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将军令1-3部全 by偷偷写文(古代 君臣 强强 虐恋) >

第55章

将军令1-3部全 by偷偷写文(古代 君臣 强强 虐恋)-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既有些欣慰,又充满恶意的嘲笑。

  这其中缘由,他不去想,也不肯去想。

  他总是直觉性地避开那些在他看来很危险的东西。

  如今两人再度对座。

  灯光温暖晕黄,人影投在墙上,影影绰绰,一切与那个夜晚都很相似。

  然而他们各自并不露端倪,彷佛那不过是个梦,了无痕迹,略过了就不曾存在。

  萧定打量着对方,惊觉到这么多年来,那个英挺的白袍小将其实还是开始老了,那种衰老不是体现在外貌上,而是源自眼角眉梢中的一种颓废。

  同样是沉默,当年的陈则铭似乎是隐而未发,而如今却有些木讷黯淡了。如果说精气神是人身上的一根弦,那陈则铭的这根弦貌似已经开始松动。

  萧定有些迷惑,他奇怪着这样的改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自己居然丝毫没有觉察。

  自己呢,也是如此吗?萧定想到这里倏然一惊。

  陈则铭从食盒中端出酒菜,在桌上一一摆好。他做着这种下人们做的事情,却异常自然,并没什么不满或者别扭的样子。

  萧定低目,桌上是几味精致小菜。他每日以粗茶淡饭果腹,闻了这香味,不禁精神大振。待取了筷子尝一口,纵然此刻满心疑虑,也还是忍不住露了丝笑意。

  陈则铭道:“这几道都是陛下当年在陈府夸过的菜式因为得金口盛赞,那厨子后来名声大震,自立门户开了酒楼,如今已经名满京都。”

  萧定并不应声,把每道菜尝了一口,果然都有些熟悉的味道,勾得人不自主要追溯过往

  但也算不上绝味,自己当时为什么要赞叹?

  他想了想终于记起来。

  那时候在席间,他看到陈则铭坐在不远处,举止内敛少年老成,心中不以为然又有些好笑,但这样的行径配上陈则铭这个人,拿出来看又好像还是有些可爱之处。

  也就随口这么一说罢了,却原来还能成就一个人的一生啊

  只是这些往事此刻再被陈则铭提起来,已经无疑是种讽刺了。

  萧定微笑,再度漫不经心道:“果然是不错的。”

  陈则铭似乎很是欣慰,也笑了一笑。

  萧定暗道,从此后陈则铭这笨蛋定然要以为这几道菜式真是自己所爱了。不知为何,思及此他突然有些忍俊不禁的感觉。

  陈则铭觉察异常,抬眼看他,萧定才勉强忍了那笑意,咳嗽了两声。

  陈则铭沉吟片刻:“陛下如今似乎过得很安逸了。”

  萧定那正强忍的笑容猛地凝住。

  两人间难得轻松些的气氛复又僵持起来,倒是陈则铭静了片刻,却先低头了。

  他放松了那份敌意,为两人各满了杯酒。将其中一杯放到萧定面前,自己握着另一杯,不知道在想什么,迟疑了许久。

  萧定正自恼怒,却见对方沉静半晌,后离了座,突然在自己面前跪下来,不禁吃了一惊。

  这样的情景从前发生过无数次,他们谁也不曾觉得异常。

  可,现在早是物是人非。

  陈则铭双手举杯过头:“我与陛下君臣一场,饮了这杯就终于可以尽了。”

  萧定讶然,陈则铭也不动弹,只等他接杯。

  静了半晌,萧定突然一笑:“君臣一场?你也记得这个?”

  他有些措手不及,陈则铭自他囚禁后,再不曾跪过他,这意味着什么?这是即将到来的谈话的引子吗?

  萧定突然间满身冷汗,毫毛根根倒竖了起来,那是种激动。

  自己日思夜想的东西似乎突然就要出现在面前,他有种强烈的不现实感,这感觉与他一直以来的渴望骤然冲突,使得他脑中有些混乱。

  他满心想问到底发生了什么,却不敢随意问出口。若是陈则铭想利用手头的兵权做些什么,重新抉择,那这便是他们头一场交战,他不可以先输在气势上。

  陈则铭抬起头,那上面却并不是萧定所希望的表情。他没有恐慌,也没有惊乱,更没有讨好谀媚之态,只是淡道:“你曾经是我的主上,不过如此。”

  萧定的心沉了下去,他觉得事情与他预料的好像相反。

  他定定看着陈则铭,狐疑着,失落着,恼恨着,不接那酒。

  “你这是什么意思?”

