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封神天下 >

第2章

封神天下-第2章

小说: 封神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共工也是神。

所以即使祝融打败了共工,也不可能把共工的痕迹从天地间抹去。除非,她愿意和共工一起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除了神自己,没有什么可以限制神,他们并非受制于天地,他们是这个世界的主宰。神等同于这个世界,然而,现在,在这个世界中,祝融却突然感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

祝融还是祝融,还是那个无所不能的火神,所变化的,是这个天地不再是以前的天地了。

不远处的不周山,折断的断口处。笼罩着浓浓的烟雾,但在层层的烟雾之中,却有着隐隐流转的光华在闪动着,在那本来应该是倾天石柱支撑天顶的地方,是一片翻腾的红色,和祝融那火红色不同,那是一片紫红的颜色,就想血那样的紫红色。

祝融的身体再度化作一道光华,她可以架驭这世间的万物,而光是其中最快的一种。红光在折断的不周山周围环绕了几周,总有一种力量排斥着祝融,让她无法接近那里。话说回来,尽管那种斥力是巨大的,但还没有到能把祝融彻底屏退的程度,但祝融不想勉力强为,因为那种莫名的恐惧感始终笼罩在她的心头。

这里是不周山,从开天劈地伊始,到刚才为止,一直是支撑着天空的支柱,现在,这根支柱在共工的一撞之下拦腰折断,被摧毁的不只是不周山,还有那里的穹顶。连共工和祝融这样的神也不知道,在穹顶的外面究竟有什么。不周山不仅在地上,甚至在天上的神界,也是直通道更高的天顶。现在,这根支柱被摧毁掉,天顶也被穿破,却还是没有谁知道,在那上面究竟是什么。

祝融驾着神光,沿着不周山向上,越向上方,越能感到强大的压力向自己扑面而来,那是天地间从来没有过的东西。

天地不全,所以苍穹一破,外界之物就涌进天地之间,天地间的精气并没有流失,却会被这些外来之物冲散,在大地之上,洪水、飓风、冰雹还有从地底涌出的滚滚烈焰到处肆虐横行。大地向着东侧倾斜起来,尽管日月同挂于天际,而天空却还是一片昏暗。

正文 黄金卷一(5)

现在已经不是夜,却也不再是白昼,天地间,仿佛真的重现了那开天辟地之前的混沌。

难道真的是要毁天灭地了吗?

不只是祝融,其他的神也都开始行动起来,伏羲和女娲也都聚拢到不周山下,仰望着上空那一片混沌。就在这时,混沌之中却传来共工的声音。

“好了,祝融,我也该睡了,下一次见面的时候,大概是又一个四千年之后吧,但对于我们来说,那不过是一瞬间而已吧。”

突然,天顶的裂缝一下子愈合,那一片混沌也开始散开,化作了无数浓厚的积雨云,接着,从上古时代就不曾有过的大雨滂沱而下。

从此,天地间再也不是那平静的乐土祥和的乐土,大水绵延了数千年。祝融、女娲、伏羲这些神逐渐离开了大地,到了天上的神界,而天地之间,则成了人类的世界。

共工祝融之战数千年后,一个叫禹的人终于平定了水患,让人们可以安宁的繁衍生息,接着,又是许多年,正好又临近了四千九百四十九年的轮回。

现在,正是殷商的时代。





乾,元亨,利贞。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留行。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殷商王宫的建筑规模十分宏大,整个建筑群总体横向的长度达到了八百米,纵向宽度也超过六百米。当年商王小辛动用了数万名的工匠,对原有的王宫进行了扩建,历经十五年才修筑成这么一座宏伟宫殿建筑群。

无以数计的工匠在这华丽的宫殿上倾注了心血,而扩建花费也无以数计,这也是小辛最为后人诟病的一点。也正因为这样,小辛被后人冠以“暴君”的恶名。

不过,现在拥有这座极人间奢华于一体的宫殿的,并不是暴君小辛,而是帝乙。

'人物介绍'

帝 乙: 纣王之父。

相貌:身高180,体重74,高大威武,长须,面色苍白而

冷俊。

性格:性格刚强、暴烈,疑心较重,忧郁而孤僻。

兵器:宝剑

坐骑:红鬃烈马

商王宫内的房间设置达到了一千间,九个宫门分别排布在宫殿四周,从正面的宫门进入抵达国王帝乙的寝宫,最近的路程也需要穿越二十五道门扉。

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段路是个不折不扣的迷宫,除了侍从们,能够沿着最正确的路线穿越这二十五道门扉人恐怕没有几个,甚至,连帝乙自己也不敢说这件王宫中的每一个房间他都到过,更不要说是在其中过夜留宿了。

