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小地主 >

第227章

重生小地主-第227章

小说: 重生小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种粽子,每样五个,另外再送两篮子鲜菜、两小坛葡萄酒吧。”连蔓儿想了想,就道,比照吴家和王幼恒,很家常的往来,但是比送给吴家的少了两个香囊,比送王幼恒家的少了两双鞋子。
  香囊和鞋子不能随便送,连蔓儿家和王举人家,还没那么亲近的关系。
  一家人商量了一会,就这样定了下来。
  
  张家的节礼捎过去,第二个集上,张青山就让人给连蔓儿家捎了一篮子的杏子回来。至于王举人家,依旧是连守信去送的礼,王举人留连守信吃了饭,还派人送了回礼。
  一匹大红的焦布,一对官窑的富贵牡丹的胆瓶。
  这两样,即便放在官绅大家。也是很摆得上台面的物件,而在普通的庄户人家,更是极精致、稀罕的东西。
  来送回礼的管事,还说起连守信送过去的鲜菜。说是王举人和太太都很爱吃。
  “咱们这疙瘩没这个,难为你们神通广大的。”
  连守信并不笨,立刻就接上了话,说是家里的菜园子里还有,王举人家爱吃,只要说一声,这马上摘最新鲜的送过去。
  那管事就高高兴兴地走了。
  张氏爱那对胆瓶的样子漂亮。兴冲冲地摆在了新铺子的里屋,摆了一天,她就舍不得了,要收起来。
  “等秋下咱新屋子盖好了,就摆新屋子里。”张氏道。
  连蔓儿笑着拦住了张氏。
  “娘,这都摆出来了,就搁在这摆着吧。”连蔓儿道,“娘。你现在看着这个稀罕,等以后,咱这样的东西肯定不少。比这更好的东西还多的是那。”
  到时候不需要人送,她们自己也买的起。
  五郎也点头,觉得胆瓶就摆在那好看。
  “娘,你看我哥都点头了。只要我哥考中了科举,以后怕没人给你送好东西?”连蔓儿就笑道。
  “那敢情。”连蔓儿这么说,张氏就更高兴。
  “哥,你可要加把劲,咱娘就指望你了。”连蔓儿回头就朝五郎笑,“今天鲁先生给你出的题目,文章做出来了没有?”
  “差不多了。我这就去誊写出来,请先生评讲去。”五郎说着话,匆匆地走了。
  “你哥自己知道用功,不用人催,这点让人省心。咱也别过分催逼他。”张氏说道,他心疼儿子。
  “娘。我就给他提个醒,这个叫督促、督促不是催逼。”连蔓儿笑道,“哎呀,昨天小七还挨了先生的手板了。”
  一时间张氏的脸色有些复杂。
  “我去摘菜去,今晚上给鲁先生加个菜。”张氏这么说着,也出门去了。
  连蔓儿就在屋里抿嘴笑。和任何一个平凡的母亲一样,张氏心里疼孩子。但是她知道,不能溺爱,所以对于鲁先生怎么严格教导五郎和小七,她都会忍着什么也不说。但是,一个母亲的私心,她总想更加厚待鲁先生一些,让鲁先生挥板子的时候,能对五郎和小七心软一些。
  但是,张氏不知道,她这样做,却得到了恰恰相反的结果。
  因为张氏什么也不说,她看儿子挨板子时的焦急神情,以及之后加厚的饭菜,让鲁先生很感动,并决定加倍报答,因此对待五郎和小七更为上心,当然也更为严厉了。手板不打则已,若是打了,就非常的实在,绝不会是高高抬起、轻轻落下。
  
