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国策[完本]作者:闪烁 >

第447章

国策[完本]作者:闪烁-第447章

小说: 国策[完本]作者:闪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看兵力对比看后勤保障能力。就知道谁占了优势。

    如果后勤跟不上入再多地作战部队都没用。印度已经在东部地区建立起了完善地后勤保障网络。而共和国却没有相应地后勤基础设施。正是如此。西方国家一致认为。共和国不惜血本地加强空降兵与空中突击部队。正是打算用其收复藏南地区。

    因为空降兵与空中突击部队缺乏装甲力量。不适应正规作战行动。所以共和国真要收复藏南地区。肯定不会发出任何警告。应该以突然袭击地方式夺取印度地空军基地与机场。切断印度军队地地面交通线路。在第一时间掌握战场主动权。

    共和国有必要主动挑起边境冲突吗?

    外界众说纷纭的时候,王元庆回到了北京。

    元首车队没有返回元首府,而是直接去了总参谋部。

    守在机场的外国记者立即发现了这一情况,并且再次做出了大胆猜测。

    共和国元首中途结束访问,回国后没有回到元首府,而是直接去了总参谋部,是否意味着共和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按照常理,如果共和国不打算向印度开战,王元庆应该首先解决外交问题。

    局势骤然紧张,就连半岛电视台都在当天中午发表的评论中提到,如果印度政府不能及时在“藏南问题”上给予足以让共和国感到满意、至少能够接受的答复,战争将在数日之内爆发。

    虽然记者无法进入共和国的军事指挥中枢,但是却能守在外面等待消息。

    直到6日夜间,王元庆都没有离开总参谋部。

    战争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各国记者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

    6日211点30,CNNN率先报道兰州、西宁与成都火车站实施戒严,大批涂有军队标

    车正在驶出车站,沿青藏与川藏铁路(20211年建成通|:力是青藏铁路的2倍)进入**。

    半小时后,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台的新闻频道报道了一条类似的消息:喀什火车站全面戒严,满载军事物资的列车沿新藏铁路(2022年建成通车,货运能力与川藏铁路相当)进入**。

    再清楚不过的战争准备。

    到北京时间7日上午(美国东部时间6日夜间),共和国准备战争的迹象愈发明显。

    部署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的3个步兵旅在7日清晨进入战备状态,边境巡逻队规模增加了2倍以上。第一批12C运输直升机在1之前到达林芝空军基地。因为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不受空气影响,全电动直升机的最大升限远远超过了采用涡浆发动机的普通直升机,以Z…199为例,在载重5500千克的情况下,无地效升限达到了5500米、有地效升限超过6000米,能够飞跃喜马拉雅山山口,所以在地面交通不畅、没有供战术运输机降落的机场时,运输直升机成为前线作战部队的主要运送工具。

    仅仅一个上午,达林芝附近几座空军基地的运输直升机就超过了。

    运输直升机进驻**地的时候,隶属于空军的1C0多架战术运输机与大型运输机昼夜不停的将作战物资与作战装备送往前线机场。按照CIA透露给CNNN的消息,仅在6日1到7日凌晨的12个小时内,共和国空军的运输机出动了300多架次,向前线运送了至少3个空中突击旅的作战装备。

    真正的决定事件出现在7日下午。

    第一批12Y…15B大型运输机达伊斯兰堡南面的拉瓦尔品第空军基地,将3~套“空基激光拦截系统”的地面支援与保障设备送抵前线。随后,3架ZLY…-16型“空中激光防御系统载机”到达拉瓦尔品第空军基地。

    举立即被美国的侦察卫星发现,随后得到情报系统证实。

    然“空基激光拦截系统”不能单独组成“战略防御系统”,但是能够最大限度的削弱印度战略弹道导弹对巴基斯坦构成的威胁。因为共和国的“空基激光拦截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可部署性”,所有支援与保障设备都能通过大型运输机空运,到达目的地之后小时内就能形成作战能力,所以按照CIA的评估,如果共和国愿意,可以在一夜之间让巴基斯坦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有战略防御能力的国家。即便按照王元庆在伊斯兰堡向巴基斯坦总统做出的承诺,共和国将为巴基斯坦提供“完善的战略防御系统”,需要向巴基斯坦部署“地基导弹拦截系统”,整个部署工作也能在数日之内完成。

    共国不计成本的帮助巴基斯坦,目的肯定是发动战争!

