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小地主 >

第470章

重生小地主-第470章

小说: 重生小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玉贵和吴家兴带了许多的吃食,都送去厨房,让厨下整治饭菜。吴玉贵、吴家兴父子就在前厅与连守信、五郎、鲁先生说话,吴王氏和吴家玉则是到后院来,跟张氏、连枝儿、连蔓儿和张采云坐在一处说话。

    “你们小姐妹到那屋玩去吧。”坐下没一会,吴王氏就道。

    “去吧。”张氏也道,“你们不是挑了好些东西要给家玉,正好让家玉去看看。”

    几个小姑娘就都笑着起身,她们都知道,吴王氏和张氏这是有话要说,特意支开她们。

    到了西屋,小姐妹们就都往炕上坐了,连枝儿和连蔓儿拿出给吴家玉的表礼让吴家玉看。

    “特意把咱给支出来,肯定是要说枝儿姐和家兴哥的婚事。”张采云就笑道,“是不是要把成亲的日子给定下来啊?”

    连枝儿和吴家兴的婚期已经定在是冬腊月间,只是最后的日子还没定。

    “净胡说。”连枝儿脸上泛红,嗔了张采云一句。

    连枝儿和张采云两个笑闹,连蔓儿就偷偷地冲吴家玉递去一个询问的眼神,吴家玉也偷偷地向连蔓儿眨了眨眼,还冲张采云的方向使了个眼色。

    连蔓儿就猜到是什么事了,不由得抿嘴而笑,心想,怪不得刚才在那屋里,吴王氏的眼睛总往张采云身上瞄那。

    连蔓儿猜的没错,此刻东屋里,吴王氏正在跟张氏说着张采云的事。

    “炳武今年十八,比采云大三岁,他们两个,这个年纪正好般配。这俩孩子都在咱眼目前,双方都知根知底,俩孩子这个模样、性情,也都合适。”吴王氏低声跟张氏道,“那年我问采云她娘,愿不愿意采云嫁到这边来,那个时候吧,我这心里就是想的这陆家的二小子。”

    “陆家这家风、条件都不错,炳武那孩子的人品也没挑。这后来知道采云她爷和陆家老爷子论兄弟,这个事我就没再提了。”

    说到这,吴王氏笑了笑。

    “虽然我这嘴上没提,心里面可挺可惜,这俩孩子太般配了。”

    “这不,这两年,陆家那边也有说亲的,有两份还都挺不错,可他家都没应。”吴王氏说着话,就看着张氏的脸色,“我瞧着,是他们心里取上采云了,看别人就看不上眼。”

    吴王氏说到这,就不肯往下说了,只看着张氏。

    “炳武那孩子,是真不错。那次送我们去太仓,我就品出来了。人实诚,还比一般庄户人家的孩子干练。”张氏就道,“要是我看,他和采云也挺般配的。”

    “可不是,就是这个辈分”吴王氏拍手笑道,依旧看着张氏的脸色,“这可多可惜那。其实说起来,也不是血亲,没多大妨碍。”

    “这得人家陆家说。”张氏就道。

    陆家老爷子和张青山是把兄弟,陆家老爷子比张青山年纪小了有十岁,他成亲晚,陆炳武又是小儿子,因此和张采云的年纪差不多。若是要张采云和陆炳武定亲,那么,陆家老爷子就要低了张青山一辈。

    张氏这话一出口,吴王氏已经是一脸的笑。她是替陆家来探口风的,张氏的话,表明的是张家对这件事的态度。

    “陆家乐意!”吴王氏就道,“你是采云大大姑,采云她娘不也说了,采云的事,你就能做主。现在这个疙瘩也没了,你就给做了这个主吧。”

    “我这就给那边捎信儿。”张氏也笑了。

    吴家几口人在连蔓儿家吃了晚饭,张氏已经和连守信商量过,打发人去烧锅屯送信儿了,不过还是瞒着几个孩子。

    饭后,连蔓儿瞅了个空,就从张氏嘴里将消息给打探出来了。

    连蔓儿听了就笑了半晌;她笑的是双方都有意、水到渠成的事情,非要经过这样一番的过场和“试探”,可不是有趣的很。

    “我看那,不仅老陆家,我姥爷那边也早就有这个意思。就差那一点辈分,偏他们都不好意思开口,还特意托了吴三婶今天来挑破这层窗户纸。平常还不是按着咱们这边的叫。”

