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那些年我们喜欢的男孩 >

第47章

那些年我们喜欢的男孩-第47章

小说: 那些年我们喜欢的男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们晚上要是想打牌呢?”

“打牌?我们很少打牌的。再说你住这了,我们当然不会上这打牌的,哈哈。”大兵笑道。

“行了,就这样安排吧!”程远道。

“万一被人知道了怎么办?”她还是顾虑重重。

“哪有那么多万一?反正你也不会长住,万一被人知道了,说不定你已经搬走了。”大兵安慰道。

“嗯,回头我跟领导说说,把你的工作安排一下。这样一来,你心里就踏实了。”程远道。

虽然她一再推辞。但是程远和大兵坚持要帮她,盛情难却,她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看完房子,他们又把她送回暂住的旅馆。

第二天上午,程远和大兵又过来帮她搬家。

其实说是搬家,她也没多少东西要搬。从宁海出来的时候,她一个人嫌麻烦,被褥之类的东西都丢在公司了。所以现在只剩下一只行李箱。

搬好东西,程远把一张房卡交给她。然后两个人又陪她一起去买手机。

在宁波手机城,挑好手机,两个男人都抢着要付钱。

程远说,你现在刚来。工作还没有。以后还要花钱,我先帮你付,以后有钱了再还我。

大兵说。你是远道而来的小妹妹,又是情圣的朋友,就当是我大兵哥送给你的见面礼。

不管是朋友还是大哥,这份礼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收的。

“我知道你们比我有钱!但是买手机的钱我还是有的。等以后我没钱了,再向你们借,可以吧?”她看着他们正色道。

程远和大兵相视一笑。便顺从了她的意思。

买好手机,又去移动营业厅办好卡。交完费,一看时间还早,大兵提议带她参观这个城市。这个主意甚好。一直以来,她只是围着人才市场来回跑,虽然有老同学在此,却各忙其事,从来没有人带她好好熟悉一下。

大兵在开明街找了个停车位把车子停下来,然后三个一起下车,徒步走上街头。

程远说,很久没有这样逛街了。

大兵说,是呀。

程远开玩笑说,这里是你的地盘,等会你给我们当导游。

大兵接口道,那是自然。

两个人说完,一转身,发现苏欣默然跟在他们后边。

“妞,小心,别跟丢了!”大兵说笑着,和程远一左一右,很默契地把她夹在中间。

她左看看,右看看,一个人偷偷地笑。

她也很久没有好好逛街了。而且这样跟两个男人逛街,还是头一次。

走过开明街,穿过地下通道,大兵指着前边说,这里是城隍庙,带你们去看看。

其实他所说的城隍庙,不过是个商场,除了建筑跟一般的商场不同,也没什么好玩的。楼下是一些卖珠宝首饰的店面,东西分不出真假,楼上是一家挨一家的服装店,衣服五花八门,没什么品牌。但是整个商场里却客流不断,显得拥挤不堪。

不过城隍庙旁边的小吃倒是品种齐全。

“怎么样,要不要来点尝尝?”大兵看着络绎不绝的吃客问身边两位。

苏欣笑着看了程远一眼,程远朗声道:“吃!”

想不到他们这种人也会在这种地方吃东西?她想。

程远和大兵只会挑一些烤麻雀、烤田鸡之类的食物,两个大男人,手拿着串烧,模样甚是滑稽。

大兵说,到这里来吃东西,图的就是一种气氛。有些东西,在其他地方是吃不到的!

苏欣却对他们那些美味不感兴趣。她只想品尝一下南方人做出来的‘北方名吃’,偶尔怀念一下家乡的味道。

离开城隍庙,穿过马路,三个人又踱步到天一广场,随后又到天主教堂逛了一圈。

一路上,大兵不停地介绍,这是什么街,这叫什么路,这里有什么,那里有什么,她一个也没记住。只是走到月湖公园,欣赏完公园里的美景,走了一圈停下来,突然看到火车站,她终于兴奋起来,忍不住傻傻地叫:“火车站,我看到火车站了!”