现在并不是太平盛世,事实上,从帝乙继位开始,殷商王朝就一直也没有摆脱过战乱的阴影,北方的异族从来就是心腹大患,现在甚至隶属于殷商的诸侯小国也不断掀起叛乱。当然,这一切的罪责并不能归咎于帝乙,这并非是他所愿,战争也并不是因为他好大喜功才驻下的恶果,事实上,自从他继位的时候开始,战祸早已开端,而殷商王朝这些年来之所以江山稳固,和帝乙东征西战,节节胜利是分不开的。

王宫的中心是帝乙的寝宫,而寝宫的旁边则是王后的宫室,帝乙在寝宫外焦急的踱着步子,在他身边,有许多宫女焦急的忙进忙出。

刚才,从王后寝宫中还能传出,撕心裂肺的嚎叫,但到了这个时候,却已经没有任何声响,然而,却没有传来帝乙盼望的那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反倒是陷入了一种莫名奇妙的沉静。

正文 黄金卷一(6)

“大王!大王不好了!娘娘快要不行了!”

“胡说!”

帝乙一声爆喝,那名宫女被吓得几乎坐到了地上,在惊慌之中,她才失言说出了不吉祥的字眼。

“不会的!不会的!”

与其说是确定,不如说是一种自我安慰了吧,刚才就传出王后有可能难产的消息,从那时开始,帝乙就一直守在寝宫门口,已经有一个多时辰,却不想等到了这样的消息。

“快说,王后到底怎么样了!”

“王后,王后她……”

宫女张口结舌,根本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思。帝乙一把推开她,向着寝宫走去。

“大王!大王不可!”

几名侍女纷纷跪倒,请帝乙不要硬闯寝宫,倘若王后因此受了惊吓或是风寒的话,那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嘿!”

帝乙愤怒的一跺脚,转身离开了寝宫的大门,门前的一块青石板,竟因此而被跺得粉碎。

“天神啊,女娲娘娘啊……”

帝乙突然双膝跪地,在他的父王去世以后,帝乙已经十几年没有过这样的动作了,他的双手上举,抬头仰望着天空。

“女娲娘娘若是有灵,保他们母子平安吧,保他们母子平安吧……”

帝乙口中念动的速度越来越快,而内容,也逐渐变成了单纯的“保他们母子平安吧”。周围的卫士和宫女们也纷纷的跪倒,和帝乙一同乞求,帝乙的脸上,噙满了汗水,接着,他以头触地,发去清晰的怦怦声。

“大王保重,大王保重啊。”

有几名卫士和宫女当场掉下泪来,帝乙愤然的瞪向他们:

“母子平安,你们哭什么?”

“是,大王,母子平安,母子平安。”

“母子平安”就像是咒一样,在帝乙和他周围的人中间流转着。只有一个人,冷静地望着这边,他的名字叫闻仲,是宫中的近卫武官,年方二十,过不了多久,他就要外调进入商朝大军,,而在王后临产时担当守卫队长,是他在宫中的最后一项任务了。

又是母子平安,倘若有不幸的话,大王不要有什么意外才好。

闻仲精于卜卦,但宫中的各项事务,自然论不到一个小小的武官来进行占卜,几天前,巫官得出“母子平安”的卦辞,闻仲就觉得他神色有异,回去自己偷偷的卜了一卦,结果却大相径庭。不过,巫官也未必就是得出了和闻仲多么不同的结论,王后临产在即,至少,“母子平安”的话,还能保自己一时周全。

闻仲当然真心希望王后可以顺产,母子平安,但和商朝的社稷相比,这倒并非是最重要的事情,退一万步讲,在这个婴孩之前,帝乙已经有了两位王子微子启和微子衍,及时王后和王子真有三长两短,也不至于动摇社稷根基才对。所以在此时,闻仲最担心的,是帝乙陛下。

突然,寝宫的大门打开,医官出现在门口,刹那之间,四中仿佛陷入了万籁俱寂的旷野,帝乙跪在地上,两只眼睛盯着医官,而医官却站在原地,目光呆滞的望着大王。

好一阵子之后,那名医官才扑通跪倒,放声大哭了起来。

无须多问,每个人都能从医官的表现中猜出究竟发生了什么,至少,在母子二人之间,有一个遭遇了不幸。

“陛下,娘娘和殿下都已经……”

话音未落,周遭已经是哭声一片,而帝乙却没有落泪,他呆呆的跪在原地,半晌无言。

“别哭了,都给我别哭了!”

