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国策[完本]作者:闪烁 >

第267章

国策[完本]作者:闪烁-第267章

小说: 国策[完本]作者:闪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

    “怎么处理,不由我做决定。只要你没有背叛国家,相信会有一个较好的结果。”

    看了廉灿朝一眼,李存勋离开了审讯室。

    “资料找到了。”刘晓宾已经忙完了,“跟他说的一样,确实是军情局在几年前搞的假资料。不过,计算机里有没有真资料,现在还不能肯定。”

    “带回去交给技术部门,彻底检查计算机硬盘里的文件。”

    “我觉得廉灿朝没有说谎。”

    李存勋点了点头。“除非他是受过训练的间谍,不然不可能编出这样完美的谎言。”

    “现在怎么办?”

    “审讯过程录下来了吗?”

    刘晓宾点了点头。

    “全都录下来了。”

    “剪接一下,利用廉灿朝让苗翠莲开口。”李存勋拿出了香烟,“至少,我们知道她的化名叫苗翠莲了。另外,联系老潘,让他利用已经掌握的资料从越南情报机构查出苗翠莲地底细。只要掌握了她的基本情况,我就能让她开口。”

    “你觉得这后面还有没查清楚的东西?”

    “肯定有,而且是最重要的。”李存勋拍了下搭档地肩膀,“苗翠莲为谁服务?肯定不是越南情报机构,也不是黎明杰。她会怎么利用廉灿朝提供的资料?肯定不是带回越南。这些问题没有搞清楚,威胁就没有解除。”

    刘晓宾微微点了点头。“我尽快处理,你去联系老潘。”

    与李存勋通话后,潘云生立即让驻河内大使馆情报参赞联系越南国家安全局,要求提供与苗翠莲有关地所有资料。

    到此,潘云生才松了口气。

    不幸中的万幸,“炎黄计划”的相关资料并没泄露出去。

    2天后,技术部门检查了廉灿朝的笔记本计算机,确认里面没有任何与“炎黄计划”相关的资料。苗翠莲的身份也查了出来,真实姓名叫黄香莲,前越南陆军军事情报局地高级间谍,2014年被派往共和国卧底,主要负责搜集共和国的绝密情报,只是在20199年3月之前就与陆军军事情报局失去了联系。

    因为越南重建地时候,情报系统遭到破坏,所以能够提供的资料非常有限。

    可惜地是,审讯没有收到效果,李存勋没能让越南女间谍开口。

    6月,经过长达一周的拷问,黄香莲“老实交代”。她不但私下向黎明杰效忠,还是黎明杰地“养女”。黎明杰逃亡到日本后,黄香莲与日本情报机构接触,得知黎明杰被日本情报机构软禁。为了救出“养父”,黄香莲被迫与日本情报机构合作,答应将获取的情报交给日本情报机构。

    潘云生采纳了李存勋的建议,以索要黎明杰的财产为由,派人与日本情报机构接触。

    送出去的不是真资料,而是军情局安排的假资料。

    对潘云生来说,最要紧的事不是让日本情报机构上当,而是修补国内情报安全漏洞。黄香莲打入共和国内部,差点获取最高绝密资料,证明共和国的情报安全有问题。以前,不管是军情局、还是负责国内情报安全的国安局,都忽视了如同越南这些小国家的情报系统,重点对付CIA等大国的情报系统。

    这个问题不容小觑,谁能保证下次还有这么好的运气?

    在向赵润东汇报情况的时候,潘云生就明确提到,必须高度重视国内情报安全,加大对小国情报网的打击力度。

    当前,前提是军情局、国安局、涉外情报局获得更多的经费。





    卷六 战争风云 第十四章 真实身份

    小说巴士 更新时间:2010…8…28 3:17:28 本章字数:5331

    安全事件告已段落,潘云生没让李存勋与刘晓宾司。

    虽然潘云生没向任何人提起,但是再过一年,赵润东第一界任期届满,潘云生也正好60岁,肯定会辞职退休。到时候,岁的李存勋将是军情局局长的头号人选,37岁的刘晓宾则是军情局副局长的最佳人选。潘云生让李存勋与刘晓宾返回军情局,就是为了逐步向他们交接工作。

