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北洋1917 >

第138章

北洋1917-第138章

小说: 北洋19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日军将领心里未尝没有在嘀咕,中国人这大炮飞机实在是配置的太奢侈了,一个师属重炮团就有54门150mm重炮,炮弹什么的更像不要钱似的拼命的放,这支军队的火力密度和运用才是取胜的法宝!
让人诟病的就是空中轰炸的精准度还有点不足,俄军那个核心工事修的坚固无比,150mm的榴弹炮砸上去都打不垮,只有重型轰炸机的250公斤航空炸弹可以对付,可惜,从绥芬河到哈巴罗夫斯克550公里,正好卡在汉德利佩季0/400的最大作战半径位置上。
这客观上缩短了从绥芬河起飞赶来助战的轰炸机群在哈巴罗夫斯克上空逗留的时间,在油量告警提示下进行的轰炸略失精准也算情有可原!
但是不管怎么说,第七师打的是一场漂亮的硬仗,在鼓舞了自身士气的同时,也让日本第十二师团的将领对中国参战军的实力有了切身的认识!

第二百三十二章 巨大的战果和成就

同样在东线,从满洲里出击的西路军参战军第九师李鸣钟部,先头部队贺维珍旅,于1918年3月2日从莫戈伊图伊出发,一日狂飙160公里,先后占领了阿金斯科耶、达拉孙、新克鲁奇宁斯基,并于3月3日抵达了赤塔近郊。
东线西路军的另一支熊式辉旅,则在两天内推进到了尼布楚西南40公里的温达,这一路因为没有铁路和火车,只能靠公路运输,所以在油料供应上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短缺,从满洲里运来的油料在博尔贾卸车,然后用汽车追着熊式辉的旅在运,即便这样,这厮推进到温达后不得不停下来等后边的油。
1918年3月3日,北上的第三师的第八旅张维玺部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一路也推进到了赤塔近郊,和先期到达的第九师第二十五旅贺维珍部顺利会师,并合围了东西伯利亚最大的城市,赤塔州的首府赤塔!
1918年3月4日一早,接踵而来的第九师李鸣钟师部和刘峙的第二十七旅乘坐火车抵达赤塔,当地苏俄守军在契卡和布尔什维克的掌控下拒绝投降,李鸣钟便指挥三个旅发起了攻克赤塔的战役。
从满洲里野战机场起飞的3个中队的汉德利佩季0/400重型轰炸机对390公里外的赤塔俄军阵地进行了空中轰炸,由于航程较短,轰炸机群飞临赤塔上空后滞空时间比较宽裕,在地面部队的引导和矫正下,轰炸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李鸣钟的炮火准备只有20分钟,即使这样,等三个旅在轮式装甲车引导下冲上俄军阵地时,被炸的人仰马翻的残余的俄军打出了白旗,赤塔作为东西伯利亚的中心城市,可没有像旅顺、哈巴罗夫斯克和海参崴那样坚固的要塞工事。
如果不是契卡和布尔什维克用枪顶着当地守军司令的脑袋,这仗压根就不用打,直接挂白旗投降了事。
事实上如果李鸣钟不是遵循王庚说的要磨练一下空地协同和步炮协同,即使根本没有空中支援的话,只凭手中三个武装到牙齿的混成旅3万人马,攻克8000守军的赤塔也不在话下。
此役俄军伤亡2000多人,其余6000人被俘,李鸣钟的伤亡不过几百人,赤塔就此落入了中国参战军的手里。
同样是1918年3月4号这一天,获得了油料补充的第九师第二十六旅熊式辉部,一鼓作气攻克了只有2000守军的尼布楚,230年前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纪念地就这样落入俄中国参战军的手中。
之前狂飙突进占领了伊尔库茨克的第三师孙良诚装甲旅,则在当地休整补充之后,于3月3日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继续向西推进,两天内沿着铁路推进六百公里,先后占领了安加尔斯克、西伯利亚乌索利耶、米哈伊洛夫卡、切列姆霍沃、济马、图伦、下乌金斯克和泰舍特。