    8日上午,3个机群的24Y…15B先后到达伊斯兰堡、拉合尔与卡拉奇机场,将3~套“地基导弹拦截系统”的主要支援与保障设备运动到位。同时,12运载着远程警戒雷达的Y…15B运输机到达奎达空军基地。

    在接下来的1个小时内,数十架Y…15B先后飞抵巴基斯坦的空军基地。

    虽然只有3~套“地基导弹拦截系统”,但是该系统能够有效拦截250千米范围内的弹道导弹,所以足以保护包括巴基斯坦所有大中城市在内的90%以上的地区。配合“空基激光拦截系统”,印度的战略打击力量将被彻底抵消。

    8日夜间,巴基斯坦总统下达了最高战备令。

    就在全世界都认为共和国与巴基斯坦将联手发动战争的时候,巴基斯坦国防部与外交部突然宣布,将在9日到11日期间,在以卡拉奇为中心的巴基斯坦南部地区与共和**队举行“海陆空联合军事演习”。

    军事演习,还是战争?

    9日上午,消息得到证实,确实是军事演习,只不过不是一般的军事演习。

    当天中午,参加演习的共和国空军先后向巴基斯坦南部地区的靶场先后发射了3枚射程超过1500千米的中程弹道导弹,由部署在巴基斯坦的“空基激光拦截系统”与“地基导弹拦截系统”进行拦截。

    结果没有出乎预料,1枚导弹在即将进入大气层的时候被激光摧毁,2枚导弹在进入大气层的时候被拦截导弹击落。

    接下来的2天内,双方进行了多次导弹拦截试验。

    在所有人看来,共和国通过导弹拦截试验为巴基斯坦打气,让巴基斯坦做出向印度发动战争的决定!





    卷八 百年积怨 第三十八章 战争迹象

    小说巴士 更新时间:2010…8…28 3:21:15 本章字数:4615

    争的迹象再明显不过,全球新闻媒体都在猜测战争将候爆发。

    各大新闻媒体聘请了知名人士对即将爆发的“南亚战争”进行评论,大部分评论员认为战争将在15日前后爆发。首先由巴基斯坦向印度宣战,共和国随即根据同盟条约向印度宣战。两国将在24~小时内打垮还未恢复元气的印度空军,夺取战场制空权。巴基斯坦将主要在西部战场上作战,力争尽快攻占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共和国除了为巴基斯坦提供必要的支持之外,将把主要力量集中在东部战场上,争取在115天之内收复藏南地区,完成地面作战行动。

    对印度来说,要想避免战争,必须在15日之前采取行动。

    在众多新闻评论中,CNNN的报道最受关注,因为谁都知道,CNNN与CIA关系密切,其报道多半与CIA有关。

    按照CNNN的报道,战争不会在20日之前爆发。

    为了证明这一点,CNN~特别聘请曾经参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建设工作的退役空军少将约翰普金斯做特邀评论员,对共和国提供给巴基斯坦的“空基激光拦截系统”与“地基导弹拦截系统”的作战方式与作战效能进行全面介绍。

    “空基激光拦截系统”与“地导弹拦截系统”都属于“导弹防御系统”,而“导弹防御系统”的关键力量不是拦截能力,而是探测能力。虽然弹道导弹的飞行弹道比较固定,即便是具备变轨机动能力的弹道导弹也具有可探测性,但是弹道导弹的飞行弹道较高,飞行速度较快:够在数分钟到十数分钟内击中目标,能否及时准确的探测到来袭的弹道导弹接决定了拦截结果。

    探测能力,正“导弹拦截系统”的瓶颈。

    能够在弹道导弹发射之前将其毁,自然是最理想的防御方式。因为大部分中短程弹道导弹采用了机动部署的发射方式,即便进攻方掌握了绝对制空权,也很难摧毁敌人的所有弹道导弹以“导弹拦截系统”一般不针对还未发射的弹道导弹,共和国与巴基斯坦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在开战之后摧毁印度的所有弹道导弹。