  端午节前三天,连记就开始卖粽子了。
  连记的粽子是每个二两,重量只多不少。黄米棕每个三文钱,江米棕每个四文钱,江米红枣粽子九文钱两个,鲜肉粽、蛋黄粽每个是五文钱。
  来铺子里吃早点的,很多就买了粽子当做早点吃,也有的还会多买两个带回去当点心吃。黄米棕和江米棕同样受欢迎,但是鲜肉粽和蛋黄粽却是最先卖完的。
  因为过节,铺子里的生意比往常还要忙碌,不过铺子里的伙计们都很高兴,过节了,连记给他们发了福利。
  *
  送上第三更,求粉红。260票将会送上四更。
  昨天粉红很给力,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三百一十七章 节礼风波
  这个年代,有一条不成文的定例。对于长期雇佣的雇工,包括各种铺子里的伙计,地主雇佣的长工等,东家除了按月发给工钱之外,逢年过节还要给一些额外的福利。至于这福利的多少,要看东家的收益,同时也要看东家的人品。
  有厚道的东家,给伙计们的福利就好。也有那刻薄的,干脆就不给,也有碍着舆论不得不给伙计们发钱物,但却会想尽法子克扣。比如连蔓儿就曾听村里的人说过,某一家粮店的东家特别的刻薄、小气,逢年过节给铺子里的伙计们发米,对外面说是多少斤多少斤上好的米,其实却是拿发霉的、仓底子带沙土的米来充数,弄得铺子里的伙计怨声载道,被街坊邻背后指脊梁骨。
  连记的铺子里,现在雇佣着三个跑堂,一个厨房帮佣的媳妇,另外还有日常打扫茅厕的吴老头。这五个人,每个人都是一斤粽子,一斤肉,再加上一斤酒。
  这样的一份福利,就是与青阳镇上的大铺面相比,也毫不逊色。
  “那他三伯娘那份那?”张氏就问该给赵氏些什么。
  “也是一样吧。”连蔓儿想了想,就道。都是一样在铺子里干活,这种事还是一视同仁的比较好。如果有心,过后再填补赵氏,更加合适。
  而且当初请赵氏来铺子里干活,除了想私下照顾赵氏母女一些之外,也是让连家沾些利益的意思。
  “这东西拿回去,也轮不上她们娘俩吃。”张氏就叹气道。
  “今年应该好点吧,前天听老黄大叔说,山上过节也发东西。虽然没咱铺子里给的多,可我二伯,三伯,二郎哥。三郎哥他们,能拿到四份。东西多,咋地也能轮上她们吃些。”连蔓儿就道。
  “那给你爷你奶的粽子啥的,也一起给了吧。”连守信就道。
  “这个行。”连蔓儿点头。
  一家人就商量。要给连老爷子和周氏多少粽子。
  “就五个黄米棕,五个白米粽吧。”连蔓儿说道。十个粽子,正好两斤。
  张氏听了,就看了连守信一眼。
  “粽子你奶她们也包了,给这些也还行。要不,就再给添点猪肉?”张氏用商量的语气问道。
  “那就再添一斤猪肉吧。”连蔓儿就道,“过节这几天。镇上的肉铺子,猪肉都卖光了,多亏咱提前订了,勉强能够咱铺子里用的。先就这些,也不在这一时半会。  就这些,在咱村里,也排的上号了。”
  “要不,再给你爷添坛子酒吧。”连守信迟疑了一会。说道。
  连守信开口了,连蔓儿想了想,也就点了头。
  “继祖媳妇这些天总来帮咱干活。”张氏又说道,“平时看不大出来,继祖媳妇厨房的活,还真不赖,不比二郎媳妇差。咱这几天包粽子,也多亏她来帮忙。”
  张氏的意思,是问是不是该另外给蒋氏添点什么。
  “这个我看不用。”连蔓儿摇了摇头道,“大嫂来帮咱,是瞒着家里的。咱也别提,省得有说道。大嫂她。也有自己的打算。”
  “啥打算,还不就是为了给妞妞一口吃的。”张氏就道,“你说的也对,这事咱还是别提。”
  妞妞年纪小,原本在家会时不时的开小灶。但是赵秀娥搬回来住之后,什么都要争竞。妞妞的小灶就被取消了。一个院子里住着,蒋氏就想偷偷地给妞妞另外做些吃的也不可能。
  蒋氏那天来帮忙,着实舍得下力气,她又会说话,将张氏哄的很开心。后来张氏就留蒋氏吃饭,蒋氏说什么也不答应。说是没告诉家里,是她自己来的,如果留下来吃饭不大好。
  连蔓儿就拿了江米粽子,给妞妞吃。
  蒋氏没有推辞。
  从那之后,每天包粽子,蒋氏都会带妞妞来。张氏给饭食,蒋氏从来不要,但是给妞妞,蒋氏就不拒绝。不过也只是让妞妞在铺子里吃,不肯把东西带回去吃。
  “要是她肯来铺子里干活,过了明路,咱也给她一份工钱,给妞妞弄点细粮吃,这也不是啥难事。”张氏说道,“那天我跟她把这意思透了透,她就是笑着摇头。”