吴佩孚的师部和第九旅则接踵而至一路上打通了巴布什金到伊尔库茨克的铁路线,绕着贝加尔湖南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先后占领了贝加尔斯克、斯柳江卡、库尔图克、谢列霍夫,并最终进驻了伊尔库茨克。
就这样,中国参战军在1918年2月28日发起捍卫18收复国土的对俄军事行动,等到1918年3月6日惊蛰这一天为止,持续一周的军事行动取得了丰硕的战果。
西伯利亚大铁路从西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州最西面的城镇泰舍特开始往东,一直到伯力到海参崴,这几千公里铁路线上所有的重要据点和城镇都落入了中国参战军之手。
从尼布楚到哈巴罗夫斯克这2000多公里的铁路线,沿途并没有大的据点和要塞,除了距离哈巴罗夫斯克600多公里的阿穆尔州的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
第七师从哈巴罗夫斯克出发沿这西伯利亚大铁路向西横扫,而第九师的熊式辉旅则从尼布楚出发沿着铁路线向东推进,一周后轻易攻克了海兰泡的第七师第二十旅过之纲部,和第九师的熊式辉旅胜利在斯科沃罗基塔会师。
这样在出兵2周后,中**队彻底打通了从贝加尔湖西的伊尔库茨克州的泰舍特,一直到远东滨海边疆区海参崴的4700公里的铁路线,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当然,西伯利亚大铁路从最西边的莫斯科到最东边的海参崴,全程距离长达。公里,中国参战军不过是控制了其中一半都还不到的线路而已。
在第九师熊式辉旅和第七师过之纲旅打通尼布楚到哈巴罗夫斯克铁路线的这一周里,最西边的吴佩孚第三师孙良诚装甲旅则转入了就地休整和巩固铁路沿线,极寒气温下高强度的连续一周的作战使得部队的精力和体力都出现了较大的透支。
吴佩孚的第三师师部和第九旅驻防在伊尔库茨克,可自己的先头装甲旅孙良诚部在西边600公里之外的泰舍特,而第八旅张维玺部在1000公里之外的赤塔。
相比之下,倒是第九师的李鸣钟部相对集中,第九师师部和二十七旅刘峙部驻防赤塔,贺维珍旅驻防尼布楚、熊式辉部停留在斯科沃罗基塔。
在中**队狂飙突进的时刻,日本的第十二师团和第七师团则无所事事的在海参崴晒着太阳,鉴于中日两国将事实上统一步调进行在西伯利亚和俄国的干涉行动,而内定给日本占领的区域远在叶尼塞河以西。
至于北面的外兴安岭以北那鸟不拉屎的地方,第七师团这个外兴安岭派遣军可没那心思去吃苦,藤井幸槌这厮倒是主动请缨,要替中**队负责铁路两翼乡村的治安和扫荡工作,苏俄游击队虽然还不成气候,但躲在林子里向占领军开枪的事情隔三差五都在发生。
当然,更多的是被打散的苏俄散兵游勇沦落成了山林里的土匪,有时候仇恨的原因会复杂到你根本找不出原因来,中国参战军在所有已占领的沿途城镇和车站都设置了口粮发放和卫生所,但是不领情的当地俄罗斯籍老百姓依旧大有人在。
甚至不少当地居民白天去车站领那一份口粮,晚上就凑在一起琢磨怎么扒铁轨颠覆火车拖住中国人往西边运输军用物资和粮食的后腿。
最着急的当然还是日本军部,眼看着中国人只出动了4个师的兵力,就占领了广袤而浩瀚的4000多公里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西伯利亚的整个贝加尔湖区和远东主要城镇和据点都落到了中国人的手里。
一车车的军火物资和粮食从满洲里往西运,从绥芬河往东运,中东铁路繁忙的不成样子,而一车车远的来自伊尔库茨克的煤炭铁矿石甚至原木则源源不断通过返程的火车运回了黑龙江。
中国人显然付出了微小的代价而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当然,不知道那个王庚是怎么想的,中国参战军居然无偿向西伯利亚和远东的那些不怀好意的俄籍老百姓提供了那么多粮食和医药用品。
如果不是被参战军维护占领区治安的血腥手腕给吓住了,日本第十二师团没准还真能去抢当地居民领到的粮食和医药用品!
中国人几时这么有钱了?粮食不要钱啊!整个俄罗斯都在闹春荒呢,这要是把无偿提供改成利用军列倒卖粮食的话,得弄回多少毛皮和金银回来?