    陆炳武年纪小,他也不好意思跟张氏、连守信同辈相称,就是按照一般乡里的称呼,与连蔓儿她们做同辈。

    “那是平常,这结亲不一样。这个辈分,咱们看着是没啥,你姥爷他们贩马,那些人可都看重这个。”张氏就道。

    连蔓儿点头,心说,那应该就是所谓的“江湖”上了,和她们现在普通人过日子不一样。

    “也不光是辈分的事,这儿女婚事,可不得仔细?你姥爷和陆家老爷子好,可也这老些年没来往,咋地也得些日子双方都多看看、多品品。”张氏就道。“也正因为好,才更得仔细。不然真以后她们俩有啥不好,连老一辈的交情都影响了。”

    “嗯,嗯。”连蔓儿连连点头,又跟张氏商量,“娘,这个事,我先跟我采云姐透透?”


第六百六十章 定亲酒

    “透透就透透吧。”张氏想了想,就点头道。张采云这两年在她家没少住,自然而然地去镇上的次数也就多了,与陆家还有陆炳武都不陌生。张氏今天能能在吴王氏面前那样表态,自然是知道张家在这件事上的心意。而张家心里愿意这件事,也是因为看张采云和陆炳武两个合得来。

    连蔓儿从张氏这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就笑眯眯地回了西屋。

    晚上,熄灯之后,连枝儿、连蔓儿和张采云姐妹三个挨着在炕上躺下了,今天她们歇的有点早,因此谁都没有马上入睡。

    连蔓儿就有意无意地说起今天吴王氏来访的事,又特意提到了陆炳武。

    张采云若有所觉,并没有向往常那样多花,而是屏息听着连蔓儿要说什么。

    可惜连蔓儿只模模糊糊地说了两句,又换了个话题。

    “我娘说给我姥爷捎信儿了,明天,要不最晚是后天,我姥爷姥姥他们就得来。”连蔓儿说道。

    “五哥回来了,不是早就有人往那边给捎信儿了吗?”张采云有些诧异地道。五郎回来,张家得了信儿,自然是要来看看的。“咋又打发人捎信儿?”

    “是还有别的啥事?”张采云扭过脸,询问地看着连蔓儿。

    “反正不是为了我哥的事。”连蔓儿说着就故意打了个哈欠,闭上眼睛装睡。

    张采云也不是个笨孩子,对于她自家还有陆家的心意,她隐约也知道一些。连蔓儿这样一说,她怎么会不起疑心。不过,即便是开朗大方如她,可以自如地打趣连枝儿,但是碰到自己的事,也是不能像平常那样大方、没顾忌。

    连蔓儿闭着眼睛。半晌没听见张采云有什么动静,她就偷偷地将眼睛睁开一条缝。借着窗外透进来的月光,连蔓儿就看见张采云正睁大了眼睛,一张脸憋的红红的。

    连蔓儿忍不住轻笑了一声。

    张采云最终还是没憋住,她往连蔓儿身边挪了挪,伸出手来戳连蔓儿。

    “蔓儿、蔓儿,睡着了,别啊。醒醒,我有话问你。”张采云一边戳连蔓儿一边压低声音道。

    被戳到了痒痒肉,连蔓儿想再装睡也装不下去了,她只得睁开眼睛。

    “啥事啊。采云姐,你这么戳我,我睡着了都让你给戳醒了。”连蔓儿抱怨地道。

    “蔓儿,我问你啊,”张采云见连蔓儿睁开了眼睛,就用手肘支撑着上身半坐起来,一双大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连蔓儿,“吴三婶今天跟我大姑她俩到底说啥了?我爷他们要来,除了看五哥。还有啥别的事?”

    “我哪知道啊。”连蔓儿看着张采云着急,心里偷笑,故意道。

    “蔓儿,你别瞒我啊。咱俩多好啊,我有啥事都从来不瞒你。枝儿姐不知道我相信,你肯定啥都知道。”张采云巴着连蔓儿追问,大有连蔓儿不说。她就不让连蔓儿睡觉的架势。

    连枝儿在那边也没睡着,听着连蔓儿和张采云说话,她也猜知了是什么事,就不说话,也暗自偷笑。

    “蔓儿,你跟我说说呗,要不地,我这一晚上肯定都睡不着。”张采云又央求连蔓儿道。

    这个话连蔓儿是相信的。张采云的心里搁不住事。而且,如果她不告诉张采云,张采云睡不着,肯定会一直追问,她也肯定睡不安稳。

    “反正不是我哥的事。”连蔓儿就道,“至于是啥事。那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你也别问我,你自己个想想就知道了。”