两个男人看着她的样子相视而笑。

这一天,跟着他们走了不少路,虽然她对这个城市还谈不上熟悉,却也有了大概的印象。

下午,他们开车把她送回宾馆,临走时,程远说,宁波的公交车很方便,出门看站牌,这一站是哪,要到哪里去,看准站牌上车,不会出错。他还说,工作的事让她等几天,最多一星期,会给她消息。她连连点头。

送走程远和大兵,她倒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心想,毕业至今,一路走来,经历了那么多坎坷,今后不会再有什么风波了吧?

现在住的地方有了,工作也离自己不远了。想起来宁波前王淼那一卦,她想,程远,会不会就是王淼卦中所说的那个贵人 ?'…'

稍事休息,她又立刻起身,开始写当天的日记。(未完待续)

第九章 你不是他的菜

人和人之间要建立起信任,要说难,其实也不难。

遇到程远之前,经历了几番波折,苏欣对人的防备之心极为强烈。

但是遇到程远,她似乎很轻易就相信了他。这一切看似荒诞,其实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他们是有五年的书信往来做基础的。一方面,因为程远给人的感觉成熟稳重,友好真诚,他具有被人信任的资本。还有一方面,她也相信,和程远奇迹般的巧遇,是上天的安排。

但是仅仅因为这些,就堂而皇之地接受了他的帮助和安排,她心里并不坦然。

糊里糊涂地搬了新住处,房间比以前宽敞了,条件比以前好了,同时她也发现,除了偶尔看看电视,暂时没有了找工作的压力,也不能上网,一时无事可做,心里突然空虚起来。

她记得前一天上网,向何美珍要了周华楠的手机号码,却忘记了问她自己的号码。何美珍突然说她要结婚了,她还没来得及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被程远的电话召回。

路越走越远,朋友越来越少。而自己想珍惜的朋友,更是寥寥无几。作为昔日的搭档和死党,一朝分手,相隔千里之遥,虽然参加她的婚礼有些困难,但是她怎么能不送上几句祝福?

她不得不又给周华楠打电话,通过她再去联系何美珍。

周华楠的手机通了,可是她给的号码,一连打了几个电话都没有人接,发出的短消息一连几天也不见回音。

宾馆附近,吃饭有中式快餐连锁店。购物有超市,唯独找不到地方上网。

三天以后。她开始后悔听从他们的安排搬到这里来。

那天,她为了消磨时间,百无聊赖地在附近的街上溜达了一大圈回到住处,猛地发现桌上多了样东西。

只见一只黄色的果盘里,装着一盘鲜红欲滴的樱桃 ,颗颗饱满,诱人无比。而樱桃上、盘子里,还残留着透明的水珠,显然是经过清洗的。

打量了一下房间里的每个地方。都是自己离开时的老样子,唯独多了这一盘水果。

这是谁放的?难道这个宾馆里还有给客人送水果的习惯?没听程远提起啊?不对!宾馆里的服务员应该不会随便进客人房间吧?难道是程远和大兵?房间里有两张床,他们手里应该还有一张卡!如果是他们,进来干吗?只是为了给自己送水果吗?如果是。那他们对自己也太好了吧!

想起自己跟程远。不过是五年的纸上交情,真正见面,也不过几天时间。而认识大兵,也是通过程远,他们对自己这么好,难道有什么企图?图财?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穷光蛋。图色?江南到处是美女,像自己这样的女子,满大街都是。

可是他们实在太热情了。过分的热情,总让人心里产生怀疑。

要说程远。几年前通过书信她就知道,程远比她高四届,年龄上大她三岁,算起来是二十八岁的大男人了。他长相斯文,工作稳定,怎么会没有女朋友!大兵不是一直叫他‘情圣’吗?那说明他肯定是有女朋友的!也可能已经成家了呢!她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可笑。

至于大兵,他那样的小白脸,看不出年龄,但是听他的谈吐,显然是一个在社会上游刃有余的老油条。他一定有女朋友,而且不止一两个!他又怎么会图自己什么呢?

不管他们是什么意思,不管水果是谁放的,总之她是不会吃的!她不是个馋嘴的姑娘。

可是看着那盘东西,她心里总是不安宁。想到还有一张房卡在他们手上,她终究有些担心。万一哪天晚上睡到半夜,有人闯进来怎么办?不行,一定得知道是谁进来过!

