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国策[完本]作者:闪烁 >

第1276章

国策[完本]作者:闪烁-第1276章

小说: 国策[完本]作者:闪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前面的介绍可知,中美开战后,双方均在第一时间摧毁了对方的军事卫星系统,所以双方都缺乏有效的侦察与监视手段。虽然得益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探测手段层出不穷,比如探测距离超过联口千米的战略警戒雷达、飞行高度超过的千米的超高空探测气球与飞得更高的超大型无人侦察机,但是相对而言,执行战术侦察任务、特别是具有时效性的战术任务时,最有效的侦察设备仍然是搭载了专业设备的战术侦察机,以及各种大航程远程巡逻机。

    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可真正落实的却没有几个国家。

    别的不说,开战前,美国海军拥有侦察能力的远程海上巡逻机不到四架,而共和国海军拥有大约劲架。并且能够通过增添侦察设备让另外劲多架反潜巡逻机具备远洋侦察能力。由此可见,早在战争爆发之前。共和国当局就做好了在战争中失去军事卫星系统,不得不依靠传统手段作战的思想与物质准备。相对而言,美国的准备工作更多的停田凡涩论层面上。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心

    当时,从印度南部的海军航空站、斯里兰卡的海军基地、以及马尔代夫福阿穆拉库岛机场起飞的远程海上巡逻机多达匀架,每架巡逻机上都有部探测距离超过哟千米的对海搜索雷达与;套探测距离超过2坠千米的光学雷达。因为有足够多的巡逻机。所以每架巡逻机的航线都经过精心设计,并不是沿直线飞行,而且做到了相互重叠,确保不会因为某架巡逻机出故障、或者与基地失去联系使侦察行动受到影响。当然。如果相邻的两架侦察机同时与基地失去联系,基本上可以肯定不是出的故障,而是遭到敌机突然袭击。

    有了如此密集的侦察网络,自然不需要出动舰载侦察机。

    更重要的是,到这个时候为止。印度洋舰队还没有参与作战行动,因此保留了完备的航空作战能力。也就是说,3艘航母上各有凹架重型战斗机,即便受超额搭载影响,一次最多只能出动半数战斗机,考虑到回收的战斗机比出动的少得多的情况,也能将锁架舰载战斗机分成2个攻击波次,至少向美军舰队投射;劝枚反舰导弹。如果不考虑舰队防空的话,还能将导弹投射量提高到劲漱。

    事实上,在安排战术的时候,印度洋舰队的指挥官确实没有考虑舰队防空。

    原因很简单,舰队一直在马尔代夫群岛海域活动,即便南下,也不会离开岸基航空兵的掩护范围。也就是说,在印度洋舰队北面,始终有一支规模在刃架以上的岸基战斗机群在执行防空巡逻任务,而且随时可以应舰队召唤南下拦截敌机。更重要的是,随着反舰导弹的射程越来越远,在无法扩大舰队防空范围的情况下,舰队防空作战往往演变成“舰队反导作战”即以拦截敌机发射的反舰导弹为主。在这种战斗中。真正的主力是各艘战舰上的防空与拦截系统,而不是在舰队上空巡逻的防空战斗机。

    由此可见,共和国印度洋舰队的指挥官做出了孤注一掷的选择。

    从战略上看,这一选择也没有多大问题。不管怎么样,首先得承认。海战本身就是高消耗战争,即便是占据优势的一方,也得为胜利付出高昂代价。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途岛海战中,美军大获全胜的代价是损失了“约克城”号航母与上百架舰载战斗机。而在大西洋上拦截德国海军“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战斗中,英国海军拥有所有优势,结果还是损失了当时排水量最大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海战中的损失将更加惊人。

    前面已经提到,在印度洋战场上。共和国海军与美国海军基本上在伯仲之间。

    可以说,共和国海军要想不付出任何代价就取得胜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换个,角度来看,就算损失了印度洋舰队,如果能够全歼第四舰队、第六舰队与第八舰队,共和国海军也能依靠南海舰队夺取印度洋的绝对制海权,并且趁美军无力增兵的大好机会,攻占迪戈加西亚岛、吉布提,甚至攻击达尔文港与珀斯,拔除美军在印度洋上的基地,甚至有机会进军南非。