    对于局长的安排,李存勋与刘晓宾也不好多说什么。

    辞去中重公司的职务后,两人在6月22日前往军情局报道。从这一天开始,他们不但脱离了外勤特工队伍,还恢复了真实身份。

    李存勋原名李志浩,1982月7日出生,河南南阳人;父母均是军情局间谍,幼年随组父母长大;1998年考入青年政治学院,2年后被军情局招募;2003年毕业,正式加入军情局;接受为期3年的特别培训后,2006年化名前往美国,随后打入CIIA内部;20111年回国,成为高级间谍。除了档案中记载的内容之外,李存勋(因为仍然是军情局特工,所以李存勋没有使用真实姓名)的父亲李向云是潘云生的搭档,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后,两人一同前往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的那天晚上,潘云生带着获得的贵重物品乘机返回共和,李向云留下善后,被炸弹炸死。潘云生从没向李存勋提起过这件事情。作为军情局局长,潘云生不会因为个人感情格外照顾李存勋。如果没有出色的能力,就算李存勋是潘云生的儿子,他也不会让李存勋成为下一任军情局局长。

    刘晓宾原名刘洪波(因为同样的原因,刘晓宾没有使用真实姓名),1985年8月22日出生,山西太原人;父亲是电厂职工,母亲是医生;2003年考入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后加入军情局;2010年完成培训,次年与李存勋搭档。李存勋是他的第一个搭档,也是最后一个搭档。与李存勋相比,刘晓宾的简历“简单”得多。

    “你们的个人资料将被保存在军情局的绝密资料库里。”潘云生收回了两份简历,“有问题吗?”

    李存勋与刘晓宾摇了摇头,表示没问题。

    因为长期在外执行秘密任务,所以两人地个人简历都是重新制作地,很多地方都做了修改,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潘云生把个人简历给他们过目,也是让他们提意见,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

    “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我地高级助理。”潘云生拿出了香烟。“我给你们安排了一间办公室。就在隔壁。等下可以去看看。需要添加什么直接找我地秘书。为你们安排地秘书还在审核。过段时间才能过来。毕竟找到合适地秘书并不容易。”

    “也就是说。今后我们做什么都得跟着你?”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潘云生呵呵一笑。说道。“军情局不是中重公司。需要学习地地方有很多。等你们学得差不多了。我再把工作逐步转交给你们。”

    “老潘。你真准备退休?”

    “早就想退休了。”潘云生叹了口气。“如果不是老元首让我留下来。四年前就离开了军情局。不过。再苦也苦不了几天了。”

    李存勋也叹了口气。说道:“你还年轻。这么早就退下去”

    “年轻?”潘云生立即笑了起来,“你认为我很年轻吗?”

    “老潘,你确实很年轻,走到大街上,别人保证认为你是我们的大哥。”

    “得,刘晓宾,你小子跟着李存勋学坏了,才进军情局的时候,你老实得多。”

    刘晓宾呵呵一笑,挠了挠头皮。

    “老一辈迟早要退下去,未来属于你们这些年轻人的。”潘云生拍了拍沙发地扶手,“没人能在这个位置上干一辈子,我也该回去享享清福了。你们去办公室看一看吧,等下我来叫你们。”

    “有什么事吗?”

    “去元首府做汇报。”潘云生朝放在桌面上的文件袋看了一眼,“上午才收到的侦察卫星照片,我已经给元首打了电话,他让我们吃午饭前过去。”

    李存勋与刘晓宾没多罗嗦,去隔壁的办公室转了一圈。

    去元首府的路上,潘云生把冲洗出来的卫星侦察照片给了李存勋。

    “日本地?”李存勋首先看了眼照片右上角的经纬度坐标。

    “名古屋航空设备制造厂地。”潘云生把放大镜递了过去。

    “用不着。”李存勋拿起照片,仔细看了一会,说道,“妈的,小日本地动作确实够快,这才几天,第一批F…22JB就下线了。”

    “还有第一批F…35AJ!”刘晓宾将手里的照片给了李存勋,“分辨率不够高,无法判断出与美军装备地F…35有多少差别。”

    “后面几幅照片清楚得多。”