    连蔓儿说完,又闭上了眼睛。

    张采云怔了半晌,悄没声地躺进被窝里。就在连蔓儿以为张采云已经睡了的时候,张采云又往她身边凑了凑,一双眼睛大睁着,一丝睡意也没有。

    “真是我的事?”张采云幽幽地问。

    这个年纪的小姑娘对于定亲、出嫁这样的事,一般都是既有些期待,又有些害怕、紧张的。张采云当然也不例外。连蔓儿心里一软,就不忍心再逗张采云了。

    “嗯。”连蔓儿睁开眼,在枕上向张采云点了点头。

    “那、那我大姑都说啥了?”张采云就问。

    “我娘也没说啥,就是吴三婶过来问我娘的口风,肯定是陆家那边托她来的。我娘就让人去捎信儿了。陆家那边说了,不在意辈分。”连蔓儿就将从张氏那打听来的话都和张采云说了。

    “那姥爷他们明天来,采云这亲事肯定就能定下了。”连枝儿突然道。

    “采云姐,你自己咋想的呀?”连蔓儿就问。

    连枝儿和连蔓儿一样,都扭过头来看张采云。

    张采云的身子似乎往被子里缩了缩,不过这个季节,大家盖的不过是夹被,头脚多露在外面,只特意将肚子盖严实了不要受风,因此,张采云这个动作,并不能将她自己藏起来。

    “我能咋想啊”张采云小声道。

    “干脆就说你乐意不乐意呗。”连蔓儿就道,“我姐那个时候,我娘还问了她的。采云姐,你要是不乐意,我娘就能替你做主,把这件事给拦下。”

    连蔓儿这么说着的时候,一双眼睛紧盯着张采云,试图通过张采云的表情,看透她的心意。

    “这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然得采云乐意才行。”连枝儿这个时候也没有因为连蔓儿提了她的事儿害羞,而是正色道。

    张采云半晌不吭声,连蔓儿和连枝儿暗中交换了一个眼神,姐两个就知道,对这件亲事,张采云也是乐意的,起码她不反感。

    “采云姐,你挺痛快的人。这屋里,也没外人,就咱姐三个”连蔓儿就小声笑道。

    “我”张采云张了张嘴,毕竟是女孩子,乐意两个字还是没有出口,“镇上也好,离着你们近,几步路就到了”

    女孩子一个人,如果远嫁会是什么滋味,想想也能知道。嫁到青阳镇上,虽然离烧锅屯并不近,但是离张氏却近。有个疼她的亲姑姑在跟前,凡事有个照应,这自然是再好没有的。

    “以后,你和我姐,离的更近。”连蔓儿就笑道。

    不仅张氏,就是连蔓儿也极赞成这门亲事。不仅是陆家各方面都合适,还有一个缘故,就是张采云也嫁在镇上,以后和连枝儿就住在了一条街上,姐妹两个相互之间也有个照应,平常可以串门作伴,就是各自家里有什么事,相互帮把手,都比别人强。

    这一夜,姐妹三个叽叽咕咕就说了半夜,天快亮的时候才迷糊了一会。

    大家如常吃了早饭,饭桌上,张氏询问地看了连蔓儿一眼,连蔓儿笑着冲张氏点头,张氏会意,脸上笑的更加开怀了。

    刚吃过早饭,送了小七去念园,张青山一家赶着大车就到了连蔓儿家的门口。显然,这一家人是披星戴月地就赶路过来的。

    张青山、李氏老两口子,张庆年、张王氏夫妻两个,张留年和胡氏夫妻两个,还有小龙和小虎两个也都来了。

    “天刚泛白,我们就吃晚饭出来了。托了人看家,我们都来了。”李氏告诉张氏道。

    大家相见,尤其是看见了回来的五郎,自然有一番寒暄、热闹。之后,人们就自动地分为两拨,男人们都围着五郎说话,女人们往后院东屋坐了,谈起了另一个话题。

    水到渠成的事情,张家也是做事爽快的人,张王氏将张采云叫到一边,娘两个说了几句话,连蔓儿在旁边就瞧见张采云红着脸点了点头,然后张王氏就笑着回来。

    “成了。”张王氏笑着道。

    接下来的事情就更加顺利了,张氏打发了人去镇上,请了吴家几口人来,紧接着陆家的人也到了。这前院后院说笑声、厨房里油烟和香气都飘出去很远、很远。

    张氏带着人张罗酒席,吴玉贵和吴王氏就做了大媒,陆家和张家相互交换了更贴和定礼,当即就将这门亲事给定下来了。

    陆家老爷子的意思是两个孩子,尤其是陆炳武年纪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