  萧定终于还是问出来,他觉得有些郁闷,这问话意味着这个回合他不得不败落。

  陈则铭似乎看穿他的想法,微微笑了笑,言简意赅:“万岁已经收回三军兵权。我正上书请求致仕,虽然已经被驳回,可我会继续请求。也许再过段日子,我与陛下便可以永不相见了。”

  萧定怔住。

  他木木看着面前仍未起身的陈则铭,那种浑身冰冷的感觉使得他一时间竟然忘记回嘴。愣了半晌,他突然站起来,脸色大变,声色俱厉:“你疯了?!”

  萧定等了两年多,等的便是陈杜两人争斗,如今却突然被告知,这机会早已经过去,而且悄无声息地便尘埃落定,一时半会哪里接受得了。不觉便将自己过去为君时的气势拿了出来,只恨不能叫人进来,将面前此人拖出去,狠狠鞭打上一顿。

  陈则铭却不在意,稍稍低头:“这外头的消息,没人和陛下说吧。不如饮了这杯,让为臣的再详细说过。”

  萧定怒极,待要拂袖过去,将那酒迎面打翻给他个难堪,却突然转念,若是陈则铭不肯再说外头的情况,却是麻烦更大。只得忍气吞声将那酒接过,一饮而尽。

  陈则铭怔怔望着他出神,似乎在看他面容,又似乎是在思量如何开口。

  萧定一杯下肚,好歹平息了些怒意。颔首道:“你说。”

  陈则铭定定神,起身娓娓道来。

  他为政日久,眼光已开始老辣,三言两语已经将目前情况说个清楚。

  萧定越听越是恼怒,听到萧谨赐马处已经冷笑不已,后再听到陈则铭夜交兵权,心中道他这一着实在是饮鸩止渴,这政局中失了权,除了束手待毙又能做什么。可换了是自己,那时候也只有交权的份,想到这里,倒对陈则铭有些另眼相看。

  可再一想,自己又怎么可能让人逼到那个份上,于是又有些嗤之以鼻。

  陈则铭交出兵权后,以头痛症频发为由,坚持请求致仕。

  萧谨或者是因为内疚,始终是不肯。虽然不再给他实权,可相位和王位却并没动他的,各种奖赏也是不断,似乎是想挽回些什么。只是这个时候,这些锦缎金银,陈则铭哪里还看在眼中。

  萧谨得回兵权,第一招便是将早辞官回家的程起灵从老家请了回来。程起灵是陈则铭的前任,资格老到可以封住所有人的口,而枢密副使则提拔了朴寒。其他如江中震,这种跟随陈则铭时日不够长,渊源不够深的也是频频加赏。

  朴寒几次被升,从被贬边将到位极人臣,靠的都是萧谨出手,感激之情效忠之意从此不在话下。这一手自然又是杜进澹教的。

  陈则铭冷眼看着萧谨如蚂蚁筑巢般加固自身势力,居然展现了些从前自己不曾觉察过的能力,心中更冷。

  那一夜,他亲口说出要解决静华宫,那这便是他最后一桩该了的事情了。

  只这桩,他却不能对萧定说出来。至于其他的,告诉他也无妨。

  “那你要怎么做?”

  “致仕。”

  萧定于是很想把手头的酒往他脸上泼过去。

  陈则铭看着他,眼底有种难以觉察又异常冷淡的怜悯,他想了想,不禁道:“当年若是我长成其他样子,会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呢?”

  萧定诧异地看他。

  这个问题他从来也没想过。

  烛芯长了,不断爆着火花。灯下俩人面对面彼此注视,倒似乎很是情深了。

  陈则铭显然分外执着于这个问题,他一言不发地专注等待。

  萧定不开口的话,他大概便会一直沉默下去。这种固执使得他脸上突然显出了一种少年人特有的犟拗。

  萧定沉默着,这种当面指责般的问话,让他多少有些不耐烦。

  但他还是忍不住按对方的思路构想了一下,如果不是那样的开端,会得到今天这样的结果吗?他想象着,然后笑了笑。

  走过的路需要假设吗?假设了,人生会重新来过吗?

  萧定端详着陈则铭,这样的答案有意义吗?他其实也很想问他,为什么不早杀了我,为什么对萧谨不先发制人?