    两人立即翻到了后面的照片。

    “这是我们的情报人员

    拍摄的。”潘云生稍微停顿了一下,陈良云,识。”

    李存勋思索了一下,点了点头。“见过一次,专攻技术的。”

    “对,你退下来之后,他是我手里最厉害的间谍之一。”

    “照片是他拍的?”刘晓宾问了一句。

    “对,与他一起行动的还有张孝珑,你们也应该认识。”

    李存勋苦笑了一下,说道:“老潘,你花的本钱可不少,几年前对我们可没这么好。”

    潘云生翻了下白眼,说道:“当初,你们不是结队去的日本吗?少跟我来这一套,军情局里,你们算是最受照顾的了。”

    “李哥,你可不能说瞎话,当年老潘怎么也在暗中帮助我们。”

    “小刘,你再皮,小心我让你去大西北守雷达站。”

    刘晓宾呵呵一笑,闭上了嘴。

    “我跟你们提到这些事,是要你们多关注这几个人,他们是军情局最重要的间谍。”潘云生点上了香烟,“不管谁当军情局局长,手里都得有几个能征善战的干将,不然根本玩不转。”

    李存勋点了点头,说道:“从照片上看,日本的两种战斗机与美军的有明显区别。”

    “什么区别?”

    “从外表上看,F…22B少了很多保型天线,肯定没有安装多少通信设备。机身与机翼蒙皮的敷设方法不同,肯定采用了不同地材料,隐身能力有所降低。其他地暂时看不出来,需要详细情报。”

    潘云生点了点头,将放在左手边的文件袋交给了李存勋。“抓紧时间看看,等下由你们汇报详细情况。”

    “我们?”

    “这可是露脸的机会,我让了出来,别说我没照顾你们。”

    李存勋愣了一下,随即取出了文件。

    潘云生确实在照顾李存勋与刘晓宾,让他们向元首做汇报,摆明了要元首记住两张新面孔。李存勋与刘晓宾明白潘云生的意思,即便不为自己地前程考虑,也要为潘云生的面子考虑,不能把汇报工作搞砸了。

    看完资料,两人都露出了惊讶神色。

    虽然资料的内容不是很丰富,但是内容极具“震撼性”。

    名古屋航空设备制造厂在5月211日投产,仅仅一个月就完成了第一批24F…22与36架F…35CJ地生产工作。值得关注的是,日本首先生产的不是提供给空军的F…35J,而是提供给海军,作为航母舰载战斗机地F35CJ。

    F…35CJ与美军的F…35C非常相似,只是少了空中加油设备。

    与F…35J相比,F…335CJ除了机翼面积更大(携带更多的燃油,减轻翼载)之外,机翼可以折叠、机身结构与起落架得到加强、对地/海攻击能力更加强大、航空电子设备的集成度更高。

    在美军中,F…35C是用来取代F/A…18C/D的攻击机,而不是防空战斗机。

    虽然日本航母没有配备如同F/A18E/F那样的制空战斗机,F…35C必须承担舰队防空任务,但是以F…35CJ作为唯一舰载战斗机地日本航母战斗群极具攻击性,如果能够得到岸基战斗机的掩护,几乎不用考虑防空问题。

    情报中明确提到,日本为F…22与F…35CJ配备了自行研制地电子设备。

    因为美国没有向日本出售包括雷达在内的电子设备地生产线与生产专利,所以日本必须从美国进口战斗机的电子设备。除此之外,日本还必须从美国进口用与F…22B~地F…119发动机与用于F…35系列战斗机的…135发动机。利用出口成品电子设备与发动机,美国不但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还能控制日本战斗机的生产数量。

    问题是,日本不想受美国的约束。

    虽然情报中没有提到日本仿制了F…119与F…135发动机,但是以日本的技术实力,特别是逆向工程的实力,仿制2发动机的难度并不大。

    只要日本决心打破美国的“垄断”,不出1年,就能生产出性能相当的发动机。

    关键就看日本敢不敢“冒险”。

    李存勋没有把问题看得太简单。日本想方设法的从共和国获取与“炎黄计划”有关的情报,表明日本非常重视复合蓄电池的生产技术,想在相关领域取得突破。对日本这样的国家来说,肯定会首先将复合蓄电池用在军事领域,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