  张氏说完,又叹了一口气。
  “我看她也不是自己不愿意来,还是碍着家里,他大伯、继祖他们。”
  说了一会子闲话,张氏和连蔓儿就将给赵氏,还有给连老爷子和周氏的东西都收拾出来,要赶在端午节前,将东西送过去。
  傍晚,一家人回到老宅。
  张氏就将东西都交给连守信提着。
  “他爹,你自己送去吧,我带孩子们回屋做饭。”张氏对连守信道。
  “爹,得跟我爷我奶说清楚,哪些是三伯娘挣的。”连蔓儿说着话,看见连叶儿从西厢房里出来,就忙招呼道,“叶儿,你过来。”
  将连叶儿招呼到跟前,连蔓儿就把事情和她说了。
  “三伯娘在不,你们一起去。”
  “娘在做饭,我跟四叔去。”连叶儿说着话,就提了肉,跟连守信一起到上房去了。
  张氏带着连枝儿和连蔓儿就回西厢房,刷锅、淘米、摘菜,准备晚饭。
  “姐,递给我个干净盆儿。”连蔓儿淘着米,就招呼连枝儿。
  连枝儿就拿了个盆子过来,连蔓儿将第二水淘米水倒了进去。
  “够咱晚上洗脸的了。”看着盆里发白的淘米水,连蔓儿笑着道。
  “别说,这淘米水还真能把脸给洗白净了。”张氏看了一眼连枝儿和连蔓儿两个白里透红的脸蛋,笑着道。
  “那也得是天生白,要是天生黑,拿啥洗也是白搭。”连蔓儿就笑,“娘,我和我姐都随你。”
  “净给我灌汤。”张氏忍不住笑了起来。
  娘三个正在说笑,就听见上房传来周氏中气十足的骂声。
  “你这打发要饭花子那,你这个丧良心的东西,你喝了我三年的奶。这奶水钱你一辈子就还不起”
  张氏立刻停住手里的活,脸上露出忧虑的神色。
  连蔓儿抚额,凡事要碰上周氏,就不会让你顺顺当当地过去。哪怕鸡蛋里挑骨头,她也要挑出些错来。
  “我就知道,不管咱咋地,你奶都没好脸色。我还想那,咱不去,就你爹去,你奶对你爹咋地也能差一点。不能向对咱。”张氏叹气道,“你奶这脾气,一天不吵吵,不骂人,她好像就不过日子了。”
  是让连守信硬抗,还是过去看看?
  连蔓儿想了想,就把淘好的米交给连枝儿。
  “我看看去。”连蔓儿说着话就朝外走。
  “别跟她吵吵,咱丢不起那人。”张氏就嘱咐道。
  走进上房。就看见周氏正拍手打掌地痛骂连守信。
  “你当我不知道,吴家给你送了多少东西,猪肉就给你送了十斤。又是好布料,又是好酒的。你给吴家也送了不老少,村里人都看见了。你翅膀硬了啊,跟老王家你都拉格上了,送来送去的。大老远,你还给老张家捎了不少东西是不是,还让人给你们啥保密,不让说出去,我呸,你个没囊没气的。有东西填补那两姓旁人,把人家当亲爹娘,把你亲爹亲娘不当回事,我上辈子做了孽,生了你这么个吃里扒外的东西。”
  “你给那外人大把大把的送,给你亲爹娘。你就舍不得了。这点东西,你也送的出手。你不怕磕碜,我这就上当街上去,把你这事跟大家伙说道说道,我看你以后咋还能抬起头来做人!”
  周氏指着连守信,恶狠狠地威胁道。
  “我咋给谁大把大把的送了,那不都是礼尚往来吗。”连守信被周氏骂的气闷不止。
  “你能消停一会不?”连老爷子坐在炕上,被气的连连咳嗽,“你还当你有理了。老四送这东西不少了,你别在那贪得无厌的。你不要脸了,我们大家伙还要脸那。”
  “谁不要脸,谁不要脸,是你这个好儿子不要脸!”周氏毫不示弱地大声道。
  连蔓儿深吸了一口气,从前没分家的时候,大房的连守仁几口人,吃着家里的拿着家里的,过年过节拿家里的钱,买回一点东西来,周氏就能乐的够呛。现在她们分家出来,是在拿自己辛苦赚的钱买东西送给连老爷子和周氏,周氏就是这个态度,只嫌她们送的少。
  连蔓儿迈步进屋,这才看见地上还躺着两条子肉,正是连守信送来的。她弯下腰,将肉提起来。
  “我奶不稀罕我们送的这肉,我们可当是好东西。我们是从一年就吃一两次肉的日子过来的,这肉,我奶不要,我们要。小七正馋肉吃那。”连蔓儿把手里的肉递给连叶儿,“叶儿,你替我把肉给你四婶送过去,洗干净了,晚上还能吃。我们可不是啥大户人家,肉都随地扔。”
  连叶儿颠颠地跑过来,从连蔓儿手里拿过猪肉,就往外走。
  周氏看见连叶儿将猪肉提溜走了,又是生气、又是心疼,却下不来脸叫住连叶儿,只能拍着胸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