第二百三十三章 铁血与柔情

1918年春天中国参战模范军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创造的奇迹,日后也不曾被人打破过,2个星期的时间,打通并控制了西伯利亚大铁路4700公里的铁路沿线所有车站和城镇,而这支队伍不过成军才短短一年不到而已。
当然,苏俄在西伯利亚内陆的空虚给中**队留下了可乘之机,而中**队多点突破以点带线陆空协同步炮协同的战法也初现端倪,对王庚和他的参战军来说,不存在以弱敌强以少打多的说法,强调火力和机动性是中国参战军最大的特点。
而西伯利亚大铁路沿途的车站和城镇驻军似乎完全没有进入战时的状态,比如连破坏铁路和车站,迟滞中**队向西部纵深的推进都没有人想得到。
或者说,自大且又自闭的老毛子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回过神来,西伯利亚大铁路当初建设是如此的不易,间接也成为俄国人不舍得破坏自家铁路的原因之一。
这个春天对所有俄国人来说都颇为不易,扑面而来的粮荒一方面是持续几年战争破坏了农村生产力的缘故,另一方面,社会革命党人、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围绕着政权和体制的争夺,使得所有人都在街头沉溺于示威游行演讲和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或者说政变,说着说镇压。
从贝加尔湖西的伊尔库茨克一直到海边到海参崴,这4700公里铁路沿线的当地居民是不幸的,因为他们自以为生生不息的家园突然被闯入的中**队所占领,在占领区所有的反抗都遭到最血腥的镇压,只要敢向中**队发起攻击,哪怕只是扔一块石头,都可能被乱枪打死后吊在城镇广场和车站边的电线杆子上示众。
中国参战军维持如此广袤而绵长的占领区,靠的是一软和一硬,软的方面,那就是无偿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份可以果腹的口粮,并且每到一处都设立了卫生所,免费为当地居民提供医药服务。
硬的一手就是,所有针对中国参战军的反抗都被在第一时间扑灭,中**队并不离开铁路沿线和城镇去密林和雪地里剿匪,这个春天他们只维持城镇和铁路沿线的车站的治安和秩序。
并且所有占领区的民政,已经交由当地原有的政府和公务员、警察维持,但布尔什维克不在其列,事实上当地的布尔什维克人数也不多,少部分还跑到高山密林里去当了游击队,多数则在守卫城镇的时候战死或者进了战俘营。
战俘的下场就只有一个:被运回黑龙江中东铁路沿线的煤矿和铁矿去服苦役,中国参战军的俘虏政策很奇怪,在开战之前所有愿意放下武器的苏俄军人都被视作平民,但一旦战斗开始,要么被打死,要么就是当了俘虏,没有第三条出路。
中国参战军承诺保护当地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前提是他们遵守《占领区治安管理条例》,不做任何违法和针对中**队的敌对活动,否则,他们就是中国参战军的敌人,而中国参战军对敌人的铁血虽然只有短短两个星期,却已经连久经沙场的日本第十二师团看了都不寒而栗!
当然,此刻在西伯利亚和远东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场战斗,四个中国参战军整编师的新老战士们,不少人从见到第一具尸体吐了一地的新兵,慢慢成长为在战场上杀人不眨眼铁血战士,在赤塔一战,甚至出现一场战斗狙杀苏俄军队近50人的王牌狙击手。
从满洲里和绥芬河,每天出境和回返的火车几乎昼夜不停,运出境的是粮食和军火后勤物资,运回来的煤炭、矿石和原木,4700公里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周边依然活跃着苏俄游击队的身影,隔山差五的总也不断有火车受到攻击铁路遭遇爆破的消息传来。
在中国参战军的扶持和纵容下,当地那些已经接收了现实的居民则自发的组织起来巡逻和护路,中**队惩戒游击队的方法很另类也很有效,哪里的铁路受到游击队的破坏或者巡逻队遭遇袭击,事发地点前后三十里之内所有的车站和城镇都将停止发放那一份免费的口粮。
直到游击队被当地居民检举揭发和交出来为止,否则就一直不在发放粮食,这一手称得上是釜底抽薪,游击队也需要粮食,这个春天俄国的饥荒已经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
如果因为袭击中**队和铁路而断送了附近俄籍居民的生路的话,那可真别怪这群当地的老少爷们为了一家老小的生存为参战军通风报信来当一次俄奸!
中国参战军的军纪严格到当地老百姓都于心不忍的程度,擅闯民宅就是个死罪,不怕死你尽管去当地老乡家折腾,而且中**队不允许单独行动,站岗执勤放哨巡逻,至少是一组2个人,多数是半个班或者一个班。
红底白圈黑色模范二字的袖章渐渐成为这个春天,4700公里铁路沿线最靓丽的一道风景,喝着中**队免费发放的口粮做的糊糊,再要他们去祸害中**人,于情于理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这支军队还有一个让人看不懂的地方,那就是买卖公平童叟无欺,中国人的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