    总而言之,如果能够用印度洋舰队交换3支美军舰队,绝对是划算的买卖。

    当然,从舰队指挥官的立场出发。自然希望取得一场完美的胜利。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共和国海军也确实有机会取得一场完美的胜利。

    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大约在战场时间3点刃分左办,美军舰队到达迪戈加西亚群岛西北海域,此时距离马尔代夫群岛最南端的甘岛不到;奶千米,距离驻扎了共和国海军远程海上巡逻机的福阿穆拉库道也只有;曲千米左右。因为当时印度洋舰队还没有全速南下,所以与美军舰队的距离应该在;殉到四千米之间。

    也就在这个,时候,第一架远程巡逻机发现了美军舰队。

    准确的说,不是美军舰队,而是美军舰队派来的防空战斗机。

    美军的作战记录中说得非常明确,舰队里的无线电探测设备发现了远程海上巡逻机发出的无线电信号之后。因为距离太近,而且巡逻机正在向舰队方向逼近,所以航空军官按照作战条令派出了防空战斗机。为了确保舰队安全,战斗机是从航母上起飞的,而不是让正在舰队附近巡逻的战斗机前去拦截。

    ,正沤比北

    这场吾无悬念的空战点燃了6日下羊的海战。

    虽然以当时的情况,共和国海军不可能确定美军舰队的具体方位,原因很简单,美军防空战斗机是以被动寻的的方式发起攻击的,并没有发出无线电辐射,远程海上巡逻机是在被导弹击中之前才发现遭到攻击。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美军舰队肯定就在附近,而且不会太远。从理论上讲,美军战舰上的被动探测系统对远程海上巡逻机对海搜索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的探测距离要比雷达对战舰的探测距离稍微远一点,但是不会远太多,毕竟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受地球表面曲率影响,不可能传得太远。更重要的是。美国海军应该掌握了共和国海军岸基远程海上巡逻机所使用的对海搜索雷达的具体性能数据,因为美军舰队已经非常靠近迫戈加西亚。也就在印度洋舰队的打击范围之内。所以在没有受到威胁,即没有进入巡逻机的按索范围、或者说不会进入巡逻机拨索范围的情况下,肯定没有理由主动攻击巡逻机。由此可以推断,美军舰队就在这架被击落的巡逻机的航线延长点上,而且距离巡逻机被击落的地点在幼千米以上,但是不会超过沏千米。算上巡逻机上的对海搜索雷达对侧向区域的探测范围,就可以大致确定美军舰队在当时所在的大致海域了。考虑到美军舰队会在受到威向。加上舰队的航行速度,可以得出一个以时间为函数的天军舰队活动区域方程式。

    简单的说,有了这个基础,就能重新部署侦察力量。

    点冯分左右,印度洋战区海军指挥中心调整了巡逻机的搜索范围。让附近旧多架巡逻机改变航向。全部朝美军舰队所在海域扑了过去。

    母庸置疑,这些巡逻机都有可能遭到攻击。

    重要的是,越多的巡逻机遭到攻击。就可以用重叠的方式,缩小搜索范围。从理论上讲,如果有5架巡逻机在同一时间、或者同一时间段内遭到攻击,就能把美军舰队的活动区域缩小到舰载战斗机的攻击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到时候就算巡逻机没有能够用雷达捕捉到美军舰队。也能够以推算的方式确定美军舰队的准确位置,从而让埋伏在马尔代夫群岛海域的印度洋舰队发起攻击。

    这个道理,美军指挥官也明白。

    ,万

    发现越来越多的巡逻机正在围上来之后,美军指挥官没有惊慌失措的下达转向返航的命令,而是让执行攻击任务的舰载战斗机做好了起飞准备。

    对美军指挥官来说,局势已经明朗了。

    与共和国海军的情报官员需要以预测的方式来判断美军舰队所在海域一样,在没有足够信息的情况下,美军舰队指挥官也得对共和国舰队。即发起攻击的主要力量所在的大致方位做出预先判断。当然,也许有人会说,美军舰队首先应该考虑岸基航空兵的威胁,毕竟在北印度洋沿岸地区,共和国海军拥有数十座基地,能够部署上千架飞机,这么多岸基战机足以淹没美军舰队。但是现实情况是,共和国海军还来不及向北印度洋地区部署重兵,而且在战争初期。共和国海军也没有足够多的战斗机可用。更重要的是,马尔代夫群岛附近的所有基地都用来部署远程海上巡逻机了,没办法容纳足够多的战斗机。当然,共和国海军可以向天军发出请求,即由天军出动战略轰炸机。只不过,除了海军不肯轻易向天军求援之外,当时天军也没有办法支援海军,因为其战略轰炸机部队正在北面战场上支援陆军。帮助陆军向乌拉尔方向挺进呢。