打定主意,正要给程远打电话,程远自己打过来了。

“工作的事现在定下来了,你准备准备,下周去报社报到。”程远开门见山道。

“真的?哦!”她又惊又喜。

惊喜过后,看着桌上的果盘,她心里又纠结起来。

“你今天来过吗?”她问程远。

“嗯,来过。”

程远倒是很坦诚,但是来干什么,就为了告诉她工作有结果了吗?他没说,她也不好意思问。

跟大兵比起来,程远话不多,多数情况下是严肃的,在他面前,她感觉自己就像见到长辈一样,无所适从。

“桌上的水果,是大兵给你的。”程远说。

“哦?”

“是他去超市买东西,顺便带给你的。”

“哦。”

“不是你们北方的水果吗?我们这边很少有的。大兵就是这样的人,你不用跟他客气。你不吃他反而不高兴!”

“哦。”

终于搞清楚了。

现在确定了水果是大兵给自己的,挂掉电话,她一直在想,大兵为什么要对自己这么好呢?给自己安排住处、安排工作,他都比程远积极,现在又给自己送水果,明明是特意挑了北方的水果,还说是顺便带的,难道他对自己真的有什么想法?

接完这个电话,她心里更加不安起来。

她暗暗决定,等工作安定下来,她立即从宾馆搬出去!

星期一一早,程远过来接她。

几分钟以后,车子在市中心一栋商务楼前停下来。

走进报社,一股浓重的油墨味扑鼻而来。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强烈的文化气息。

办公室不是很大,除了总编有独立的办公室,其他人都在一个办公室里工作。所有人的座位,背靠背排成两排,文件夹、液晶显示器整整齐齐地置于桌上。加上新来的员工,办公室里总共不过十来个人。

她不知道程远是怎样跟报社的领导谈的,也不知道报社的招聘程序是怎样的,反正第一天到报社。除了看到那天在人才市场见到的胖考官,连社长的影子都没有看见。而同时来上班的。还有两个新招聘的女孩。

胖考官姓姚,是报社的总编。从他的介绍中得知,报社成立不到两年时间,目前正在成长中。平时报社里的大小事,多由他负责。看得出,姚总编是个比较随和的人,程远跟他的关系也相当不错。

也是这一天,她才知道,程远是上海总部的记者。是以特约编辑的身份来这边协助工作的,大兵原来是做图片编辑的。

姚总编对几个新人说,这次招聘的人,都是凭着真才实学进来的。他会一视同仁。大家以后就共同努力,齐心协力把报社的业绩搞上去。几个人相视而笑,连连点头。

在具体工作的安排上。总编让苏欣先从校对做起。据说以前的校对不干了,她正好填补这个空缺。等她适应了本行业的工作强度,再根据她的表现,安排她做其他工作。理由是跟其她两个女孩比起来,她的专业化程度不够高。

她对领导的安排并没有什么意见。虽然之前因为程远的关系,她想过放弃这家单位。但是当她走进办公室,突然感觉到。这种充满文化气息的工作氛围,比任何单位都适合自己。

招聘来的两个女孩,一个叫龚清雅,新闻系专业本科毕业,做文字编辑工作,平时大家都叫她小龚。另一个叫时洁,中文系本科毕业生,做文案策划,办公室的同事都叫她小时。两个都是来自宁波周边的女孩,也都是跟苏欣差不多的年纪,看起来很清纯很容易相处的样子。

安排好工作和座位,大家就开始各就各位,正式投入工作了。

作为校对,整天跟一大堆稿件打交道,自然需要在单独的校对室工作。报社的校对室空间不大,却像仓库一样被利用起来。除了稿件,这里堆积了大量的书报杂志。她就这样被隔离出来,坐到了堆积如山的书报堆里。跟办公室比起来,校对室的环境差了很多,但是她本来就是个不懂得跟别人交流的人,感觉这样的安排甚好。

在校对室外,大兵和程远却为这样的安排争论起来。

大兵说,校对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很累人,又学不到东西,作为朋友,你不应该给她安排这样的工作。

程远认为,这样的安排并没有错,看稿件也是一种锻炼,时间长了,也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苏欣打断他们,站在程远一边对大兵说,我觉得这份工作很适合我,不管多枯燥,多乏味,我都会靠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大兵满脸不快,很无趣地掉头回办公室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