。”        听到李存勋的这句话。裴承毅显得格外平静,似乎早就料到一样。

    见到裴承毅的表情,李存勋并没感到意外。

    按照李存勋的说法,早在刀年前,也就是力旧年左右,纪估国在亲手启动“炎黄计戈打手 工作。因为赵润东当时还是国防部长,而且与总参谋长彭茂邦的关系很不好,所以没有参与“炎黄计戈。”直到成为国家元之前,也就是被纪佑国确定为接班人之前,才次接触到“炎黄计利”。当时,李存勋在凹卧底,在保护“炎黄计划”的行动中了大功,从此得到重用。

    非常可惜的是,刃旧年的时候,柔承毅还是一个刚刚步入军事学院殿堂的大学生。

    由此可以证明两件事情。

    是王元庆确实是纪佑国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只是在力口年的时候,也就是纪佑国离任时,他还太年轻了,不适合担任国家元,所以纪估国选则赵润东过渡。当赵润东想提拔顾卫民的时候,纪佑国、彭茂邦、潘云生等人出面干预,也就不足为奇了。圆读最斩章节就选泪书吧 甩凹鹏 说;小”也就是说,王元庆全力推行的政治改革肯定与纪佑国有很大的关系,就算不是由纪传国制订的,也受到了纪佑国的影响。并且于纪佑国推行的很多改革措施有关

    。

    毫无疑冉,这两点关系至关重要。

    虽然纪佑国在离任后并未参与政治活动,其清廉的作风得到了全国民众的拥戴,但是没有任何人敢低估纪估国的影响力,而且还不仅是民众间的影响力。因为与彭茂邦、潘云生等人的特殊关系,所以纪估国在军队与安全部门拥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也就是说,纪佑国的存在,等于帮助王元庆控制了军队与安全部门。按照共和国的国情,在此情况下,除了纪佑国之外,没有任何人能够威胁到王元庆。

    想明白这个道理,裴承毅就不得不相信一件事情。

    虽然政治改革看上去凶险万分,王元庆甚至受到过暗杀与政变威胁,但是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或者说是为了渲染政治改革的氛围必须存在的某种不和谐的现象,对政治改革不但没有威胁,反而有很大的帮助。准确的说,这些不和谐的现象被王元庆利用,成为推动政治改革的

    力。

    当然,关键就是纪估国在刀年前就制订了改变共和国的整个改革进程。

    如果共和国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国,那么不管怎么改革,对世界局势都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可是共和国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国,而是一今天生能够对世界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的大国,所以共和国的改革不仅是国内斗争,而是在国内斗争为主的基础上,搀杂了众多外来因素。不管是谁。要想在共和国推行旨在使中华民族复兴的改革行动,除了需要战胜国内的众多反动势力之外,还要面对外来威胁。事实上,就算美国不存在,称霸世界的是另外某个国家,必然俄罗斯、或者某个欧洲国家,以及推行改草的不是纪佑国,而是另外某个领导人,只要改革能让共和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哪怕只要具有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潜力,都会采取行动破坏共和国的改革行动。

    纪估国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也就不可能不采取防范措施。

    从这个角度看,在力旧年卷入第四次印巴冲突很可能是迫不得已。原因很简单,只要共和国卷入了境外战争,不管卷入程度有多深,都是迈向级大国的第一步。是挑战霸权的第仁次行动,而在力旧年的时候,共和国的基础还不过扎实。别的不说,由纪估国起的产业结构调整在酬年的时候才进行了短短2年,而要完成整个改革,至少需要瓦年。事实也确实如此。直到溺年左右,产业结构调整才全部完成,共和国由初级工业国成为高级工业国,正式步入达国家行列按照高级工业与科技实力计算。作为共和国最伟大的国家领导人之一,纪佑国不可能不清楚共和国的国情,肯定不愿过早力。从仅仅一年之后的东海战争来看,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引爆第四次印巴战争的不是共和国,而是美国,因为这是打击共和国的办法,而且是最直接的办法。

    有了一个不太好的开端。共和国的前进道路变得异常艰险。

    由此出,就不难理解,原本属于局部冲突的东海战争,为什么会展成为一场对全球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地区战争,并且引了全球金融海啸,为接下爆全球大萧条奠定了基础。原因很简单。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纪伤国不再被动应对外来威胁,而是通过积极主动的进攻来扭转局势。甚至可以说,通过金融战争引金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