    回到现实中来,站在美军指挥官的立场上,首先就得考虑印度洋舰队的威胁。

    当然,从时间上推算,南海舰队此时距离迪戈加西亚肯定在刃。千米以上,甚至有可能在互四千米左右。即便不考虑让执行攻击任务的舰载战斗机返回舰队,其对美军舰队构成的威胁也非常有限。

    与共和国海军一样,在分析战局的时候,美军高度依赖计算机。

    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计算机模拟分析的结果是,印度洋舰队藏在马尔代夫群岛海域的可能性超过了八成。但是不排除该舰队在马尔代夫群岛东南,也就是迪戈加西亚东面海域活动的可能性。

    可冉说,这个完全按照逻辑与概率得出的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非常接近。

    要知道,当时美军侦察机已经向东飞行了召口千米,而且侦察机在侦察航线终点的间隔不会超过被动探测设备探测距离的一半。也就是说。向东飞行的侦察机没有发现印度洋舰队,就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印度洋舰队没有在东面。从美军侦察机的覆盖区域来看,只有马尔代夫群岛海域没有在侦察范围之内。这也无可厚非,共和国海军在马尔代夫群岛上除了拥有一座航空站之外,还部署了远程搜索雷达,以及几座电子情报站。即便美军侦察机使用被动探测系统进行搜索,自身并不发出电磁信号,只要靠近马尔代夫群岛。就有可能被岛上的雷达发现。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就不难明白美军指挥官的反应了。

    美军舰队距离马尔代夫群岛已经足够近了,因此距离共和国海军舰队也就足够近,战斗随时有可能爆发。从各种情况来看,美军抢先攻击的可能性都不大,因此美军要想取得胜利,唯一的机会就是利用共和国舰队在发起攻击时发出的无线电信号。确定共和国舰队的大致方向,赶在对方的反舰导弹导弹之前,让执行攻击任务的舰载战斗机升空,对共和国舰队发起反击。不管怎么说。美军舰队指挥官有理由相信。由7支航母战斗群组成的舰队肯定要比由3支航母战斗群组成的舰队强大得多。如果能够顶住对方的攻击,并且在反击中击败对方,获胜的就是

    !

    关键只有一个”那就是能不能让舰载战斗机及时升空。

    当然,要想使胜利变得更有意义。就得顶住地方的攻击,尽量减少自身损失。

    正是如此,在命令执行攻击任务的舰载战斗机做好起飞准备之后,美军指挥官调整了战术,让执行护航任务的重型战斗机提前起飞执行舰队防空任务,而把留下来执行舰队防空任务的战斗机派去执行护航任务。

    这个时候,北面大约助千米处,即马尔代夫群岛中部海域,共和国海军印度洋舰队也在做同样的准备工作。只不过,印度洋舰队没有增派舰队防空战斗机,并且把第一波攻击机群的数量定为;凶架,即每艘航母之出动弥架战斗机。如此一来。第一波攻击机群可以在接到命令后的盼钟内升空,以最快的速度扑向美军舰队。

    最重要的是,第一波攻击机群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前进护航。

    前面已经提到,印度洋舰队只有重型战斗机,没有多用途战斗机。如此一来,在安排攻击力量的时候,舰队指挥官可以更加灵活的决定攻击与护航力量,甚至能够让攻击与护航力量相互转换。正是如此,印度洋舰队才没有安排专门的护航战斗机,而是让第一批攻击机群的战斗机都只携带2枚反舰导弹,然后以最大限度的方式携带对空弹药。在安排作战任务的时候,舰队”,占也说得非常明确,即在攻击美军舰队的时候,如果与续冲肌群遭遇。可以放弃攻击任务,全力拦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