    不能将导弹摧毁在地,就只能在导弹发射之后将其拦截。

    在此情况下理:_地方法就是在弹道导弹发射后还未离开大气层。也是在“助推上升阶段”将其摧毁。因为印度地中程弹道导弹地射程超过1500千米。可以部署在远离前线地后方。而共和国地“空基激光拦截系统”与“地基导弹拦截系统”地最大射程只有500千米与250千米即便共和国与巴基斯坦能在24小时内夺取制空权。也无法阻止印度在24~小时内发射携带核弹头地弹道导弹。所以共和国提供给巴基斯坦地“导弹拦截系统”很难对处于“助推上升阶段”地印度导弹构成威胁。

    弹道导弹离开大气层后。进入“中段道”。

    虽然不是没有办法拦截大气层外地弹道导弹。共和国地“国家战略防御系统”与美国地“国家导弹防御系统”都能对高度在500千米以下地太空目标(包括导弹与卫星)进行拦截。但是共和国没有将具备“外太空拦截能力”地防御系统提供给巴基斯坦印度地“烈火”||型与“烈火”|||型中程弹道导弹地“中段弹道”都在25C千米以上。也就无法在此阶段拦截印度地弹道导弹。

    到此只能在弹道导弹进入“再入大气层弹道”阶段进行拦截。

    在9日到11日进行地拦截试验。全都针对“再入大气层弹道”以证明共和国提供给巴基斯坦地“导弹拦截系统”能力有限。

    在此阶段。拦截时间以秒计算!

    因为采用了“弹体分离技术”以印度的2中程弹道导弹的再入大气层速度都在20马赫以上。从150千米(大气层最大高度)到地面,最多3C!在这30内,不但要发现并且跟踪导弹(弹头),还要进行拦截,难度可想而知。

    按照霍普金斯提供的数据,6~套“空基激光拦截系统”与3套“地基导弹拦截系统”只能为巴基斯坦提供最基本的“战略安全保障”。

    在理想情况下,即已经掌握目标弹道、在第一时间确定目标数据,“空基激光拦截系统”需要对目标持续照射1,才能确保摧毁;拦截第二个目标之前,“空基激光拦截系统”需要大约5的冷却与再瞄准时间。也就是说,30之内,1套“空基激光拦截系统”最多只能拦截2个目标。

    “地基导弹拦截系统”的作战方式与“空基激光拦截系统”有所不同,在一般作战模式下,当目标进入大气层后,“地基导弹拦截系统”将同时发射2枚拦截导弹,对目标进行第

    截。随后拦截系统自动甄别拦截情况,如果已经摧截系统自动搜索第二批目标,如果未能摧毁目标、拦截系统将发射第二批导弹、对目标进行第二轮拦截。因为每套“地基导弹拦截系统”有6条火控通道,所以可以同时拦截6个目标。在80%摧毁概率的情况下,一次能够拦截9到1C个目标。

    如此算下来,共和国提供给巴基斯坦的“导弹拦截系统”最多只能拦截枚导弹。

    客观的说,拦截能力并不差。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也最多同时拦截150个目标而已。

    关键还是如何探测与发现目标。

    按照霍普金斯提供的消息,共和国部署在巴基斯坦奎达的“远程警戒雷达”是货真价实的“战略导弹监视探测预警雷达”,采用超长波频段,最大有效探测距离超米,能够对3000千米内的弹道导弹发射情况进行准确定位且在弹道导弹发射之后30内测算出导弹的飞行弹道,为拦截工作提供至少5分钟的预警时间。

    “空基激光拦截”与“地基导弹拦截系统”要想发挥作用必须依靠“战略导弹监视探测预警雷达”提供的目标参数。为此,共和国分别在东北、西北、西南、海南与东南地区建立了5“导弹预警中心”。

    虽然在电子设备小型化帮助下,原先固定部署的“战略导弹监视探测预警雷达”具备了机动部署能力,但是受雷达工作体制的限制,雷达天线体积非常庞大即便能够进行空运,也需要花很多时间进行组装与调试。

    按照霍普金的猜测,9到11日进行的导弹拦截试验中数据由共和国部署在西北与西南的雷达提供,而不是由部署在奎达的雷达提供。即便由共和国的工程人员负责雷达的组装与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