帝乙突然狂喝着,随后把出匕首,对着半空狂砍一气,挥舞了几下之后,匕首脱手而出,直盯在大殿的立柱之上。

正文 黄金卷一(7)

“为什么?为什么神不助我,我是天下之主,为什么神不助我!”他缓缓的站起身来,脸色木然而又阴郁,他突然想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为什么竟会在此时想到这些,帝乙也不知道,就仿佛,有人故意勾起他这种回忆似的:

那是十多年前,自己还是太子,而王后只是刚刚和自己成婚的王妃的时候……



任何一个国家最精美宏伟的建筑理所当然的应该是皇宫。不过,在殷商王朝的首都朝歌,王宫无论是从占地面积,还是从装潢的华丽程度上来看,都远远的不及城外的宗庙。

殷商人历来重视祭祀,宗庙超过了王宫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自从盘庚迁殷之后,宗庙和皇宫就同时建筑,宗庙的规模也比王宫大了许多。

而且,这座宗庙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传说商汤灭夏,帝王塚的阴魂不散,于是汤就在此建筑宗庙,镇住了妖魂。

“要王妃和我在一起,却是做这样的事情,我实在感觉有些过意不去!”

“不,只要可以和殿下在一起,就很好了。”

一对青年的男女在宗庙的走廊里向前走着,外面有几十名穿着厚重铠甲的士兵严密的守卫,而里面除了他们两个以外却是没有第三个人,显得异常的空旷。所以虽然走廊被数以百计的蜡烛照得如同白昼一般,但当两个人都不说话的时候,脚步沉闷的回声还是会给人一些恐怖的感觉。

这两个人就是帝乙和她新娶的太子妃,王妃姓崇,是北方崇式的子女,北方的崇式,在商汤的时候,是和商平起平坐的诸侯,商汤灭夏,崇式归赴了商朝,自此以后,两支不断的通婚,在殷商几百年的历史中,有不少王后王妃都是崇式的女人。

不过,这天他们到这里来却不是处理国事,而是为了要调查一个房间。帝乙从小就对宗庙下的坟墓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这种兴趣一直吸引着他。

“殿下,为什么您会对那个地方有这么大的兴趣呢?据说那里是夏朝历代祭祀祖先的场所,殿下似乎对那些事情本身并没有什么爱好。”

“难道王妃不觉得越是神秘的东西就越有趣味吗?像现在这种天下太平的时候,也只有用这些事情才能打发掉无聊的时间,不是吗?”

“看来……”崇妃的嘴角微微的向上扬起,展现出含有挖苦意味的笑容,“殿下自己也并不是那么坦率直接的人呢。”

“你会把那句话记这么久呀,这可真是令人出乎意料。我本以为,像武成王的小姐这样的大人物,应该是更有气量才对。”

“哪里,殿下的每一句话,我都会牢牢的记在心里的。”

“这么说来,王妃还真是好脑筋啊!”

“殿下过赞了!不过,到目前为止,殿下对我说过的话里面,有被重新提起的价值的实在是只有那一句而已。所以,想要记住倒也不是什么特别需要良好记忆力的事情!”

“王妃批评起人来到还真是坦率直接呢!”

“上次被殿下亲切的提醒过以后,我已经非常努力的在时时处处检讨自己的言行了。”

……

从话的内容来看,这段对话怎么样也不能算是非常优雅。崇妃似乎是忘记了做人的本分,对自己的夫君缺乏了起码的崇敬感情,而帝乙却也远远超出了一个王族应该遵守的礼仪规则。若是被宫中那位年迈的礼官听见了,只怕当时就会把胡子气得立起来吧。但是,当两个人停下来以后,帝乙却发出了非常爽朗的笑声,崇妃也跟着笑了起来,当然,她还保持着一名淑女最低限度的礼仪风范。

正文 黄金卷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