  然而最终他什么也没问。

  已经过去的事情,除了累积些经验,其实并没有更多的作用。何况他此刻该想的,愿意去想的,并不是这些小事情。

  萧定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朝陈则铭照了照杯。

  陈则铭一直盯着他的脸,将他的笑,他的不以为然都看在眼中。

  看到萧定果真无意回答,陈则铭也垂下目,似是死了心或者是安了心的样子。继而抬手,将萧定杯中续上。

  夜风往屋中涌入,只听到窗子嘎嘎直响,灯罩中的火光些许摇曳,陈则铭转头去看,萧定道:“那窗子坏得厉害,已经搭不上了。”

  陈则铭道:“明日叫独孤派人修修吧。”

  萧定嗯了一声,话题便这样毫无痕迹地划开了。

  彼此心知肚明,配合无间。

  拿开那些针锋相对,他们便如同一对老友,能熟悉对方到让各自惊异的地步。

  那是因为他们为敌十数年。

  人们总说,最乐意揣摩你的永远不会是你的朋友,而是敌人。这话是有道理的。

  而他们都风光过,都骤然从最高点跌落下来,这样相似的经历暂时消除了他们根深蒂固的敌意,使得此刻两个人可以惺惺相惜,同病相怜。

  然而这些似是而非的情谊之后,到底还是有些晦暗的东西深植其中,并不是那么轻易能根除。

  只是这个时候,他们都不想提也不愿提罢了。

  事后,萧定对这次对酌充满了疑问。

  他摸不清楚陈则铭在失势后前来探视他的目的究竟何在。然而他不是一无所获,陈则铭用最简单的描述讲清了当前的形式。

  他该做的,便是从失算中尽快振作,再谋对策。

  然而陈则铭的讲叙到底还是有所保留的,很多并非旁枝末节的事情陈则铭并没说到。

  这个时候,从吏部发出的一封信,已经辗转到达了杨如钦手中。

  那是封请他重新出山的信函,信里提到向万岁力谏他的两人,一个是刑部侍郎周子才,另一个是通政使韦寒初。

  杨如钦反复翻看,心中有些疑虑,这两人他只认得一个周子才,但也只是见过几面,另一个韦寒初就连点头之交都称不上,大概是他辞官后才进入仕途的后辈。

  但这样的情况也是不少见,仰慕他人的才华,而向朝中大力保举对方,或乐意显示自己慧眼识英才或真心唯恐沧海遗珠的官员并不在少数。

  杨如钦沉吟了片刻,将那信收入袖中。

  十数日后,看上去风尘仆仆的杨如钦大张旗鼓地进入京城,拜会过昔日京中旧友后重新入仕。

  金銮殿上,杨如钦一如从前地举止潇洒,应对从容。萧谨见了心中甚喜,此刻正是他求贤若渴的时候,人才难得啊,于是朱笔一勾,让他做了正三品的尚书,主了礼仪祭享。

  杨如钦退隐数年,兜兜转转再回朝堂不降反升,真是祖上荫佑,众人说起来都是好生艳羡。

  而北方,匈奴律延听闻陈则铭称病辞爵后大喜。

  他休息数月,身体渐渐好转,又欺这当口天朝三军无帅,重整旗鼓后,背信弃义再度出兵。

  他为这次出兵盘算等待了多年,志在必得,不肯重蹈覆辙如上次一般在边疆浪费精力,于是不辞辛苦借道苍云山,绕过卢江平驻守的边陲重镇,十万大军直取中原。

  苍云山高耸入云,原是一处天险,罕有人至,从没人想过此处也可以翻山行军,更何况是骑兵。山下只有个小镇,驻兵极少。

  匈奴军出现在山下时,小镇驻军根本来不及组织抵抗,顷刻便全盘覆灭。律延为封锁消息,将受伤被俘的汉人全部坑杀。

  以至于三日之后,律延军兵临百里之外的芜州城下,天朝军队才知道匈奴人已经大举入侵中原。

  镇边的卢江平得知消息,不禁大惊,立刻急报入京,并率手下部队调头追赶。

  但他手下原以步兵为主,本就不敌匈奴精骑的机动性。他本身虽是擅守之将,但比起律延的狡猾嗜血,却也差了几个级别。好容易日夜行军追上了,两军一对阵,卢江平竟大败而归。

  律延大军首战告捷,更是士气大作,反过头来不到半日便拿下芜州。

  当日趁胜下了百里。

  所过之处无将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